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对面李开复:追随我心(2009.10.25)【总导视】15年的留学经历,成就了他怎样的梦想?李开复:我对计算机是既有天赋,又有兴趣,。我要追随我的兴趣。26岁世界知名大学的副教授,他为何选择离开?李开复:他当时说开复,你要花你的余生写这么多像废纸一般的论文,还是要来苹果改变世界?创办创新工场,他究竟要干什么?李开复:我们先要挑选出人才,然后要帮助他们把项目做出来,然后要投资给他们。从苹果到微软和谷歌,再到创新工场,这一系列的选择,他究竟在追寻什么?李开复:听从自己心中的声音,告诉自己说这是我想做的事情。面对面董倩专访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即将播出面对面董倩专访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正在播出【主持人导语】:今年的九月,李开复突然宣布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一职,转而开始自主创业。短短几天之内,他就创立了新公司创新工场,这已经是李开复人生中的第五次选择,于是,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李开复为什么做出一系列的选择?他究竟在追寻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面对李开复。【人物介绍】李开复 48岁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先后任职于美国苹果 微软谷歌等公司2009年9月在北京创立创新工场解说:2009年10月20日晚上7点,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体育馆里,座无虚席,西北农大的学生们正在聆听李开复博士的演讲。李开复现场讲演同期声:记者:你好,李先生,您是刚刚结束这个讲演,那么多的人哪,有多少人?李开复:七八千人吧。记者:你看你今天这是第二场了?李开复:第三场。记者:一天之内的第三场。我们知道讲演是很耗人的,耗体力的。李开复:你看我怎么样?记者:我觉得你还可以。虽然说已经快九点了,但是人还是可以。你是很适应了,还是说锻炼出来的?李开复:我觉得当你做一个你喜欢和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我也感觉特别喜欢。记者:你从中得到的乐趣是什么呢?李开复:我觉得有正面的影响力,你可以看到他们是专心地在听我的演讲。解说:在这场演说中,李开复根据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成功和失败,以故事和案例的形式和大学生分享这其中的感悟。可以容纳8千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热烈的掌声足以证明李开复受欢迎的程度。10年时间里,像这样的演讲,李开复博士已经举办了近300场。记者:今天讲了多长时间?李开复:今天讲了一个半小时。记者:在一个半小时里面,你最想告诉学生,。最想说的是什么?李开复:最想说的就是今天的中国青年学生是很特殊的一代,因为他们在过去两百年是第一代能够接受相当好的教育,在一个富裕的国家,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个机会,然后不要被外面的一些社会里的不好的诱惑的声音,或者被太高期望的父母,或者被任何其他的声音所诱惑,希望他们能够听从自己心中的心声,告诉自己想做什么的一个人,然后发挥他们的潜力。记者:你希望影响他们什么?李开复:我希望他们能够未来的路走得更好,少走一些弯路,能够心理承受的能力强一点,能够更相信自己,培养自信,能够做一个融汇中西的21世纪的让我们都非常自豪的成功的中国人。记者:您现在做的这个讲演,一天甚至有好几场讲演,跟你9月7号成立的这个创新工场是什么关系?李开复:成立创新工场以后,这个星期是我们出来做外地的招聘,我们的早上、中午、下午都会做创新工场的招聘,笔试,面试,到了晚上有空余的时间,我会希望出来做一个公益的演讲。记者:是给自己的创新工场在源源不断地寻找人才吗?李开复:其实不是,。其实就是纯粹的一场公益的演讲,在里面我不会为公司做任何的宣传。解说: 2009年9月, 李开复突然宣布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一职,很多人感到意外,此后不久,他就创办了自己的高科技公司创新工场,并且出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记者:现在你们的公司有多少人?李开复:创新工场现在有七个正式员工,然后还有大约二十个工程师,我们即将向他们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加入。记者:选人选才的一个标准是什么?李开复:我们对工程师的要求就是他们是编程高手,然后愿意在一个小公司里面努力地工作,创造出结果。记者:年龄不限?李开复:年龄不限,非常简单,我们对创业者的要求,还是希望他们有一些经验,。尤其是产品部门的经验,。我们还希望看到一种渴望,一种创立自己公司的渴望,。还有一种坚韧,在一个困难的小公司里,能够领导一个团队,最后我还希望看到他们有很好的判断力,他们能够判断自己能否胜任什么工作,判断未来的趋势和商机。记者:换句话说,你的这个公司既是伯乐,又是老母鸡。李开复:怎么是老母鸡呢?记者:因为你要孵化他们,你要用你的慧眼去帮助他们?李开复:对,我们先要挑选出人才,然后要和他们一起选好项目,然后要帮助他们把项目做出来,然后要投资给他们,然后再找外面的投资,再进一步地注资给他们。记者:这项工作对你来说它的魅力在什么地方?李开复:它的乐趣在于它串联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旋律,中国,青年,还有创新,创业,这是一个崭新的工作,从头做起,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从无到有的,做出一个有理想,有意义的一个公司。记者:你这份工作是为了圆你自己的梦想,还是说是为了圆其他人的梦想?李开复:我想除了是我自己的梦想以外,我觉得也是这些青年的梦想,因为今天中国的青年非常渴望创业,但是他们没有完全的经验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而我可以提供这样的经验,更增加他们成功的概率,其实这也是我父亲的梦想,我父亲一直非常希望有一个他的孩子能够回到祖国的土壤上,帮中国创立一些真正有科技这种含量的有意义的创业,其实我觉得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就是怎么能够让中国从这个世界制造走到世界创造,这就是创新工场它能圆很多人的梦,也是为什么我那么向往做这件事情的理由。26岁世界知名大学的副教授,他为何选择离开?记者:为什么要改变?李开复:他当时说开复,你要花你的余生写这么多像废纸一般的论文,还是要来苹果改变世界?33岁的苹果副总裁,他又为何又要投奔微软?记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李开复:其实是我心中多年我知道我父亲他遗愿他想要我做的事情,面对面董倩专访创新工场任董事长李开复博士正在播出解说: 1961年,李开复出生在台湾,家境不算富裕,父亲是“立法委员会委员”,母亲是一名体育教师。李开复的名字,饱含了父母的寄托。父亲对于“开复”解释就是“开始复兴中华民族”,与父亲不同,母亲给了他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李开复从小就是捣蛋的“小皇帝”,1972年,刚刚小学毕业的李开复,跟随大哥来到美国,开始留学生涯。记者:11岁的时候离开台湾到美国学习,当时是家人帮您作出的选择?李开复:其实也有咨询我的意见,但是母亲还是强烈地鼓励我到美国去做个小留学生,但是最终如果我不去,还是我的抉择。解说:在美国,李开复第一次感受到了美国式教育,也正是在注重理解和重视实践的教育方式下,1979年,李开复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专业录取,两年后,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他又从政治系转到了计算机系。记者:当时在美国转系很容易吗?李开复:非常幸运,非常容易,在哥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大一,或大二的时候转任何的系。记者:当时我看您写自传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学分永远都是中等,或者中等偏下,但是一旦进入到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马上变成了中等偏上,马上就变成了上等。李开复:对,我现在感到当你做你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吃饭,睡觉,洗澡都不停地在想它,然后它不得不变成你的一种天赋。然后它就不得不变成你的兴趣,所以我觉得兴趣和天赋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我发现我对政治,对法律没有天赋,也没有兴趣,当时选这个专业是选错了,但是我对计算机是既有天赋,又有兴趣,所以我就决定转系。记者:怎么发现的这个天赋和兴趣?李开复:选课的时候,编程的时候,老师,同学对我的这种编程的能力都非常地赞赏,大概就是这样。解说: 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李开复每天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考试成绩也从B、C变成了A或者A+。1983年7月,21岁的李开复以计算机系第一的成绩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一个月后,李开复进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师从瑞迪教授,直接攻读博士学位。5年时间里,李开复用统计学的方法发明了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这个语音识别率达到96%的系统,在1988年,震撼了整个计算机学术领域,也成为当年最为重要的科学发明。正是因为语音识别系统取得的成功,年仅26岁的李开复成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两年后,李开复却选择离开大学,投奔苹果公司。记者: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因为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学者,摆在您面前的已经是很好的前途,为什么要改变?李开复:对,确实当时在卡内基梅陇大学,我是一个破例被留校的一个副教授,教了两年的书,再做四五年就可以拿到职称,拿到终生职。记者:这是一个荣誉称号。李开复:是荣誉,而且是在一个非常好的计算机的学院,所以很多人都会很向往,。但是我在卡内基梅陇大学最后两年教书,我会发现我做的这些技术并没有得到转移,。没有人开始用我的博士论文里面做的语音识别。就没有世界因我不同,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有没有机会我能去,能够在想别的方法,能够让我的论文能够变到真正的产品里面。记者:这就是学者应当做的事,可是如果。把纸上的字变成另外一个产品,那是另外一个世界,当时想过这条路会怎么走?李开复:当时也是很偶然的,认识了苹果的一个副总裁,然后他让我去那边看,然后他告诉我说,你看,你来苹果,就可以把你的论文变成一个真正的产品。记者:这叫改行吗?李开复:可以算是改行,当时我也在犹豫要不要改行,他说了一句话,就真的是集中了我心中的声音,他当时说开复,你要花你的余生写这么多像废纸一般的论文,还是要来苹果改变世界?记者:他可能知道你最看重的那句话,所以才说这句?李开复:也许是这样吧,不过这句话就真的非常快地打动了我,让我决定参加。记者:我又拿出中国人说的一句老话,叫士为知已者死,您在卡内基梅陇大学一个很好的导师,这位老师亦师亦友,对您有很深的影响?李开复:是的。记者:当时考虑到他的存在,作出走的选择容易吗?李开复:不容易,当时我导师对我很好,然后他也破例地让我留下,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在他的支持之下做出来的,他在很多事情上面影响了我,他的很多话,他的领导力都帮助了我,。所以要跟他说我想走,确实不太容易。但是我觉得一方面,他对我这么好,他其实会想要我做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去咨询,他是否会支持我去到苹果,然后结果他真的非常支持我。这点我也非常感动。解说:在苹果的6年时间里,李开复担任过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也是当时苹果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他的团队发明了点燃多媒体革命的Quick Time软件,也帮助促成了像iphone这样的奇迹。最为重要的是,李开复在苹果逐渐地理解了纸上谈兵的理论创新是无用的,做产品必须与实际相互结合。1996年,李开复辞掉了苹果公司副总裁的职位,进入当时美国硅谷最酷的公司,SGI电脑公司。记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选择,机会是怎么出现的?李开复:到了95、96年,公司一年又一年地裁员,而且又来了一个首席执行官,他非常不得人心,我就觉得苹果这个公司可能待不下去了,但是当时我还没有在积极地找的时候,SGI就找到我,。SGI当时的电脑,它打造了比如说侏罗纪公园,还有玩具总动员,还有魔鬼终结者,这所有电影里面的这些动画也好,特殊效果也好,都是SGI的软件硬件所做出来的,所以非常地让人向往,觉得是一个像魔术的公司一般。他说开复你自己来选吧,你要做什么,我们帮你量身打造一个部门让你来管。我觉得一个公司能够想要得到一个人才,愿意付出这么多,。我觉得这是我不可以说不的一个机会。记者: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是不是看走了眼,因为这样的一个公司结果只待了两年,而且它的全盛时期很快就过去了?李开复:对,后来证明是看走了眼,。当时我应该更仔细地去审视,SGI也是同样,因为微软和英特尔做出来的机器也可以更低的价钱做出百分之七八十它的功能,我没有想到这一点会造成它走下坡,我太相信了这些工程师会再创一个奇迹。当然这些工程师没有创奇迹,我也要负责任,然后新进来的CEO就把不赚钱的部门砍掉,然后我的部门就是这样被砍掉的。记者:这两年的收获又是什么?李开复:我觉得我们人的每一次挫折,不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惩罚,应该当做一种学习的机会,那么我们做这个三围浏览器是错的,就错在我们专注怎么创新,。你就要做对用户有用的产品,。但是无用的创新,是不可取的,很不幸的,我们的三围浏览器,就是不太有用的创新。 解说:1998年,李开复一边做着离开SGI公司的交接工作,一边继续在美国寻找工作。不久,经朋友介绍,他进入了当时世界知名软件公司微软公司,并受命在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记者:在微软工作,又回到中国来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李开复:这个主要其实是我心中多年我知道我父亲他遗愿他想要我做的事情,我父亲其实是一个不苟言笑的长者,但是在他过世的前两年,他回到了他的故乡四川,他在49年到了台湾,在台湾过了大约40年的岁月,但是我发现他回到了故乡四川之后,他的整个感情就被释放出来了,他谈到他的母亲,他的故乡,故乡的亲人,还有所有的点点滴滴,他就会流泪,就会希望他的孩子有一天能够回到祖国来发展,在后来他生病之后,他在他的病榻上也总是想着这件事情,他甚至做梦,都梦到一张纸上写着中华之恋,那么他的这些爱国的情操,对我们这些孩子都非常,我们都非常感动。但是当英特尔和微软伸出橄榄枝以后,我就觉得,如果在这么一流的企业工作,回到中国,这个也许是我可以更深地理解我父亲为什么这么热爱中国,也许我可以找到一些我自己的心中的感觉,也许我可以在这些公司里面,发挥我的能量,也帮助一些中国的员工,在这些公司里面能够成长。记者:98年当你回到中国,进入到中关村之后,给你留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现在还记得吗?李开复:记得很清楚,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就觉得说这个中关村跟硅谷比起来,有很多地方很相似。记者:什么相似?李开复:有清华、北大,有那些有欲望创业,创新的人才,然后有一个成长非常快的市场。记者:不同又是什么?李开复:就是一切都不成熟,一切都不成熟,学校的环境不成熟,没有做最好的研究,企业做的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工作当时,没有非常高深的这种产品,风险投资也不清楚,一切都在这种摸索,学习当中。记者:那当时对您来说,三十出头,要进行一个从零到有这样的一个创建的工作,万事开头难,最难的是什么?李开复:最难的应该还是找人才,因为当时我认为我会需要从海外带一些海归回来,因为当时中国的科研还比较落后,但是很多海归都不愿意跟我回来。然后我觉得我在中国需要招一些博士,但是当时的博士他们的水平又不成熟,但是我还是执着地去找我所有的朋友和他们的朋友,和他们的朋友,最后终於找到了张亚勤还有其他的一批优秀的这种研究员,他们愿意回到中国来。然后同时我们在中国也找到了一批也潜力的博士,虽然他们的博士论文不够微软的水平,但是我们就破例收了他们,给他们两年的试用期,最后大部分也达到了公司的期望。记者: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用了两年的时间?李开复:其实它从创建,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大概花了五年的时间,其中前两年是我做的。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这是一个对微软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因为它成为一个不仅是论文,还有专利最多的一个研究院,而且它做了很多成功的技术转移,帮助了微软众多的产品。对中国来说,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证明了中国人是有聪明才智,是可以在中国这个土壤上,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就作出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一个研究院。这个我觉得是我留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00:47:35)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他为何要离开?记者:为什么要放弃微软进入谷歌?李开复:每一个人他应该感觉世界因我不同,公司因我不同,。但是我当时没有这个感觉。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惊险一跳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记者:这段日子的心情怎么样,是怎么度过的?李开复:应该是我这一生最痛苦的几天。面对面董倩专访创新工场任董事长李开复博士正在播出解说:2000年,李开复在微软中国研究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之后,被微软调回总部工作。2005年,李开复再一次做出了令人意外的选择,加盟谷歌。担任谷歌中国区总裁。记者:为什么要放弃微软进入谷歌?李开复:我觉得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个是谷歌可以让我回到中国工作,第二个是谷歌是一个特别能够迅速在互联网创新的公司,那么相对来说,微软是一个比较稳重的,过去的传统软件业的大公司,那我更希望进入一个谷歌的这种奇迹魔术师的创新,像童话世界般的一个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地工作的一个环境。记者:在微软和谷歌之间,机会是怎么出现的?李开复:机会其实就是我一直在关注中国,在关注谷歌,我被调回微软,。 2000年到2002年做得很快乐,在比尔盖茨身边学到很多东西,03年开始,就觉得是一个机器里的零件。记者: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机器里面的一个微小的零件吗?李开复:从宇宙的观点是,但是我觉得每一个人他应该感觉世界因我不同,公司因我不同,这个工作我能够独特地帮他做得更好,但是我当时没有这个感觉。因为可能公司太大了。当时我记得五月的有一天,2005年的5月,有一天我在新浪上看到一条消息?记者:在美国。李开复:我人在美国,但是我还是在新浪上,因为我想回中国嘛,会在新浪上看看这,看看那的,然后就看到了谷歌在中国有建办事处的可能,然后我就发了邮件给谷歌的CEO。记者:当时做这个选择的时候,你多大岁数?李开复:当时四十多岁吧。记者:我在看您自传的时候,觉得当时谷歌吸引你,你用两个词,一个是它很酷,一个是它很炫,这恐怕不是四十多岁的人应当追求的吧?李开复:一个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岁的人,都应该追随自己的心,听从自己心中的声音,告诉自己说这是我想做的事情,而且一个二十岁到六十岁的人,或者七十岁的人,都应该继续学习。我觉得任何的一个在任何职场,任何公司工作的人,他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在学习,没有在成长了,这就是换一个工作的一个原因。记者:但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往往喜欢安定,一辈子,一生可能找一份好的工作,。为什么你没有这个思维?李开复:我觉得这样一点都不好,我觉得一生的安稳,那么你对世界有什么样的贡献?你为世界留下了什么?你的一生活的真的很快乐吗?你真的能够最大化你的影响力吗?你真的每天会迫不及待地想上班吗?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会问自己的问题。记者:每天都会问自己你想迫不及待地想上班吗?李开复:当然会了,当然我这职业生涯有很多段时间不想上班,觉得宁可去陪家人,或者是做我喜欢的事,做我喜欢的这种我的嗜好等等,觉得上班很枯燥,没有学习成长,这就是为什么要换工作了,我觉得人生在世这么短,如果我们只求安稳的话,那只是活了一生,并没有引领一生,并没有让这一生发挥出它应有的意义和光芒。记者: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就是选择错了,万一要是错了呢?李开复:我觉得我们要做选择的时候,一方面要问自己的心,什么是我最渴望的,什么是我的内心和直觉告诉我应该做的,另外一方面也要做好你的功课,来确保你的新选择不会让你失望。所以我跟我的朋友打听了,你们在谷歌工作,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有承诺加入中国?要在中国设办事处,你们在谷歌觉得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然后我也问了CEO,在他雇我之前,你会给我多少资源,你是不是在中国真的有耐心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我觉得要听从那些。记者:事先要把埋伏做好,然后一次出击成功?李开复:对。解说:正是因为这一次的离开,微软公司在美国把李开复和谷歌送上了被告席,从而演绎成了李开复人生中最大的风波。李开复:当时觉得是落入了一个人生的低谷,因为微软把我和谷歌告上了法庭,但是事到如今,回顾当时的那些官司的岁月,我觉得这一场官司和里面的挫折,是完全值得的。因为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记者:当时他们起诉你的名由是什么?李开复:名由就是,因为当时我加入微软的时候,签了一个和约,这个和约里面说,我不会加入另外一个公司做一样的职位,其实我从微软到谷歌,是另外一个公司,但是做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职位,所以用这个理由来做控诉,其实是非常不充分的,但是他们还是选择硬要把我谷歌中国的这个职位,和我在微软做视窗的这个职位硬要联系在一起。记者:对于一家你供职了七年的公司,最后用这样一种是来阻止你去进入到另外一家公司,你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李开复:我就觉得有点不值,然后觉得,而且蛮冤枉的,因为在媒体,还有在种种的其他的场合看到的一些报道,其实都是不实的,都是虚构的,然后却有很多,我周围的人读了报道就相信了,所以让我感觉到一种冤枉,委屈,然后又无助,然后我不能出来为自己辩解。,看到媒体报道的那几天,应该是我这一生最痛苦的几天。记者:即便一个巨无霸的公司,拿出了法律这样的一个武器来阻止你进入一个新的公司,还是没有阻止住你?那什么原因呢?李开复:他没有阻止住我,就是因为我没有犯错,我是没有违约的加入了谷歌。记者:这段日子的心情怎么样,是怎么度过的?李开复:这段日子刚开始是非常难过的,非常低落,觉得被冤枉,被委屈,但是很快的我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因为我非常相信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但是要有胸怀来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还有要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我当时看得很清楚的就是说,官司,媒体,误导,报道是我不能改变的事情,所以我不要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去关注那些我不能改变的事情,我要把我每一刻我拥有的时间,都放在这官司上。然后去理解所有的法律的细节,然后打赢了这场官司,这样我才对得起自己,不能浪费时间去沮丧,去抑郁,所以是突破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最后当然法官说我可以上班,后来微软也撤诉。解说:2005年7月,李开复加盟谷歌中国。负责谷歌中国公共关系事务以及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工作。李开复形容那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日子。记者:当您从微软到谷歌的时候,你觉得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是什么?李开复:我觉得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周围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很新奇的,而且非常想自我想学习。我确实在周围不停地在学习,不停地发问,不停地跟我的老板,跟我的员工,跟我周围的人学习,并且我在公司学习的同时,也在中国学习,因为我发现中国的互联网和国外的是不太一样的,中国的网民比较年轻,比较喜欢娱乐,使用习惯也不太一样,那么我就在想怎么样能够在谷歌的文化适合地带到中国,做一个融汇中西的谷歌中国,然后再做出一些符合中国网民喜欢的习惯的产品。记者:那么在谷歌中国,你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又在什么地方?李开复:其实就是在创始的阶段,能够在一个,当时我来的时候,谷歌中国的市场份额在巨幅地下滑,如果没有一个人来阻止它的下滑,它的命运可能就跟其他美国互联网公司一样,最后跌到零,大部分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都溃不成军,最后都撤离中国了。那么谷歌呢,在中国虽然没有成为第一,但是至少它生存下来了,而且在我的负责的这段时间,市场份额,刚开始下滑,后来回升,而且甚至涨了一倍,所以说它在中国,能够成为唯一一个生存下来,而且不会被打倒打败的一个美国互联网公司,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留下最重要的。记者:为什么你可以做到这一点?李开复:我觉得当时我有足够的公司的信任,有足够的信任让我来设立一个战略,那么这个战略呢,它是学习了过去跨国公司,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犯的错误,然后我们避免了这些错误,我们设置了一个战略的计划,它是有一个长期承诺的一个能够放权给中国的一个谦虚的聆听用户的声音的一种计划,而不是一个很急迫地想要赚钱的计划。那么我的这个计划被总部得到了采纳,那我个人在总部的心中,在(英文)的心中有足够的信任,所以这件事情才能够做得比较好。创立谷歌中国,他为何又要离开?记者:在今年九月的时候选择离开,什么原因?李开复:就是做创新工场。人生中5次重要的选择,他究竟在追寻什么?李开复:听从自己心中的声音,告诉自己说这是我想做的事情。面对面董倩专访创新工场任董事长李开复博士正在播出解说:整整4年的时间,李开复把谷歌“平等、创新、快乐、无畏”的精神带到中国。解决断网问题,提高搜索质量,让整个搜索呈现的更加完美。就在好多人向他投以赞许目光的时候,2009年9月,李开复又一次选择了离开。记者:在谷歌中国工作了四年多的时间,然后在今年九月的时候选择离开,什么原因?李开复:就是做创新工场。我觉得这个是能够把我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的旋律,中国,青年,创新,创业能够连串在一起,所以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机会,而且不可错过的机会。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让你觉得有必要成立这样的一个东西?李开复:我觉得今天在中国,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需要来出来做这件事情,如果现在不出来,就太晚了。记者:这种想法是怎么灵光一现出现在你的想法里的?李开复:其实是在今年六月的时候,我生了一点小病,住在医院里面,时间也比较多,在床上想,然后也看到了医院里的一些生老病死,觉得我个人的职业生涯可能还有15年左右,那么这15年我如何让它做得更有意义,如果让我每一天过得更快乐,然后我就想到了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和谷歌中国的前两年,所以我最喜欢的就是从无到有的做一个事业出来,然后我就在想我能做什么从无到有的事业,然后我就想到了刚才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然后我突然就觉得说,我不能再等了,。然后我就开始筹划创新工场。记者:所以给您提供的一个人生的小小的建议可能就是说有时候要停下来,有的时候停下来要比快步走收获还要大,如果不是六月那次病的话,恐怕这样的一个灵光闪现的一个小火花也不会变成现实?李开复:你说得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值造粒机出售合同样本
- 公关服务协议合同样本
- 铝板幕墙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个体签劳务合同样本
- 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 青马工程策划
- 2025年淘宝直播项目发展计划
- 买卖杯子合同样本
- 健康日用品设计与研发趋势
- 【化学】常见的盐(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
- 《罗秀米粉加工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英语试卷
- 《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 充电桩安全巡查记录表
- 《公路工程现浇泡沫聚合土应用技术规程》
- 2025届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最后冲刺)数学试卷含解析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新生儿科运用PDCA循环缩短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成果汇报
- 河流沿岸护栏安装工程协议
- 工程四新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