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ETS中的公平待遇原则国际环境法.ppt_第1页
EUETS中的公平待遇原则国际环境法.ppt_第2页
EUETS中的公平待遇原则国际环境法.ppt_第3页
EUETS中的公平待遇原则国际环境法.ppt_第4页
EUETS中的公平待遇原则国际环境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 EUETS中的公平待遇原则 刘娅男 徐稔璎 * 涉及的法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绿皮书 2003/87/EC * 国际法 v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5.9在纽约获得通过 ,最终目标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 水平,防止人为原因干扰气候系统。 v 京都议定书:1997.12.11通过,2005.2.16生效。目 标是减少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CO2),在2008到 2012年期间至少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缔约国 已经承诺,保证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会超过京都议定 书分配的比例;缔约国可以共同的履行责任。欧共 体全面承诺其成员国将根据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排 放量规定,在2008至2012期间相对于1990年的水平 减少8%。 * 欧盟法 v 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绿皮书:欧洲经济共同体委 员会认为温室气体排放交易限额连同其他的措施会 是欧共体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部或主要策略,在 2000.3.8颁布了绿皮书。 v 2003/87/EC:欧盟议会在2001.10.23提交了一个欧洲 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建立温室气体排放限额的交易制 度的建议,导致了2003/87/EC产生。该指令是欧盟 议会和理事会于2003.10.13确立的关于欧共体内部 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交易的制度的决议,并对 96/61/EC作了修改。 * 2003/87/EC v 目标:凭借欧洲温室气体限额排放的有效市场,制定 一个有效地机制完成欧共体及其成员国在京都议定 书中减少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v 序文:“限额交易应该是成员国和欧盟执行综合而连 贯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一部分; 政策和措施应该 在成员国和欧共体的层面上执行,涉及欧盟所有的 经济部门,不仅仅是工业和能源部门,以此来达到 实质的减排。” v 2003/87/EC应用于附件1中列举的行为以及附件2中 列举的6种温室气体进行减排(包括CO2)。附件1中涉 及的是在能源部门、钢铁部门的加工生产、矿产工 业,同时也涉及纸浆和纸板生产活动排放的CO2。 * 2003/87/EC v 第1条“该指令建立了一个欧共体内部限制交易的制 度,为了促进温室气体以低成本并有效的方式减排 。” v 第4条“成员国会保证从2005年1月1日开始,不再安 装任何附件1中列举的可能导致排放温室气体的装置 ,除非经营者持有主管当局依据第5条和第6条签发 的许可证。” v 第6条“如果经营者能够监管和报告排放的温室气体 ,并且达到主管当局要求,那么主管当局就会发给 全部或部分装置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 v 第9条“根据2003/87/EC附件3中列举的标准对每一 成员国的限额进行分配,设备经营者的限额总额根 据国家的分配总额进行分配。” * 2003/87/EC v 第12条“这些限额是可以转让的,并且可以在欧盟 成员国内部的国民之间进行交易,依据一定的条件 ,还可以在欧盟成员国的国民与非成员国的国民之 间进行交易。” v 第16条 “成员国保证任何在每年4月30号没有提供 充足份额的经营者,承担过度排放的罚金责任以替 代上一年的排放量。超额排放的罚金每吨100欧元。 超额排放的罚金并不能免除经营者在下一年度内交 出超额排放的同等数量的限额义务。 ” v 第30条“委员会到2006年6月30号起草一份报告及建 议书,关于指令的应用,尤其考虑附件1是否以及 怎样修改才能包括其他有关部门,特别是化学、铝 业及交通部门,附件2中列举的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及活动,以提高计划的经济效益为目的。” * 法国法律 v 2004-330法令:2004.4.15通过,建立了温室气 体排放限额交易的制度,其中借鉴了2003/87/EC 。特别介绍了指令里的L.2295 到 L.22919条。 v 2004-832法令:2004.8.19通过,适用这些法条 的细节规定。2004-832法令的附件仅仅是重申了 2003/87/EC的附件1的内容。 v 2005-189法令:2005.2.25又对2004-832进行 了修改。 * 案情 v 主要的诉讼发生在钢铁部门,他们要求法国当局撤销2004-832 法令的第1条,因为该条法令适用于钢铁行业而不适用于化学 和有色金属部门。为了支持他们的诉讼,他们依据的是几个宪 法原则,例如财产权利,进行商业活动的自由以及公平待遇原 则。 v 法国法院拒绝了申请人提出的请求,并分析了公平待遇原则, 一般认为相似情况导致不同结果是对公平待遇原则的违反。在 本案中,法院认为塑料行业和铝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同 2003/87/EC打算限制的气体相同,因此他们与钢铁部门之间产 生竞争。但由于塑料行业和铝业温室气体整体排放量的相对限 额以及确保综合立法的逐步实施的必要性,所以法令没有把塑 料行业和铝业立即包括在限额交易制度中。? v 涉及到的问题:根据公平待遇原则, 2003/87/EC使限额交易 制度适用于钢铁行业而不包括铝业和塑料业,有效吗? 本案 中对有关行业不同对待的做法是否违背了公平 待遇原则? * 公平待遇原则 v 公平待遇原则作为欧盟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对 相似的情况区别对待,也不允许不同的情况予以同 样的方式对待,除非这种对待是客观合理的。 v 假定这些情况是具有可比性的,那么作为一种不同 的处理结果,就是对公平待遇原则的违反。 v 但是这种可比性,必须要根据具体内容和欧盟立法 机构予以区别考虑的目的进行特别的决定和评估, 所涉及的领域的原则和目的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 对限额交易制度的分析 v 2003/87/EC的范围包含钢铁部门而排除化学和有色金属部门, 所以要对2003/87/EC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v 指令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欧共体限额交易体制,以促进欧共体及 其成员国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履行,目的是减少大气中温室 气体排放以阻止危险的人为因素干扰气候系统,达到保护环境 的最终目标。 v 欧盟环境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保护环境,特别是在预防原则 的基础上,按照欧盟法令第174条规定,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应 该采取预防措施原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 v 限额交易制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保护环境 ,这个制度不能自行减少排放,而是鼓励和促进为了实现这一 减排量所追求的最低成本。 v 限额交易制度的经济学逻辑在于确保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以 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确定的环境结果。通过允许出售限额分配 ,鼓励制度中的参与者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少于最初分配的限 额,目的是出售多余的份额给那些排放量超过分配限额的参与 者。 * 对限额交易制度的分析 v 申请者认为不同经济行为构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不同来源,原则 上是具有可比性的,因为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对干扰气候系 统负有责任,排放气体的所有经济部门都能在排放交易机制的 运作中起到作用。 另外,2003/87/EC序言中提到政策措施应该被适用于欧盟的所 有的经济部门,这样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减排效应;并且应该对 减排结果进行审核。 v 法院认为,根据2003/87/EC的目的和限额交易机制的功能,每 一个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对于评估它们的相似性不是最 根本的因素。从公平待遇原则的角度出发,为了检验 2003/87/EC的有效性,对钢铁、化学和有色金属部门在可比较 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同的对待。 * 立法机构观点 v 欧盟立法机构认为2003/87/EC的范围内包括钢铁部 门,相对于化学和有色金属部门来说,没有使钢铁 部门处于不利地位,因为理论上化学和有色金属部 门必须遵守相关国际条约目标。根据那些制度,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承诺的履行不能局限在参加排放交 易机制的范围内,成员国对国际制度的补充措施适 用于那些被暂时排除在2003/87/EC范围之外的活动 和部门。 v 立法机构认为,遵从排放交易机制的排放承诺没有 必要承担不利的经济后果。因为根据公平待遇原则 ,把这种不利状况考虑进去,可能会影响有关的法 律状况。 * 立法机构观点 v 立法机构指出2003/87/EC建立的限额交易机制具有新颖性、 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复杂性以及立法的必要性特点。该机制处 在起步阶段,指令第30条规定的审查不仅建立在监管温室气 体排放的程序上而且建立在第一阶段履行所获得的经验之上 。 v 因此,欧盟立法机关认为2003/87/EC最初的范围仅指二氧化 碳,并且只限制在有限的经济部门内,这在立法层面是合适 的。因为CO2覆盖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的80%,而钢铁部门又 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部门。2003/87/EC目前所覆盖的范围 大约有10000种设备,排放的CO2约占欧盟总量的一半,因此 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v 在判断2003/87/EC指令是否应包括某些部门时,其选择标准 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 一份报告的数据 v 决定2003/87/EC范围的其中一个客观标准是一个部门的二氧化 碳直接排放水平。根据 “气候变化部门减排标准的经济评价 ”的报告对欧盟温室气体减排可能性的自上而下分析,立法机 构发现1990年钢铁部门的CO2排放量是174.8亿吨,化学部门是 26.2亿吨,有色金属部门是16.2亿吨。 v 管理的灵活性也是评估立法行为是否合适的一个标准。至于化 学部门,它们会产生大量的设施订单(34000),这必将增加 排放交易机制起步阶段的管理难度。 v 至少在起步阶段,机制只涵盖那些拥有数量不多固定设备的二 氧化碳排放单位,这最利于机制的运行,进行一些区别对待是 合适的。 * 申请人的观点 v 对于2001年欧洲污染物排放登记表,诉讼的申请人 提出,化学部门排放的CO2数量超过了议会、理事会 和委员会提及的数量。并且,化学部门排放二氧化 碳数量跨越了一定的门槛,这并不会产生管理问题 ,因为化学部门将近56%的二氧化碳排放仅来自于96 种设备。 v 国家立法机构在2003/87/EC中将铝业部门排除在外 ,其正当性不能被客观证实,直接排放数量不能为 此提供正当性。立法机构提交给法院的报告显示铝 部门排放了16.2亿吨二氧化碳,而2003/87/EC范围 内的造纸部门排放了仅仅10.6亿吨。 * 法院观点 v 法院承认国家立法机构被授予的裁量权是广泛的,包括政治、经济和 社会,以及那些复杂的评价和评估。除此之外,立法机构为重构和建 立一个复杂系统,有权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v 然而,尽管立法机构有这样的裁量权,但必须基于客观的标准作出选 择,以便实现在相关问题上所追求的目的,在作出选择时要考虑所有 的因素和可以获得的科学技术数据。 v 立法机构在裁量时,除了考虑保护环境的客观标准之外,必须充分地 考虑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在检测各种措施可能带来的风险时,虽然考 虑追求的客观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必须也要考虑具体行为带来的实 质的消极的经济后果。进行裁量的立法机构必须做到不能产生立法的 结果还不如其他措施具有客观性的后果。 v 首先,2003/87/EC引入的限额交易机制是一个新的复杂系统, 其履行和运转已经因太多的参与者而混乱不堪;其次,最初设 定的范围是为了保证关键数量必要的参与者参与进来以建立起 该机制。 * 法院观点 v 由于交易机制的新颖性和复杂性,指令最初设定的范围和以后 逐步采取的措施都是建立在机制第一阶段履行中所获得的特定 经验基础上,这些都在立法机构裁量时考量的范围内。 v 基于公平待遇原则,立法机构对渐进措施的裁量不能基于现有 资源决定哪些部门适用于2003/87/EC最初设定的范围,客观标 准应该建立在可获得的技术和科学信息基础上。上面那份报告 表明,有色金属部门的直接排放数量在1990年达到16.2亿吨二 氧化碳,而同期钢铁部门排放了174.8亿吨。 v 指令范围内所包括的部门已经增加了排放交易机制管理的困难 和负担,所以不能排除在履行中机制出现混乱的可能性。另外 ,立法机构认为在机制履行的起步阶段排除整个部门比纳入整 个部门更为有利,立法机构力图通过合法方式为在限额交易机 制初期排除整个化学部门寻求客观标准。 v 设定2003/87/EC范围的目的并非是通过囊括太多的参与者而增 加排放交易机制起步阶段的管理难度,立法机构不必为获得客 观性而将每个排放二氧化碳的部门都引入该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