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霉素滴眼液》PPT课件.ppt_第1页
《那他霉素滴眼液》PPT课件.ppt_第2页
《那他霉素滴眼液》PPT课件.ppt_第3页
《那他霉素滴眼液》PPT课件.ppt_第4页
《那他霉素滴眼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争欣R(那他霉素滴眼液) 美国药典认可的唯一眼用抗真菌滴眼剂 北京银建药业有限公司 概述-1 真菌感染为临床常见病,目前抗真菌药物 存在品种少、价格昂贵、抗菌谱窄、无法 对抗耐药菌等诸多缺点,真菌感染的彻底 治疗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难题。近年来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运用,虽取得一定疗 效,但对部分镰刀菌、曲霉菌具有耐药性 ,不能有效的治疗由耐药菌引起的疾病。 因此,开发新一代的抗真菌药物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概述-2 那他霉素(natamycin)是一种多烯类广 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对多种耐 药菌有效。与其它抗菌药物相比,那他霉 素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极低,可以广泛 应用于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特别用于对其 他抗真菌药物耐药的治疗。 概述-3 那他霉素滴眼液为美国药典认可的唯一眼 用抗真菌滴眼剂, 众多专家一致推荐的 一线眼部抗真菌药物; 杀灭眼部念珠菌 、曲霉菌、镰刀菌的首选治疗药物。 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分子与真菌细胞膜的 固醇部分结合,形成多烯固醇复合物,改 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真菌细胞内的基本 细胞成份流出,而致细菌死亡。 概述-4 该药为目前唯一经美国FDA批准的眼用抗 真菌制剂,但价格昂贵(1472元/支), 为了使该品种国产化,以降低药品的价格 ,造福广大的患者,我公司开发了那他霉 素及其滴眼液。并于2007年首家获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 H20073918,该品种为国内独家上市品种 ,商标名“争欣”。 “争欣”优势-1 纯度高、杂质少,各项技术指标高于最新 的美国药典USP 30版的质量标准,用药 更有效、更安全。 争欣:含量98.0%,杂质2.0% 美国药典USP 30: 含量90.0% “争欣”优势-2 采用纳米制剂技术,分散均匀、起效快、 吸收好,疗效更高。 由于那他霉素不溶于水或其他溶剂,必须 制成细腻、均匀、不易沉淀的混悬液,才 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争欣 采用纳米 技术,使那他霉素微粉化,另外还加入了 最佳的混悬剂、稳定剂等,达到细腻和稳 定的目的。 “争欣”优势-3 制剂规格齐全、合理,减少交叉污染 我们研制开发了2种规格的滴眼液,即 10ml:500mg和5ml:250mg,不仅方便临床 使用,减少使用过程中污染的几率, 而且适 应国情,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了 药品的价格,造福于广大的眼病患者。 “争欣”优势-4 国内首家研制并首家上市。产品的技术水 平国际领先 真菌性角膜炎概述-1 真菌是一类以有性或无性孢子繁殖的真核 细胞型微生物,繁殖能力极强,非常适合 生长在22-28,湿度和氧气较高的角膜上 ,导致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 mycotic keratitis)或角膜真菌病( keratomycosis) 真菌性角膜炎概述-2 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而贻误病情 ,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用抗生素治 疗无效的所谓“匐行性角膜溃疡”病例中, 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在 发病上,南方多于北方;1年中,夏秋农 忙季节发病率高。在年龄与职业上,多见 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真菌性角膜炎概述-3 经过多年研究,在真菌致盲病因上有了突 破性的认识,发现不同的真菌在角膜中的 生长方式不同。例如,丝状菌尤其是鐮刀 菌感染在角膜是垂直生长,菌丝在早期就 向眼内穿透,常导致角膜穿孔和真菌性眼 内炎,病情较重;酵母菌感染病灶局限, 较少向基质深层浸润,预后较好。 真菌性角膜炎诱因 植物性眼外伤 佩戴隐形眼镜 眼部手术 滥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 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 目前,人们已发现有70余种真菌可以引起 角膜感染。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气候寒冷地 区,以鐮刀菌和曲霉菌为主。我国广东、 河南、河北及山东地区调查显示,鐮刀菌 和曲霉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种,其中大部分 地区以鐮刀菌为首。 真菌性眼部疾病致病菌分布图 Am J Ophthalmol,2008.Vol 146, No2:260265.美国眼科杂志.第146卷,第二期, 260265页 真菌性角膜炎症状 1.起病缓慢、病程长,常在伤后数天内出 现角膜溃疡,病程可持续达23个月。刺 激症状较轻。 2.前房积脓,特别是在早期,常为本病的 特征之一。早期积脓呈白色,发展至严重 阶段时,则呈淡黄色,质地粘稠不易移动 ,很难分清溃疡、脓肿或积脓,脓液内常 含真菌。角膜后沉降物常为棕灰色粉沫状 、颗粒状或淡黄色浆糊状 真菌性角膜炎症状 3.角膜溃疡因致病菌种不同,其形态不一 致。早期溃疡为浅在性,表层有点状结节 样浸润,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形状不 规则,表面粗糙不平,有干性感,与健康 角膜界限清楚。坏死组织无粘性,易取掉 。深在型溃疡,除自觉症状较重外,表现 形似“匐行性角膜溃疡”,溃疡面平而粗糙 ,呈“舌苔”或“牙膏”状,高起于角膜表面 。 真菌性角膜炎症状 基质有菌丝繁殖,浸润较为致密。因菌丝 伸入溃疡四周而形成伪足,或在溃疡外围 呈现出所谓“卫星”病灶。有时在溃疡边界 处可出现浅沟。在溃疡向深部发展时,坏 死组织脱落,角膜穿孔,或出现“露水”现 象,可推测前房已消失。有时在坏死的角 膜中,夹杂有虹膜组织,表示溃疡已穿孔 。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 目前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和角膜移植。 常用药物主要有 多稀类:那他霉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 B 氮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 、克霉唑 烯丙胺类 :特比萘芬、萘替芬 体外实验显示,多稀类是目前抗真菌活性 最高的药物。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 那他霉素滴眼液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微生 物引起的真菌性睑炎、结膜炎和角膜炎, 包括腐皮镰刀菌角膜炎。 我国广东、河南、河北及山东地区调查显 示,鐮刀菌和曲霉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种, 其中大部分地区以鐮刀菌为首。 真菌性眼部疾病致病菌的克星 调查显示我国真菌性眼部疾病致病菌以鐮 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其中有以鐮刀菌 属占绝大多数。那他霉素的抗菌谱为鐮刀 菌和曲霉菌,因此,那他霉素为真菌性眼 部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在众多抗真菌药物中表现出色 独树一帜 经过试验,比较了几种常见的抗真菌药物 对真菌性眼部疾病致病菌敏感性,在681 个真菌阳性培养样品中,那他霉素对608 个真菌样品敏感,占总数的89.28%,其 他几种药物远远不及那他霉素,因此确定 了那他霉素在治疗真菌性眼部疾病的主导 地位。 几种抗真菌药物的比较 药物名称 敏感菌数占眼部真菌 感染菌数的比例 敏感菌% 那他霉素 natamycin608/68189.28% 特比萘芬 terbinafine467/68168.58% 依曲康唑 itraconazole260/68138.18% 氟 康 唑 fluconazole101/68114.83% Am J Ophthalmol. 2007.Vol 143, No1:131133美国眼科杂志.第143卷,第一期, 131133页 那他霉素滴眼液使用方法 开始剂量为每次1滴,每12小时1次,滴 入结膜囊内。34天后改为每次1滴,每 天68次。治疗一般要持续1421天,或 者一直持续到活动性真菌性角膜炎消退。 大多数病例,每隔47天逐渐减少药物使 用剂量,对确保消除病原体的复制是非常 必要的。治疗真菌性睑炎和结膜炎初始剂 量可以小一些,每次1滴,每天46次。 临床应用-1 在日本的临床一项试验中,观察了那他霉 素治疗188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根据 病情程度,重症患者用5%那他霉素混悬 液滴眼,轻症患者用1%那他霉素混悬液 ,68次/日,经治疗91例治愈,治愈率 48.4%,64例显效,显效率34.0%,总有 效率82.4%。 临床应用-2 另外一组临床试验观察了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2 例,经氟康唑治疗效果欠佳,后改为那他霉素 治疗。前7天1次/h,每次1滴;7天后改为1次 /2h;炎症基本控制后适当减少用药次数。经那 他霉素治疗后,18例(81.82)在610天内 病情得到控制,前房积脓逐渐消失,溃疡面局 部并开始愈合,在1828天内完全愈合,荧光 素不着色。3例(13.64)在用药10天后炎症 得到控制,前房积脓减少,但以后用药病情无 明显变化,遂于用药后20天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手术,术后继续用药,无复发。 临床应用-3 另外一组临床试验4将4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 随机入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5那他 霉素混悬液,1次/h,每次1滴,34天后改为6 8次d,每隔47天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持 续用药至活动性炎症消退;对照组采用5碘酊 烧灼溃疡面,0.2%氟康唑滴眼液,1次/2h。治疗 组:24 例治愈20例(83% ),有效4例(17 %),总 有效率100 %。全部病例前房积脓消失,疗程最 短7天,最长36天,平均24.2天。治疗后视力 0.060.6。对照组:22例治愈10例(45.5% ),有 效5例(22.7% ),无效7例(31.8% ),总有效率68.2 %。 临床应用-4 另外一组文献报道了将28例真菌性角膜溃 疡患者,随机入选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 结果为治疗组治愈13例,治愈率93,疗 程最短5 d,最长30 d,平均16 d;对照 组治愈l0例,治愈率71,疗程最短9 d, 最长51 d,平均35 d。 杀灭真菌 呵护眼睛 参考文献 1.中国眼科网()小小真菌可致 盲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关注真菌性角膜病 2. Mitsui Y, Kitano S, Clinical evaluation of pi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