广西地方标准《荸荠(马蹄)组培苗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荸荠(马蹄)组培苗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荸荠(马蹄)组培苗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荸荠(马蹄)组培苗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荸荠(马蹄)组培苗育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 T XXXXXXXX荸荠(马蹄)组培苗育苗生产技术规程The Standards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 for Tissue Culture Transplant Seeding of Water Chestnu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15.06.10)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 T XXXXXXXX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文、陈丽娟、蔡炳华、欧昆鹏、韦绍龙、桂杰、高美萍、闭志强、董伟清、苏宾、何芳练、颜梅新、王艳。5荸荠(马蹄)组培苗育苗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荸荠生产的定义、环境条件、健康种苗田间繁育苗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荸荠(马蹄)组培苗育苗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健康种苗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培育而成的荸荠组培苗和其结出的无病球茎培育出来的种苗。4 产地环境无公害产品荸荠生产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耕作层15cm25cm为宜,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土质和保持5cm15cm水层的条件。5 健康种苗田间繁育苗技术5.1 种苗选择提倡选用经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组培苗厂生产的优质荸荠组培苗,用苗量200株/667,若用荸荠组培苗结出的无病球茎做种荠,应选择单果重25g以上的球茎,用种量80个100个/667。5.2 组培苗田间育苗采用两段育苗法 第一段培育壮苗25d30d;第二段种苗扩繁50d60d。5.2.1 田块选择与准备 选择2年3年内没有种植荸荠、排灌方便的水田进行育苗为宜。提前20d30d对育苗田进行犁翻和用生石灰75kg/667均匀撒施消毒,灌水沤田。5.2.2 苗床整理 移栽前一天撒施钙鎂磷肥30kg/667和50%多菌灵2kg/667,再进行耙田,使田块平整泥土破碎成泥浆,沉淀后整理苗床,苗床宽90cm,高10cm15cm,沟宽30cm,四周沟宽40cm,深30cm,床面平整松软无积水。注意清除田块的福寿螺。5.2.3 第一段培育壮苗 组培苗移栽要求气温稳定在15以上或在育苗棚保温的条件下进行,一般在4月下旬开始到5月上旬移栽结束,株行距6cm10cm。5.2.3.1 组培苗处理与移栽 将组培苗连袋(瓶)放在遮阴棚(70%遮阳网)中炼苗2d3d,再打开袋(瓶)口炼苗1d。然后把种苗从袋(瓶)中取出,放入清水中洗干净根部的培养基,用多菌灵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荸荠苗根部30s60s,再按照大、中、小苗分级分别种植在准备好的苗床上,并且在苗床上用竹片等材料搭建高度为60cm的半圆形小拱棚,盖上薄膜和70%遮阳度的遮阳网,膜和网的四周用泥压实密封,保温保湿。5.2.3.2 苗床管理 移栽3d5d及时撤除遮阳网,待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 组培苗长出新叶高3cm5cm后即可撤掉薄膜;移栽7d内苗床土壤保持湿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95%左右,沟内水面保持距床面0.5cm1cm,10d14d后,床面保持1cm2cm水层。待新叶长出3cm高时,开始第一次根外追肥,用0.30.8%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叶面,7d一次,浓度逐渐增大,连续2次3次,15d后用5kg/66745%复合肥(151515)进行撒施。移栽前10d停止追肥。同时,注意除草。5.2.3.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以防为主。撤掉薄膜(移栽10d)后开始进行喷药预防,每5d7d一次,连续3次4次,遇上连续下雨天气,雨停后应立即用多菌灵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杀菌药喷雾防治。虫害为福寿螺,撒施茶麸粉15kg/667、也可使用灭螺素防治。用农药必须按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使用。5.2.4 第二段种苗扩繁 移栽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上旬,繁殖时间约50d60d,繁殖系数15倍20倍, 株行距为50cm50cm。 5.2.4.1 整地及移栽 繁殖田与育苗田相同。选择健康粗壮的苗,用手小心从泥土中挖起,分成单株浅栽。去除矮小细弱,成丛生状分蘖的异常苗。拉线分厢种植,厢宽4m5m,留工作行(70cm),以便管理。5.2.4.2 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预防 一般每株组培苗可繁殖15株20株生产用种苗,若繁殖苗数太多,易造成大果率和结果率低。移栽后田里保持2cm3cm水层,10d后667撒复合肥5kg尿素5kg,20d后以复合肥为主15kg/667,可适量增施含氧化钾50%的钾肥(每5 kg10 kg/667);封行后要控水控肥,防徒长倒伏。病虫害防治:坚持每10d喷一次多菌灵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杀菌药喷雾防预防;虫害主要为荸荠螟(白螟、钻心虫),用杀虫单、乐思本1000倍液或杀虫双、28%果虫净乳油2000倍液喷施,或3%杀虫双颗粒剂1.52kg/667撒施防治;移栽前10d停止追肥,喷一次杀菌药。5.3 种苗出圃标准 注意观察荸荠苗生长情况,及时剔除变异株,确保品种纯正,移栽前7d禁止施肥。5.3.1 剔除母株和变异株 在起苗和定植过程中,应注意去除如下类型植株:a) 种苗繁殖母株;b) 地下匍匐茎节间较长,直径小于4mm;c) 分株特强,紧靠母株成丛状分蘖;d) 植株细弱,茎状叶细小;e) 植株特别矮壮,叶色特别浓绿,茎状叶横向生长卷曲度大;f) 茎状叶色与众不同、变浅绿色。5.3.2 种苗消毒 移栽前将种苗小心挖起,不要损伤植株基部根茎,剪去上部茎叶,留下部30cm,而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根30min,当天起苗当天种植。6 定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定植时间是7月下旬至8月初。附录A(规范性附录)荸荠生产应禁止使用的农药包括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农药。荸荠生产中可使用的农药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 BT系列、阿维菌素系列、除虫菊酯类、植物提取物类、昆虫激素类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敌百虫、辛硫磷、甲氰菊酯、溴氰菊酯、乐斯本、吡虫啉、三唑磷、马拉硫磷等)。杀菌剂: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锌、杜邦克露、施保克、斑即脱、波尔多液、农用链霉素等。附录B(资料性附录)荸荠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害名称危害部位推荐使用药剂种类与浓度防治措施荸荠枯萎病维管束病害,根部开始到整株25%施保克乳油1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g+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6g,或50%果病克可湿性粉剂0.1kg,或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进行喷雾。选用优质组培苗做种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撒上生石灰,水旱轮作;每667用细硫磺粉5kg+50%多菌灵500g+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g拌入肥料中结合施肥时施入田中。荸荠秆枯病叶状茎、叶鞘和花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45%秆枯净500 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30%爱苗乳油1500倍液。选用优质组培苗做种苗,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药剂交替使用,每35d喷一次,连续喷23次。荸荠白粉病叶状茎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15%粉锈宁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每3d5d喷一次,连续喷2次3次。荸荠茎腐病叶状茎25%施保克乳油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600倍液。清除发病田块的病苗,挖荸荠前,将病苗全部割除,集中烧掉荸荠灰霉病球茎45%特克多悬浮剂3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杀灭尔1000倍+10%扫病康1500倍混合液、40%嘧霉胺800倍+福施壮2000倍混合液荸荠贮藏期间环境保持干燥荸荠生理性红尾叶状茎每667施硼锌镁肥23kg、喷施“十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