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二讲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1页
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二讲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2页
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二讲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3页
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二讲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4页
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二讲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部分: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具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主要是籍以说明人与 自然界的整体关系、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 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 治疗。因此,阴阳学说是研讨中医学术必须 掌握的理论方法之一。 指阴阳概念建立的对象必须是属于同一逻辑体系中 两个相对的彼此关联的独立事物或现象,即两者是 对立而又统一的,而不能毫不相干。 如水与火,乃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和现 象,两者是相互关联而又对立的。水性寒而下走, 火性热而上炎,故水属阴,火属阳; 如人体的气和血,同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但两者的形态和作用又有所不同。气具 有温煦、推动作用,故规定其属阳;血具有营养和 濡润作用,故规定其属阴。 相关性 问题 火与血、水与血、火与气、能否互 称为阴阳? 所谓的阴阳不仅能概括事物或现象对立统一的两 个方面,而且还代表着这两个方面的一定属性。 事实上凡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的 两个方面,客观上本身就具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 属性。“阳”代表着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 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阴”代表着消极、退守、 柔弱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但是 ,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 任意配属,也不允许随便颠倒,而是在一定条件 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所规定的。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阴阳属性归类举例 属 性 空间时 间 季 节 温 度 湿 度 重 量 亮度运动状态 阳 上、 外 昼春 夏 温 热 干 燥 轻明亮上升、动、兴 奋、亢进 阴 下、 内 夜秋 冬 凉 寒 湿 润 重晦暗下降、静、抑 制、衰退 阴阳既代表两种对立的物质属性,又能 表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即相互间又是可以转化的。 自然界和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尽管 错综复杂,但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来看, 究其根源,无不是阴阳相互对立、相互斗争 的结果,也就是说,阴阳决定着一切事物的 生长、发展、变化,及其衰败和消亡。因此 ,阴阳规律乃是宇宙自然界中事物变化的一 种固有规律。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阴阳概念的产生,其原来的含义很朴素,最 初仅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凡向日光或阳光 充足的地方即为阳;背日光或阳光少,或阳 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则为 阴。如吕氏春秋 本生说:“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 阴阳作为哲学概念,首见于周易。 如“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 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 与长期所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防治 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用以阐释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 客观规律。 中医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事 物生长、发展、变化、衰亡的根源。如人体 的生长壮老已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机体阳 气与阴精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阴阳的对 立统一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总纲。正所 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意!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所反映的只是中医学关于生命科 学的某些客观规律,而不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 和思维活动的普遍的运动规律。阴阳范畴尽管也包 罗万象,但在无限的宇宙中毕竟只是一种有限的具 体的矛盾形式,是对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某些特殊 矛盾现象的概括。 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普遍联系和永 恒发展两个基本原则,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 之否定三个基本规律,以及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 式、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性和现实性等 一系列范畴。 三、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阴阳属性的普遍性 是指阴阳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事物,而是普遍 存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之中,代表着相互对立而 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即 是古人用人们最常接触到的“水”与“火”之特性,并以此 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归纳和分类,作为划分事物或现象 的阴阳属性的标准或规范则之一。 根据阴阳所代表的不同功能属性,中医学把对人体具有 推动,温煦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气”,而把对人体具有 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之为“阴气”;将五脏六腑之有 形实体,归属于阴,而把五脏六腑之功能活动,归属于 阳。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对于具体事物或现象来说,其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 、不可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它可以通过与 自已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并随着时间、地点等 一定的条件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如朱震亨在局方 发挥中指出:“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 定在。”此即是指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而言。一般来讲 ,阴阳的这种相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其一是阴阳可以互相转化。表现在一定的条件下, 阴阳可以向其相反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 可以转化为阴。例如在人体的气化过程中所存在的物 质和功能的转化,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两者在生理 条件下,是可互相转化的,物质可以转化成能量,以 推动功能活动,功能也可转化成物质。而且正是这种 物质和功能的相互转化,才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 其二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方 面,随其归类或划分条件或范围之改变,可以无限的 一分为二,即阴阳的每一方面又可以再分阴阳。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篇 问题 阴阳的互相转化与无限可分性概念 对传统医学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以心与肾为例 根据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心肾为脏属阴。但 心在上具火性,肾在下具水性,故心又为阳,肾又为阴。 而心肾内部又各有阴阳,即心阴、心阳、肾阴、肾阳。 六腑(胃、胆、大 肠、小肠、膀胱、 三焦)属阳 五脏(肝、心 、脾、肺、肾 、脏)属阴 心(阳)肾(阴) 心阴心阳肾阳肾阴 这种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情况,说明了阴阳 不仅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中,而且 每一事物或现象之阴阳又都是可以一分为二 的。此种阴阳属性的相对性,正是反映了具 体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律性和复杂性。 而对于阴阳属性的这种灵活细致的分析,亦 正是反映了中医学对于客观事物的错综联系 和变动不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问题 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理论来对人体 的生命现象进行阐释? 总之,阴阳学说认为,宇宙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可 以概括为两大类,而事物内部亦可分为阴和阳两个 方面,并且每一事物或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面,又可 再分阴阳。所以用阴阳学说的理论和方法来概括和 分析事物发生发展的运动变化,对于揭示事物或现 象的矛盾本质及其规律,具有广泛的意义。故素 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 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 要一也。” 四、阴阳的主要涵义 1、阴阳是指具体的有形可见的实体。 2、阴阳是指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无形之气。 3、阴阳双方中,一方指有形的实体,而另一 方指无形之气,并且一般是阴指有形之实体 ,而阳指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气。 4、阴阳是事物的属性,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关 系的表达。 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是二者之间相 反的一面,统一则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 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 阴阳两方面的对立,主要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制 约和相互斗争。阴与阳通过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 结果,取得了统一,亦就是取得了动态平衡。正是 由于阴阳的不断相互排斥、斗争并相互制约,才推 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并维持着事物发展的动态 平衡。 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即是阴与阳 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取得了统一(动态平衡)的结 果。 就生命个体的物质结构和功能活动而言,则其生命 物质是为阴(精),其生命机能是为阳(气),而其矛盾 运动过程即是阳化气,阴成形,即生命形体的“气化 ”过程。故“气化”的本质,就是阴精和阳气、化气与 成形的矛盾运动,亦即阴阳的对立统一。 一般来说,阴阳的相互制约可以使事物保持暂时的 协调平衡,中医学称之为“阴阳匀平”(素问调经论 ),在人体生理上则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明阴阳调和,机体方能进行 正常的生命活动。但是,所谓“阴阳匀平”或“阴平阳 秘”亦并非是单纯数量上的绝对平衡,而只是相对的 动态平衡而已。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制约失 控,则动态平衡即被打破,则可出现阴阳胜负,导 致阴阳失调,即会发生疾病。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所谓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 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且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前 提。也就是说,没有阴也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 就无所谓阴。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说 :“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类经亦说:“ 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类经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继隋代杨上善 太素之后,对内经进行全面分类研究的又一著作。 医贯砭阴阳论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 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 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说:“阳生阴长,阳 杀阴藏。”医原阴阳互根论则更明确地指出:“ 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 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得阳而后见,故阴以阳 为统,而阳为阴之父。根阴、根阳,天人一理也。 以定位言,则阳在上,阴在下,而对待之体位立; 以气化言,则阴上升,阳下降,而流行之用宏。 阴阳互根,本是一气,特因升降而为二耳。” 医贯砭 医论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本书是对赵献可医贯 一书所作的书评。 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生理、 病理和治疗等各方面。如在论述内脏生理功能活动 时的“体阴而用阳”理论,即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 具体体现。所谓“体阴”,是指内在脏器的实质和精 、血、津液等物质而言。所谓“用阳”,则是指内脏 和精、血、津液等物质的运化及其所发挥的功能作 用而言。体阴而用阳,即是说这些物质基础与其生 理活动(或功能作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 用的关系。它们的生理活动,是物质转化为功能的 过程,而其生化活动的结果,则又不断地化生和补 充着精、血、津液,又是功能在化生着物质。 五脏与六腑的功能活动,亦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 关系。五脏能储藏阴精和神气,六腑能传化物质而 化生阴精,其“藏”与“化”之间亦正是互根互用的关系 。故素灵微蕴说:“阴阳互根,五脏阴也,而阳 神藏焉,非五脏之藏,则阳神飞矣;六腑阳也,而 阴精化焉,非六腑之化,则阴精竭矣。盖阴以吸阳 ,故神不上脱;阳以煦阴,故精不下流。”寓意草 亦说:“夫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以百年有 常。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不能脱也;阴欲下脱 ,阳上吸之,不能脱也。” 素灵微蕴 医论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于1800年。作者十分尊崇 内经,刻意精研、终生不倦。本书是作者晚年研究内经的心得。 寓意草清喻昌撰于1645年。 扩展阅读文献:童延清,喻嘉言寓意草中的循证医学思想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deology in Yu Jiayans Yu Yi Cao,上海中医药杂 志Vo139 No5 Jun,2005 寓意草治钱仲昭伤寒发危证奇验赏析 钱仲昭患时气外感三五日,发热头痛,服表汗药,疼止热不 清,口干唇裂,因而下之,遍身红,神昏谵语,食饮不入,大便 复秘,小便热赤,脉见紧小而急。谓曰:此证全因误治,阳明胃 经表里不清,邪热在内,如火燎原,津液尽干,以故神昏谵语, 若斑转紫黑,即刻死矣。目今本是难救,但其面色不枯,声音尚 朗,乃平日保养,肾水有余,如旱田之侧,有下泉未竭,故神虽 昏乱,而小水仍通,乃阴气未绝之征,尚可治之。不用表里,单 单只一和法,取七方中小方,而气味甘寒者用之。惟如神白虎汤 一方,足以疗此。盖中州元气已离,大剂急剂复剂俱不敢用。而 虚热内炽,必甘寒气味,方可和之耳。但方须宜小,而服药则宜 频。如饥人本欲得食,不得不渐渐与之。必一昼夜频进五七剂, 为浸灌之法,庶几邪热以渐而解,元气以渐而生也。若小其剂, 复旷其日,纵用药得当,亦无及矣。如法治之,更一昼夜,而病 者热退神清,脉和食进,其斑自化。 胡卣(yu)臣先生曰:病与药所以然之地,森森警发。 又如人体的气血关系,同样亦是以阴阳互根 互用关系来予以阐释的,人体之气属阳,精 血属阴,但气能生血,且气又藏舍于血。气 能生精,精也能化气。而且精血之间亦能互 化,故气血之间也是“互根互用”的关系。 阴阳互根互用观点,还体现于对疾病发展过程的认 识上。如阳虚病证,在其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无阳则阴无以生”,可进一步损耗体内的阴液 ,从而出现阴虚,称之为“阳损及阴。”而阴虚病证 ,在其阴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亦可由于“无阴则阳 无以化”,而进一步损伤阳气,从而出现阳虚,称之 为“阴损及阳。”上述两种情况,最后都是导致阴阳 两虚病证。 阴阳互根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中医治疗肾血虚证时 ,多用气血双补之法,其补气的目的即是为了气能 生血。而在大出血之时,由于气随血脱,故其治疗 亦必须遵循“血脱者,先益其气”,首选补气摄血止 血之法。又如在治疗肾气虚亏病证时,除采用补肾 气药物外,多配用补益肾精之品,亦是由于精能化 气,精足则气充之故。这亦是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在 临床治疗学中的具体应用。 如果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被破坏,双方失其互为存 在的条件,且由于“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类 经),其“孤阴”和“独阳”则不可能单独存在。例如 人体的阳气与阴液、物质与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遭 到严重破坏,以至于一方将趋于消失,则使另一方 面也失去存在的前提,则可致阳气与阴液亏竭。此 种阴阳的相离,即意味着阴阳矛盾的消失,从而导 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其生命活动亦就随之而告终。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 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阴 阳的消长(指“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乃是阴阳运动 的基本形式之一。如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说:“ 阴阳虽是两个字,然却是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 一消一长”,类经图翼则说:“太极分开,只是 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 长进退,千变万化。”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婺源( 今江西婺源)人,后居福建建阳。十九岁进士及第,仕至宝文阁待制。他是 南宋著名理学家,世称“朱子”。其秉性刚直,著述宏富。 类经图翼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用图解方式以辅助类 经注文之不足,故名“图翼”。主要包括运气和针灸两部分。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偏盛则损阳阳偏盛则损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不足则阴盛阴不足则阳亢阴阳不足 阴阳偏盛 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目的,亦是根据阴阳相 互消长动态平衡的规律,给予一定的条件, 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纠正或调整阴阳的偏盛 偏衰,使其消长恢复于正常的生理水平,从 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所谓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 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阴阳相互转化亦 是阴阳运动的另一种形式。 如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阳转阴或由阴转 阳的证侯变化,则更为常见。例如机能亢盛之阳热 证,可以转化为机能衰竭之阴寒证。如肺炎病人, 症见高热、面红、烦躁、脉数有力等,这些都是机 体反应性亢奋的表现,属于阳证、热证、实证,应 予寒凉药物治疗。但若因失治或误治,当病情发展 至危重阶段而出现中毒性休克时,则可表现为汗出 ,肢冷,体温和血压下降,呼吸急促,面色苍白, 脉细若无等症,则说明机体反应性减退,机能衰竭 ,又显然属于阴证、寒证、虚证。此即是“重阳必 阴”、“阳极反阴”之体现。 又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患者,一般平时表 现为无热,咳嗽气喘,咯白色泡沫痰,遇寒 加重等症,故属阴证、寒证。但常因重感外 邪,寒邪外束,阳气郁闭化热,则反而出现 发热,咳喘加剧,胸闷息粗,咯黄稠脓痰, 口渴,舌红脉数等症,则说明已转化为阳证 、热证。此又是“重阴必阳”,“阴极反阳”之体 现。 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病证变化,亦可以作为阴阳转化 之例证。 由实转虚:如急性肝炎脾胃湿热或肝郁气滞,迁延 成慢性肝炎脾虚不运而见腹胀便溏。 因虚致实:如慢性肝炎脾虚不运,发展成肝硬化腹 水,形成正虚邪实之证。 由表入里:如脑炎初起而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若 治不及时,表邪入里,内陷心包,转为高热、神昏 、惊厥等症。 由里出表:如麻疹患儿,皮疹出透,疹毒出表而解 。 六、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临床诊法辨证 (五)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就人体的部位与结构来说,则外为阳,内为 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 ;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体表之中的皮肤 为阳,肌肉筋骨为阴;脏腑中六腑为阳,五 脏为阴;五脏之中,则心肝为阳,肺脾肾为 阴。再具体到每一个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 ,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 有胃阴、胃阳等。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生理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 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人体 的生理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机体防御邪气侵 袭的整体卫外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脏腑 组织的功能活动。 从机体的防御机制来说,阳在外,为保护人体内部 组织器官的卫外机能。阴在内,则为阳的物质基础 ,并为阳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故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 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阴者,藏精 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起亟,类经 注日:“亟,即气也。即此藏精起气之谓。”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 种因素之影响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 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邪正两 方面,正气与邪气,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 的关系,都可以用阴阳来予以概括说明。病邪有阴 邪、阳邪之分,正气则包括阴精与阳气两部分,所 以,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多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 偏盛偏衰,且一方面之异常,亦必影响及另一方面 。 例如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因而出现 热证;阴邪致病,则可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 现寒证。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可出现阳虚阴盛 的虚寒证。阴液亏耗不能制阳,则可出现阴虚阳 亢的虚热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调经论亦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 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因此,尽管疾 病的变化复杂,但就其阴阳属性来说,亦不外阳 盛、阴盛、阳虚、阴虚等四大类病变而已。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盛则内寒阳盛则内热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阳两虚 阴阳偏盛 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亦常导 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和“阴损及 阳”,最后则可导致阴阳两虚,气血双亏,此 即慢性病常见之病理发展过程。 (四)用于临床诊法辨证 阴阳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关键所在,故临床病 证可概括为阴证、阳证两大类。所以,临床 上对于疾病的诊察,亦可以根据阴阳变化的 规律来加以分析和辨别。故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说明中医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首先当辨别阴阳。 例如: 望诊,一般面色光滑润泽为阳,面色沉浊晦暗为阴 ;凡见青、白、黑色,其证多属阴寒,而见黄、赤 两色,则其证多属阳热。 闻诊,凡气粗声高属阳,气弱声低属阴。 切诊,把浮、大、滑、数等脉象归属于阳脉;把沉 、小、涩、迟等脉象归属于阴脉。 辨证,即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得的症状、体征及多种 病情资料,进行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从而对病因、 病位、病性及正邪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指导临 床治疗。 中医诊断以阴阳作为辨证之总纲,用以辨别疾病的 表里、寒热、虚实。故凡表证、实证、热证、均属 于阳证;凡里证、虚证、寒证均属于阴证。所以临 床病证虽然千变万化,总不出阴阳两纲范围。 (五)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 本原因,所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创造 条件,使其失调的阴阳关系向着协调方面转 化,在新的基础上,恢复其阴阳的相对平衡 ,这就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故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 平为期。” 由于病证不一,本质不同,故其治疗方法亦 多种多样。中医临床根据协调阴阳的精神, 提出了众多的治疗方法。如: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如阳热亢盛而损耗阴液病证(即阳胜则阴病), 则应损其有余之阳,用寒凉药物治其阳热亢 盛,此即“热者寒之”方法;若因阴寒邪盛而损 伤阳气病证(即阴胜则阳病),则应损其有余之 阴,用温热药物以祛其阴寒过盛,此即“寒者 热之”方法。 标准值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若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形成阴虚阳亢病证,则须用 滋阴以敛阳方法解决,若由于阳气不足,阳虚不能 制阴而形成阳虚阴盛病证,则须用补阳以消阴的方 法去解决。这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使失 调的阴阳恢复新的相对平衡的治疗原则。 标准值 在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上,阴阳亦具有重要 的意义,并可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 物的四气、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一般性能 ,都具有阴阳之不同属性。 以四气来说,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以五味来说,则酸、苦、咸味药属阴,辛、 甘、淡味药属阳。以升降浮沉来说,则具有 重镇敛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具有轻浮升散作 用的药物属阳。所以,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病 证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关系,正确运用药物的 阴阳性能,以改善或调节病理上失调的阴阳 关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第二部分: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指木、火、土、金 、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的运动 变化。五行学说,则是古人用 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木、 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功 能属性为代表,来归类事物的 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相互资生 、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和推 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复 杂的运动变化规律。因此,五 行学说亦是中国古代的唯物主 义哲学的重要范畴。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主要在于概括脏腑 组织的功能属性,论证五脏系统相互联系的 内在规律,并归纳人体与自然界的某些相互 关系,特别是阐明人体的整体结构关系,从 而指导中医临床之病理分析,以及诊断和治 疗。所以,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亦是 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 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 响。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与沿革 五方说:东、西、南、北、中五个空间方位 五材说:尚书:“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 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 为人用。” 抽象概念:洪范九畴说:“五行:一曰水,二曰 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 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 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可以 看出,至此,五行的含义已经超出了作为“五材”的 单纯元素论的范围,已经上升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 念。 三、五行的属性归类 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 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 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 归属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并根据 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 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在医学方面则籍以 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 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 系。 (一)五行特性及归类方法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 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 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见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五 自 然 界 人 体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音 味 色 化 气 方 季 行 五 五 五 形 五 五 变 五 脏 腑 官 体 志 声 动 液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木 火 土 金 水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泪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汗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涎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涕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唾 (二)五行归类的意义 五行属性归类,主要用于概括人体及其与自然界多种事物或 现象在属性上的某些内在联系。 例如以五行特点来比象说明五脏之某些生理功能特点:如木 性条达曲直,有生发之特点,而肝性柔和舒畅,且主疏泄, 又主升发之气,故肝属木;火为阳热之象,有上炎之性,而 心为阳脏主动,心阳有温煦作用,故心属火;土为万物之母 ,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而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 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金有清肃,收敛特性,而 肺主呼吸,主肃降,故肺属金;水有湿润下行之特性,而肾 能藏精,主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并能使废水下行排出体外 ,故肾主水。 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之为“天人相应”,五行学说则 把人体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 五行系统,从而说明人体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 ,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 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 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脾属土,故与五官之“口”、情 志之“思”以及季节之“长夏”、气候之“湿”,不仅存在着某些 生理上的内在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验 证。如口甜,可反映脾湿蕴盛等。 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 ,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 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 以兰,除陈气也。” 文献选读: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 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裂谷属骨,皆有 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 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 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 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 ,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 ,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 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 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 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优,在窍为舌,在味 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股热;苦伤 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 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主,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 为黄,在吉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吵,在窍为口,在味 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 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 ,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 ,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优,热伤皮毛,寒胜 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威,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 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 味为威,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 伤血,甘胜咸。 四、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 、乘侮规律 目的:通过彼此间的生克、制化、胜 复、乘侮使系统恢复平衡. (一)五行的相生、相克 相生,含有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五行相生的规律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含有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五行相克的规律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 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 母子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 ,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 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图示 五行的生克理论,乃是从认识事物性质而 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已经不单纯仅指五 种物质的本体,并已成为一种分析事物性 质相互关系的理论方法而应用于中医学。 正如黄元御四圣心源所说:“其相生相 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相克 矣。” 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又能克 木,从而使木不亢不衰,故能滋 养火,而使火能正常生化。 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克 火,从而使火不亢不衰,故能滋 养土,而使土能正常生化。 土能克水,水能生木,木又能克 土,从而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 养金,而使金能正常生化。 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又能克 金,从而使金不亢不衰,故能滋 养水,而使水能正常生化。 水能克火,火能生土,土又能克 水,从而使水不亢不衰,故能滋 养木,而使木能正常生化。 五行制约关系(三、四点循环) 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又能生木,从而 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养火,而使火能正常生化。 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生木,木又能生火,从 而使火不亢不衰,故能滋养土,而使土能正常生化。 土能克水,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又能生土,从而 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养金,而使金能正常生化。 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又能生金,从而 使金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水,而使水能正常生化。 水能克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又能生水,从而 使水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木,而使木能正常生化。 (二)五行的制化、胜复 (五点循环) 1五行的制化调节 所谓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 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 生的调节作用,又称为“五行制化。” 2五行的胜复调节 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 构在反常情况下,即在 局部出现较 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关 系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 作用。可使一 时性偏盛偏衰的五行系统结 构,经过调节 ,由不平衡而再次恢复平衡。如素问至真 要大论说:“胜至则复,复已而胜,不复 则害。”所谓“胜”,即指胜气,是指因为某行 之气太过所引起的对“己所胜”之行的过度克 制。而胜气的一旦出现,则势 必招致一种相 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去,即所谓复气。 五行的胜复调节(五点循环) (三)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 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 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 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如土气不足 ,则木乘土(虚)。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 ,持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 ,则木(亢)乘土,而使土气受损。 “相克”与“相乘”的区别 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 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 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 则为病理状态。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 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 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 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 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 。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 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 金,即为木侮金(衰)。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 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 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 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 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 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 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 ,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 以木为例的五行相乘、相侮示意图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归属人体组织结构,反映内外环境统一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 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 ,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 ,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 、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 、发)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 奠定了基础。 (二)说明脏腑生理功能 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 木性“曲直”,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 之功能。肝病气机郁滞时,当伸其舒展条达之性;肝病气机亢逆之时,则应还其 柔和涵养之质。 火性“炎上”,温热、兴奋和向上,心有博动不息而维持人体之体温和生命之性, 故心属火。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心病若是温暖、发越之性不足, 则可采用“温通”之法。心虽属火,但火中有水。心病若是火亢有余,可发越之, 即所谓“火郁发之”,也可滋水以制。 土性“稼穑”,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 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阴土而主升,胃为阳土而主 降。脾胃升降协调,业微得以化生和输布,糟粕得以降下和排泄。故脾病治应升 ,胃病治当降。 金性“从革”,既有顺从、肃杀、敛降之性,又有变革、成形之性。故肺属金,具 有清宣肃降之功能。肺病气机不降而逆上时,当肃降肺气,复其敛降之性;肺病 气机不宣而郁滞之时,应宣发肺气以复其变革之性。 水性“润下”,有滋润、寒凉、静谧、闭藏之性,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藏 精等功能,故肾属水。肾病精气亏虚,闭藏失职,当补养精气以复其“润下”之性 ;肾虽属水,但水中寓有相火。肾病相火僭之时,当滋水制火兼以温阳,以“同 气相求”,“据宅而招”,“引火归元”。 (三)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肝生筋,筋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 肝主疏泄以助心行血。 “心生血,血生脾”,即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温 暖脾阳,以助运化。 “脾生肉,肉生肺”,即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 化气以充 肺,合为宗气。 “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即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 行以滋养肾精,肺之肃降以助肾纳气。 “肾生骨髓,髓生肝”,即水生木,如肾所藏精可滋 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制约肝阳,防其上亢。 (四)概括脏腑病变的某些发病和传变规律 1关于疾病的发生:由于五脏外应五时,故四时 六气的发病规律,一般是主时之脏首先受邪而发病 。如春季之时,肝先受邪;夏季之时,心先受邪; 长夏之时,脾先受邪;秋季之时,肺先受邪;冬季 之时,肾先受邪,此即主时之脏受邪发病的一般规 律。 五 自 然 界 人 体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音 味 色 化 气 方 季 行 五 五 五 形 五 五 变 五 脏 腑 官 体 志 声 动 液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