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海上保险制度中的构建.doc_第1页
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海上保险制度中的构建.doc_第2页
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海上保险制度中的构建.doc_第3页
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海上保险制度中的构建.doc_第4页
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海上保险制度中的构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海上保险制度中的构建一、保险利益原则概述(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历史背景对保险利益原则的法理考察应追溯至十八世纪中叶之前。在英国当时有人以与其毫无利益关系的远洋船舶与货物的安危为赌注向保险人投保,若船货安全抵达目的港,投保人则丧失少量已付保费;若船货在航程中灭失,投保人便可获得高额的赔偿。这种做法使得保险变成了赌博,也诱使一些人去破坏航程的顺利完成。在英国的寿险市场上,也出现过类似情形,即投保人以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他人的生命去投保,换取寿险保单。为此出于防止赌博和道德风险的目的,英国在1745年海商法中规定:没有可保利益的,或除保险单以外没有其他可保利益证明,或通过赌博方式订立的海上保险合同无效。英国在1774年通过的人寿保险法(此法被誉为“禁止赌博法案”)中同样规定:任何个人或公司组织对被投保生命的被保险人不具有任何利益或以赌博为目的的保险,此种合同无效;保单需注明受益人的姓名,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应具有可保利益,否则将是违法的;赔偿仅以所有利益为限。此后该法案逐渐推广至其他各类保险,并形成保险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保险利益原则,并在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第一次对保险利益原则以书面形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其不仅规定了没有保险利益的海上保险合同和保单证明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的,而且具体规定了保险利益的定义、具有保险利益的时间和保险利益的种类。后该原则被各国保险法所普遍采纳。(二)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称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这一规定可以适用于我国海上保险,因为我国海商法没有专门规定保险利益原则。伦敦协会货物保险条款也要求被保险人对保险货物具有保险保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说被保险人就保险标的向保险人投保后,只要他支付了保费,在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就能得到赔偿,而关键之一还要看被保险人本身是否因此事故而遭受了损失或产生了责任,也就是说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是否有明确的经济利益或法律义务关系,在海上保险法律中称为保险利益。如果没有这种利益关系,那么被保险人就不能得到赔偿。法律之所以要确定保险利益原则,其意义有二:(1)防止有人将保险作为赌博的手段。众所周知,保险与赌博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首先,二者的目的性。不同保险的目的在于开展互助合作,以集中起来的资金补偿少数人所遭受的损失,或者说把少数人所遭受的风险分散给大家承担;而赌博的目的则是侥幸谋利,把别人的资金据为己有。其次,所采取的手段不同。保险业务的开展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例如,保险费率是经过周密的计算而确定,保险的赔付是依据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而进行,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给予赔偿的权利是以支付保险费为对价而实现的;而赌博则属于冒险射利,完全凭偶然的因素,以最小的投入或者没有投入就获取本来不应获得的利益。最后,所导致的后果不同。保险的后果是变不定为一定,即在发生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使保险标的可以获得确定的补偿;而赌博则是变一定为不定,即以一定的赌资投入而期待偶然事件的发生。鉴于二者之间存在着上述质的差别,因而就应在立法上堵塞漏洞,不给赌博分子以可乘之机。(2)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所谓道德危险是指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背人类的行为准则而人为制造损害发生的可能性。早在18世纪,保险利益原则尚未产生之时,在英国经常有人为一些与自己无关的财产或人身投保,继而制造事故,骗取保险赔偿。由于后来在法律中确立了保险利益原则便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道德危险的发生。(三)保险利益原则的特征从保险利益的定义来看,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适法性。所谓适法性,就是指保险利益必须为法律所认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人的利益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听歌曲可给人以享受,坐车可给人以方便,当人们失去了这些条件时,就会感到不便,这是因为,人和事物之间原来所存在的联系遭到了破坏。但是,问题在于,并非所有的利益都是被法律所认可的,例如,法律不可能承认一个人对偷来的财产具有保险利益,否则就是对偷窃行为的一种放纵。法律也不可能承认一个人对与他毫不相关的事物具有保险利益,否则,就会使某些人将保险作为赌博的手段,以便谋取与自己无关的利益。2.确定性。所谓确定性,实际上包含了如下两层含义:首先,保险利益必须是已经确定或可以确定的利益。保险利益包括现有利益、期得利益和责任利益,其中,现有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现实利害关系。例如,在船舶抵押情况下,抵押权人是以债务人以船舶作抵押才同意贷款的,一旦被抵押的船舶遭受灭失或损坏,抵押权人的利益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这种利益就是现实存在的。期得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基于现有权利而在未来可以获得的利益。例如在海上运输情况下,承运人根据运输合同的规定具有运费请求权,但是,合同中却规定实行运费到付的方式,这种运费就是一种期得利益。假定合同中对收取到付运费约定了限制性条件(例如货物灭失收货人可不付运费),就意味着承运人能否收到运费还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因而有必要进行投保。责任利益则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履行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某种利害关系。例如,在发生船舶碰撞和海上油污事故时过失船就应承担赔偿责任。在海上所发生的责任事故,其后果一般都是很严重的,动辄就要引发扣船请求,为此,必须投保相应的责任险。1969 年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还特别规定,凡载运2000吨以上散装油类货物的船舶,必须投保油污责任险并取得油污责任保险的证明,方能从事油类货物的运输。其次,可保利益做为经济利益必须可用金钱计算。被保险人遭受的非经济损失,如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感情寄托或被保险人遭受的精神创伤、政治打击、行政或刑事处罚等,虽与被保险人有利害关系,不能构成可保利益。不能以货币估价的财产,如无价之宝,保险人难以承保,也难能充作可保利益。可保利益必须具有可期待性或可确定性。3.公益性。保险利益必须是为维护社会良好秩序所追求的利益。保险法作为一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也是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所以保险法不能承认一些违背公德、有伤风化和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事物作为保险标的。例如,不能对走私物品和毒品等进行保险,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二、海上保险法中应确立经济利益原则(一)从法律利益原则到经济利益原则1.法律利益原则的缺陷法律利益原则将保险利益限于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其范围较为狭隘。首先 ,在法律利益原则下 ,保险利益实际上是通过保险标的表现的被保险人的所有权、他物权、请求权等。由于保险利益的范围限于实体法上的权利 ,保险制度仅仅是法律上损害赔偿制度的代替品而已。但是保险的基本目的是尽量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风险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险自产生以来 ,一直是以分散风险为中心的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用的制度。事实上 ,保险正是通过填补风险所造成的意外损失这一经济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保险利益的概念 ,是对这一经济手段的完善 ,而不是限制 ,其宗旨是防止有些人通过保险这一制度来获取任何财产上的不当利益。因此 ,重要的不是利益是否为法律所承认 ,而是它是否能够弥补某些人在经济上所受到的损失。只要被保险人对某一关系的确具有经济上的利益 ,即可借保险制度分散危险于保险制度圈内的其他投保人。其次 ,保险利益体现的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的衔接对象 ,并非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享有的法律上的权利或所具有的某种法律上的地位 ,而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事实上对保险标的具有的经济上的价值。保险利益的概念 ,不过是以它所决定的保险契约是否违反公序良俗的标准而已。换言之 ,保险利益概念是一种较为纯粹的经济性概念 ,是基于其经济上的本质 ,即使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利 ,只要事实上经济上的损益关系存在 ,投保人均能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以分散其风险。再次 ,法律利益原则在许多情形下会产生不合理的结果: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实际遭受了损失 ,却不能根据其所签订的保险合同获得补偿 ,理由是其对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显然 ,这一结果有违保险的经济补偿目的和职能 ,这些情形至少包括:一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一般财产不具有保险利益。即使该债务人只有这批财产 ,该财产的毁损灭失必定影响债务人的财力 ,进而影响债物人的偿债能力 ,甚至使其破产 ,最终造成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如果债权人在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上设有担保物权 ,则对该特定财产具有保险利益。二是股东对公司的财产不具有保险利益。即使该公司只有此唯一财产和唯一股东 ,公司该财产的损失必定导致该股东利益受损。三是其他情况。可见 ,为了弥补上述的法律利益原则缺陷 ,采取经济利益原则是非常必要的。二、海上保险法中应确立经济利益原则(一)从法律利益原则到经济利益原则1.法律利益原则的缺陷法律利益原则将保险利益限于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其范围较为狭隘。首先 ,在法律利益原则下 ,保险利益实际上是通过保险标的表现的被保险人的所有权、他物权、请求权等。由于保险利益的范围限于实体法上的权利 ,保险制度仅仅是法律上损害赔偿制度的代替品而已。但是保险的基本目的是尽量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风险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险自产生以来 ,一直是以分散风险为中心的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用的制度。事实上 ,保险正是通过填补风险所造成的意外损失这一经济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保险利益的概念 ,是对这一经济手段的完善 ,而不是限制 ,其宗旨是防止有些人通过保险这一制度来获取任何财产上的不当利益。因此 ,重要的不是利益是否为法律所承认 ,而是它是否能够弥补某些人在经济上所受到的损失。只要被保险人对某一关系的确具有经济上的利益 ,即可借保险制度分散危险于保险制度圈内的其他投保人。其次 ,保险利益体现的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的衔接对象 ,并非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享有的法律上的权利或所具有的某种法律上的地位 ,而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事实上对保险标的具有的经济上的价值。保险利益的概念 ,不过是以它所决定的保险契约是否违反公序良俗的标准而已。换言之 ,保险利益概念是一种较为纯粹的经济性概念 ,是基于其经济上的本质 ,即使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利 ,只要事实上经济上的损益关系存在 ,投保人均能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以分散其风险。再次 ,法律利益原则在许多情形下会产生不合理的结果:被保险人因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实际遭受了损失 ,却不能根据其所签订的保险合同获得补偿 ,理由是其对保险标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显然 ,这一结果有违保险的经济补偿目的和职能 ,这些情形至少包括:一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一般财产不具有保险利益。即使该债务人只有这批财产 ,该财产的毁损灭失必定影响债务人的财力 ,进而影响债物人的偿债能力 ,甚至使其破产 ,最终造成债权人的利益受损。如果债权人在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上设有担保物权 ,则对该特定财产具有保险利益。二是股东对公司的财产不具有保险利益。即使该公司只有此唯一财产和唯一股东 ,公司该财产的损失必定导致该股东利益受损。三是其他情况。可见 ,为了弥补上述的法律利益原则缺陷 ,采取经济利益原则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以经济利益的存在作为保险利益原则有着传统理论所无法比及的优势更符合时代潮流。但也应注意其适用范围和生存条件:第一,该理论只能适用于财产保险而不宜在人寿保险中适用。因为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第二,应明确“经济利益”的观点是在美国本国保险法律完备,信誉制度健全的背景下产生的。在美国,成熟的市场和完善的法制已限制了保险业务的深度拓展,若是按照传统的理论一些险种是无法开设的。因此这种险种实为一种不为传统保险利益理论束缚的保险业务广度上的突破。三、我国海上保险利益原则的完善(一)我国在保险利益范围上采取的原则我国保险法第12条第三款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其采取的是双重标准:(1)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应具有经济利益;(2)该经济利益还必须是“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何谓“法律上承认”?我国学者多将之与“合法”或“适法”的概念等同。以致有人进一步认为,“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意味着该等利益只需受到法律保护即可,不一定必须存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某种联系形式(如合同关系、所有权关系或受托关系)。但这种解释扩大了我国现行法律下保险利益的范围,混淆了法律利益原则与经济利益原则的区别。首先,从文义上看,“合法”是一个简便而易于理解的法律概念,频繁出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法律法规中,而“法律上承认”这一用语却极少被使用。原因就在于,“法律上承认”有其独特含义,解释上应作严格限定。其次,参与保险法立法专家的解释是:对某项财产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对该财产享有保险利益,这些人通常是指财产所有人、经营管理人、保管人、承揽人、承运人、承租人和抵押权人等。可见,只有对保险标的的“直接”利害关系才可成为保险利益,是立法者的原意。具体地说,就是指保险标的因约定保险事故发生灭失或损坏,被保险人将直接遭受不利益。在一般财产保险中,就是被保险人直接对保险标的享有某种法定或约定的权利,且该权利将因某些影响占有或使用该保险标的的某些或有事项的发生而灭失。在责任保险中,就是被保险人可能会因某些或有事项的发生而承担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因此,“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与英国法的“普通法或衡平法上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可见,我国对保险利益采取的是法律利益原则。(二)我国法律规定的转变我国最高人民民法院于2003年12月1日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的第1条规定:“保险法第十二条所称保险利益,即可保利益,应当是可以确定的经济利益。除保险法第53条规定外,投保人对因下列事由产生的经济利益具有保险利益:(1)物权;(2)合同;(3)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可见,保险司法解释试图从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转向合法的经济利益。有学者主张,应当取消第2款这一具体列举,而仅仅概括地规定保险利益是指对保险标的的利害关系,同时规定这种利害关系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样的规定可以反映可保利益已经突破“法律上保险利益”这一发展趋势和国际潮流;可以避免列举时的不当与遗漏;避免列举部分与概括规定部分可能发生的矛盾或冲突;也可以兼顾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和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该解释一旦正式出台施行,将会对于海上保险合同法律的修改产生重要影响。2000年12月,交通部批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研究课题”立项。2003年9月,反映该课题研究成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建议稿条文、参考立法例、说明(下称建议)出版。其中包括了对海商法“海上保险合同”一章的修改建议。可以预见,这一成果将为海上保险法律的修改提供相当的理论准备,而海上保险合同法律的修改,将使相关法律更加协调,中国海上保险合同法律更能符合国际趋势,更能公平合理地调整当事人的利益。该修改建议针对海上保险的特点,参照保险法和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引入保险利益原则。建议提出新增如下条款: “被保险人在损失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否则被保险人无权请求保险赔偿。前款规定的保险利益,是指对于保险标的存在的合法的经济利害关系。”这一修改包括保险利益定义和保险利益存在时间。将保险利益界定为 “对于保险标的存在的合法的经济利害关系”,是对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和中国保险法关于保险利益规定的突破,顺应了国际潮流。以上关于保险利益的修改,基本确立了由法律利益原则向经济利益原则的转变,考虑了国际海事立法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潮流,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立法,并协调了其与保险法和海商法的关系,具体规定海上保险法的这一原则,细化有关规则,使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国际上保险法律正在向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方向进行改革。我们必须顺应国际趋势,加强对被保险人的保护。这是修改海上保险法的出发点。只有这样,修改的海上保险法才能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也才能有助于增强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三)我国应采取经济利益原则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对海上保险中的保险利益不能教条的固守法律利益原则。在立法中应区分不同情形,应考虑经济利益原则。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在保险利益制度方面借鉴英美法系制度,英美法系在道德风险防范方面比大陆法系周全,因而应参照英美法修正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的相关规定。然而,由于我国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当然就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保险业市场开发程度和保险法制健全程度还尚未发展到英美的那种程度,保险法规还不宜过早对保险利益矫枉过正而完全取缔其传统定义。但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应突破传统束缚,采取经济利益原则,软化保险利益中法定关系的规定,对一种接近必然的期待利益方面作适当放宽限制,以保护因事故发生而导致损失者的合法利益。就保险利益的归属主体而言,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对于财产保险而言,惟有被保险人可以依照保险合同请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