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三:机械加工方法及加工工艺模块项目课题一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学习目标:掌握如下知识 1.机械制造工艺规程概述。2.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包括零件图审查、毛坯确定、定位基准选择、工艺路线、工艺过程分析。3.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确定。4数控加工工艺概述 5成组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6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7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重点】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工艺规程设计。知识学习第十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1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11.1.1、工艺规程的内容和作用1、 定义: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其中,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的装配方法的工艺文件为机械装配工艺规程 。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和便于交流,原机械电子工业部还制订了指导性技术文件jb/z187.388工艺规程格式,要求各机械制造厂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填写。按照规定,属于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有: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3)标准零件或典型零件工艺过程卡片。4)机械加工工序操作指导卡片。5)检验卡片等。最常用的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此卡片的特点:是以工序为单位,简要说明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过程的一种工艺文件。它是生产管理的主要技术文件。适用范围:广泛用于中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中比较重要的零件。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此卡片的特点:在工艺过程卡片的基础上按每道工序所编的一种工艺文件,一般具有工序简图(图上应标明定位基准、工序尺寸及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加工部位),并详细说明该工序的每一个工步的加工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等。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所有零件,中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和单件小批生产中的关键工序。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3)标准零件或典型零件工艺过程卡片。4)单轴自动车床调整卡片。5)多轴自动车床调整卡片。6)机械加工工序操作指导卡片。7)检验卡片等。最常用的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1.1.2、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与步骤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必须可靠保证零件图纸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即保证质量,并要提高工作效率; (2)保证经济上的合理性:即成本要低,消耗要小;(3)保证良好的安全工作条件: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要从本厂实际出发:所制订的工艺规程应立足于本企业实际条件,并具有先进性,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5)所制订的工艺规程随着实践的检验和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设备的更新,应能不断地修订完善。11.1.3、工艺规程设计所需原始资料:(1)产品装配图、零件图;(2)产品验收质量标准;(3)产品的年生产纲领;(4)毛坯材料与毛坯生产条件;(5)制造厂的生产条件(包括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规格、性能和现在的技术状态,工人的技术水平,工厂自制工艺装备的能力以及工厂供电、供气的能力等有关资料);(6)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所用设计手册和有关标准;(7)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资料等。11.1.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2.由零件生产纲领确定零件生产类型;3确定毛坯种类4.选择定位基准;5.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6.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含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等)。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8.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9.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10.编制工艺文件。本次课总结:工艺规程的内容和作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的结构特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作业: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1.2:零件图的审查1产品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分析对零件工作图进行分析时,从三个方面进行。1)、审查零件图的完整性、正确性: 审查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是否完整、结构表达是否清楚。 2)、分析零件技术要求的合理性: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主要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表面质量要求;热处理要求。零件上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应根据零件的功能经济合理地决定。过高的要求会增加加工难度,过低的要求会影响工作性能,两者都是不允许的。3)、审查零件材料选用是否适当:材料的选择既要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又要考虑产品成本,尽可能采用常用材料,如45号钢,少用贵重金属。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1) 零件结构工艺性: 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它包括零件的各个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性,有零件结构的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等工艺性。由此可见,零件结构工艺性涉及面很广,具有综合性,必须全面综合地分析。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主要进行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性分析。(2)机械加工对零件局部结构工艺性的要求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对比的实例思考题:分析右图中零件局部结构工艺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11.3、毛坯的确定 1、 毛坯的种类的确定:(1)铸造毛坯:适合做形状复杂零件的毛坯;(2)锻造毛坯:适合做形状简单零件的毛坯;(3)型材:适合做轴、平板类零件的毛坯;(4)焊接毛坯:适合板料、框架类零件的毛坯。毛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2)生产类型3)零件的形状和尺寸4)现有生产条件2.毛坯形状和尺寸毛坯的加工余量和制造公差的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确定后,还要考虑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工艺因素的影响。11.4、定位基准的选择1、 基准的定义:在零件图上或实际的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时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2、 基准的分类:按其功用可分为:1) 设计基准:零件工作图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为设计基准。2) 工艺基准: 是加工、测量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又称制造基准。a、工序基准: 是指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它与加工表面有尺寸、位置要求。b、定位基准: 是加工过程中,使工件相对机床或刀具占据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c、度量基准(测量基准): 是用来测量加工表面位置和尺寸而使用的基准。d、装配基准: 是装配过程中用以确定零部件在产品中位置的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包括粗基准和精基准。粗基准:用未加工过的毛坯表面做基准 。精基准:用已加工过的表面做基准 。1、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影响:位置精度、各加工表面的余量大小。重点考虑: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余量,使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要求。1)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a、应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如外圆加工以轴线为基准;b、以加工余量小而均匀的重要表面为粗基准,以保证该表面加工余量分布均匀、表面质量高;如床身加工,先加工床腿再加工导轨面;导轨面作粗基准加工床身底面床身底面作精基准加工导轨面2)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一般应以非加工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不加工表面相对于加工表面具有较为精确的相对位置。当零件上有几个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与加工面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图示套筒法兰零件,表面为不加工表面,为保证镗孔后零件的壁厚均匀,应选表面作粗基准镗孔、车外圆、车端面。3) 便于装夹的原则:选表面光洁的平面做粗基准,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4) 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这是因为粗基准一般都很粗糙,重复使用同一粗基准所加工的两组表面之间位置误差会相当大,因此,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2、 精基准的选择: 重点考虑:如何较少误差,提高定位精度。1) 基准重合原则: 利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1) 基准重合原则: 利用设计基准做为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2) 基准统一原则: 在大多数工序中,都使用同一基准的原则。 这样容易保证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避免基准变换所产生的误差。例如,加工轴类零件时,一般都采用两个顶尖孔作为统一精基准来加工轴类零件上的所有外圆表面和端面,这样可以保证各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和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3) 互为基准原则: 加工表面和定位表面互相转换的原则。一般适用于精加工和光磨加工中。例如:车床主轴前后支承轴颈与主轴锥孔间有严格的同轴度要求,常先以主轴锥孔为基准磨主轴前、后支承轴颈表面,然后再以前、后支承轴颈表面为基准磨主轴锥孔,最后达到图纸上规定的同轴度要求。4) 自为基准原则: 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为基准,例如:图示为在导轨磨床上磨床身导轨表面,被加工床身1通过楔铁2支承在工作台上,纵向移动工作台时,轻压在被加工导轨面上的百分表指针便给出了被加工导轨面相对于机床导轨的不平行度读数,根据此读数操作工人调整工件1底部的4个楔铁,直至工作台带动工件纵向移动时百分表指针基本不动为止,然后将工件1夹紧在工作台上进行磨削。本次课总结:机械加工对零件局部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定位基准包括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毛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产品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分析。作业:定位基准包括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1.5 工艺路线的拟订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的选择 1)根据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2)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例如,淬火钢用磨削的方法加工;而有色金属则磨削困难,,一般采用金刚镗或高速精密车削的方法进行精加工。 3)要考虑生产纲领,即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问题。如:大批大量生产应选用高效率的加工方法,采用专用设备。例如,平面和孔可用拉削加工,轴类零件可采用半自动液压仿型车床加工,盘类或套类零件可用单能车床加工等。 4)应考虑本厂的现有设备和生产条件: 即充分利用本厂现有设备和工艺装备。 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首先根据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和工厂具体条件,先选定它的最终工序方法,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导工序的加工方法。2、机床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1)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所选机床设备的尺寸规格应与工件的形体尺寸相适应;精度等级应与本工序加工要求相适应;电机功率应与本工序加工所需功率相适应;机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应与工件生产类型相适应。(2)工艺装备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应根据不同情况适当选择。在中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首先考虑选用通用工艺装备(包括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可根据加工要求设计制造专用工艺装备。(3)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设备投资的当前效益,还要考虑产品改型及转产的可能性,应使其具有足够的柔性。 3、加工阶段的划分1)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划分加工阶段。粗加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尽量切除大部分余量,主要考虑生产率。半精加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并完成次要表面的终加工(钻孔、攻丝、铣键槽等)。精加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主要任务是保证加工质量。光整加工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主要表面和尺寸精度。2)将零件的加工过程划分为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1) 保证零件加工质量(逐步削除粗加工因余量大、切削力大等因素造成的加工误差)。(2) 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3) 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使冷热加工工序配合得更好。(4) 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4工序顺序的安排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1)先基准面后其它表面先把基准面加工出来,再以基准面定位来加工其它表面,以保证加工质量。2)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即粗加工在前,精加工在后,粗精分开。3)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如主要表面是指装配表面、工作表面,次要表面是指键糟、联接用光孔等。4)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平面轮廓尺寸较大,平面定位安装稳定,通常均以平面定位来加工孔。2)热处理工序及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 3)检验工序的安排为保证零件制造质量,防止产生废品,需在下列场合安排检验工序: 1)粗加工全部结束之后;2)送往外车间加工的前后;3)工时较长和重要工序的前后;4)最终加工之后。除了安排几何尺寸检验工序之外,有的零件还要安排探伤、密封、称重、平衡等检验工序。4)其它工序的安排1)零件表层或内腔的毛刺对机器装配质量影响甚大,切削加工之后,应安排去毛刺工序。2)零件在进入装配之前,一般都应安排清洗工序。工件内孔、箱体内腔易存留切屑,研磨、珩磨等光整加工工序之后,微小磨粒易附着在工件表面上,要注意清洗。3)在用磁力夹紧工件的工序之后,要安排去磁工序,不让带有剩磁的工件进入装配线。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工序集中原则: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将许多工序组成一个集中工序。最大限度的工序集中,就是在一个工序内完成工件所有表面的加工。工序分散原则: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最大限度的工序分散就是每个工序只包括一个简单工步。本次课总结:了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的选择、机床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的区别。作业: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的区别11.6确定加工余量一、加工余量的概念加工余量:为了保证零件的质量(精度和粗糙度值),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从工件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又有总余量和工序余量之分。总余量:某一表面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总余量,以zo表示。工序余量:该表面加工相邻两工序尺寸之差称为工序余量zi。总余量z0与工序余量zi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式中:n为某一表面所经历的工序数。(1)工序余量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见下图)1)单边余量: 非对称结构的非对称表面的加工余量,称为单边余量,用zb表示。 zbla-lb 式中:zb本工序的工序余量;lb本工序的基本尺寸;la上工序的基本尺寸。2)双边余量: 对称结构的对称表面的加工余量,称为双边余量。对于外圆与内孔这样的对称表面,其加工余量用双边余量2zb表示,对于外圆表面有:2zidi-1-di;对于内圆表面有:2zididi-1(2)工序余量 有公称余量(简称余量)、最大余量zmax、最小余量zmin之分。余量过大:材料浪费,成本增大;余量过小:不能纠正加工误差,质量降低。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余量尽可能小。二、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上道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值ra(2)上道工序的表面缺陷层深度ha(3)上工序各表面相互位置空间偏差a;(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b(5)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三、加工余量的确定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估计法 (1)经验估算法:靠经验估算确定,从实际使用情况看,余量选择都偏大,一般用于单件小批生产。(2)查表法(各工厂广泛采用查表法):根据手册中表格的数据确定,应用较多。(3)分析计算法(较少使用):根据实验资料和计算公式,综合确定,比较科学,数据较准确,一般用于大批大量。本次课总结:熟悉加工余量的概念、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的区别,了解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以及加工余量的确定。作业: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技能训练:1.参观金象减速机厂,了解典型零件工艺规程的指定方法。2.熟悉以下卡。习题与思考题111 制订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加工阶段?112 何谓“工序集中”、“工序分散”?什么情况下采用“工序集中”?什么情况下采用“工序分散”?影响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3 毛坯的选择与机械加3-有何关系?试说明选择不同的毛坯种类以及毛坯精度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质量及生产率有何影响?114 加工余量如何确定?影响工序间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这些因素。115 试述机械加工过程中安排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安排顺序。11. 6 说明缩短工时定额、提高生产率的常用措施。117 什么叫经济加工精度?它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有什么关系?118 以加工表面本身为定位基准有什么作用?试举出三个生产中的实例。119 “当基准统一时即无基准不重合误差”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举例说明。11.l0 成组技术的实质是什么?进行成组加工,要做哪些生产准备工作?1111 保证装配精度有哪几种方法?各适合于什么场合?轴孔配合为什么不采用修配法?1112 何为装配单元?为什么要把机器划分成许多独立的装配单元?1113 数控加工工艺有何特点?1114 capp系统从原理上讲有哪几种类型?课题二 机械制造精度的实现学习目标:掌握如下知识1.机械零件的制造精度,包括精度组成及加工工艺尺寸链计算。2.机械装配精度,包括装配精度构成及装配工艺尺寸链。【重点】重点是工艺尺寸链的知识知识学习第12章 机械制造精度的实现121 机械零件制造精度 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主要取决于零件表面形状结构、表面质量要求和零件的精度要求,在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表面质量要求和精度要求确定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后,机械加工工艺主要是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来制定的。因而,分析零件的精度要求和其它技术要求是确定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的关键。本节主要研究零件的精度构成及其与加工工艺过程的关系。其它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将在本篇第13章讨论。 一、机械零件制造精度的构成 由第一篇可知,零件是由各种形状的表面组合而成的,多数情况下,这些表面是简单表面,如平面、圆柱面等,此外常见的还有锥面、球面、螺旋面、齿形表面等。从零件表面成形的角度看,零件的精度指的是经过加工以后得到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的相符程度。包括下列两方面: 1表面本身的精度 (1)表面本身的尺寸及其精度,如圆柱面的直径、圆锥面的锥角等; (2)表面本身的形状精度,如平面度、圆度、轮廓度等。 2不同表面之问的相互位置精度 (1)表面之间的位置尺寸及其精度,如平面之间的距离、孔间距、孔到平面的距离等; (2)表面之问的相互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对称度等。 上述精度项目在零件图上的表示方式虽不相同,但都可以转换为尺寸方式来表达。每一个零件都是由一系列的确定形状尺寸(形状尺寸)和确定位置尺寸(定位尺寸)来表示的。在机械加工中,一方面要形成零件表面的形状尺寸,另一方面要形成零件表面的定位尺寸。在设计工艺过程时,不但要保证表面自身的形状与尺寸精度,还必须保证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二、获得零件精度方法 在机械加工中,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是由依据成形理论而确定的加工方法来保证的。几何形状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的获得则根据具体情况不同,有不同的方法。其中主要有试切法和自动获得法两种。 1试切法 试切法是通过多次走刀来获得所需的加工精度的。在每次试切走刀后测量实际尺寸,校正切削用量,直到达到规定的加工精度为止。如图121 a所示。采用试切法加工时,需要进行多次试切与测量,生产率较低,加工精度受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影响较大,一般只适用于单件或小批生产。 2自动获得法 (1)用定尺寸刀具加工 采用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刀具进行加工,如钻头、铰刀、拉刀、丝锥等,由刀具刀刃的尺寸和形状保证所要求的加工精度。 (2)定行程法加工利用行程控制装置(如行程开关、行程挡块等)调整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加工一批工件,获得所需的加工精度,如图121b所示。这种方法多用于大批量、自动化和半自动加工,其所能得到的加工精度与设备的调整精度和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有关。 (a) (b) 行程开关 (3)设备保证法工件在加工后,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取决于机床自身的精度。如车削加工时,外圆表面的圆度取决于车床主轴的回转精度;用数控铣床加工两垂直面时,被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度取决于机床导轨运动的垂直度。 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法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基础。在现代机械制造生产中,自动获得精度的方法是主要的方法,尤其是在数控加工中,加工精度更是由数控程序和机床自身来保证的。 在制造过程中,每一次加工的结果实际上是特定尺寸的形成过程,完整的制造过程就是零件上全部尺寸按一定顺序形成的过程。这些按一定顺序形成的尺寸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尺寸链。这个尺寸链就是加工工艺尺寸链。加工工艺过程不同,工艺尺寸链也不同。所以工艺尺寸链是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数字描述。分析工艺尺寸链对合理地设计加工工艺过程,保证制造精度具有决定的作用。122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 为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零件上的表面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加工方法、多次加工。不同的加工表面也需要不同的加工方法或加工工艺参数。这些加工方法合理有序地安排就形成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必要保证。尺寸链理论是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中各工序之间以及各工序内相关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而合理地确定机械加工工艺的重要手段。一、工艺尺寸链的概念 在工艺文件上,由加工过程中的同一零件的工艺尺寸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从被加工零件的角度看,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每一工序在工件表面上都相应地形成一个或一组确定的尺寸,如图122a所示。这些尺寸中,一类尺寸是被加工表面自身的形状形成过程中的中间尺寸,如外圆车削时,每次走刀后都在零件上形成一定的直径尺寸和轴向尺寸。与该表面形成相关的所有工序中相互关联的加工工艺最后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尺寸。这些相互关联的尺寸在被加工零件上形成尺寸链。在这种尺寸链中,有些尺寸是零件表面结构尺寸,有些则是工序加工余量,如图122b所示。另一类尺寸是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其中,一部分尺寸是由加工过程直接得到的,另一类尺寸则是间接得到的。这两类相互关联的尺寸组成了确定表面之间相互位置的工艺尺寸链。如图122c所示。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尺寸链的环按性质分为组成环和封闭环两类。122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 为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零件上的表面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加工方法、多次加工。不同的加工表面也需要不同的加工方法或加工工艺参数。这些加工方法合理有序地安排就形成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必要保证。尺寸链理论是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中各工序之间以及各工序内相关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而合理地确定机械加工工艺的重要手段。一、工艺尺寸链的概念 在工艺文件上,由加工过程中的同一零件的工艺尺寸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从被加工零件的角度看,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每一工序在工件表面上都相应地形成一个或一组确定的尺寸,如图122a所示。这些尺寸中,一类尺寸是被加工表面自身的形状形成过程中的中间尺寸,如外圆车削时,每次走刀后都在零件上形成一定的直径尺寸和轴向尺寸。与该表面形成相关的所有工序中相互关联的加工工艺最后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尺寸。这些相互关联的尺寸在被加工零件上形成尺寸链。在这种尺寸链中,有些尺寸是零件表面结构尺寸,有些则是工序加工余量,如图122b所示。另一类尺寸是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其中,一部分尺寸是由加工过程直接得到的,另一类尺寸则是间接得到的。这两类相互关联的尺寸组成了确定表面之间相互位置的工艺尺寸链。如图122c所示。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尺寸链的环按性质分为组成环和封闭环两类。 组成环是在加工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尺寸,如图122b中的尺寸a1、a2,图122c中的尺寸a3、a4。等,这些尺寸包括零件图上的设计尺寸和在加工过程中调整机床时直接控制的尺寸。 封闭环是由其它尺寸间接形成的尺寸,如图122b中的az:和图122c中的a,。这些尺寸是在过程中间接获得的。 组成环按其对封闭环的影响可分为增环和减环。当某一组成环增大时,若封闭环也增大,该组成环称为增环;若某一组成环增大时封闭环减小,该组成环称为减环。如图122b中a1是增环,a2是减环。在一个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是间接得到的尺寸。组成环和封闭环的概念是针对一定的尺寸链而言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同一个尺寸,在一个尺寸链中是组成环,在另一个尺寸链中有可能是封闭环。 根据组成尺寸链的各环尺寸的几何特征不同,工艺尺寸链可分为长度尺寸链和角度尺寸链。 (1)长度尺寸链组成尺寸链的各环均为长度尺寸的工艺尺寸链。如图122所示。 (2)角度尺寸链 组成尺寸链的各环均为角度尺寸的工艺尺寸链。这种尺寸链多为形位公差构成的尺寸链。如图123所示。 按尺寸链各环的空间位置区分,工艺尺寸链有直线尺寸链、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三种。其中直线尺寸链最为常见,其定义为各组成环平行于封闭环。以下讨论均以直线和长度尺寸链为例。 二、尺寸链的计算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两种。在中、小批量生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多采用极值法;在大批量生产(如汽车工业)中,可采用概率法。极值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关系尺寸链的封闭性,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组成环基本尺寸的代数和,即: (2)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 (3)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由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即可得到封闭环的极限偏差:式中es,ei分别表示上偏差和下偏差。 (4)封闭环的公差 由上述各式可知,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其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即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显然,在极值算法中,封闭环的公差大于任一组成环的公差。当封闭环公差一定时,若组成环数目较多,各组成环的公差就会过小,造成工序加工困难。因此,在分析尺寸链时,应使尺寸链的组成环数为最少,即遵循尺寸链最短原则。在大批量生产或封闭环公差较小、组成环较多的情况下可采用概率算法。其计算公式为:三、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每一工序的加工结果都以一定的尺寸值表示出来,尺寸链反映了相互关联的一组尺寸之间的关系,也就反映了这些尺寸所对应的加工工序之间的相互联系。尺寸链的构成反映了加工工艺的构成。特别是加工表面之间位置尺寸的标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表面加工的顺序。一般地,在工艺尺寸链中,组成环是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即各工序直接得到并保证的尺寸;封闭环是间接得到的设计尺寸或工序加工余量,有时封闭环也可能是中间工序尺寸。 应用尺寸链计算公式求解工艺尺寸链时,有如下几种情况: (1)已知全部组成环的极限尺寸,求封闭环的极限尺寸。这种情况一般用于验算及校核原工艺设计的正确性,属于正运算,其结果是唯一的;当加工工艺确定后,每一工序的工序内容及工序尺寸已知,通过对工序尺寸链的正运算,可以检验间接得到的设计尺寸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2)已知封闭环的极限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这种情况一般用于工艺过程设计时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尺寸时的设计计算。由于组成环一般较多,其结果一般不是唯一的,需要通过公差分配法来设计。在工艺规程设计时,往往是各工序的工序基本尺寸和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已知,需要通过尺寸链计算和公差分配求出各个工序尺寸的极限偏差。 (3)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的尺寸,求其它组成环的尺寸。在工艺过程中所遇到的尺寸链多数是这种类型。 分配公差时有以下三种方法: 等公差值分配法 即把封闭环的公差均匀地分配给各个组成环。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当各环的基本尺寸相差较大或要求不同时,这种方法就不宜使用。 等公差等级分配法 各组成环按相同的公差等级,根据具体尺寸的大小进行分配,并保证: 这种方法保证了各组成环工序尺寸具有相同的公差等级,使各工序的加工难度基本均衡。但实际加工中,不同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是不同的,并且各工序尺寸的作用不同,其合理的精度等级也不相同,因而这种方法也有其不完善的一面。 组成环主次分类法 在封闭环公差较小而组成环又较多时,可首先把组成环按作用的重要性进行主次分类,再根据相应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确定合理的各组成环公差等级,并使各组成环的公差符合式(127)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法应用较多。 对于复杂零件的加工,其加工工艺往往包含多个尺寸链,并且这些尺寸链之间是相互耦合的,在分配公差时还必须对尺寸链之间的相互影响加以综合考虑。四、工艺尺寸链计算示例 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当加工某一表面的各道工序都采用同一个工序基准或定位基准,并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只需考虑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可由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向前推算。 2基准不重合时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1)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如图124a所示零件,的设计尺寸是l00015 mm,设计基准是c孔轴线。镗孔前a面、8孔、c孔已加工,为使工件装夹方便,镗孔时以a面定位,按工序尺寸为a3加工。这时孔的定位尺寸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设计尺寸是间接得到的,因而是封闭环。要保证设计尺寸的要求,必须计算工序尺寸a3的极限偏差要求。其尺寸链如图124b所示。 这一问题属于尺寸链应用的第三种情况。由于其它工序尺寸已知,因而a3就有唯一解。尺寸链中,a1为减环,a2,a3为增环,应用尺寸链计算公式可得:所以工序尺寸a3为: (2)设计基准与测量基准不重合 如图125a所示零件,内孔端面c的设计基准是b面,设计尺寸为300 -0.2。为便于加工时测量,采用以4面为基准,测量尺寸a:来间接保证设计尺寸。这样设计尺寸300 -0.2就成为间接保证的尺寸。工艺尺寸链如图125b所示。显然,这类问题也是在已知封闭环的情况下,求某一组成环的尺寸。由图中可知,尺寸a1为减环,a2为增环。由尺寸链计算公式可知:由此求得工序测量尺寸为 3工序尺寸的基准有加工余量时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如图126a所示零件的内孔与键槽,其机械加工工序安排是: 在第二工序插键槽时,工序尺寸a1的工序基准是镗孔后的内孔表面,由于该表面在后续工序中还要进行精加工,因而必须计算工序尺寸a1,以保证在内孔磨削后能得到要求的键槽深度尺寸。由于内孔直径尺寸的基准是中心线,其尺寸链如图126b所示。在这一尺寸链中,间接保证的键槽深度尺寸54+0.3 0为封闭环 4一次加工后要保证多个设计尺寸时的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如图l27a所示阶梯轴,两段轴径的长度设计为40+0.1 0和80015。加工时,首先以精车后的a面为基准,车削d和b面,保证工序尺寸a1,再以b面为基准,精车c面,保证工序尺a2;然后磨削d外圆和端面a,保证尺寸40+0.1 0,同时间接保证尺寸80015。显然,工序尺寸a2,将影响最终工序对间接获得的尺寸800.15的保证。分析得工艺尺寸链如图l27b所示应用尺寸链计算公式可以求得a2=(40+0.05 +0.15)mm (a) (b)图127 同时保证多个设计尺寸时的工艺尺寸链5. 图l28a所示轴的外圆加工顺序为:精车到尺寸40.40 -0.01,;然后表面渗碳处理,渗层深度为a2;最后精磨外圆尺寸到400 -0.016,同时保证渗碳层深度为0508 mm,试求渗碳时的渗碳层厚度。 (a) (b)图l28 保证渗碳层厚度的工艺尺寸链由加工顺序可以得到图l28b所示的工艺尺寸链,在精磨外圆时渗碳层厚度是间接得到的,为封闭环a2a3为增环,a4为减环。应用尺寸链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渗碳时的渗碳层深度为:a2=07+0.25 +0.008。 6余量校核时的工艺尺寸链计算 在制订加工工艺时,经常需要根据加工工艺方法和被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确定工序加工余量。这时,工序尺寸为已知,需要通过工艺尺寸链的计算确定合理的加工余量。如图129a所示零件,其轴向尺寸40o02 mm的加工工艺安排为: (1)精车端面a,自曰处切断,保证总长a1=4l01; (2)以a面定位,精车曰面,保证总长a2=404005,余量z2; (3)以b面定位,精磨4面,保证总长a3=4015002,余量z3; (4)以4面定位,精磨曰面,保证总长a4=40002,余量z4。 在上述工艺安排中,工序尺寸均为已知,余量的大小可通过工艺尺寸链求解。由工艺过程可以画出有关工艺尺寸链如图129b所示。显然,在三个尺寸链中,余量均为封闭环。应用工艺尺寸链计算公式可以求得:z2=06015,z3=025007,z4=015004。由计算结果可知,磨削余量偏大,影响生产效率,需对各工序的余量和工序尺寸进行调整。根据各工序的经济加工精度,调整z4=01004,由z4和a4计算得a3=401002;根据精车的经济加工精度,取a3=40250025,由a2,a3求得z3=015007;取精车的余量z2不变,由z2和z4可以求得a1=408501 mm。 由上述应用示例可以看出,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对合理制定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多数是为保证间接获得的设计尺寸而求解工序尺寸,这属于尺寸链计算的第三种应用,而余量的校核计算则属于第一种应用。不论哪一种算法,根据工艺过程正确的分析尺寸链、正确地确定各环的性质是工艺尺寸链计算的前提。12。3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制定工艺规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工序余量确定之后,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则要依据工序基准或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是否重合,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需通过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求解确定。对于加工工序较多,且工艺基准需多次转换的零件,采用图表追踪法建立工艺尺寸链进行计算是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应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的设计是十分有利的。 如图1210所示零件。其轴向尺寸加工工艺路线的安排见图121l。a、b、c面都经过两次加工,都经过了基准转换。要保证加工质量必须正确地确定每一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应用图表追踪法计算如下:图12.10轴套轴向尺寸1绘制加工过程尺寸联系图 按适当比例绘制工件简图,标出与计算有关的轴向尺寸(为方便计算,设计尺寸都用平均尺寸表示),从各个有关端面向下引竖线,分别代表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余量差别的各个表面。在表的左边按加工过程写出加工工序,在表的右边列出需要计算的项目。 用图表右下方的代表符号,画出各工序的工艺基准(这里指工序基准)、加工表面、工艺尺寸(或工序尺寸)、加工余量以及间接获得的设计尺寸(图表中的结果尺寸)。当工序尺寸为已知的设计尺寸时,则用方框框出,以区别于未知的工序尺寸。加工余量按待加工表面的入体方向绘制。在图表绘制过程中,应注意:必须严格按照加工先后顺序依次标注加工尺寸,不得随意颠倒。加工尺寸不得多余或遗漏。箭头一定要指向加工表面。 2用图表追踪法建立工艺尺寸链 (1)确定全部封闭环 封闭环有两种:一种是间接获得的设计尺寸, (2)建立尺寸链的方法 从封闭环两端出发,沿竖线同步向上追踪,遇到箭头拐弯横向追踪,至基准面后再沿竖线继续向上追踪,直到两端的追踪路线相交为止,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即告完成。追踪中遇到的带箭头的加工尺寸即欲查找的组成环。由此方法可查出该工件的工艺尺寸链如图1212所示。 3计算项目的填写 图表右侧的计算项目栏填写过程如下: (1)初步选定工序公差并做必要的调整,再确定工序最小余量; (2)根据工序公差计算余量变动量; (3)根据工序公差和余量变动量计算平均余量; (4)根据平均余量计算平均工序尺寸; (5把平均工序尺寸和平均公差改写成基本尺寸和上下公差形式。在确定工序公差时,若工序尺寸是设计尺寸,则工序公差取图纸标注公差;若工序尺寸是中间尺寸,其公差按经济加工精度或按经验选取;靠火花磨削的余量公差按操作者技术水平确定。 把初定的工序尺寸公差代人相应的工艺尺寸链后,若组成环公差之和大于封闭环公差,就需要对初定的工序公差进行修正,应缩小组成环的公差。首先是缩小公共环的公差,其次是缩小不会造成加工困难的工序尺寸的公差。 图1212a、b所示的尺寸链按初定的工序公差验算,结果尺寸l01和l02超差。考虑到l5是两个尺寸链的公共环,先缩小l5的公差至008 mm,并将压缩后的公差分别代人两个尺寸中重新验算,l01不超差,l02仍超差。在l02的尺寸链中,考虑到缩小l4的公差不会给加工带来很大困难,故将l4的公差缩小至o23 mm,并将其代入l02所在的尺寸链中验算,不超差。于是,各工序公差便可以肯定下来,并填入“调整后”一栏中去。 最小加工余量zimin通常是根据手册和现有资料结合实际经验修正确定。 表内余量变动量一项,是由余量所在的尺寸链中,根据有关公式计算求得。例如:tz4=tl+ t3十t4=(05+01+023)mm=083 mm 表内平均余量一项是按下式求出的:zim=zimin+tzi2 例如 z5m=z5min+tz52=(03+018)mm=048 mm。 表内平均尺寸l。可以通过尺寸链计算得到。在各尺寸链中,先找只有一个未知数的尺寸链,求出该未知数,然后逐个将所有未知尺寸求解出来,亦可利用工艺尺寸联系图,沿着拟求尺寸两端的竖线向下找后面工序与其有关的工序尺寸和平均加工余量,将这些工序足寸分别和加工余量相加或相减求出拟求工序尺寸,例如在图1215中,平均尺寸l3m=l5m+z5m,l5m=l01m+z7m,l2m=l6m+z5mz6m等等。 表内最后一项要求将平均工序尺寸改注成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的形式。按入体原则,l2和l6应注成单向正偏差形式,l1l3、l4、l5,应注成单向负偏差形式。图12.11 工序尺寸计算图表124机械装配精度 如第一篇所述,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按确定的相互关系装配而成的。机械产品的质量除了受结构设计的正确性、零件的加工质量影响外,主要是由设计时确定的产品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位置精度)和装配关系(即配合精度)等来保证的。装配过程是通过保证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从而保证机械产品质量的。装配精度要求不同,装配时所采用的装配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也不相同。装配精度要求是机械产品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也是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一、机械装配精度 机械装配精度的内容取决于对产品的性能、功能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包括机械产品中相互关联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位置精度。如普通车床主轴箱装配时,相关传动轴、主轴之间的中心距精度、平行度等;主轴与尾座顶尖之间的等高性精度等。 2相对运动精度 相对运动精度是机械产品中相对运动零部件之间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的精度。 运动方向精度表现为运动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如卧式铣床工作台移动对主轴轴线的平行度、车床拖板移动对主轴的平行度和垂直度等;运动轨迹精度如车床主轴回转时的轴线漂移、机床工作台移动的直线度等;运动速度精度即传动精度,主要是指内联系传动链的传动精度,如滚齿机滚刀主轴与工作台的相对运动精度。 3配合精度 配合精度包括配合表面之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配合质量是零部件配合表面之间配合与规定的配合性质和精度的符合程度。接触质量是指两配合或连接表面之间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点分布的情况,如机床主轴箱与床身之间的安装连接面的接触精度、导轨副的接触精度等。二、装配精度与零部件精度的关系 机械产品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的,零件的精度特别是关键零件的精度对整机的装配精度将有着直接的影响。有关零件的加工误差的累积将影响产品的装配精度。要保证整机的装配精度,就必须控制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般说来,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要求越高,与此项装配精度有关的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越高。 有些情况下,产品的某一项精度只与一个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关,如图1213所示,在动柱式加工中心装配时,要保证立柱运动与工作台运动的垂直度,只要保证床身上工作台导轨与立柱导轨的垂直度即可。这种由一个零件的精度保证某项装配精度要求的情况,称为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狼获奖课件教学课件
- 统计分析软件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 队列口令说课稿
- 适合小班课件教学课件
- 怎样评价课件教学课件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营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筹资原理和技巧》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秸秆打捆协议书(2篇)
- 南京工业大学《应用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复习讲义含答案
- 车站调度员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单选、多选题)
- 2024-2030年桦树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创新创业心智模式探索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农学院
-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详解新版《公司法》课件
- 医院法律、法规培训课件
- 2024年高考作文真题解读(立意+提纲+范文+总评)
- 美沙酮门诊管理新规制度
-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含答案解析】
- 正常与心梗心电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