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pice的十六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_第1页
基于pspice的十六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_第2页
基于pspice的十六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_第3页
基于pspice的十六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_第4页
基于pspice的十六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DA课程考试报告题 目:同步十六位二进制计数器 专 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 级: 11 电科 (专升本) 姓 名: 陈泓宇 学 号:11P110657000041 时 间:2012-6-8 一 总体设计思路:此次设计首先是考虑到了利用JK触发器的分频特性来对脉冲计数。起初是由三位二进制加法器的原理联想到扩展到更多的位数。首先在我们谈到的很多计数器当中,如单片机的时钟脉冲等等,都会用到十六位以及三十二位。所以考虑到仿真实验十六位的计数电路。该电路首先是在同步二进制的计数原理上加以门电路来实现74LS161的芯片对四位二进制的计数功能,然后利用74LS161芯片级联来实现十六位二进制的计数功能。二 系统总的框图结构:1. 首先是同步三位加法计数器的原理框图: 2利用同步计数器的原理,加以门电路来合成74LS161芯片:3.74LS161级联图: 三 各模块的结构及功能分析:1. 同步三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计数器: 同步三位二进制的真值表:脉冲个数Q2n:初态Q1nQ0nQ2n+1:次态Q1n+1Q0n+1 1000001 2001010 3010011 4011100 5100101 6101110 7110111 8111000 由于JK触发器都有不定状态的影响,所以这当中均使用的是带有预置使能端的JK触发器。这个预置断同时也是清零端,使各触发器的初态为均为0.分析:1).由结构图可知:Q2n=Q1n+1.Q0n+1 .为逻辑与2).由三个JK触发器的输出端时序波形来作为脉冲的计数显示端口,达到计数的功能。3).仿真的时序波形图:该处的参数设置是:仿真时间0-1us。由时序波形图:Q2Q1Q0对应cp脉冲的个数的二进制,所以用JK触发器的输出端来表示计数的个数的二进制。 该仿真的输出文本文件output profile 如下: * Creating circuit file sanweierjinzhijishu-SCHEMATIC1-CHY.sim.cir * WARNING: TH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FILE MAY BE OVERWRITTEN BY SUBSEQUENT SIMULATIONS*Libraries: * Local Libraries :* From PSPICE NETLIST section of d:Program FilesOrcadPSpicePSpice.ini file:.lib nom.lib *Analysis directives: .TRAN 0 1us 0 .PROBE V(*) I(*) W(*) D(*) NOISE(*) .INC .sanweierjinzhijishu-SCHEMATIC1.net * INCLUDING sanweierjinzhijishu-SCHEMATIC1.net * source SANWEIERJINZHIJISHUX_U1 $D_HI CLK $D_HI CLEAR Q0 M_UN0001 $G_DPWR $G_DGND JKFFRX_U2 Q0 CLK Q0 CLEAR Q1 M_UN0002 $G_DPWR $G_DGND JKFFRX_U3 N00838 CLK N00838 CLEAR Q2 M_UN0003 $G_DPWR $G_DGND JKFFRU_DSTM1 STIM(1,1) $G_DPWR $G_DGND CLEAR IO_STM IO_LEVEL=0 + 0 0+ +.03uS 1+REPEAT FOREVER+ +.98uS 0+ +.03uS 1+ ENDREPEATU_DSTM2 STIM(1,1) $G_DPWR $G_DGND CLK IO_STM IO_LEVEL=0 + 0 0+ +.02uS 1+REPEAT FOREVER 【时钟周期为0.04us,高低电平各为0.02us】+ +.02uS 0+ +.02uS 1+ ENDREPEATX_U4 Q1 Q0 N00838 $G_DPWR $G_DGND AND2* RESUMING sanweierjinzhijishu-SCHEMATIC1-CHY.sim.cir *.END* 06/19/12 13:37:03 * PSpice 9.2 (Mar 2000) * ID# 1 * * Profile: SCHEMATIC1-CHY C:sanweierjinzhijishu-SCHEMATIC1-CHY.sim * Digital Gate MODEL PARAMETERS 2 关于74LS161芯片的各模块结构及功能: 74LS161 芯片的外引脚 74LS161芯片 74ls161计数时的外部引脚连接图 同步四位二进制74LS161的计数真值表:74LS161的计数功能真值表:CP ENT ENP A B C DQD QC QB QA 0 0 0 0 0 0 a b c d d c b a 1 1 0 保持 1 1 0 保持,但RCO=0 1 1 1 1 计数此功能在74LS161级联构成十六位二进制的计数时,利用了ENT和ENP两个端口的功能,在ENP=1的情况下利用ENT为0时保持,为1时启动计数有所体现。由门电路及JK触发器共同集成的74LS161的结构图:如图:利用JK触发器的使能端口R来作为总的清零端。ENT与ENP共同为1是计数,ENP为0时进位直接为0。此功能在芯片级联扩展时会使用得到。然后设定各参数之后的时序波形图:上图有设定LOAD装载功能:在进位为1后,即达到最大计量范围后,若LOAD低电平有效时,输出端装载输入端A,B,C,D上的数据。其输出文本文件:* Creating circuit file shiyan1-schematic1-chy.sim.cir * WARNING: TH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FILE MAY BE OVERWRITTEN BY SUBSEQUENT SIMULATIONS*Libraries: * Local Libraries :* From PSPICE NETLIST section of d:Program FilesOrcadPSpicePSpice.ini file:.lib nom.lib *Analysis directives: .TRAN 0 60us 0 1u .PROBE V(*) I(*) W(*) D(*) NOISE(*) .INC .shiyan1-SCHEMATIC1.net * INCLUDING shiyan1-SCHEMATIC1.net * source SHIYAN1X_U1 N01616 CP N01723 CLEAR Q0 M_UN0001 $G_DPWR $G_DGND JKFFRX_U39 N02385 N04249 N01905 $G_DPWR $G_DGND AND2X_U30 ENP ENP N06661 $G_DPWR $G_DGND AND2X_U65 $D_HI N05458 N04018 $G_DPWR $G_DGND NAN2X_U63 N08026 N05458 N02591 $G_DPWR $G_DGND OR2X_U56 N06661 Q0 N07905 $G_DPWR $G_DGND AND2X_U2 N01795 CP N01905 CLEAR Q1 M_UN0002 $G_DPWR $G_DGND JKFFRX_U68 N05458 N04680 N05018 $G_DPWR $G_DGND NAN2X_U60 N06661 N05458 N02630 $G_DPWR $G_DGND OR2X_U40 N05018 N02489 N05089 $G_DPWR $G_DGND AND2X_U71 $D_HI N05458 N04630 $G_DPWR $G_DGND NAN2U_DSTM1 STIM(1,1) $G_DPWR $G_DGND LOAD IO_STM IO_LEVEL=0 + 0 1+ +35.5uS 0+REPEAT FOREVER+ +25uS 1+ +35.5uS 0+ ENDREPEATX_U66 N05458 N04249 N04274 $G_DPWR $G_DGND NAN2X_U3 N05089 CP N02096 CLEAR Q2 M_UN0003 $G_DPWR $G_DGND JKFFRX_U57 N06661 Q0 Q1 N07944 $G_DPWR $G_DGND AND3U_DSTM2 STIM(1,1) $G_DPWR $G_DGND CP IO_STM IO_LEVEL=0 + 0 0+ +1uS 1+REPEAT FOREVER+ +1uS 0+ +1uS 1+ ENDREPEATX_U59A LOAD N05458 $G_DPWR $G_DGND 7404 PARAMS:+ IO_LEVEL=0 MNTYMXDLY=0X_U69 $D_HI N05458 N04680 $G_DPWR $G_DGND NAN2X_U41 N02489 N04680 N02096 $G_DPWR $G_DGND AND2X_U36 N04013 N02630 N01616 $G_DPWR $G_DGND AND2X_U61 N07905 N05458 N02385 $G_DPWR $G_DGND OR2U_DSTM3 STIM(1,1) $G_DPWR $G_DGND CLEAR IO_STM IO_LEVEL=0 + 0 0+ +3uS 1+REPEAT FOREVER+ +59uS 0+ +3uS 1+ ENDREPEATX_U4 N02192 CP N02308 CLEAR Q3 M_UN0004 $G_DPWR $G_DGND JKFFRX_U73 Q0 Q1 Q2 ENP Q3 RCO $G_DPWR $G_DGND AND5U_DSTM4 STIM(1,1) $G_DPWR $G_DGND ENP IO_STM IO_LEVEL=0 + 0 1+ +.5uS 1+REPEAT FOREVER+ +.5uS 1+ +.5uS 1+ ENDREPEATX_U58 N06661 Q0 Q1 Q2 N08026 $G_DPWR $G_DGND AND4X_U37 N02630 N04018 N01723 $G_DPWR $G_DGND AND2X_U67 $D_HI N05458 N04249 $G_DPWR $G_DGND NAN2X_U42 N05206 N02591 N02192 $G_DPWR $G_DGND AND2X_U64 N05458 N04018 N04013 $G_DPWR $G_DGND NAN2X_U62 N07944 N05458 N02489 $G_DPWR $G_DGND OR2X_U38 N04274 N02385 N01795 $G_DPWR $G_DGND AND2X_U70 N05458 N04630 N05206 $G_DPWR $G_DGND NAN2X_U43 N02591 N04630 N02308 $G_DPWR $G_DGND AND2* RESUMING shiyan1-schematic1-chy.sim.cir *.END* 06/25/12 15:42:53 * PSpice 9.2 (Mar 2000) * ID# 1 * * Profile: SCHEMATIC1-CHY G:shiyan1-schematic1-chy.sim * Digital Gate MODEL PARAMETERS2. 利用四个74ls161芯片级联构成同步十六位二进制计数器的结构图:时序波形图如下: 以上的仿真时间为0600us,但是只能显示前10位的二进制时序波形,故需要改变横轴的仿真时间取值范围。所以要在菜单Analysis中修改仿真横轴时间的取值范围,例如增加至0-10000us,相应减小脉冲的周期。使时序波形图能完整的把16位二进制的时序图表示出来。上图可知当十六位均为1时,RCO4也为1,显示其最大的计数量程。上图因脉冲周期过小的关系,后六位的时序不够清晰,单独查看后六位的时序波形有:在为了得到完整的十六位计数波形时,修改时间范围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他参数的修改,如CLEAR:第一次仿真范围是0-600时,设置的高电平清零无效的时间是延迟到600us ,但是若修改了横轴取值时间范围时,忘记修改CLEAR信号源的延迟时间范围的话,会造成计数范围缩小,引起结果的失真:故在设置参数时,应使CLEAR在计数时间均保持高电平无效状态.该仿真的输出文本output profile为:* Creating circuit file shiliuwei-SCHEMATIC1-jilian.sim.cir * WARNING: TH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FILE MAY BE OVERWRITTEN BY SUBSEQUENT SIMULATIONS*Libraries: * Local Libraries :* From PSPICE NETLIST section of d:Program FilesOrcadPSpicePSpice.ini file:.lib nom.lib *Analysis directives: .TRAN 0 10000us 0 1u .PROBE V(*) I(*) W(*) D(*) NOISE(*) .INC .shiliuwei-SCHEMATIC1.net * INCLUDING shiliuwei-SCHEMATIC1.net * source SHILIUWEIX_U1 CP TP TP CLEAR TP M_UN0001 M_UN0002 M_UN0003 M_UN0004 Q0 Q1 Q2 Q3+ N03561 $G_DPWR $G_DGND 74161 PARAMS:+ IO_LEVEL=0 MNTYMXDLY=0U_DSTM1 STIM(1,1) $G_DPWR $G_DGND TP IO_STM IO_LEVEL=0 + 0 1+ +.5uS 1+REPEAT FOREVER+ +.5uS 1+ +.5uS 1+ ENDREPEATX_U2 CP TP N03561 CLEAR TP M_UN0005 M_UN0006 M_UN0007 M_UN0008 Q4 Q5 Q6+ Q7 N03665 $G_DPWR $G_DGND 74161 PARAMS:+ IO_LEVEL=0 MNTYMXDLY=0U_DSTM2 STIM(1,1) $G_DPWR $G_DGND CP IO_STM IO_LEVEL=0 + 0 0+ +.02uS 1+REPEAT FOREVER+ +.02uS 0+ +.02uS 1+ ENDREPEATU_DSTM3 STIM(1,1) $G_DPWR $G_DGND CLEAR IO_STM IO_LEVEL=0 + 0 0+ +20uS 1+REPEAT FOREVER+ +9995uS 0+ +20uS 1+ ENDREPEATX_U3 CP TP N03665 CLEAR TP M_UN0009 M_UN0010 M_UN0011 M_UN0012 Q8 Q9+ Q10 Q11 N01744 $G_DPWR $G_DGND 74161 PARAMS:+ IO_LEVEL=0 MNTYMXDLY=0X_U4 CP TP N01744 CLEAR TP M_UN0013 M_UN0014 M_UN0015 M_UN0016 Q12 Q13+ Q14 Q15 N01959 $G_DPWR $G_DGND 74161 PARAMS:+ IO_LEVEL=0 MNTYMXDLY=0* RESUMING shiliuwei-SCHEMATIC1-jilian.sim.cir *.END* 06/19/12 14:51:27 * PSpice 9.2 (Mar 2000) * ID# 1 * * Profile: SCHEMATIC1-jilian C:shiliuwei-SCHEMATIC1-jilian.sim * Digital Gate MODEL PARAMETERS总结: 这次仿真设计实验是在利用T触发器的分频特性,同时结合门电路功能来进行计数功能。因各模块若组合在一起电路图复杂且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分成几个子模块来进行原理剖析。1.首先利用同步的三位二进制计数原理,初步了解计数功能的具体功能及结构组成。2同步三位计数器扩展到四位的时候,增加的使能端以及门电路功能都是要考虑到的。在此功能中,同时设计了利用门电路加以JK触发器合成74LS161芯片的同步计数功能。该芯片的使能端了解可以方便下一步的级联时能够清晰的级联74LS161芯片。3.此次仿真实验的目的是十六位计数,我们使用到的芯片是四位的,所以我们首先考虑用最少的芯片个数来级联。优先考虑由四个74LS161芯片来合成。且级联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延时的问题。4.这次实验中不仅了解到JK触发器的扩展应用,同时来学会对各信号源参数设置来改变输入信号,完成不同的应用功能。例如:在信号源的设置中:如果STARTVAL起始电平是0,如下设置的话这信号源为一个周期为1us的时钟周期。 但是如果STARTVAL起始电平设置为1.则该信号源会一直为1高电平信号所以实验中参数的设置是仿真实验成功不可缺少。附件: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一)题目;(二)目录;(三)论文主体(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四)附录。具体分述如下: (一)题目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二)目录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文章展开的步骤和作者思路。目录格式是论文的结构层次,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用格式应全文统一,每一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一行。目录独立成页,以章、节、小节来编排。(三) 论文主体1、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报导作用。中文摘要一般以200-300个字为宜。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5个。其中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任何标点。2、正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1)引言引言也称前言、导论、导言、绪言、绪论等。它的作用是向读者初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回顾;写作资料的来源、性质及其运用情况,论文的规划和简要内容;研究中的新发现;课题的意义等。(2)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学术理论水平和创造性工作的综合体现,是作者运用掌握的材料与方法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部分,其任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不同论文研究的课题性质、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论型、实验型和描述型论文的正文格式和写法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即:主题明确:全文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离题;论证充分:有观点、有思路、有材料、有说服力;结论清楚:研究导出的结论不含糊、易理解;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流畅、条理清晰。(3)结论结论是论文要点的回顾和提高,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结论中应对本篇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存在什么问题给出明确的回答。撰写结论时,要注意精炼准确、总结提高、前后呼应。3、致谢(无必要时可省略)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谢意,言辞恳切,实事求是。4、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须在论文的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以公开发表过的、作者真正阅读过的、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或直接引用的为限,未发表过的论文、试验报告、内部资料等不宜列入。参考文献的列写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写。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详见“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四)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凡不宜收入正文中的、又有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如:大号的设计图纸;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但以研究软件程序为主的毕业论文题目,其程序可作为正文的一部分);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其它内容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文献综述等可另行装订成册。二、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一)书写规范1、 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不得泄漏国家和单位机密。2、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体例统一,文句通顺,无语法错误,简化字符合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规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单位用正体,符号用斜体。4、使用外文缩写代替一术语时,首次出现的,应用括号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5、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等应使用全名,如不得把“大学”简写成“衡阳师院”或“衡师院”。6、公式应另起一行并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示于公式所在行的行末右端。公式编序可以全文统一,依前后次序编排,也可以分章节编排,但二者不能混用。文中公式、表格、图的编排应统一。7、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写成:“由式(5)可知”。8、文中表格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表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表格时,“表”在前,序号在后,如:“见表8”。 表格格式可采用三线表,表格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位于表格上方,表序在前,表名在后,其中空一格,表名末不加标点符号。如: 9、文中插图都应有名称和序号,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图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插图时,“图”在前,序号在后,如:“见图12”。图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写于图的下方,图序在前,图名在后,其中空一格,末尾不加标点。如: 插图应用Word文档绘制,或用CAD绘制后插入,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特殊情况除外)。10、“正文”中如对某一术语或情况需加解释而又不宜写入正文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置于右上角,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11、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参考文献采用宋体5号字。正文引用参考文献依次编序,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上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2”,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2。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1983.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g.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12 万锦堃.中国大学党报论文文献(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徐超.氧化锌的制备、改性及其光催化研究 学位论文硕士 2010:22-23贺敏强 表面分子印迹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博士论文2012张邦文, 谢长生, 胡军辉, 王辉虎, 桂阳海. 金属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磁致排列实验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6(11): 2131-2134注:A-论文集中的文章;J期刊;C论文集;M书;N报刊;D学位论文;S标准;P专利;EB/OL电子文档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按序列在文末参考文献前。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学加圆圈标注(如、)。(二)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应按规定格式用激光打印机单面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国际标准A4型复印纸。2、页面设置:版心为297210mm;上下页边距均为3cm,左页边距为2.5cm,右页边距为2cm,装订边0.5cm;页码居中;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3、论文题目: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4、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系 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5、摘要(上空二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中文摘要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摘要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摘要(宋体,五号字,加粗)(宋体五号字)6、关键词中文关键词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关键词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关键词(宋体,五号字,加粗);(宋体五号字)7、目录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目 录(黑体四号字)(自然空二行)1. (1)(黑体小四号字)1.1 (2) (宋体五号字) 1.1.1 (6) (宋体五号字) 2. (40) (黑体小四号字) 8、正文字体要求每章题目左顶边、黑体四号字;每节题目左顶边、黑体小四号字;每小节题目左顶边、黑体小四号字。正文文字用宋体小四号汉字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字体,每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9、行间距要求正文行距设置:设固定值22磅。每章题目与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段前1行、段后1 行。 每节题目与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段后0.5 行。10、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编写为:1. ,2., 3.,。节,编写为:1.1、1.2,2.1、2.2。小节,编写为:1.1.1, 1.1.2。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 。正文字体、行间距要求及章节序号编制如下所示:1 (黑体四号字,段前1行、段后1行)1.1 (黑体小四号字,段后0.5行)-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 1.2 (黑体小四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1.2.1 (黑体小四号字)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1.2.2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 22.1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11、毕业论文(设计)打印顺序依次为:论文题目 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 关键词 目录 正文 文后注(可省项)参考文献 英文题目、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三、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装订规范1、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封面 (格式见附件1,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格式见附件2,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格式见附件3,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格式见附件4,可从大学网页下载);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要求中第11项的所有内容);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封底。2、 附件另行装订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较多,且不宜收入正文中的有关材料,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或开题报告、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非软件设计题目中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等,可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封面 ;目录;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原文(译文在前,原文在后);公式推演过程、计算机程序等;封底。3、某些特殊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图纸等较多时,应按要求整理完毕后装入专用资料袋或专用资料盒,做到资料齐全、工整美观。 四、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填写说明(一)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指导教师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文件,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任务书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查后下达给学生。(二) 任务书必须针对每个学生下达,不能多人共用,若是几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是每人各有专题,各有侧重。选题要恰当,任务要明确,难度要适中,份量要合理,使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和研究内容。(三) 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改动。(四)填写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或任务、目标):(1)工程设计类课题:明确设计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的具体要求、该学生的侧重点、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开题报告、设计说明书、图纸、译文及计算机应用要求等)等内容应填写具体、明确。(2)软件开发类课题:明确软件开发的具体任务,一般应包括弄清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建立仿真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上机调试与结果分析等具体内容,应完成的工作量要求(如开题报告、论文、译文、程序以及程序使用说明等)要填写具体、明确。(3)实验研究或科研类课题:明确课题的来源,具体任务目标,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该学生的研究重点,研究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计算机应用及工作量要求(如论文、开题报告、译文等)应填写具体、明确。(4)文科类毕业论文:明确课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整理分析,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要求完成的工作量(论文文献评述、译文等)。2、 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3、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在确定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明确了基本要求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相关信息,指导学生收集主要参考资料和文献。4、教研室意见一栏,各系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指导小组组长签名等。五、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填写说明(一)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由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质量、答辩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意见综合评定。(二)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主要看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同时考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含设计思想、知识运用、工作能力、创造精神、工作作风等),全面衡量,实事求是。最终成绩的优秀与良好率之和应控制在50%以内,优秀率控制在10%以内。(三)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必须认真而全面考核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文本质量和工作态度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评语(评语应在200字以上,用钢笔填写),并给出建议成绩。(四)论文评阅人评语论文评阅人着重审阅论文文本,考查其工作思路、理论观点、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外语能力及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图纸的规范性等,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评语(评语应在200字以上,用钢笔填写),并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