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后半课件_第1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后半课件_第2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后半课件_第3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后半课件_第4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后半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二)(二) 南昌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宋恩霖 一、动脉粥样硬化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三、高血压 四、风湿病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 心瓣膜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致病因素 (二)发病机制 二、基本病理变化 (一)非特异性炎 (二)肉芽肿性炎 三、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 第五节第五节 风风 湿湿 病病 (rheumatism)(rheumatism) 第五节第五节 风风 湿湿 病病 (rheumatism)(rheumatism) 是一种与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侵犯结缔组织 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 最常累及心脏 心脏炎(最为常见) 关节 多关节炎 皮肤 环形红斑 皮下组织 皮下结节 脑 Sydenham舞蹈症 多发生在515岁,以69岁为发病高峰 溶血素“0”感染后1015天诱发抗体,与发 病时间一致,血清学诊断指标 多数倾向于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 发病机制 大多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链球菌壁C抗原抗体 与心血管、皮下结缔组织交叉反应 与心肌及血管平滑肌交叉反应。 链球菌壁M抗原抗体 抗原抗体复 合物激活补 体产生活性 物质,引起 变态反应性 损伤 二、基本病理变化二、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期 增生期或肉芽肿期 瘢痕期或愈合期(纤维化期、硬化期) 1、变质渗出期:约一个月 血管充血、浆液、纤维素渗出 结缔组织基质粘液样变和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 少量淋巴C、浆C、嗜酸性粒C和中性粒C浸润 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约23个月 中央纤维素样 坏死物 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 体(Aschoff body) 变质渗出基础上 巨噬细胞增生、聚集 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 位置:心肌间质血管旁、皮下结缔组织 风湿细胞 + + 伴有的淋巴浆 细胞等 风湿细胞:由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 坏死物形成 特点:体积大,圆形,胞质丰富,核 大圆,核膜清楚,横切面呈枭眼样、 纵切面呈毛虫样 纤维纤维 素样样坏死 风风湿细细胞 风风湿细细胞 3、纤维化期或愈合期:约23月 风湿细胞 成纤维细胞 (产生胶原纤维) 风湿小体纤维化 梭形小瘢痕 纤维坏死物质逐渐被吸收 风湿小体的纤维化 风湿小体纤维化形成小疤痕风湿小体纤维化形成小疤痕 病程:4-6个月,可新旧病变并存 纤维化形成疤痕,破坏组织结构,影纤维化形成疤痕,破坏组织结构,影 响器官功能响器官功能 三、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三、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 (一)风湿性心脏病(RHD) (二)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 (三)皮肤病变 (四)风湿性动脉炎(rheumatic arteritis) (五)风湿性脑病 (一)风湿性心脏病: (matic heart disease,RHD) 儿童患者中6080罹患 风湿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外膜炎 风湿性全心炎 1、风湿性心内膜炎 好发部位 心瓣膜 二尖瓣最多见 二尖瓣主动脉瓣 大体:粟粒大小、灰白色、半透明疣状赘生物赘生物 镜下:瓣膜肿胀、粘液样变性、纤维素养坏 死;赘生物为白色血栓 赘生物:赘生物:灰白色细小,单排呈串珠状,“白小 珠”,不易脱落,易机化。 赘生物镜下为血小板构成的白色血栓赘生物镜下为血小板构成的白色血栓 瓣膜变形瓣膜变形瓣膜病瓣膜病 2、风湿性心肌炎 心肌间质内小血管附近出现风湿小体 灶性间质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肌炎之风湿小体风湿性心肌炎之风湿小体 风湿性心肌炎之风湿小体 3、风湿性心外膜炎 浆液心包积液 纤维素纤维素性心外膜炎 (绒毛心) 机化 缩窄性心外膜炎 (盔甲心) 风风湿性心 外膜炎-绒绒 毛心 (二)风湿性关节炎 1、多累及大关节 如膝和踝关节,其次是肩、腕、肘。 2、呈游走性,多发性 3、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4、病变以滑膜的浆液性炎为主 5、浆液性渗出物可被完全吸收 6、“舔过关节,咬住心脏” (三)皮肤病变 1. 环形红斑 发生于风湿热急性期,12天可消退 躯干和四肢皮肤 淡红色环状红晕 2. 皮下结节 部位:大关节附近伸侧面 形态:园形或椭圆形,直径0.52cm 质硬, 病变性质:风湿小体 结节的出现与风心病发生有关,风湿活动 停止后,结节纤维化,形成小瘢痕 (四)风湿性动脉炎 以小动脉受累为主 病变:同基本病变 结局: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五)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 、好发于512岁儿童,女孩较多 2、主要 部位:大脑皮质、基底节、丘 脑及小脑皮层 3、 病变:风湿性动脉炎和皮质下脑炎 4、临床表现:小舞蹈症 (锥体外系受累的表现) 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心内膜、特别是 瓣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主要由细菌引起,亦称细菌性心内膜炎 通常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第五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l因心内膜病变溃烂或脱落,又称溃疡性心内膜炎 l急骤、严重 l毒力较强的化脓菌入血至败血症,侵犯心内膜,多 累计二尖瓣心房面或主动脉瓣心室面 l肉眼:瓣膜赘生物大、灰黄或灰绿色,质地松软,易 脱落,带菌的栓子致器官梗死和多发脓肿;重者瓣膜穿 孔、破裂和/或腱索断裂,急性心瓣膜关闭不全而猝死 l镜下:瓣膜溃疡底部组织坏死、大量中性粒;赘 生物为血栓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subacut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一、概念 病程经过6周以上,可迁延数月甚至 1-2年。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菌:毒较弱的力草绿色链球菌常见 三、病变 1、 原有瓣膜病变 2、赘生物形成: 大小不一 单个或多个 息肉状或菜花样 表面污秽 质脆易脱落 大体观 镜下观 血小板 纤维素 细菌菌落 坏死物 中性粒细胞 肉芽组织增生 1、慢性心瓣膜病 四、结局、合并症 4、 败血症:赘生物中的细菌和毒素不断侵 入血流 2 、动脉栓塞 多见于脑; 其次为肾、 脾、心脏 3、变态反应:栓塞致皮下动脉炎或弥漫肾 小球肾炎,皮肤出现红色、微隆起压痛小结 ,称Osler小结 风心与亚心赘生物的区别风心与亚心赘生物的区别 病原:溶血性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机理:免疫反应 直接感染 大小:小 粗大 数量:多个串珠状 多为单个 脱落:附着牢不易脱 易脱离造成栓塞 成分:血小板为主 多种成分 细菌:无 有 第六节 (慢性)心瓣膜病 (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各种致病因素损伤心瓣膜 或先天性发育异常 器质性病变 瓣膜口狭窄 瓣膜关闭不全 (心瓣膜病) 常致心功能不全,血液循环障碍 有关概念 1、瓣膜关闭不全: 2、瓣膜口狭窄: 3、联合瓣膜病: 4、瓣膜双病变: 指瓣膜关闭时,不能完全闭合 使部分血液发生返流。 瓣膜口开放时不能完全张开, 使血液通过发生障碍。 二个或二个以上瓣膜同时 或先后受累。 瓣膜狭窄与关闭不全同时 发生在一个瓣膜 。 一、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正常成人:二尖瓣面积约为5cm2 (可通过二指) 狭窄时:可分为三度 轻度 1.5 2.0cm2 中度 1.0 1.5cm2 重度 埃可埃可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2.2.发病机理:发病机理: 病毒直接破坏心肌细胞病毒直接破坏心肌细胞 T 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间接引起心肌炎细胞介导免疫反应间接引起心肌炎 症症 3 3、病变、病变: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 晚期心肌间质和内膜纤维化晚期心肌间质和内膜纤维化。 二、细菌性心肌炎二、细菌性心肌炎 1 1、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及发病机理: 败血症,脓毒血症侵及心肌败血症,脓毒血症侵及心肌 细菌毒素引起心肌炎症细菌毒素引起心肌炎症 2 2、病变:、病变: 眼观眼观:灰黄色小脓肿:灰黄色小脓肿 镜观镜观: 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中性白细胞浸润,中性白细胞浸润, 可形成小脓肿。可形成小脓肿。 小脓肿 三、孤立性心肌炎三、孤立性心肌炎 1.1.原因不明,常见于原因不明,常见于20-5020-50青中年人。青中年人。 2. 2. 病变:病变: 分两型分两型 1 1)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 - -心肌间质小血管周围炎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