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doc_第1页
管理论文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doc_第2页
管理论文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doc_第3页
管理论文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doc_第4页
管理论文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 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一、引言本研究立足于养老保障是民生的一面镜子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民参保的行为分析上,通过实地调查反映农民参与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影响因素与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反映农民参与行为的形成机制。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民行为的研究来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最好的,以及如何结合农民的参与行为在现有国情下,尽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使尽可能多的农民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二、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起源于多属性态度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计划行为理论由理性行动理论发展而来。由于理性行为假定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广泛应用,因此为了增加理性行动理论的预测能力ajzen1985年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初步提出计划行为理论。1991年ajzen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一文,标志着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该理论认为,首先个人的行为( behavior)与行为意向( behavior intention)必须加以区分,前者指个人的实际行为,后者指产生行为的意图与倾向,且前者直接受后者的影响,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其次,影响行为意向的因素可分为三类,即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与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control)。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者来决定,同时知觉行为控制也可直接作用于行为。该理论针对人的认知系统,阐明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下图l所示。三、基于tpb的农民参与养老保障行为分析从计划行为理论观点可以得出:该理论能够提供形成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信念,而这些信念是行为认知和情绪的基础,通过影响和干预这些信念,可以达到改善甚至改变行为的目的。也就是说,要增强一个人的行为意向或具体行为的实施,需要从行为态主管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改变和获得着手,并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增强,强化参与行为的意向达到行为修正或改变的目的。本研究根据tpb理论,从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行为,如图2所示。(一)影响农民参保行为的内部因素分析tpb认为个人的行为意向是预测行为的最佳变量,个人对某一行为的意向与从事该行为之间强相关。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个人参加保障的意向越强,代表他越可能履行该行为。1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行为态度个人参加养老保障的态度是指农民对养老保障所持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研究表明,人们行为的倾向态度是依据它们对行为所产生结果的喜好而定。例如,如果农民认为参加养老保障晚年就可以逸享天年的话,则说明其对养老保障的态度为正面。反之,若农民认为养老保障对自己没有太大影响的话,则他可能对该行为持负面的态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行为态度可以成为推动行为的动机,态度是构成行为意向的关键变量之一。ajzen&fishbein认为态度是行为主体对某种行为所存在的一般而稳定的倾向或立场。态度愈明确,所找出的相关行为愈是具体,则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的可能性愈大。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态度反映了农民对是否要参加养老保障和参加何种形式的养老保障的一种总的评价和倾向。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态度越明确,农民参与保障的行为意向就越强,转化为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行为可能性就很大,并且,农民往往倾向于接受档次较低的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态度是构成农民参保行为意向的重要变量,对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起着明显的思想倾向、引导的作用。2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主观规范tpb理论认为,主观规范是由他人的期望而使行为主体做出特定行为的倾向程度。本研究所指的重要人的期望对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主要是指农民会受到亲戚、朋友或邻居等周围人的影响,他们可能本来自己并不想参保而受周围重要人群的带动去参加养老保险,他们还有可能因为周围重要人群以前或现在参加r并且效果较好而参加养老保障。还有,农民也会因为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而参加养老保障,另外,政府所营造的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宣传也会对农民参保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主观规范是构成农民参保行为意向的很重要的因素。3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知觉行为控制知觉行为控制代表一个人对参加养老保障容易度的信度。个人认为自己具有参加保障的能力或拥有参加养老保障的相关资源或机会越多时,则他对参加保障行为的控制认知会越强。当人们认为缺乏能力或过去的类似经验让他感到执行该行为困难时,他们就不太可能有很强的意向去参加养老保障。例如某一个人可能认为养老保障可以带来好处(有正面的态度)家里周围的人也希望他这样做(有很强的主观规范),但是若他缺少经济能力(知觉行为控制能力低),则他参加养老保障行为的意向就低。本研究中对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的影响主要是指农民的经济能力,他们参加养老保障大多数受手中钱的宽裕程度决定,因为经济能力限制,他们可能倾向于选择低层次的养老保障或选择家庭养老的传统养老方式。(二)外部因素分析一农民的行为目标众多行为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更多的是被行为可能的结果所拉动,人们努力的目的是想得到某些积极诱因,如地位、名誉、金钱等,同时回避某些消极诱因,如焦虑、痛苦等。农民参与养老保障行为所追求的目标是多样的、复杂的。有些农民追求地位的提高,有些农民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行为可能的多样性的结果构成农民参保的行为目标,对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行为目标,是构成农民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农民行为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高,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就会得到正强化。(三)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计划行为理论假设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各种行为发生前要进行的分析和合理的思考,一系列的理由决定了人们行为的动机,同时人的行为意向是决定该行为是否实施的直接决定因素。行为意向是做出行动之前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动机,在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是中心因素,即意向转化为行为,意向越强,转化为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行为的绩效也就越明显,该行为被实施的可能性就越大。(四)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形式多样,制度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本研究仅限于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也仅限于对农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为的研究。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农民对是否要参加保障做出决策;另一方面,农民对参加何种形式的保险作出决策。因此,本研究中的农民参与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在没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指的是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包括农民对是否要参加保险做出决策的行为和农民对参加何种形式的保险作出决策的行为,其中,农民对是否要参加保险的行为决策在外显指标上通过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的积极性体现出来。各因素的作用过程反映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形成过程,在本质揭示出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形成机制。四、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意向研究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应用tpb理论,ajzen设计出了一套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的一般问卷模式供研究者 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们参考。armitage和conner的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可分别解释27%的行为方差和39%的行为意向方差,进一步证明了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本调查问卷的设计均采用以上设计方法。(一)测量问题的信度分析本研究的原始数据来自于对200个样本农民的调查数据,采用利克特5点量表法对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进行测量。其中,1表示很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测量问题分别为:老年人很想有自己的活动项目,老年人很想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近几年老年人都盼望能像城里老人一样靠养老政策养老,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意向l,意向2,意向3。利克特5点量表的使用是为了了解被测对象的某一特征,因而在编制一份问卷时,所没立的一系列问题是为了体现量表需要测定的这一特征,如果所设问题不满足这一特征,则表示问题可信度低,即可靠性差。因此,为了验证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意向测量问题的可靠程度,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信度分析。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法,通过spss statis-tic17.o计算信度系数crobacha alpha的值来测量问题的可靠性程度。方法是打开spss软件,顺序是分析度量一可靠性分析通过一番设置,确定之后即出现数据结果。经信度分析,如表1所示,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意向三个测量问题的crobacha alpha值为0.746,高于0.70,具有较高信度,说明所设问题可以用来测量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二)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意向的统计描述操作方法是分析一描述统计一描述经选项设置后出现统计结果,该表描述了200个样本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行为意向的情况,软件分析如表2显示,三个测量问题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5意向1的均值为4. 24,意向2的均值为4. 26,意向3的均值为4.48,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很强。(三)变量相关性检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三个测量问题的crobacha alpha值为0. 746,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经认定该三个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测量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试图通过因子分析将这些变量归结为一个因子,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对该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表3),以确定能否进行因子分析。根据上述变量问题之间相关关系的显示,为验证变量项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运用kmo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方法对该变量问题做因子分析。表4显示了上述变量因子分析的km()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结果,表中的km()值为0. 687,大于0.5;bartlett球体检验p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 000,小于0.05,两者共同说明了数据具有很高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四)因子分析结果该表显示了因子分析结果,本研究采用最大方差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上述三个测量问题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5显示: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一个公因子,该因子解释66. 287%的变差可以代替原来3个变量对农民的行为意向进行衡量。五、结语本研究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行为意向作为研究农民参与养老保障行为的中介变量,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反映了农民内生的对是否要参加养老保障和参加何种形式的养老作出决策行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动机。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越强,农民自身内生的对参加保障和选择保障形式的思想倾向就越大,农民参与养老保障行为实施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农民参与养老保障行为实施的可能性就越小,甚至会产生抵触行为,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行为意向会对其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参考文献1 fishbein m.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eliefs about an object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that object j. human rela- tions, 1963 (16): 233-240.2 fishbein m,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l. ma: addison- wesley, 1975.3 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kuhl l, beckman j, ( eds. ),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 havior m. heidelberg, germany: springer, 1985. 11-39.4 ajzen l.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 : 179-2117.5 harrison d a. volunteer motivation and attendance decisions: competitive theory testing in multiple samples from ahomeless shelter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5 (80): 371-385.6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l. ajzen l, fishbein m.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chica- go: dorsey press, 1991: 50, 179-211.7 ajzen l. tpb measurement: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considerations eb/oll. http: /www. people. umass. edu/aizen/pdf/ tpb. measurement. pdf. revised january, 2006.8 armitage c j, conner m.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ipsychotogy. 2001 (40) : 471499.(编辑:程红帅)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