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doc_第1页
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doc_第2页
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doc_第3页
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doc_第4页
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 书 题 目 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 专 业 道路与桥梁工程 班 级 道桥071班 姓 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城建学院 完成时间:2011年 4月承 诺 书我谨此郑重承诺:本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凡涉及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释。如有抄袭或其它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本人愿接受学校处分。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 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为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其内容主要围绕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及路面结构设计等展开。平面线形设计包括道路中心线的选择和确定线形要素;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选择纵坡坡段长度,确定最小纵坡和最大纵坡,以及选定竖曲线半径和长度。横断面设计包括布置横断面,绘制每桩横断面图及部分桩号挡墙尺寸图;最后是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和交通量资料,确定路面结构的材料及厚度。关键词: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结构;交叉口the design of fengle road on xiaoshan district of hangzhou li qingzhu, civil engineering roads and bridges professional, urban construction institute,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abstract: the graduation design, fengle road on xiaoshan district of hangzhou,including mainly plane road alignment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alignment design, intersection design and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 horizontal alignment design including the choice and determination of road centerline linear elements; vertical alignment design includes choice, the determination of minimum length change clearly zongpo and maximum zongpo, as well as selected vertical curve radius and length; cross-sectio -nal design including layout drawing each pile cross-sectional, transverse figure and part of retaining pil -e, dimension drawing;finally the design is based on road traffic and the road consideration speed to determine pavement structure material and their thickness.keywords: vertical section; transect; roadbed; road surface structure;intersection 目 录1绪论12工程概述12.1设计依据12.1.1主要技术规范12.1.2验收规范及标准22.2主要设计资料22.3主要技术标准22.4自然条件32.5.工程范围33道路组成34道路设计原则45道路设计内容55.1道路平面设计55.1.1设计原则55.1.2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55.1.3平面设计采用的技术指标及实际运用情况55.2道路纵断面设计65.2.1设计原则65.2.2 纵断面设计步骤75.2.3道路纵断面的设计技术指标及运用情况75.3道路横断面设计85.3.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85.3.2 横断面设计基本要求85.3.3横断面布置95.3.4横断面技术指标95.3.5道路横断面设计95.4 道路交叉口设计105.4.1 交叉口的设计原则105.4.2 交叉口平面设计105.4.3 交叉口竖向设计106道路路面设计116.1 道路路面结构设计116.1.1 设计原则116.1.2 路面类型选定116.1.3结构层设计116.2面层126.3基层136.3.1 基层的要求136.4垫层136.4.1 垫层的要求136.5各种车道的路面结构146.5.1行车道路面146.5.2非机动车道路路面156.5.3、人行道路面156.6路面结构设计156.7路基工程设计166.7.2 一般路基设计176.7.3 特殊路基处理176.8附属设施186.8.1人行道栏杆186.8.2照明设施186.8.3预埋管线186.8.4交通工程187.施工注意事项18结 论19致 谢21参考文献22附录24附录1: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24附录2:图纸44 1绪论现代城市交通运输业是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方向性重大战略的意义。回顾道路交通工程发展的历史,呈现出一种人的认识观念与科学技术相互交织的发展过程,道路设计概念曾经历多个层次的提高:以工程造价为标准层次;结合交通服务水平标准层次;增加环境保护标准层次;可持续发展标准层次。每一层次的提高,都是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评价因素,体现了一种观念的更新。城市道路建设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超前工程,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城市道路建设必须适应城市用地规模扩展与交通量增长的需要。2工程概述2.1设计依据2.1.1主要技术规范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jj37-90);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5.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08-96-2001);6.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jj75-97);8.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9.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0.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13.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30-2006);1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e40-2007);17.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18.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f40-2006);19.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2001);20. 杭州市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标准(杭建计通知(2002)212号文件);2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2. 设计任务书2.1.2验收规范及标准(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2.2主要设计资料(1). 电子版地形图1份,道路规划红线图1份,(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3主要技术标准(1). 道路等级:丰乐路(江东三路临鸿东路):城市主干路i级;(2). 设计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 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 (4).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5). 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6).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35m;(7). 平曲线最小长度:70m;(8). 圆曲线最小长度:35m;(9). 路拱坡度:1.5;(10). 最大超高横坡度:2%;(11). 一条机动车道宽度:3.5m;(12). 非机动车道宽度:3.5m;(13). 人行道宽度:3m;(14). 中间带宽度:3m;(15). 路侧分隔带的宽度:2m;(16). 行车道最大纵坡坡度:6%;(17). 行车道最小纵坡坡度:0.5%,特殊困难时0.3%;(18).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110m;(19). 凸竖曲线最小半径:600m;(20). 凹竖曲线最小半径:700m;(21). 竖曲线最小长度:35m;(22). 交叉口缘石转弯最小半径:14m;(23). 交叉口设计范围内的纵坡度:2%;2.4自然条件杭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22,绝对最高气温40.5,绝对最低气温-6.6。年平均降雨量1772mm。由于春夏交替季节北方的冷气团和热带的暖高压相遇形成五、六月的梅雨;杭州市靠近太平洋西南部的台风,八、九月份有台风登陆,带来暴雨。地质构造位于我国东南部新华夏系第一级构造复式隆起带南段的东南侧。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西部及南部的剥蚀平原被抬升形成山地,山地地层复杂,岩石种类较多,主要为晚侏罗纪喷出岩构成山体,岩石以火山碎屑为主。东部产生沉降并有多次海侵,接受海相和陆相的沉积物,形成海河冲积平原。天然地基承载力35mpa40mpa。2.5.工程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设计起点为与江东三路平面交叉中心,起点桩号0+000,设计终点为与临鸿东路平面交叉中心,终点桩号2522.589。3道路组成在城市里,沿街两侧建筑红线之间的空间范围为城市道路用地,该用地由以下各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1). 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车行道,其中供汽车、无规电车、摩托车行驶的为机动车道;供有规电车行驶的为有轨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和兽力车行驶的为非机动车道。(2). 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用的人行道。(3). 起卫生、防护与美化作用的绿带。(4). 用于排除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如街沟或边沟、雨水口、窨井、雨水管等。(5). 为组织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的辅助性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岛、护栏等。(6). 交叉口和交通广场。(7). 停车场和公共汽车停靠站台。(8). 沿街的地上设备,如照明灯柱、架空电线杆、积水栓、邮筒、清洁箱、接线柜等。(9). 地下的各种管线,如电缆、煤气管、给水管、污水管等。(10). 在交通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还建有高架道路、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道路、地下人行道、轻轨交通和地下铁道等。由于时间关系和条件限制,本次设计的重点是行车道、人行道、交叉口和中央分隔带、两侧绿化带,其他内容未涉及。4道路设计原则(1). 道路设计应根据工程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等级、红线宽度等条件合理选择工程设计标准,各项指标选用应安全、经济、适用。(2). 道路平、纵线型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3). 横断面设计在满足规划通行能力及红线控制宽度基础上,结合地形、交通特性及景观等因素进行方案比选。(4). 因地制宜的选择适用的道路结构形式。(5). 道路设计应充分注意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努力做到道路景观与城市景观相协调。(6). 道路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各类管线设计要求,并为管线埋设施工提供方便。5道路设计内容5.1道路平面设计5.1.1设计原则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1). 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2). 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3). 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4). 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端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5). 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5.1.2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5.1.2.1汽车行驶轨迹现代道路是供汽车行驶的。因此,在路线的平面设计中,主要考察汽车的行驶轨迹。只有当平面线形与这个轨迹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行车的顺适与安全,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行驶轨迹非常重要,而行驶中的汽车,其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 这个轨迹是连续的和圆滑的; 其曲率是连续的; 其曲率的变化率是连续的。5.1.2.2 平面线形要素行驶中的汽车其导向轮旋转面与汽车本身纵轴之间有下列三种关系:角度为0;角度是常数;角度是变数,与之对应的行驶轨迹分别为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而现代道路线形是有上面三种线形组合而成的,因此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应考虑三要素的组成。5.1.3平面设计采用的技术指标及实际运用情况本次道路平面设计按照给定的图纸进行道路路线定位,各道路参数指标均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线位以与江东三路平面交叉口为设计起点,途中与南一路、江东五路、北三路交叉,与临鸿东路平面交叉口为设计终点,道路全线为直线线型。起终点里程分别为k0+000、k0+2522.589,路线总长为2522.589米。丰乐路(江东三路临鸿东路)平面线形技术指标见表5.1。表5.1 平面线形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设计指标1计算行车速度km/h402平面线形(1)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300(2)圆曲线设超高最小半径推荐值m150(3)极限值m70(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5)平曲线最小长度m70(6)小于7度时的平曲线长度m500/5.2道路纵断面设计5.2.1设计原则(1) 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 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3) 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4)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5) 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路线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当受规划控制标高限制不能提高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 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 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位于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为0.5m.当岸边设置挡水设施时,不受此限。位于河岸外侧道路的标高应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要求,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 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 道路最小纵坡度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难纵坡度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6) 山城道路应控制平均纵坡度。越岭路段的相对高差为200 500m时,平均纵坡度宜采用4.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宜采用4%,任意连续3000m长度范围内的平均纵坡度不宜大于4.5%。5.2.2 纵断面设计步骤边坡点的确定主要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比如:最大纵坡、最大及最小坡长的限制、填挖工程量、经济点、施工要求以及路基稳定需要等来确定。最终确定边坡点高程、桩号、坡长、坡度以及竖曲线半径、长度等。我在设计中的具体做法如下: (1)准备工作,从地形图上读取高程数据,在道路立交设计软件中输入,然后在软件中自动生成地面线; (2)标注控制点,控制点是指影响纵坡设计的标高控制点; (3)试坡;试坡过程中主要考虑道路设计的纵坡坡度和坡长的限制,以控制点为依据,控制最大填、挖方高度及土方工程数量、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等,试定各边坡点的初始位置。 (4)调整,将所定坡度对照技术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最小纵坡坡长等是否满足平纵配合; (5)定坡,经调整后,逐段把直坡线的坡度值、变坡点桩号高程确定下来; (6)设置竖曲线,平纵组合,根据地形考虑填挖方,尽量减少填挖数量。5.2.3道路纵断面的设计技术指标及运用情况根据设计任务书以及现状地形资料,道路沿线标高基本在5.06.8米,规划河道二十年一遇排涝水位为5.6米,及跨四工段横湾桥梁的设计水位为5.5米,为三跨简支梁桥。桥面标高主要由设计水位的高度、0.5m浪花高度、上部建筑高度和桥面铺装厚度。本次设计中的桥梁不需要通航,可以不设浪花高度,上部建筑高度和桥面铺装厚度分别取值为0.5m和1.3m。因此,跨规划河道桥梁和跨四工段横湾桥梁的桥面中心设计标高分别为7.4m和7.3m。本项目设计的最小纵坡值为0.3%,最大纵坡值为2.305%;竖曲线的半径最小为1200m,最大为10000m;竖曲线的长度都大于35m。丰乐路(江东三路临鸿东路)纵断面线形技术指标见表5.2,设计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5.3道路横断面设计5.3.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1).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的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2). 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3). 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用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表5.2 纵断面线形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设计指标1计算行车速度km/h402纵断面线形(1)最大纵坡推荐值机动车%6(2)最小纵坡%0.3(3)最小坡长m110(4)凸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600极限值m400(5)凹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700极限值m450(6)竖曲线最小长度m355.3.2 横断面设计基本要求横断面的设计要求,是使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及几何尺寸应能满足交通、环境、用地经济、城市面貌等要求。路基是支承路面,形成连续车道的带状土、石结构物。它既要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车辆何载,又要承受人自然因素的作用。因此,路基横断面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路基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包括水文地质和材料情况),并结合施工条件进行设计。设计前,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气象等资料,同时,选择适当的路基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2). 路基的断面型式和尺寸要根据道路的等级、设计标准和任务书的规定以及道路的使用要求,结合具体条件确定。(3). 路基设计同时还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4). 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及几何尺寸还要能满足交通、环境、用地经济、城市面貌等要求。5.3.3横断面布置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1). 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2). 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3). 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4). 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和主干路。5.3.4横断面技术指标丰乐路(江东三路临鸿东路)横断面线形技术指标见表5.3 表5.3 横断面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设计指标1计算行车速度km/h402横断面线形(1)单个车道宽度机动车m3.5(2)非机动车m1.0(3)人行道最小宽度中城市m2(4)路缘带宽度机动车m0.25非机动车m0.25(5)侧向净宽机动车m0.5非机动车m0.5(6)分隔带最小宽度m1.5(7)分车带最小宽度m2.05.3.5道路横断面设计丰乐路规划路幅宽34米,为城市主干道。规划标准横断面如下:3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2米侧带 +7米机动车道+3米中间带+7米机动车道+2米侧带+3.5米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34米路幅宽断面为双向四车道布置,路幅范围内中间带和两侧带都有道路绿化,中间14米双向四车道,车道按3.5米设置。而相关的配套设施如路灯、交通设置等设置在两侧带范围内。道路横坡为:机动车道为1.5%的双向坡,人行道横坡为1.5%。采用直线路拱形式。设计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5.4 道路交叉口设计5.4.1 交叉口的设计原则 交叉口的行车交全和通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交叉口的形式和交通组织,因此,在设计交叉口时,必须首先考虑交叉口形式的选择和交通组织问题,为此,设计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次要道路的坡度迁就主要道路坡度的变化;(2). 交叉路口的形状、类型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转向车流的分布和当地地形地物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3). 相交道路的等级和交通量相差较大时,主要道路的纵、横面保持不变,次要道路服从主要道路是设计;(4). 在交叉口的设计中做好交通组织设计,正确组织不同流向的车流、人流,布设必要的转弯车道,交通岛、交通标准与标线等;(5). 交叉路口的竖向布置符合行车舒适、排水迅速和美观的要求;(6). 为保证行车通畅和提高路口通行能力,采取压缩进口道车道、分隔带和路侧带宽度,增加车道条数等措施;(7). 道路交叉口的位置受道路网规划控制,两条道路相交以正交为宜;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度,并避免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8). 交叉路口如位于人较多的城市地区,宜将交叉路口转角处的人行道适当加宽。人流量大的快速路或主杆路相交的重要路口宜修建人行天桥或地道。5.4.2 交叉口平面设计本路段分别与江东三路、南一路、江东五路、北三路、临鸿东路相交叉,交叉口控制标高分别为6.3m、6.2m、6.316m、6.2m、6.35m,所有车道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r=14m,人行道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r=10m。5.4.3 交叉口竖向设计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交道路的等级、交通量、横断面形式、纵坡的方向和大小,以及当地的地形情况。设计时首先照顾主要道路的行车方便;在不影响主要道路行车方便的前提下,适当改动主要道路的纵、横坡,以照顾次要道路和行车方便。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一般原则如下:(1). 主次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横坡度一般均保持不变(非机动车道纵坡、横坡可变),次要道路的纵横坡度可适当改变;(2). 同级道路相交,纵坡一般不变,横坡可变;(3). 路口设计纵坡不宜太大,一般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不大于3%;(4). 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四周建筑物地坪标高相协调;(5). 为了保证交叉口排水流畅,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6). 合理确定变坡点和布置雨水口。6道路路面设计6.1 道路路面结构设计6.1.1 设计原则 路面设计根据道路等级与使用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结合本地条件和实践经验,对路基路面进行综合设计,以达到技术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6.1.2 路面类型选定 城市道路路中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类型。与水泥混凝土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有利抗滑、无接缝、不需养生、有利于养护和维修等优点,因此本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6.1.3结构层设计面层可为单层、双层或三层,双层结构分为表层、下面层。三层结构分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裂耐久的性能;中、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 、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下面层应具有耐疲劳开裂的性能。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可为单层或双层。无论是沥青混合料、粒料类柔性基层,还是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均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底基层时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的次承重层。垫层时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具有排水、隔水、防冻等作用。基层、底基层设计应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认真做好当地材料的调查,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气候条件、筑路材料以及路基水文状况等因素,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结构层。基层可选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或沥青混合料、粒料、贫混凝土等材料,底基层应充分利用沿线地方材料,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或粒料类等。基层、底基层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大小、材料性能,充分发挥压实机具的功能,以及考虑有利于施工等因素选择各结构层的厚度。6.2面层本次设计针对道路的特点,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沥青砼材料进行比选,以找出最适合本次设计道路的沥青砼。(1). 道路的特点本次设计道路为新建道路,沿线地块均未开发,因此道路建成初期,交通组成主要以沿线地块开发的施工车辆为主,车辆荷载大,且进出频繁。(2). 常用的几种沥青砼面层目前,常用的加铺沥青材料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高粘度透水沥青、sma改性沥青砼和sbs改性沥青砼,三种材料的优缺点详见表6.1: 表6.1 沥青材料的比较材料项目高粘度透水沥青sma改性沥青砼sbs改性沥青砼结构类型嵌挤空隙结构嵌挤密实结构悬浮密实结构空隙率20253436优点该材料环保、节能。雨天路面基本不积水,行车安全性高。交通噪音小。高温抗车辙能力强。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及耐久性好,低温抗变形能力性能也强表面构造深度大,抗滑性好。空隙小,水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变形能力。使用广泛,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缺点养护维修成本高施工难度较大,机械要求高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高从上表可以看出,sma改性沥青砼具有沥青砼的所有优点,密实、空隙率小、水稳定性及耐久性好,高温抗车辙能力强;高粘度透水沥青在防水、防滑、抗车辙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上述两种面层共同缺点是造价较高,工艺复杂。就本项目而言,两侧地块均未开发,频繁进出的施工车辆容易造成路面的非正常损坏(如车辆压过掉落的石子形成的坑漕损坏,泥土进入透水沥青引起的空隙堵塞)。综上,对本次毕业设计建议采用工程造价不高且具有较好高、低温性能的sbs改性沥青砼。6.3基层6.3.1 基层的要求 (1)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不小于100mpa。机动车道5%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压实度不小于97%,非机动车道5%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压实度不小于95%,水泥稳定碎石层试块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须大于3.0mpa,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须大于4.0mpa。水泥稳定碎石的碎石级配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表7.5.2的规定。(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材料要求、技术要求、施工要求、质量要求应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规定及要求执行。目前常用的基层有水泥稳定碎石和三渣两种,根据道路为新建道路且建成初期以大荷载的施工车辆通行为主的特点,设计建议采用早期强度高的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并加厚基层。本次设计采用2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水泥石灰砂砾土底基层。6.4垫层6.4.1 垫层的要求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路床下030cm范围内统渣压实度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路床下30cm以下范围内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20cm。含泥量均不大于5%。 (注:深度范围由路床底算起即水泥稳定碎石层底算起)。 工程所属的地块地貌属钱塘江现代河口相和近代江滩相沉积平原,地表以下0.5-14米范围内为粉土、粉砂、粉细砂,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地基容许承载力一般均大于100kpa,水稳定性也较好,但本次毕业设计大部分为填方路基,工程所在区域土方较缺,均需外运,综合考虑成本及质量,项目土方平衡后,路基顶层回填考虑采用宕渣,因此考虑工程质量,设置级配砂砾垫层进行找平,并适当控制厚度以控制成本。6.5各种车道的路面结构6.5.1行车道路面行车道及路缘带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水泥石灰砂砾土。路面面层厚16cm(3cmac-10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 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5cm,水泥掺量为5%;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厚15cm,水泥掺量为3.5%。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1cm厚沥青封层。路面结构总厚度为57cm。当路基处于潮湿状态时,设垫层,垫层采用级配砂砾,厚度为30cm,路面结构总厚度为87cm。设计使用年限15年。路面结构层混合料及材料技术性能要求如下:1) 沥青面层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表4.2.2的马歇尔试验指标要求,其中空隙率按低限值要求控制。水稳性应满足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第6.3.4条的规定要求,不满足则需增抗剥落措施。沥青:上面层的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其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表5.2.1中i-c的要求。上面层的基质沥青及下面层的沥青均采用ah-70,其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2.1-2中70号a级沥青(气候分区1-4)的要求。粗集料应用反击式破碎机破碎,应选用坚韧、粗糙度好、有棱角的石料,用于表面层时磨光值应大于42;细集料宜优先采用碱性石料破碎的优质机制砂;填料采用磨细石灰石粉。2)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抗冻性,板体性强,容易产生收缩裂缝。为尽量减少收缩裂缝,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用量不超过5%,并选用标号较低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用量不小于3.5%。集料集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相应的要求。混合料要求采用密实式结构,含量85%,7天浸水抗压强度要求基层不小于0.95mpa,底基层不小于0.6mpa。3) 封层沥青封层的作用是封闭基层顶面,吸收基层的部分反射裂缝,以及提供施工车辆临时通行的基层保护层,因此,沥青封层应与基层一次形成,材料规格及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要求。4) 粘层施工时上下面层之间应设置粘层,粘层材料规格及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要求。6.5.2非机动车道路路面非机动车道路路面拟定为:3cmac-10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 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5cm,水泥掺量为5%;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厚15cm,水泥掺量为3.5%。面层与基层之间设置1cm厚沥青封层。6.5.3、人行道路面人行道路面面层采用5cm厚彩色行道砖(中间设盲道砖)和2cm厚m10水泥砂浆;基层采用25cm厚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为5%。具体详见相关设计图。6.6路面结构设计根据以上分析,建议结构见表6.2:表6.2 确定的路面结构 类型层名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表面层3cmac-10型sbs细粒式沥青砼5cm彩色行道砖中面层5cmac-16型中粒式沥青砼2cm1:2水泥砂浆下面层8cmac-25型粗粒式沥青砼基层25cm水泥稳定碎石25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水泥石灰砂砾土垫层(潮湿路段使用)30cm级配砂砾结构总厚度56 cm(86 cm,潮湿路段)32cm设计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6.7路基工程设计(1). 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为行车道中心线标高。(2). 路基干湿类型根据沿线地下水位和雨季地面水排泄情况的调查,以及填料性质、填筑高度等,划分路基为两种干湿类型:干燥、潮湿。干燥路段路基回弹模量eo取值为40mp,潮湿路段路基回弹模量eo取值为25mp。(3). 路基填筑填筑材料主要采用土石混合料;采用重型压实,对大型机具作用不到之处可采用小型机具辅助压实;填料要求及压实度要求见表6.3:表6.3 路基填料要求及压实要求项 目 分 类路面底面下深度(cm)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料最小强度(cbr)(%)重型压实度(%)固体体积率(%)填方路基上路床0301089585下路床30801059585上路堤801501549383下路堤1501539080零填及路堑路床0301089585(4). 路基防护本段线路一般路基均为填方路基,填方路段设置直立路肩式挡墙防护,以控制用地范围。挡墙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墙背填30cm厚砂砾透水层并用土工布包裹,砂砾层下设置泄水管;具体详见相关设计图。若施工过程中发现对应路段的墙高与设计的取值不符,应通过各方确认后以实际情况为准,工程数量按实计量。几种材料的技术性能要求如下:无纺土工布技术性能要求见表6.4:表6.4 无纺土工布技术性能项 目单 位技术指标单位面积质量g/m2200g/m2 标称20g条带拉伸抗拉强度(纵向)n/cm400抗拉强有力度(横向)n/cm300圆球顶破(gbr)n450垂直向渗透系数cm/s0.6等效孔径095mm0.3 试验方法采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50mmhdpe波纹管技术性能要求见表6.5:表6.5 50mmhdpe波纹管项 目单位技术指标尺寸mm外径501内径411环刚度kn/m211 .3扁平试验垂直方向加压至外径,变形量为外径40%时,立即卸荷载,试样不破裂不分层参考工程所处位置临近工程的地质资料,本次设计道路路基所处中部地层以粉(砂)性土为主,地质条件较好。6.7.2 一般路基设计(1). 填方路基清表后将原地面翻松30cm深,压实后才可分层填筑当地常见的亚砂土或粉砂土。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路床顶面以下080cm9680150cm94150cm93(2). 挖方路基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路床顶面以下080cm966.7.3 特殊路基处理 根据地形图及现场踏勘,江东五路以北过四工段横湾段丰乐路穿越较多的池(蟹)塘,长度约有1km,道路面积(不考虑路基加宽的情况)约34000平方米。池塘范围约需填方62900立方米,如计入路基加宽,则填方将更大。对池塘范围路基处理依据以下因素进行选择:从池塘的形成看,本工程范围的池塘多为近时期开挖形成,土质较好。因此可以采取直接回填的处理方式。从现场看,本设计所在区域为粉砂土或亚砂土,该土方经清除垃圾处理后,可以作为路基填土。另外,考虑河道与道路间距不大,在15米20米之间,道路与河道间规划为绿化用地。6.8附属设施6.8.1人行道栏杆当人行道外边缘顶标高与地面线的高差大于60cm时,需设置栏杆;在设置栏杆处,挡墙顶需作砼帽石并预埋钢筋,以便和栏杆杆柱连接成为整体,具体详见相关设计图。6.8.2照明设施本工程全长路段需设置照明设施;照明实施由高压钠灯及灯柱组成,设置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外边缘,本次设计暂按20米一处设置,仅估算其工程量,具体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要求另行设计。6.8.3预埋管线本工程根据当地电力、通信、自来水公司等部门提供的管线资料及要求进行了道路下预埋管线的设计;管线均可暗埋在人行道路面底以下通过。施工过程中应事先与各部门沟通,了解其对管线具体的技术上的要求,然后及时与业主及设计联系,以便进行调整。预埋管线的工程数量按实计量,其费用应由各相关部门承担,不在本工程概算之内。6.8.4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含标志、标线等内容,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7.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前需对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注意坐标系和高程系。 (2). 原地面上的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蚀垃圾等必须全部清除。路基施工前必须做好路基排水。 (3). 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 施工质量验收和评定采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5). 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执行。(6). 施工中若发现设计与现况不符或有较大矛盾时,请及时通知设计人及相关人员共同协商解决。结 论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对自身综合应用所学的道路桥梁基础理论的培养,也是进行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拓宽,是培养自身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设计,综合应用大学阶段所学的本专业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我们受到道路桥梁工程师所必须的综合训练,有利于向工作岗位过渡。本毕业设计课题为杭州市萧山区丰乐路市政道路工程设计,要求对丰乐路进行路线、路基路面工程设计。道路路线工程要求对所提供地形图,依据控制点进行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面工程根据工程当地的建材类型和产量进行选取,对路面的面层、基层和垫层的材料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结构设计考虑了便于施工,安全,经济合理等因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从道路设计到结构设计都运用了科学设计方法,合理的设计理论。限于时间和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在设计中难免有不尽合理和完善之处,敬请指正。致 谢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毕业论文结束之际,我要向四年来所有在学习上给予我帮助的师长和同学致谢!感谢您们!感谢邓绍玉老师!不管从设计的选题、技术路线的确定、到论文的撰写,自始至终无一不凝聚着导师的心血,在您的悉心指导下,使得我能够很好的完成我的毕业设计。在此谨向邓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在这里还要感谢与我相互交流与讨论的同学,因为在与他们一起做设计时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他们很多优点,受到了很多启发,从中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精神。感谢学院领导和诸多老师的关心,感谢他们在这四年来对我的辛勤培育和热心帮助!最后,对即将参加设计评议、评阅和对设计提出宝贵意见的所有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李清珠 2011年5月参考文献1 张金水,张廷楷.道路勘测设计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 邓学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