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1 复习 第一 步 诗歌2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初步鉴赏诗歌的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所谓初步鉴赏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 本身的特点作作 概要的赏析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 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外的作品进行比较。 古典诗歌古典诗歌 诗歌3 专题内容 o 1、体裁分类 o 2、题材分类 o 3、语言特点 o 4、意象意境 o 5、表达技巧 o 6、风格特色 o 7、鉴赏方法 o 8、练习举例 o 9、答题方法 诗歌4 一一 要了解诗歌的分类要了解诗歌的分类 诗歌 按内容 按形式 抒情诗 叙事诗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人、事的描述抒情 格律诗 自由诗 散文诗 按来源 民歌 文人作品 诗歌5 诗歌 新诗 古诗 (1919年“五四”始) 新体诗(自由诗) 旧体诗(格律诗) 唐代的律诗、绝句 宋代的词 元代的散曲 诗歌6 古诗 古体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近体诗 (格律诗) 绝句 律诗 五言绝句 :如王之涣登颧鹊楼 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 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 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 排律 词 曲 乐府诗 (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小令 散曲 套数 诗歌7 古诗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特点: (1)从字数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 四言古诗:如诗经 五言古诗:陶渊明归园田居 七言古诗: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 杂言古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 (2)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 (3)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均 为古体诗。 (4)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 诗歌8 o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o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 兮,冠切云之崔嵬。 (屈原涉江) o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会织素,十四学 裁衣。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o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 侠儿。(曹植白马篇) o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自偏。(陶渊明饮酒) o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 门看。(杜甫石壕吏) 诗歌9 近体诗(格律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 韵和格律的诗歌,大致可分为绝句绝句和和律诗律诗两种。特点 :讲究押韵对仗平仄(体裁分类) (1)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 句。 (2)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 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切记!) 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 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诗歌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五绝 七绝 诗歌1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对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诗歌12 3、 词 是一种合乐而歌、字数固定、句式长短不一的 诗体。又称诗余。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词因最早是配乐的,都有词调,每个词调都 有几个名称,叫做词牌。 小令五十八字,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字以上。 诗歌13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小令 词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词牌 词题 诗歌14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上阕 下阕 词牌 诗歌15 4、散曲 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 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分为小令和套数(套 曲)。 小令:只用一曲 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每一套 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全套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 尾处多用“煞”,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诗歌16 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 小令 曲牌 曲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 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宫调名 曲牌名 诗歌17 二、题材分类另外,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二、题材分类另外,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 诗歌还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从艺术手法上分,诗歌还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从艺术手法上分, 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 从表现内容上分有: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从表现内容上分有: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 、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怨诗、哲理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怨诗、哲理诗、 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 你明白了吧? 诗歌18 二、准确把握形象二、准确把握形象 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 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准确分析形象意 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 征。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 景物对象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氛围特征,再分 析其相互关系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 写景方 法法。 诗歌19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诗中主人公形象如诗经静女; 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 的景色描写,可见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B、作品中其他人物。 自然景象或意象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是诗 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 漠孤城之类。漠孤城之类。 诗歌20 具体言之:古诗中常见的形象有以下几类: 豪放洒脱的形象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 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 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着一“泣”写与“湿” 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爱民惜才的形象。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己亥杂诗) 儿女情长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蕴含一定的情感: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 楚悲凉”等等。 诗歌22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 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 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 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 社会意义,对其深层内涵进行准确的揭示,合理的 分析评价;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 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的进行分析评价。 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 点、态度、主张。 诗歌23 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 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 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 时要注意区别。 诗歌24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诗歌25 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 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 是以下几方面:是以下几方面: 1、忧国忧民: 战乱离散的痛苦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 暖风熏得游人醉,真把杭州作汴州。” 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文天 祥过零丁洋 诗歌26 2 2、建功报国、建功报国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 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陆游书愤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 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京 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 歌头赤壁怀古 诗歌27 3、思乡怀人思乡怀人 天涯羁旅的愁思天涯羁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 早行 思亲念友的孤独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征夫的思乡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怨妇的怀人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依依惜别的深情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李白赠汪伦 情深意长的勉励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歌28 4 4、超凡脱俗、超凡脱俗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 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厌恶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厌恶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 田居 5 5、感时伤逝、感时伤逝 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姜夔扬州 慢、刘禹锡乌衣巷 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 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诗歌29 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 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 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 绪,风格豪放悲慨。 诗歌30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 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 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 ,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 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 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 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 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 愁多了。 3、避免先入为主,具体诗歌具本分析。避免先入为主,具体诗歌具本分析。多 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 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 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 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 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 之外的创作。 4、细读序言和注释。细读序言和注释。 诗歌32 A描写了什么形象形象 B构成了什么意境意境 C抒发了什么情感情感 D表现了什么人格人格 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 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 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 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 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 诗歌34 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 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 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 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 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诗歌35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 、“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 了作者睹物思人、感怀身世的深深情怀。 诗歌36 四、诗歌意境:四、诗歌意境: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 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 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 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陶渊明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 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 的场景中。这种蕴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的场景中。这种蕴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 境。再如朱熹的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描写了由于有“ “源头活水源头活水” ”不断不断 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 的的“ “方塘方塘” ”,但诗中的,但诗中的“ “方塘方塘” ”,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 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 享受,又给读者哲理的启迪享受,又给读者哲理的启迪。 诗歌37 五、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五、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高考和平时的模拟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高考和平时的模拟 卷中也经常涉及。如果让你对所给诗歌的艺术特卷中也经常涉及。如果让你对所给诗歌的艺术特 色进行色进行鉴赏鉴赏,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 从炼字角度从炼字角度:着重分析该字词的表达效果,:着重分析该字词的表达效果, 对主旨所起的作用。如对主旨所起的作用。如20032003年高考,要求对年高考,要求对 过香积寺过香积寺一诗的诗眼进行赏析。一诗的诗眼进行赏析。 从名句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 ,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诗歌38 从修辞的角度。从修辞的角度。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 表达效果。常见的修辞手法有这样一些: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借代、双关、互文(如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 人下马客在船”)等。 从表达方式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从表现手法从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或对 比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托物言志、化用典 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比喻象征 等。 从音韵的角度从音韵的角度:如长短句间杂的,读起来错落有致,好似 大珠小珠落玉盘;多用叠词的,讲究押韵的,则读来朗朗上 口,富有音乐性。 诗歌39 下面着重谈谈古代诗词中常用下面着重谈谈古代诗词中常用 的几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几种艺术表现手法: 1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 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 居易的诗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 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贺的诗歌就具有鲜 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诗歌40 2 2、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 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 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 蓬浮萍、鸿雁闲鹤、大漠古道、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 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 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如柳永的“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 离愁别恨。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 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 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 ,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 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诗歌41 3 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 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 格志向。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 生追求。清代龚自珍的生追求。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病梅馆记,借梅议政,运用托物,借梅议政,运用托物 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 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茅盾的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礼赞,借中原,借中原 地区常见的白杨树来表现解放区广大军民不屈不挠、力求上地区常见的白杨树来表现解放区广大军民不屈不挠、力求上 进的精神。古诗中,象骆宾王的进的精神。古诗中,象骆宾王的狱中咏蝉狱中咏蝉就是通过刻画就是通过刻画 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 解。陈子昂的许多感遇诗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或借解。陈子昂的许多感遇诗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或借 助香兰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来抒写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慨。助香兰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来抒写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慨。 诗歌42 4、对比烘托 对比烘托对比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 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 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 突出。 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 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 以动衬静;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 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 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 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远与近、动与 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比映衬,收到了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比映衬,收到了 较好的艺术效果。较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43 5 5、化用典故、化用典故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 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 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 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 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 助这些历史事实,凝练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 想感 诗歌44 6、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 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 、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 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 神来之笔。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 乎寻常的情感。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倾。”该句就运用了夸张和烘托的写法来表现天姥山的巍峨高 峻。又如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在诗人的眼中茫茫中国大地上的九州成了微不足道的尘烟 九点,浩淼无边的东海成了杯中之物,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抒写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诗歌45 7、比兴象征 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 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 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 心态。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 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 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 ,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 ,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 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 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屈原的诗歌也有这一 特点,常以香草美人象征贤能,以燕雀乌鹊比喻小人。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1.掌握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 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 白描细节等;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对比、照应、衬托、 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 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一、二句主要写了“静”,请简析作者写静的手法 。 作者主要用了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手法。鸟喧 后的静,翻滚的厚云去后的静,这都写出了诗人心灵 的孤独,勾画出独坐出神的形象。 2、分析三、四句的表现手法。 第三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与山之间 的深厚感情,第四句更突出了对山的喜爱。对山的喜 爱,就是对现实的否定。山愈有情,人愈无情,诗人 的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在这“静”中都表现出来 了。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代宗大历三年()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 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 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 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 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 然,毫不费力。 诗歌49 六六、鉴赏语言、鉴赏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 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 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修辞等不同、造句、修辞等不同 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 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诗歌50 七、诗歌的个人风格类七、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诗歌51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常用词语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 诗歌52 解题思路 o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直接 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有的则暗含文章的主旨, 有的形象地表现中心,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 诗歌的题目虽不如文章那样明显,但也能告诉 我们不少东西。 o 例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其实 题目已告诉我们全诗的主要内容了。再如:陶 渊明的菊花,从题目上我们会明白,诗人 写菊花,不是赞美菊花,就是借菊花言志抒情 ,也就能借此意象为理解全诗奠定基础。 1把握题目,了解作者。 诗歌53 2初步阅读,分清类别 o 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但是叙事 诗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 诗。 o 抒情诗又可以分为三种:(一)写景抒情写景抒情,诗人可 以先描写景物,然后借景抒发感情;也可把自己的感情 融与景中。(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表面描写某一物,运用象 征、比喻手法委婉含蓄地表明诗人遭遇、心志、思想。 (三)怀古抒情怀古抒情,怀古诗一般借对古代人、物、事的叙 述评论来针砭时弊,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怀、抱负。 o 先分清类别,然后再去体会景与情、物与志、古与 今之间的关系,就能了解、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了。 诗歌54 3解释诗句,把握内容 o 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弄懂诗的语句,才能把握 诗的内容,进而进行评价赏析,因而先解诗句才能读懂 诗。考查鉴赏的诗歌,一般是浅显易懂的。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自己先大概解释一下:梅雨季节雨水很多,长满青草 的池塘里到处是青蛙,蛙声不断,客人和我约好,但过 了半夜还不见人来,我一个人无聊得很,失望焦躁,不 停敲打棋子,使灯花都纷纷下落。诗的内容就能把握了 :诗人和客人约好,但久等不至,于是十分焦急。 诗歌55 4抓住景物,把握主旨 o 诗歌一般借景、物来抒情言志,因而全 诗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要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流露出作者什么 心志,这些都弄清楚了,对全诗的主旨就全 掌握了。 诗歌56 5三个“必看”,帮助思考 o 这三“必看”是:必看注释注释、必看题干题干、必看名句名句。 o 注释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 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 重要环节,不可不看;因为现在的诗歌鉴赏,只是要求 我们在形象、语言表达、感情、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鉴 赏,还处于鉴赏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叫真正的鉴赏。 o 而题干题干是对考生提出的具体鉴赏的指令,指向性十 分强,必须好好看。 o 一首诗的名句名句,就是诗的文眼,正是表达作者感情 的重要句子,理解了它的含义,就抓住了全诗的主旨, 不可不看。 诗歌57 6抓住特点,了解方法 鉴赏还必须抓住诗歌的特点,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 诗歌有那些表现方法呢? oo (1 1)含蓄含蓄 含蓄是把作者的深意隐含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之中 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诗歌表达的感情一般比较含蓄。 但含蓄又常意在言外,可从语言文字中去体会。运用含 蓄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体味的余地,让读者根 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来理解、补充和丰富作品中的 意境,以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诗歌58 oo (2 2)衬托衬托 o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 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o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 为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 ,叫反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是 以动衬静的反衬。 诗歌59 oo (3 3) 虚写实写虚写实写 o 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 写,恰好相反。 o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的第一、二句“青海长云暗 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就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象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千里的隐 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 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里用虚写,从大处落笔描写环境,展现了如此阔大的 景象,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诗歌60 oo (4 4)用典用典 o 古代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 做用典。使用典故可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 oo (5 5)象征象征 o 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 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志、抱负。 o 再如赋、比、兴;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抒情 与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等等。 o 诗歌常用的修辞有: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比 喻、排比等等。 诗歌61 深化意境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意含而不露, 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评价主旨类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象征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道路改造材料运输合同
- 2025年度自愿离职员工离职补偿金发放及离职后生活安排协议
- 养殖农地出租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定制化培训与劳动合同协同协议
- 三房合同 双方合同范本
- 医院装修工程质保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医院食堂特色餐饮文化推广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学员转卡安全协议
- 2025年度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就业扶贫项目合作协议范本:精准扶贫就业帮扶
- 2024年企业规章制度修订方案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史上最完善IPD培训资料华为IPD培训资料
- 2024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选必上、中)及详细答案
- 《选材专项训练》课件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和架体检查验收表
- 小儿麻疹的护理查房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GB/T 19830-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