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消息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1页
《各类消息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2页
《各类消息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3页
《各类消息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4页
《各类消息的写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各类消息的写作 l1、简明新闻 l2、动态新闻 l3、综合新闻 l4、述评新闻 l5、事件新闻 l6、非事件新闻 l7、人物新闻 l8、会议新闻 l9、社会新闻 1、简明新闻 l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短、迅捷的一种体裁,又 称简讯、短讯、快讯或“一句话新闻”。 l 简明新闻可用来报道一些重大的突发性新闻,也可用 来报道社会各个领域的简况。在面对重大的突发性事 件时,往往先发一条简明新闻争时效,继之以较为详 细具体的长消息或连续报道补充。 l对以较大篇幅报道不值得,丢弃又可惜的新闻素材, 简明新闻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l简明新闻篇幅短小,在同样的版面里可以容纳更多的 新闻信息,为读者了解社会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提供了 方便。 l l 简明新闻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精简的文字,将事件简要地报 道出去。其基本特点是: l 第一,篇幅短小,每篇通常仅十余字至百来字。 l 第二,结构简单,不分什么导语、躯干与结尾段落,只要用一 两句话,简单明了地说清一个新闻事实即可。 l 第三,叙事简明,报道中一般紧扣新闻六要素中的“何人”与 何事”,通常不交代事件发生的过程与细节,对新闻背景一般不作 交代或仅作简要说明。 第四,一般一事一报,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事实。如 果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事实复杂而又有许多读者关心的细节,那最 好不要采用简明新闻这一报道形式。 第五,要求简而不陋,文字虽短而意思明确,不使人产生误解 ,叙述也要尽可能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2、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世界最新变动状态 的新闻报道的统称。它是消息体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又称为“动态消息”。动态新闻的题材范围很广,人 物新闻、会议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军事新闻 、外事新闻、体育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中的大 部分,都是采用动态新闻的形式报道的。 l 动态新闻适合报道时效性强、事实清楚、事件不太 复杂的内容,对于非事件性新闻或事情错综复杂的内 容,还是以采用综合新闻或其他报道形式为好。 动态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 l (1)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其主要着眼点。 l 在世间事物的酝酿、发生、发展、变化长链 中,动态新闻往往仅截取其最新的变化迅速报 道。换言之,动态新闻往往注重刚才发生、正 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以此作为报道 的重点。对于以往的事实,则一般作为新闻背 景处理。也就是要以新带旧,由近及远,遇事 先从眼前的最新变化写起,然后再回叙事件始 末及由来。 动态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二 l(2)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 l 在新闻价值诸要素中,动态新闻特别注重时 效与重要性,总是把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 突出地写入新闻导语之中。在新闻竞争战中, 各新闻单位也往往以动态新闻的时效与其内容 的重要性来一决雌雄。 动态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三 l( 3)以突发性事件为其主要报道内容。 l 动态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以突发性事件为主。如地震 、海啸等自然灾变,经济危机、政权更迭、人事变动 、政策变化等社会变化等,以至于不少人把动态新闻 与突发性事件新闻当作同一个概念。其实,动态新闻 的内涵与外延比事件新闻要更大一些。动态新闻以事 件新闻为主,但也包括一些虽算不上“事件”,可仍算 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最新变化状态的一些内容,如各 领域的最新发现、最新成果;社会面貌的最新变化; 社会各阶层及其代表性人物的最新动向等等,都是动 态新闻经常报道的内容。 动态新闻的主要特点之四 l(4)以客观叙事为其基本特征。 l 动态新闻以提供新闻信息为其主要任务,因 而在写作上要以客观叙事为主,一般不允许记 者出面发议论。记者的倾向性往往表现在新闻 背景材料的选择与报道角度的确定上,是借助 事实材料的组织来影响读者,即“让事实说话” ,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动态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五 l(5)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其主要写作原 则。 l 动态新闻既然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其主要 着眼点,就要力求迅速快捷的报道形式,因而 它要求开门见山,把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突出 地写入导语。同时又要求简洁明了,一篇报道 一般只集中记叙一件事、一个侧面,这样易于 缩短篇幅快速报道,也容易给读者以清晰深刻 的印象。 动态新闻的主要特点之六 l (6)动态新闻要给人以“动感”与现场感。 l 动态新闻一般只有几百字,要吸引读者,必 须注意事件现场的某些最生动的细节,用白描 的手法加以刻画,在叙事过程中注意多用动词 ,使所报道的人物与事件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 前。 3、综合新闻 l 综合新闻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情况 进行归纳综合的新闻报道的统称。它是消息体 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又称“综合消息”。 l新闻文体中之所以有综合新闻这种报道形式存 在,是因为有很多事情孤立地看,不成其为新 闻,或者说不成其为重大新闻,一旦“异中求 同”,把许多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放到一起来 报道,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合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 l(1)报道题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l 综合新闻所涉及到的新闻信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它不像动态新闻那样直观,那样显而易见,而需要动 一番脑筋,或者改变一下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才能 发现它,报道它。写综合新闻要有点与众不同的眼光 ,要有点统摄思维的本领,要能够从别人看来毫不相 关的事物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综合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二 l (2)通过综合新闻事实来表达新闻主题,体现记者 的报道意图。 l 综合不是目的,而仅是服务于一定报道意图的手段 ,通过精心地选择、综合新闻事实,记者的报道意图 可以不言自明。由于综合新闻有这个特点,所以自本 世纪40年代起,注重宣传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报 纸就开始大量地运用综合新闻这一报道形式。从宣传 者的角度来看,这样便于“用事实说话”,取得较好的 宣传效果。 综合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三 l(3)点面结合、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或人物的概貌 。 l 综合新闻报道的范围较广,所以“面”上概括全貌的 材料不可缺少。但只有“面”上的概括材料,易抽象、 笼统,缺少可读性。要点面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报道 效果。 “面”上的材料,要全面、完整、简练,符合事 物的本来面目;“点”上的材料要有特点,能进一步说 明面上的问题,生动而具体。在材料安排上要多注意 变换报道角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个主 题,增加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既对全局有一个 清晰的了解,又对其中最突出的内容有着具体的印象 。 综合新闻的主要特点之四 l(4)注重导语的构思与背景材料的交代。 l 导语是整篇报道的眼睛,好导语可带动整篇报道流 光溢彩。综合新闻因其“综合”的特征,所以以概括式 导语居多,并且许多记者善于在综合新闻中使用对比 性背景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突出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综合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五 l (5)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代。 l 由于综合新闻往往要使用来自不同渠道的各 种材料,适当交代新闻来源、新闻根据,可使 新闻报道更具可靠性、可信性与权威性。 综合新闻的主要特点之六 l( 6)注重分析,却又以客观叙事的方式来表现。 l综合要建立在对各种材料的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分析 形成报道思想与报道主题,进而把精选出来的材料有 机地归纳综合成一篇有价值的报道。分析时难免议论 、与评述,但综合新闻一般不允许记者直接出面发议 论,而是通过引用有关人士的语言、交代新闻背景等 方法,尽可能给人留下客观叙事的印象。即便如此, 报道中的评述与议论也仍要有所节制,以免变成新闻 综述或新闻述评。 职业病问题也令人触目惊心。据深圳市防疫站提供的材料说,“目前 全市有工业企业9582家,作业工人1335万人。其中涉及有毒有害的企业 4031家,占427;有毒有害作业工人116万人,占869”;“近 年经我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为各类急、慢性职业中毒的有69宗,中毒人数 371人,其中死亡23人。” 据记者调查发现,出工伤事故的多是外来劳务工,这部分人群具有年龄 小、流动性大、文化层次偏低的特点。工伤事故大多发生在台资、港资等 “三来一补”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 关于工伤原因,记者分析大约有这么几条:机器设备陈旧落后;没有或 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老板强令工人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工人营养不 良,健康状况不好;工人文化素质较低,又缺少岗前培训。 一位法医对记者补充说:工伤事故状况之所以这么严重认为还有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一位劳动部门的干部也补充说:政府有关部门对于 引进外资认识上有误区,指导思想不对头。有的乡镇提 出“不惜任何代价为外商外企创造投资软环境”。而所 谓“软环境”,说穿了就是牺牲工人的人身安全,牺牲 原则,牺牲政府的政策、法规。 在采访中,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对记者提出:外来劳 务工是弱势人群,他们的合法权益最需要保障。而现在 这部分人群恰恰是保护的“空白地带”。这个问题亟须 引起有关方面包括工会组织的高度重视01 (原载XX年X月X日XXX日报) 4、述评新闻 l述评新闻是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 体裁。 l述评新闻产生于20世纪初,后来逐渐分成两支:一种 坚持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同时围绕着新闻事实作若 干分析、议论,评价新闻事件的性质或揭示事件的内 涵与发展趋向;另一种则趋向于以评为主。虽然也记 叙一些新闻事实,却往往以新闻事实为例证,侧重于 阐述观点、见解。 l由于这后一种述评以“评”为基本出发点,所以近些年 人们通常把它归入新闻评论文体,称之为“新闻述评” 或“述评”。而前一种,由于以报道为主,附带议论, 所以仍视为新闻报道文体,称为“述评新闻”或“记者述 评”。 述评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 l (1)视野开阔,材料丰富,高屋建瓴地分析 事件与问题的实质和发展趋向。 l 述评新闻的作者比一般的作者要站得高,看 得远。述评新闻最忌就事论事,堆砌一大堆材 料。它贵在有分析,有见解,对问题的看法比 一般读者高一着、深一层,这样才能使读者受 到更多的启示和教益。 述评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二 l (2)跳出材料作概括,抓住典型举例子。 l 述评新闻涉及的问题、事情比较多,作者掌握的面 的材料和点的材料,现实材料和背景材料,正面材料 和反面材料,非常丰富。所以,要求作者对材料作出 概括和提炼,并能抓住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和数据, 从点和面的结合上说明问题。没有概述,就很难表现 述评的普遍意义和适用范围;没有典型的实例和数据 ,则很难深入地进行述评,达到使人信服的目的。所 以,写述评要把概括叙述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 述评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三 l(3)边述边评,讲究逻辑,以理服人。 l 述评新闻比一般新闻报道的要求更高一些,要通过 夹叙夹议,边述边评,把事理逐层深化,使读者的认 识不断提高。要防止只述不评,或只评不述,或评述 相脱离。为此,作者常常采取具体材料入手、以虚带 实、就实论虚的写法,以提炼出来的观点统帅材料, 又从具体的材料中引申发挥,把事物层层解剖分析, 把道理逐步讲透。新闻述评中的议论必须以充分的事 实为依据,任何简单武断、以势压人,都是不会有什 么好的效果的。 述评新闻的主要特点之四 l(4)讲究可读性与感染力。 l 述评新闻也要有点文采,写得自然、亲切 ,引人入胜。新闻中,逻辑是一种力量,形象 也是一种力量。在可能的情况下,述评新闻中 增加一点知识和形象,会产生动人的力量。 本溪知何去? 茫茫烟尘蔽 本报讯 记者王亚东报道: 当你亲自到本溪走一走、看一便会清楚: 是本溪地区的烟尘污染,遮住了卫星的“千里眼”。 污染名列榜首。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档案中,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之最, 本溪名列榜首。说来也不奇怪,在该市432平方公里的城区中,分布着 420多家工厂,其中排污企业竟达200多家,大小数百个烟囱林立。铁厂、 焦化厂的“黑龙”(冒黑烟的烟囱),炼钢厂的“黄龙”,水泥厂的“灰龙”, 在 本溪上空翻腾,遮天蔽日,弥漫一片,覆盖了整个市区。全年有近一半的 时间,能见度只有30至50米。不要说卫星的“眼睛”失灵,就连站在市郊600 米高的平顶山上俯看本溪,也是烟气笼罩,难于看清其真面目。 本溪不仅大气受到污染,水源也遭到了破坏。进入市区的太子河,两岸 几十个排污口,每年无情地把两亿多吨工业和生活污水排人其中。这条曾 是清澈、洁净的清水河,如今已变成油迹漂浮、浑浊不堪的污水沟,使与 该市毗邻的丹东、辽阳、鞍山等市也深受其害。 污染已造成苦果。受环境污染之害,本溪人民首当其冲。据了解,该 市呼吸道疾病、肝炎、癌症发病率普遍升高。冬季呼吸道疾病死亡率高达 万分之六点八,癌症死亡率由1973年的万分之二点六,增到1985年的万分 之五点四,其中肺癌死亡率增加了22倍。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这样两件 事:在沈阳一家医院,当医生将一位患者的胸部切开后便断言:“他是本 溪人。”再一看病历,果然言中。本溪有个乡,几年征兵,没有一个青年 体检合格,查询原因,大部分都与环境污染有关。 本溪人民饱尝了环境污染之苦后,渴望改善环境质量。在近年历届市 人代会上,提案最多的要数环境问题。市民们大声疾呼:“救救本溪”,并 提出“谁能治理好污染,我们就选谁当市长”。 不能再欠“环境债”了。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广大群众的肺腑之言, 本溪市的父母官们更是痛心疾首。本溪是从日伪时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原 材料基地,钢铁、水泥、化工、发电等厂大多建在市区。有些企业,30年 代的设备至今仍在使用,不少企业的技术装备也都是四五十年代的水平。 落后的设备造成“三废”排放量大,加上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不合理,工 厂和居民区混杂在一起,又是四面环山的地形,使烟尘不能及时逸散。 这种几十年欠下的“环境债”,要想几年还清,谈何容易。今年初,国 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组织冶金、煤炭、建材、环保等部门,对本溪的环境 污染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提出了解决污染的途径和办法。经测算,对本 溪的污染治理需投资36亿元。本溪通过自身渠道,每年可筹集2000万元, 按8年时间完成治理任务,平均每年还有2500万元的缺口。为解决这一问 题,国务院环保委调查组和其他有关单位提出了筹款的建议,但如何落 实,至今还没有着落,但愿它没有在“公文旅行”。 后悔药吃不得。本溪的环境状况只是我国环境恶化的一个 缩影,全国很多地方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尤其工业生产发达的地区, 环境保护早该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可是在某些领导的头脑中,总把治理环 境看成是软指标或额外负担,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同步进行,使某些地 区的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如果等环境危及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安 定时再治理,将为时晚矣,并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本溪的教训告诉我们,绝 不能走“先建设,后治理”的老路。 (原载XX年X月X日XX日报) 5、事件新闻 事件新闻是以突发事件为主的新闻报道,是动态新闻的主要品种。 l事件,通常指社会影响较大的意外变故与灾祸。它主要包括: l(1)社会政治、经济局势的突变:战争、骚乱、暴动、兵变、政权 更迭、政府人事或政策大变动、经济危机等等;(2)重大自然灾害 :水灾、旱灾、火灾、风灾、地震、海啸、泥石流等等;(3)重大 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空难、沉船、撞车、翻车等等;(4)暴 发性流行病:瘟疫、肝炎等等;(5)重大刑事案件:杀人、投毒、 抢劫等等;(6)对社会各界有较大影响的新发现或新成就,如卫星 上天、登月探险、考古新发现,以及自然界新出现的奇观、人们打 破历史纪录的行动等等,也常被列入事件新闻之列。 突发性事件新闻采写的要点: l(1)要有“抢新闻”的意识。所谓突发性事件,实际上 是事物处于质的突变时期的一种特殊反映。这类事件 一般缺乏预兆,或虽有预兆而未被人们所注意,因而 一旦发生就有出人意料之感,极具新闻价值。新闻工 作者要迅速、沉着、冷静地审时度势,尽快地赶赴现 场观察,选择采访目标,采访有关当事人或知情者。 l(2)要尽可能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与最能打 动读者的事件现场情景。 l(3)要不断变换报道角度,令读者全面了解事件的前 因后果及发生过程的情况。 l(4)报道的文字要尽可能简洁明了、清晰而又有条理 。 金边市政府宣布从今天起每天晚上20时至早 上6时实行交通管制。 据奉辛比克党的一名军官说,武装冲突是由 于人民党武装企图进入由奉辛比克党控制的上述两个军营抓人而引 起的。 人民党副主席洪森今天中午以柬王国政府第 二首相、武装力量联合总司令的名义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称,将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到记者发稿时,金边市仍可陆续听到炮声, 有些炮弹落入居民区。 面对令人堪忧的局势,柬埔寨国王诺罗敦 西哈努克3日从北京写信给柬埔寨人民,呼吁冲突双方携手合作, 通过和谈解决目前国内面临的政治危机。 (作者:雷柏松) 6、非事件新闻 l非事件新闻是在表现内容与表现方法上都有别于事件 新闻的新闻报道的统称。 广义的非事件新闻,包括综 合新闻、记者见闻、记者述评、新闻综述、采访札记 、工作通讯等多种报道形式。狭义的非事件新闻常常 限于消息体裁。这种新闻就其内容而言,它记叙的并 不是一个突发性事件,而是写出了事物渐变过程中的 一个截面。这些没有明显时间界限、非突出性事件、 处在渐变状态的事物,也常常是报道的好题材。 非事件新闻写作特点之一 l1它不以记录突发事件为满足,而是注重事物渐变过 程中对某些带有规律性内容的揭示。 l 非事件新闻,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色彩, 通常要求有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深度。例如,在中央决 定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时,新华社 发表了四川一百个试点企业扩大了哪些权?的重要 消息,具体介绍了四川进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 经验,揭示了企业良好经营的一些内在的规律性东西 。这条消息所记述的显然不是什么突发性事件,然而 它在中国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一点也 不亚于那些突发性事件新闻的报道。 非事件新闻写作特点之二 l 2具有新闻性。 l 非事件新闻也如事件新闻一样要求具有新闻性,然而 它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没有事件新闻那样严格,不必 拘泥于“今天”或“明天”。时间、地点因素对非事件新 闻来说,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所报道的内容要 新鲜,要有现实针对性,是广大读者应知、未知而又 渴望知道的。 非事件新闻写作特点之三 l 3综合、归纳多个事件或事实。 l 非事件新闻,不像事件新闻那样以一个独立事件为 主体,而是综合归纳了多个事件或事实,经此衬托、 说明某种新发现、新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四 川一百个试点企业扩大了哪些权?这篇报道,在综合 归纳一百个试点企业扩权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职工 最感兴趣的7个自主权,把原本深奥复杂、业务性极强 的内容化为一般读者都能理解接受的东西,取得较好 的报道效果。 非事件新闻写作特点之四 l4找好新闻由头,寻找合适的报道时机。 l非事件新闻由于涉及事物的渐变过程,时间跨度一般 较大,搞不好就会“不像新闻”。为了消除这个弊病, 一定要在报道时找好新闻由头。非事件新闻能否发表 ,要看当时当地的时机是否成熟,若是“恰逢其时”, 它会一炮打响;若“生不逢时”,它就只能束之高阁, 坐以待“变”;或者改变角度,以求出路。一般说来, 非事件新闻的报道时机总是与当前形势,当前人们所 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抓住了这一点,就易事半功 倍。 非事件新闻写作特点之五 l5非事件新闻仍需以写实为主。 l 尽管非事件新闻往往由多种事物通过综合、归纳、 概括、提炼而成,比写事件新闻,记者有更多的主观 能动作用,然而仍要严格遵守客观叙事的原则。首先 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如实 报道,不允许夸张、曲解事实;其次,要善于“用事实 说话”,通过客观叙事的方式来体现记者所欲表达的某 种见解,议论不要太多,而且一定要依托新闻事实。 非事件新闻写作特点之六 l6在表现方法上,非事件新闻一般描述、概括兼而有 之。 l 一般不围绕一个事件详细展开报道,而是使多个事 件或事实的叙述服务一个鲜明的报道主题,有点论证 的味道,而议论又往往借助于采访对象之口,或借助 于一系列经过综合、分析的材料来表现,所选取的新 闻材料往往面广、量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又能 给人某种新的知识或信息,给人以某种启示。 非事件新闻写作特点之七 l 7非事件新闻是一种透视性的新闻报道,它要求记 者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与新闻洞察力。 l 就报道本身而言,非事件新闻切不可简单地罗列现象 ,要通过纵横对比,层层剖析,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 的实质或新闻背后的新闻。 上海人与“快”同行 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如今的日子,常常由一个又一个“快” 字组成。 马路上行色匆匆的上海人越来越多。为了赶公共汽车和地 铁,衣着时髦的妙龄女子们也连奔带跑。交通堵塞时,为了赶 时间,不少人跳下出租车又跳上摩托车,这已不是奇观。 快餐业不仅肯德基、麦当劳、匹萨饼、汉堡包等洋快餐纷 纷抢滩上海并迅速发展壮大,荣华鸡等中式快餐连锁店也在竞 争中勃然而兴。今年新出现在街头的专榨甘蔗汁的小摊,生意 火爆。 适应快节奏生活需要的微波炉近两年来在上海异军突起, 1995年销售了23万多台,成为进入上海家庭速度最快的家用 电器之一。省时又省心的一次性用品在上海日趋流行。许多 家庭摆设家宴,也请饭店把整桌菜送进家门。 上海速递行业的兴起,同样叠现出上海人追求效率的匆匆脚 步。1980年上海邮政局速递公司率先成立时,只接受到一些 海外公司的国际特快专递,年收入不足1000元。而在速递公 司星火燎原般发展到40多家的1995年,上海邮政速递公司的 收入却超过了1.3亿元。 上海各个行业也纷纷推出限时服务制,以适应上海人快 节奏的生活。邮电局2分钟内处理一笔邮政业务,银行3分钟 内完成单笔存取款业务,公安局接报警电话后5分钟左右赶到 现场,饮用水公司接电话后保证当天送水上门“时间就是 效率”、“时间就是效益”的观念,从未如此深刻、如此广泛 地 为上海人所认同,并贯彻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上海人正 与“快”结伴同行。 7、人物新闻 l人物新闻就是通常说的人物消息。它是以消息的形式 专门报道新闻人物的活动与事迹的新闻体裁。 l(1)人物新闻的几个特点: 篇幅短小,叙事单一。 l时效性强,所表达的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式”或“现 在完成式”。 l有一定的故事性,能够打动人心。 l人物新闻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 (2)人物新闻写作要求之一 l要选准新闻人物。 l 有些人物的事迹适合以消息的形式反映,有 些则适合以通讯等形式反映。要选准新闻人物 ,把握好尺度,不要削足适履,也不要短绠汲 深。人物新闻还要求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较 强的新闻性。 (2)人物新闻写作要求之二 l不要贪大求全。 l 在一篇人物消息中最好只写一人一事一个侧面。中国 有句俗语:“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是集中优势兵 力、打击敌人要害、攻城略地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 。我们写人物新闻也应该拿起这个法宝,但是可以改 为“攻其一点,略及其余”,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其 余仅作简略的背景交待,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把 人物写活。 (2)人物新闻写作要求之三 l力求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得益彰。 l 人物新闻讲究形象性的描写,然而不能平均 放置力量,重要的关键性材料需要细加刻画, 其余的只要粗笔勾勒,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就 行了。能够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品格特征的材 料宜详,一般材料宜略;新颖的有特色的材料 宜详,一般的背景介绍宜略。 (2)人物新闻写作要求之四 l注意以事、言、行显人。 l新闻报道不允许“合理想像”,应该通过精选的事例来 展示人物形象与品格面貌,避免空洞的评价和说教。 注意使用一些写作方法间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精 神面貌。 lA:言为心声,言谈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鲁迅语)。 lB:记其行而明其心。 lC:通过捕捉人物的神态、语调的变化来展示人物的内 心世界或性格特征。 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 本报公安24日电 记者许万全、通讯员王启贵报道:前天,一位来自海 南特区的解放军战士在公安抗洪抢险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事迹在当 地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这位战士名叫李向群,是1996年12月从海南琼山市入伍到广州军区“塔山 守备英雄团”的。家境殷实的他到部队后严格要求自己,军事训练取得全连 第一的好成绩,曾被评为“优秀士兵”。 今年7月下旬,李向群因事回家探亲,得知部队即将赴湖北抗洪,他便 提前乘飞机赶回部队。8月7日,他随部队到达公安,第二天就参加了长江 干堤的抢险战斗。10日,李向群和一位战友巡堤时,发现稻田里有一个直 径约30厘米的管涌,水头高达半米。他马上抱起两个沙袋,连人带沙袋往 洞口堵,直到战友将连队官兵喊来抢险他才起身。这时他已成了“泥人”。 13日,张家台取水闸发生渗漏。李向群随连队赶到时,周围群众说应下 水查洞,但水急漩多太危险。他立即说:让我下去试一试!他跳入水中很快 查清情况,全连同志共同奋战,终于排除了险情。鉴于他的突出表现,连 队党支部报请上级党委批准他“火线入党”。 连续的抢险战斗使李向群病倒了。19日,连队指导员在抢险过 程中发现他脸色发青,烧得厉害,便要人将他送进南平镇卫生院住院治疗。20日 中午,一处大堤又出现险情,全团官兵紧急出动。李向群得知后,从医院赶往抢 险现场。指导员发现后,“赶”他回卫生院,但他执意不肯:“我现在已是共产 党员了,共产党员轻伤不下火线!”就这样,他带着沉重的病体扛沙包,往堤上 跑了一趟又一趟,终于一头栽倒在大堤上,再也没能站起来 广州军区某集团军今天决定:为在公安县抗洪抢险中献身的某 部九连战士李向群追记一等功,并报请广州军区和中央军委命名表彰。 公安县的干部群众对李向群的光荣献身感到无比悲痛。近两天 前来部队慰问和吊唁的群众络绎不绝。今天,公安县有关部门向李向群所在部队 领导提出,公安人民希望能将李向群烈士安葬在荆江分洪区,以便永远纪念 这位为荆江抗洪抢险而献身的英雄。李向群的父母今天已到达 湖北,他们同意将自己的孩子安葬在荆江分洪区。 (原载XX年X月X日XX日报) 8、会议新闻 l会议新闻是与会议有关的新闻报道的统称。多会议本 是民主的体现,然而太多太滥就惹人讨厌。公开报道 会议,让更多的人知道会议情况,原本是好事,可是 一旦连篇累牍又惹人厌烦。针对这个矛盾的措施是: 不是逢会必报,而是有选择地去采访报道会议。 l选择的标准:(1) 看其新闻价值;(2) 看其宣传价值; (3)看其能否引起公众的共同兴趣。 l不同的报刊有不同的读者群,刊载会议新闻时一定要 严格把关,不能让不相关的会议情况“越位”涌入,导 致读者反感。 (1)集会 l集会包括演讲会、报告会、表彰会、纪念会、 追悼会、声讨会等等。尽管所涉及的内容各不 相同,然而它们有不少共同之处;它们一般采 取单向信息传播形式;聚集了很多人,大家共 同听一二个人发表演说。这类会议本身往往都 有宣传鼓动性质。 (1)集会会议新闻 特点之一 l 讲究规格与程序。 l什么级别的会议,在报纸上用多大篇幅,什么人的名 字可以在新闻中排列出来,顺序如何,谁的讲话该突 出,谁的发言该一笔带过。这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 (1)集会会议新闻 特点之二 l注重声势和气氛。 l有很多集会,纯粹出于宣传目的,因此这类会议新闻 往往在会议的声势上和气氛上作文章。落笔时一定要 注意语词的分量,不能言过其实,也不要任意贬低。 l不同的会议有不同的气氛,表彰会喜气洋洋,追悼会 庄严肃穆,报道时行文要得体。声势和气氛要靠记者 亲自到现场去感受,笔底情调要与报道对象的特征相 吻合。 (1)集会会议新闻 特点之三 l第三,突出演讲内容,增强现场感 。 l在集会上演讲的人一般都备有演讲稿,要尽可能在会 议前了解、熟悉其中内容,以便取其精华写入报道。 正式开会时,就可以集中更多的注意力于现场情况, 仔细观察演讲者的表情、动作、演讲风格、听众的反 应、会场内外的布置等等。这类材料对于写活报道、 增强现场感是大有帮助的。 (2)工作会议 l工作会议包括各级党、政、军、社会团体为了解决某 些问题而举行的各种各样代表会、例会、讨论会、现 场会,也包括技术部门举行的各种成果鉴定会、研讨 会等等。 l这类会议新闻一般只注重会议内容而不注重其形式。 报道集会的新闻是直接写会议进程的新闻,而报道工 作会议的新闻,记者所注重的只是从这类新闻中获取 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不是直接地反映这个 会,一般只是附带地提一下消息来源于这次会议,对 会议的全过程一般不作详细交待。 (2)工作会议新闻特点之一 l要从纷繁的会议内容中,挑出读者最关心的 新闻信息,突出地写入报道。若是会议中的议 题较多,又都有报道价值,可以采取化整为零 的方法,分门别类,分成几篇进行报道,这样 中心突出,内容精练,易取得好的报道效果。 (2)工作会议新闻特点之二 l 要善于抓住会议召开的背景。所有会议的召 开都有一定的背景,了解背景后在采访时就可 以有的放矢地选择材料,报道主题也可非常明 确。否则一会儿摘这个人的发言,一会儿摘那 个人的发言,弄不好就将新闻报道变成会议记 录了。会议的背景情况,可以向筹备主持这次 会议的人了解,也有赖于记者平日的观察与积 累。 (2)工作会议新闻特点之三 l 要兼顾会场内外。会议的议题固然是会议新 闻的主要内容,会前会后人们的活动有时也可 成为新闻。记者可抓住这类材料作文章,写出 内容、角度各具特色的独家新闻或有趣的新闻 花絮。有时在会场内得到的某些新闻信息比较 单薄,不足于构成一篇报道,可以以它为线索 ,经过会后深入采访、写出报道来。 (3)记者招待会 l记者招待会对于新闻发布人和记者双方都有好处。对 于新闻发布人来说,这是一次与新闻界广泛接触、扩 大影响的好机会;对新闻记者来说,这是获得富有新 闻价值的材料的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式。 l通常在会议开始之前,先分发大量成套的新闻材料, 记者可以利用材料中的有关内容作为采访线索或报道 素材。由于记者招待会时间有限制,且参加招待会的 记者众多,竞争激烈,因此,记者一般在会前都要拟 好自己的提问单。 记者招待会通常由新闻发布人先谈半小时左右,然后由众 记者自由提问。因各人关注点不同,所以会上的话题会不断变 化,一个记者很难提两个以上的问题。因此,为了得到满意的 回答,以构成有特色的报道,事前一定要想好,所提的问题必 须是能构成一条消息的关键内容,提问题时的措词要简明扼要, 易使对方理解。 在记者招待会现场,既要注意记录问答情况,也要注意现 场气氛。关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主要有两种写法,一是反映 全貌的,把招待会上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会场情景都写进去, 这样的报道,往往借助现代化的录音工具,事后稍加整理,并 不太困难。第二种是挑出一点来写,形成单篇或多篇报道,这 种报道形式较为机动灵活,需要记者当机立断,抓住最有新闻 价值的内容,抽出来单独报道。对于同一次记者招待会,各位 记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各自的独家新闻。 9、社会新闻 l 所谓“社会新闻”,是相对政治、经济、科技、文教新 闻而言的。工人、农民的生产活动可以写成经济新闻 ,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写成文教新闻。而工人、农民 、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则往往可以写成 社会新闻。社会新闻不受行业的局限,是侧重于报道 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 读者某种情感或富有情趣的新闻。 l (1) 社会新闻的特点 l(1)内容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l(2)可读性强,满足受众的阅读兴趣 l(3)知识性强,介绍社会生活常识 l(4)人情味浓,表达社会的喜怒哀乐 (2)社会新闻的采访要求 l因其传通性大,就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