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文化的传统内容摘要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不可缺一的,但有所偏重是每一思想文化的特色,正如中国文化的传统儒家与道家,两千多年来满足了中国人不同的愿望和需求,儒家与道家思想形成了中国文化两翼,儒家的礼教和社会等级思想与道家的返归自然,不为世俗所累的追求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体。佛教作为外来文化,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主体chinese cultural cultureabstract man has not only natural property, but also social property, and not a single one of these properties can be dispensed with. at the same time, each culture has its stress, and its also the cultures feature, such as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taoism.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they have satisfied different desires and wants of chinese.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taoism become the two wings of chinese culture. the confucian theory of ethical codes and social classification, and the taoist theory of returning to nature and the pursuit beyond common customs became the main part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though as an exotic culture, the buddhism attached itself to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taoism, subsisted and developed. now, the buddhism has infiltrated its theory into each field of chinese culture,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key words: cultural tradition the main part of cultural tradition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说是不争之说,但是就构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主体却有不同之说。有些学者认为: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是儒、道、佛三家,儒、道、佛共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笔者认为,如果论及中国文化,当可把佛教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论及中国文化传统的主体,应从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或主体去考察,儒家和道家才是形成中国文化大两翼,儒家的礼教和社会等级与道家的返归自然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主体。一、 儒家追求理想人格、“仁爱”至尚的传统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伦理思想是儒家的核心。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是“仁”、“仁爱”。儒家的“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完美的道德品质,“仁爱”、“爱人”,对人的爱不是无差别的爱,是以自己为起点,推己由人,由近及远,逐渐扩展。“仁爱”不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关系,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尧曰)它首先要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仁”需要人们不断地向外追求才能获得,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对于儒家来说,道德价值和责任是首要的,儒家在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同时还把它提到决定国家命运的高度去认识,认为修身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里仁为美。”(论语里仁)达到了“仁”,便是理想的人格,理想人格的实现是一个努力学习、思索和实行“仁”的过程。为了实行道德规范,可以克制自己的个性,甚至消灭自己的自然人性来实现“圣人”和“仁人”的理想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里仁)是理想人格的条件之一。儒家“圣人”的理想人格和“仁人”的道德规范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儒家以“仁”为主调整社会之中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与责任。二、道家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传统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道家不仅是先秦时代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而且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提出了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世界万事万物从“道”而产生,“道”是永恒存在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大道无形,世界万事万物从道而生,道虽无形、无名却是永存的。道法自然,人应该以“道”为法,清净无为,朴素自然,保持无欲、无争的状态,这样才能为“道”合一。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认为仁、义、礼等等都是后世人为的产物,是违反人性。道家不提倡儒家用外在的、异己的道德规范来束缚人们自己,因为世俗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法则和规范是诱使人们追名逐利的根源,是人类道德腐化的结果和表现。道家在人生理想和“超善恶”的道德思想中,贯彻了道法自然的准则,他们认为,仁义礼智根本不是出自天性,仁义是偏,道德才是全,仁义是人的有目的的行为,道德是自然的本性。人只有任其自然发展、才能“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庄子齐物论)因此为人处世必顺“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不去分辨是非,就不会有爱与恶的情感,超脱于一切是非纷争之上,才能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从精神上做到自由和解放,进入“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淳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刻意)的境界,只有向内追求、恢复、保持和发挥自己内在的自然本性,把一切认为的东西消除干净。道家追求个性绝对自由,自然纯朴的人生理想,这就是“修之于身,其就乃真。”(老子五十四章)才能“为天下贵”达到“至人”、“真人”与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由此看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企图避开冷醒严峻的社会实现,追求一种个人的自由,自然的理想。老子的大道无形、道法自然,庄子的游心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逍遥自在的学说成为中国土生土长道教的理论依据,也为后世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佛教追求解脱,达到涅槃境界佛教最早发源于印度,自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佛的目的在于摆脱生死轮回,往生极乐佛国,其基本教义是:人生苦海无边,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即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在由每个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瞋、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人们今生的善恶行为,来生轮回报应,如果摆脱今生的痛苦,就要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要潜心理佛,希望顿悟才能超出生死轮回,世俗的一切烦恼痛苦得到解脱。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从它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历程看,是依附本土文化的主体求得生存和发展。最初,佛教是援用于汉代与魏晋时期的道家思想来解释印度佛经,特别是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隋唐时期,佛教又把儒家思想与佛教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儒入佛,使佛教更加适应中国文化,这一时期佛教有了长足的发展,促使佛教中国化的完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从不同方面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吸收到佛教中去。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是多方面的,小说、诗歌到音乐、绘画、建筑、雕塑等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就连儒家学者也大量吸取佛教的一些思想,直至宋明理学的产生,使佛教真正走上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佛教与儒道一样是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体,佛教是中国文化传统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主体传统文化是一个多样化的思想体系,它包涵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诸子百家、道教、佛教等等多种文化要素。文化传统是一个庞大的、多样的体系结构,不仅有本土文化,而且还有外来文化;不仅有古代文化,而且还有近现代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与诸子百家和佛教等文化或分或合,或起或伏,或兴或衰,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色彩斑斓的中华文化传统的景观。儒家强调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注视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追求“圣人”、“仁人”的理想生活。严格的儒家是太正统,太讲情理,太正确了,但人有一种隐藏着的欲望放荡不羁,然而儒家却不允许,而道家的思想却满足了人们属性的另一面自然性。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一面催人在社会战场上冲锋的战鼓,而道家犹如平静而小憩的港湾,因为道家强调返归自然,它解释了儒家不允许解释的人性的另一面,它宣传返归自然,浪漫地逃避尘世。道家主张圣人的精神修养,崇尚自然和简朴体现着浪漫理想的“出世”与儒家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的“入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分别对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进行了完美的阐述。儒道两家并没有封闭自己,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它们善于批判地融化吸收了各派思想,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体系,特别是消融、吸收印度佛教使之成为中国土壤上特有的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在两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放射科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与职业规范
- 机场跑道硬化施工方案与措施
- 2025四年级语文家校互动计划
- 老式玩具买卖合同
- 楼盘买卖合同
- 临时广告设计助理协议
- 职业介绍合同履约金条款
- 2025年春季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计划
- 节奏感培养的音乐教学计划
- 大型活动策划的进度控制流程
- 定额〔2025〕20号 定额管理总站关于发布2024年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综合信息价的通知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测试卷
- 管理学原理 王光健版
-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3部分-考核评价准则和方法
-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程610
- 电子显微分析试题集1
-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 服装面料采购合同
- 斯伦贝谢定向钻井和旋转导向
- 大学语文(高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徐中玉 44 论读书 第四十四课 论读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