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东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联东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联东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联东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联东强夯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东大连国际企业港A1-A4、A6-A8、B21、B22建筑地基土强 夯 施 工 组 织 设 计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辽宁海陆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七月一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技术要求2四、场地地质条件2五、试夯3六、强夯施工8七、施工组织规划10八、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0九、强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2十、雨季施工措施17附件:1、强夯施工进度计划表 表12、强夯施工进度计划表 表2一、工程概况联东大连国际企业港F-02、F05地块项目位于大连金州新区得胜街道西金村。拟建项目为工业区,F-02地块A1-A4#、A6-A8#建筑为1-2层厂房,平面形态均呈矩形,其中A1-A4号建筑为1层厂房,拟采用门式钢架结构,强夯基础方案;A6-A8号建筑为2层厂房,拟采用钢砼框架结构,强夯基础方案;F-05地块B21 #、B22#建筑为2层厂房,平面形态均呈矩形,拟采用钢砼框架结构,强夯基础方案。建筑明细详见下表(表1)。 各建筑物明细一览表 表1建筑名称建筑类别建筑层数设计地坪标高(m)结构类型A1厂房1F14.75门式钢架A2厂房1F16.25门式钢架A3厂房1F16.40门式钢架A4厂房1F 19.10门式钢架A6厂房2F15.70钢砼框架A7厂房2F15.90钢砼框架A8厂房2F18.00钢砼框架B21厂房2F27.75钢砼框架B22厂房2F21.75钢砼框架拟建场地主要由填方形成,场地内回填土松散、欠固结、强度低,业主要求对场地内填土进行强夯加固处理。二、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02-8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5、辽宁地质海上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联东大连国际企业港F-02地块A1-A9#建筑(金州新区得胜片区4单元F-02、F-05、F-08地块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技术要求1、A1-A4建筑:强夯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处理后的地基土层压缩模量须12Mpa;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须保证基底下5米范围内为200KPa;5米-7米范围内为170KPa,7米以上为150kpa。2、A5- A9、B21、B22建筑:强夯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压缩模量:4m深度范围内不小于12MPa;4m以下至全风化岩石深度范围内不小于6MPa。3、多击强夯点必须与柱网吻合。四、场地地质条件(一)、地层情况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自上至下为:素填土(Q4ml):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粉土及少量石英岩、片麻岩碎块回填而成,碎块石呈棱角状,粒径一般20-100mm,个别大于200mm,含量约占10%-20%。该土层回填时间约2年。场地普遍分布。层厚3.608.80m,平均6.15m;层顶标高12.4920.99m,平均16.66m;层底标高7.9814.57m,平均10.51m;层底深度3.608.80m,平均6.15m。1全风化片麻岩(Arc):黄褐色,结构构造已破坏,岩芯呈土状,手捻易碎。为极软岩,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级。场地分布普遍。层厚0.301.80m,平均0.75m;层顶标高7.9814.57m,平均10.66m;层底标高6.8813.47m,平均9.91m;层底深度3.909.50m,平均6.98m。2强风化片麻岩(Arc):黄褐-灰褐色,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粗粒状,碎块状等。为软岩,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级。最大揭露厚度为3.30m,场地内分布广泛。(二)地下水本场地局部地段见有地下水,施工钻孔深度范围内仅在A1-1、A1-2、A1-3、A1-5、A1-6、A1-7、DQ1、DQ2、DQ3号孔中见有地下水分布,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4.35.3m,水位标高8.6810.50m。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变幅约为0.51.0米。主要含水层为素填土,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五、试夯按强夯设计要求,强夯施工前,必须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每种夯击能选取一个试验区,按强夯方案进行试夯,每个试夯区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一)、3000kn.m试夯区选择在A1#厂房,其试夯参数如下:1、强夯范围:建筑物外墙线外6米范围内全部夯实。2、夯击能的选择:点夯采用3000kN.m夯击能进行处理,满夯采用1000kN.m夯击能进行处理。3、夯点布置:夯点间距为3.9mX4.0m,满夯2击,锤印搭接宽度为0.25倍夯锤直径。详见夯点布置示意图。4、夯击遍数: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满夯的强夯方案。5、夯击次数:点夯夯击次数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N与沉降量S的关系曲线确定,同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2).夯坑周围不发生过大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6、夯前标高:13.55夯前标高14.75(二)、4000kn.m试夯区选择在A3#厂房,其试夯参数如下:1、强夯范围:建筑物外墙线外6米范围内全部夯实。2、夯击能的选择:第一遍点夯采用4000kN.m夯击能进行处理,第二遍点夯采用2000kN.m夯击能进行处理;满夯采用1500kN.m夯击能进行处理。3、夯点布置:夯点间距为4.0mX4.0m,满夯2击,锤印搭接宽度为0.25倍夯锤直径。详见夯点布置示意图。4、夯击遍数: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满夯的强夯方案。5、夯击次数:点夯夯击次数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N与沉降量S的关系曲线确定,同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1).单击夯机能为2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单击夯机能为4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 (2).夯坑周围不发生过大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6、夯前标高: 15.25夯前标高16.25。(三)、5000kn.m试夯区选择在A4#厂房,其试夯参数如下:1、强夯范围:建筑物外墙线外6米范围内全部夯实。2、夯击能的选择:第一遍点夯采用5000kN.m夯击能进行处理,第二遍点夯采用3000kN.m夯击能进行处理;满夯采用1500kN.m夯击能进行处理。3、夯点布置:夯点间距为4.0mX4.0m,满夯2击,锤印搭接宽度为0.25倍夯锤直径。详见夯点布置示意图。4、夯击遍数:采用二遍点夯加一遍满夯的强夯方案。5、夯击次数:点夯夯击次数根据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N与沉降量S的关系曲线确定,同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1).单击夯机能为3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单击夯机能为5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 (2).夯坑周围不发生过大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6、夯前标高:18.10夯前标高18.70。(四)、试夯检测试夯完成后建设方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夯后地基土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采用重型动力触探、静载荷检测。检测完成后对每个试夯区数据进行分析,合格后按试夯参数进行后续强夯施工。如不合格重新调整试夯参数进行试夯。六、强夯施工试夯检测合格后按选定的试夯参数进行正式强夯施工。1、点夯施工步骤(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度。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7).重复步骤(3)-(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8).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9).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10).最后用低能量锤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2、满夯施工步骤点夯施工完成后等孔隙水消散到设计要求以后,进行满夯施工。满夯是强夯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其目的是为了加固点夯夯坑底标高以上及点夯各夯点之间一定深度内的松土,因此一定要认真对待,决不能放松控制。满夯施工不再进行夯点布置和单击夯沉量测量,仅控制夯击数、夯锤落距和锤印搭接情况即可。满夯施工采取1/4锤径双向搭接,夯击遍数、每点击数以及搭接均应保证,不得出现漏夯现象。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放出满夯每排基准线。(2)、夯机就位,锁定落距。(3)、按锤印搭接的原则,单点2击,连续施夯,直至完成全部满夯范围。七、施工组织规划(一)、施工布署 为保证工期和质量,我公司将投入足够的人力、机械施工设备,确保圆满完成此项任务。(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强夯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合同总工期的内容确定:计划从2017年7月 1日开工,2017年8月15日完工,总工期46天。具体见后附强夯进度计划表。2、施工机械配备机械设备一览表名称强夯能级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吊重或高度台套进场时间强夯施工主要机械1000kn.m 2000kn.m3000kn.m 4000kn.m5000kn.m履带式起重机32T32T1试夯检测合格后铸钢锤5m220T/29T门架60060019m履带式起重机35T35T12017.7.1铸钢锤5m220T/29T门架60060024m八、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施工过程中记录每个夯点的夯沉量作为原始记录。观测、记录、分析每个夯点每击夯沉量、最终两击平均夯沉量、累计夯沉量(夯坑深度)、地面隆起量、相邻夯坑的侧挤情况、夯后地面平均下沉量。 (4)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检查落距、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等。 (5)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进行详细记录。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6)夯后地基强度及地基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夯后加固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二)质量验收 (1)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检测工作,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对于碎石土的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714d;粉土的粘土地基可取1428d。 (2)夯后地基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和加固深度检验,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地试验。检测深度应大于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地基强度及地基土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检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的检验点不应小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并应进行静载荷试验。 (4)检测点位置应结合建筑物轮廓线,轴线、中心线等平均或对称布置 (5)强夯地基的检测工作,还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规定 (6)强夯地基经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补夯措施,或采取其他方法处理。九、强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保证措施(1)机械设备的转移、安装、调试必须有专人监督实施。(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带。(3)所有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保养、检查及安全防护装置,应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的规定。实施班前安全检查制度和施工班组安全自制度,发现设备、机具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排除,不允许设备、机具“带病”作业。(4)施工中必须随时将场地垫平,严禁斜吊,防止发生折杆、趴杆事故。(5)当夯坑较深造成拔锤困难时应先进行试吊,待松动后再正式起吊,防止夯机超负荷运转,造成夯机倾覆。(6)转移夯机时提锤高度不宜大于0.5m,机组其他人员跟机观察地面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处理。(7)相邻机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宜小于30m。(8)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度,并应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值班。(9)雨期施工主要应做好防雨、防风、防触电等工作;雷雨及六级大风天气禁止施工作业。(10)场区应做好排水坡度及排水设施,因雨后场地浸水,地基强度降低时,可采取铺路设“路基箱”的措施,保证强夯机安全行走作业。(11)安全施工保证机构如下图:安全员作业面项目负责(12)吊车挡风玻璃设计防护网,以防飞石击碎玻璃伤害驾驶员;(13)吊车要严格执行本专业的操作规程,不允许违章作业、无证上岗作业;(14)吊车司机听从地面指挥员的口令或手势;(15)每天施工前吊车司机对设备进行检查;(二)应急预案为预防工伤事故发生后对伤员造成更大的伤害,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将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现成立以项目部全体人员为主的救护小组,小组成立后由组长组织全体组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备事故发生后尽快组织人员投入抢救。1、伤亡事故的预防: 、伤亡事故的预防原则 为实现安全生产,预防死亡事故的发生必须要有全面的的综合性措施 ,实现系统安全,预防事故和控制受害程度的具体原则大致为:(1)降低,控制和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2)提高安全系数;(3)闭锁原则(自动防止故障的互锁原则);(4)屏障,距离原则;(5)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6)个人防护原则;(7)避难、生存和救护原则。 、伤亡事故预防措施 伤亡事故预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作业行为和作业条件安全化。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作业行为安全化,展开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教育; (2)进行安全知识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3)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操作和安全确认制度活动,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各项作业; (4)加强重点要害设备、人员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搞好安全生产; (5)注意劳逸结合,使作业人员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避免产生不安全行为。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作业条件安全化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隔离危险部位;采用安全的个人防护用具;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隐患;定期对作业条件(环境)进行安全评价,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证符合作业的安全要求; 、实现安全措施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师实现安全措施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安全检查制度和落实防范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事故隐患,搞好事故预防的基础工作。2、救护小组成员 组 长:姜甲辰 副组长:孙新斌 成 员:项目部全体成员 工伤救护需准备适量的止血、包扎绑带等应急材料。3、工伤应急步骤方法当遇到事故的发生应对事故采取以下方法解决;(1)因飞石击打导致施工人员工作中断时,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并报告工伤救护组长。对轻伤者应进行简单的治疗,必要时,送附近医院检查治疗。(2)如果为大面积受伤,立即组织救护小组成员奔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护,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处理。(3)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如果发生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楚伤病员口中的泥沙、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等。(4)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5)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6)观察受伤人员摔伤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