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结构设计理论与桥梁设计规范 桥梁设计规范(简称桥规)是一种标准,而这个 标准是专门用来判别各具体桥梁是否安全和适用的 桥规特点之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桥 梁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而时常修订 本章内容 o结构设计方法的演进 o极限状态设计 o对桥规的特征和内容 Date1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第一节 结构设计方法的演进 结构的功能要求 o能承受正常施工和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安 全性) o在正常使用期间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适用性) o在使用期内材料不发生严重的损伤(材料耐久性) o在偶然事件发生时,能保持必要的稳定性而不至于 彻底破坏(特殊安全性) o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o可靠度衡量结构可靠性的指标 o安全性与安全度 Date2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第一节 结构设计方法的演进(续) 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o作用与作用效应(结构分析) o材料与抗力设计 o结构可靠性分析 作用作用效应构件抗力材料 结构可靠性分析 Date3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结构设计方法的演进 基于试验和经验的方法 o19世纪中叶之前,结构分析方法还处于萌芽阶段 o可以回答构件在破坏时的荷载安全系数K1,即 o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上的局限,不可能采用试验方 法解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Date4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结构设计方法的演进(续) 容许应力法 o传统设计方法(1826年提出),已沿用了100余年 o视材料为理想弹性体,用线弹性理论方法,算出结构在荷载 下的应力,要求构件截面上任一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 许应力,即 ; = y / K ;或 = b / K ;安全系数K 1 o容许应力法为促进桥梁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o基础:结构分析理论,材料及构件试验,荷载测试 o三点不足: l难以仅用容许应力来防止桥梁其它破坏状态的出现 l用单一安全系数来考虑不同性质的荷载是不合适的 l安全系数主要是凭经验和判断确定的 Date5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结构设计方法的演进(续) 破坏阶段法 o20世纪3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提出 o设计原则结构构件达到破坏阶段时的设计承载能 力不低于荷载产生的构件内力S乘以安全系数K,即 KS R o以截面内力(而不是截面应力)为考察对象 o凭计算确定荷载安全系数 o具有补充性质,未能自成体系 Date6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极限状态设计法 极限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o定义(前苏联学者50年代初提出):若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 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 求,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o承载能力(或破坏)极限状态 l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倾覆、滑移); l构件或其连接因材料强度不足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 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l结构转变为机动机构; l结构或其构件丧失稳定(压溃) Date7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极限状态设计法(续) 极限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o正常使用(或运营)极限状态 l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l影响正常使用或材料耐久性能的局部破坏(包括裂缝); l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l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o破坏安全极限状态 l局部破坏转变为机动体系; l局部破坏结构的关键部位(因材料强度超限); l局部破坏结构的构件,丧失弹性平衡的稳定性,或作为刚体 失稳; l局部破坏构件的一部分或整体,丧失刚体平衡的稳定性 Date8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极限状态设计法(续) 极限状态法的特点 o第一次明确提出结构“极限状态”的概念,并规定了各种极限 状态及其内涵 o将单一的安全系数转化成多个(一般为3个)系数,分别用于 考虑荷载、荷载组合和材料等的不定性影响 o在某些设计参数的取值上引入概率和统计数学的方法 o例子(公路桥规) d L o只解决了容许应力法的前两点不足 Date9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发展 o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和前苏联学者就曾提出过将概率论用于 阐述结构安全性的建议;4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结构失效概 率这一概念;50年代,前苏联提出以极限状态法为特征的结构 设计规范;7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结构安全 度联合委员会各自发表了旨在作为范本的基于结构可靠性理论 的设计原则;从70年代末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均采用结构可靠 性理论来指导新一轮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 o从70年代后期起,我国土木工程界也逐步开始了结构可靠性理 论研究和设计规范修订工作。1992年发布了工程结构可靠度 设计统一标准 o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代表着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和当 代水平。 o三个层次工程结构:第一层次;行业统一标准:第二层次; 行业内各具体标准:第三层次 Date10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设计原则 方法特征以极限状态作为结构的设计状态,以概率论方法处理 结构的可靠性问题 设计准则对于规定的极限状态,荷载引起的荷载效应大于抗力 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PF)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PF,即 PF 采用了统一的的指标(PF或)来描述结构的安全水平,具有可 比性,避免了容许应力法的第3点不足 目标可靠度指标 与社会的、经济的和技术的众多因素有关 ,形式上或名义上的,不能看作是结构真实的失效概率 Date11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概率设计法的三个水准 水准I半概率法。特点是:对某些参数的取值进行数理统计分 析对结构的可靠指标或可靠概率,还不能作出定量估计。简单, 实用,符合于工程习惯,容易在工程界推广 水准II近似概率法。特点是:用结构失效概率PF或可靠度指 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度,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各基本变量的概 率分布及其参数;通过校准以确定目标可靠指标;因在可靠度 计算中引入了一些近似、假定和简化,故称之为近似概率法 水准III全概率法。特点是:对基本变量采用随机变量或随机 过程描述,对全结构都采用精确的概率分析,求得结构的最优失 效概率作为可靠度的直接度量。限于对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和 规律的掌握还不够充分,对基本变量的统计信息掌握还不够充足 ,目前全概率法离实用还有相当距离,仍处于研究阶段 Date12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第三节 桥规的特点和内容 桥规的特点 o具体性,其内容是与人的认识和经验分不开的 o局限性,适用范围有限 o发展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桥梁工程的发展,其内 容也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o成熟与精炼,其条文是在总结已有成熟经验(包括 理论和试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并提炼出来 的 o严肃性,一经批准颁布执行,就成为政府文件,必 须严肃对待 Date13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第三节 桥规的特点和内容(续) 桥规的基本内容 o荷载及荷载组合 o结构内力分析方法 o材料和工艺 o杆件及连接的抗力 o杆件及连接的验算方法 o构造规定 o其他 Date14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85) 三次修订第一次修订(197174年);第二次修订( 197983年);第三次修订(从1985年起) 内容1. 总则、2. 桥涵布置、3. 设计荷载、4. 钢结构 、5. 钢筋混凝土结构、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7. 混凝 土和石结构、8. 墩台、9. 拱桥、10. 涵洞、11. 既有线 顶进桥涵、12. 地基和基础等十二章和21个附录组成 Date15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 在70年代和80年代有过两次大的修订工作 5本规范(8589年先后颁布执行)组成的规范合订本 o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o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o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23-85) o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o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按概率极限状态法修订规范的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Date16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英国桥规BS5400 BS5400(钢桥、混凝土桥及结合桥)是世界上有代表性的一本桥 梁设计规范(半概率法),整套文件由下列各篇组成: o第一篇 总则(1978年公布) o第二篇 荷载规范(1978年公布) o第三篇 钢桥设计实用规则(1982年公布) o第四篇 混凝土桥设计实用规则(78年公布,84年第二版) o第五篇 结合桥设计实用规则(1979年公布) o第六篇 钢材及工艺规范(1980年公布) o第七篇 混凝土、钢筋及预应力筋材料及工艺规范(1978年 公布) o第八篇 关于混凝土、钢筋及预应力筋材料及工艺的意见( 1978年公布) o第九篇 桥梁支座(1983年公布) o第十篇 疲劳设计实用规则(1980年公布,1999年第二版) Date17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第九章 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1994年版) AASHTO(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美国各州公路和运输工 作者协会 修订1931年初版,大约每隔4年修订一次 名称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First Edition 1994,LRFD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荷载与抗力系数设计 内容1、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