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工程岗位工作标准:专业工程师4.6专业工程师4.6.1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参与草拟或制(修)订本指挥部(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办法和工作标准、实施细则。(2)认真勘查现场,做好本专业初步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审核和技术交底工作。组织全线贯通复测工作。(3) 负责监督本专业勘察设计进度和设计单位执行鉴定意见情况,督促设计单位做好优化设计工作。(4) 参与工程咨询、施工监理和施工总承包招标工作。参与设计合同、工程咨询合同、施工合同的起草工作。(5)制定本专业质量创优管理目标体系和质量通病预控对策体系,做好日常检查、平时抽查和专项检查,全过程全方位抓好创优规划的实施。(6) 负责组织编制本专业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施工单位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查重大施工方案;根据技术标准和规范,参加制定或审查施工细则、相关施工工艺、工序。(7) 负责组织本专业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参加重大技术方案、重大技术问题、主要设备及系统选型的研究审查工作。(8)审查营业线施工实施方案和施工安全专项措施,参加施工把关。(9) 督促专业工程的组织实施,落实施工计划;负责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控制,及时协调处理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10) 做好本专业验工计量工作,参加变更设计管理工作,初审类设计变更单,负责类变更设计的资料整理、上报。(11) 参加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参与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交分析报告。(12) 做好本专业工程设计文件、图纸和技术资料的移交归档工作。 (13) 及时收集工程信息,定期对本专业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总结。编制本专业总、年度投资、进度计划,做到月分析、季总结,切实加强项目的动态管理,确保目标兑现。(14) 参加单位工程验收,组织抽查施工单位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情况)资料。(15) 参与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和工程总结以及竣工验收交接工作。(16)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4.6.2专业工程师工作要点1.线路工程师1)路基工程线路工程师应将地基处理、路基填筑、基床表层、边坡防护、支挡结构、路基排水及沉降观测等作为系统工程,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工程质量。(1)地基处理一般要求地基处理施工前,应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测定边界范围,开挖两侧排水沟,疏通排干地表积水,清除场内杂物、杂草。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抽水、清淤、回填工作。施工前核查地质资料,并进行地基处理的各项工艺性试验。当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基床范围内天然地基土质及其天然密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对于级铁路、新建时速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和新建时速300-350km/h有碴客运专线铁路,其地基土比贯入阻力ps值应大于1.5mpa或允许承载力应大于0.18 mpa。对于新建时速300-350km/h无碴客运专线铁路,其地基土比贯入阻力ps值应大于1.8mpa或允许承载力应大于0.20 mpa。对于级铁路,其地基土比贯入阻力ps值应大于1.2mpa或允许承载力应大于0.15mpa。对于不能满足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在雨季施工采取“一降、二盖、三改良”的基底处理措施。一降是做好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二是清表要及时回填,如遇下雨来不及回填,应及时覆盖;三改良时当地基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换填0.30.4m的改良土,并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2)软土路基地基处理砂桩、碎石桩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在工程桩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性试桩,掌握该场地的成桩施工经验及各种操作技术参数,满足各种设计参数,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工艺性试桩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根。砂桩桩体用砂应选用一定级配的中、粗、砾砂,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桩桩体应选用一定级配且未风化的干净碎石或砾石,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施工前在料场抽样检验砂子含泥量、筛分试验颗粒级配。成桩施工宜采用振动成桩法或锤击成桩法。振动成桩法宜采用重复压拔管法,锤击成桩法宜采用双管法。碎石桩的施工顺序应由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振动法施工时,应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砂及碎石量、提升高度和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以保证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冲击法挤密根据冲击的能量,控制分段的填砂及碎石量和成桩的长度。采用双管法施工时按贯入度控制,保证桩身的连续性、密实性及其周围土层挤密后的均匀性;采用单管法施工时,以提管速度控制桩身的连续性。砂桩和碎石桩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饱和粘性土的质量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12周后进行,对其它土可在施工结束后35天进行。桩身密实检验数量应不少于桩孔总数的2%,检测结果如有占检测总数的10%的桩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桩或其它措施浆喷搅拌桩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使用的固化剂和外掺剂必须通过室内试验检验方能使用。保证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的垂直度,搅拌桩的垂直试验偏差不得超过1.5%,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为保证桩端施工质量,当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座底30s,使浆液完全到达桩端。搅拌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要求,深度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5s。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对不合格的桩应根据其位置和数量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补桩或加强邻桩等措施。成桩应检验桩长、桩体强度及成桩均匀性。并按设计要求进行载荷试验,浆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地基,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钻孔取芯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成桩14天、28天后,用zy - 150钻机岩芯管全孔取芯观察搅拌均匀程度,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钻芯后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粉喷搅拌桩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粉喷桩属地下隐蔽工程,其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加固料用量、桩长、复搅长度及施工中有无异常情况,记录其处理方法及措施。成桩应检验桩长、桩体强度及成桩均匀性。并按设计要求进行载荷试验,粉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地基,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袋装砂井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与检验,按规定做好砂子质量和含泥量的控制,对砂袋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缝制尺寸要按5%抽样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土工织物。打设套管前要认真检查套管长度、直径是否与设计相符,管内有无杂物,桩尖活门开启是否灵活,封闭是否良好。检查灌制的砂袋是否饱满,外观有无裂缝、缩颈或鼓胀现象。施工中随时检查套管成孔位置,垂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施打时设专人观测套管的入土深度,桩机是否出现倾斜或位移,出现问题要及时更正。检查砂袋入井过程是否顺利,露出井外砂袋长度是否与理论值相符。套管拔出后要检查砂袋的外露长度。(3)路堤填筑路堤必须在严格按设计文件进行地基处理并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才开始填筑。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不同填料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分别对基床以下部位、基床底层、表层三个部位的填筑进行试验工作,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软土路基填筑时必须控制填土速率,加强沉降观测,预测沉降趋势及工后沉降量,确定放置或预压堆载时间,并对路堤施工过程及工后地基的变形进行动态观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填筑压实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台数确定。为了保证机械有足够的安全作业场地,每区段长度一般应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只能进行该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整修验收阶段施工阶段准备阶段填土区段整平区段压实区段检测区段摊铺整平分层填筑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路基修整地基处理施工测量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求基床以下路堤应优先选用a、b组填料和c组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土源性质进行改良后填筑。路堤填筑施工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对填料的材质、工程特性进行试验,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及粒径,并对路堤填筑质量及时进行检测。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先填边后填心,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或采用专用边坡压实机械施工。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填料摊铺平整,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填料碾压前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及时采用洒水措施;当填料含水量过大,采用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路基整形完成,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静压,压路机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路基经过稳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原则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弱后强”。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局部有松软现象时,应及时挖除,用合格填料换填,以保证路基整体强度。路肩两侧应多碾压两遍,边坡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夯实。碾压完成后,按填料种类采用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k30检测仪对压实土的含水量、压实系数、地基系数进行检测。路基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路基临时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满足环保要求。填石路堤块石最大尺寸在基床底层不得大于15cm,在基床以下路堤不得大于30cm。物理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化学改良土的配合比还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外掺料与改良土填料应拌合均匀,色泽一致,无灰团、灰条和花面现象。软土路堤填筑质量控制措施软土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并在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填土速率,控制沉降速率小于10mm/d,水平位移速率小于5mm/d。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如位移量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停止填土,必要时应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并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对路基动态设计控制工后沉降。动态设计就是对埋设的沉降观测设备按预定频率及精度进行观测,从而得到地基沉降-时间-荷载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计算来调整、修改设计如预留沉降量、预压时间、滞留沉降期等,并以调整后的设计去指导施工,再利用施工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再次进行重新调整、修改设计并指导施工,以达到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及沉降速率的目的。必要时对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根据实测沉降曲线分析推算在规定的工期内如不能满足工后沉降要求时,对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根据在预压期沉降观测资料,计算工后沉降,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卸载时间。对路基沉降量进行估算。工后沉降控制值:正线为15cm,沉降速率4cm/年;路桥过渡段8cm,支线及站线30cm。在轨道施工前对路基评估。根据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资料,审查路基填料种类、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检测控制指标、级配碎石表层的检测控制指标,对路基压实质量、对时间-沉降曲线进行分析,推断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轨道铺设要求。了解路基填筑的整体质量,判断路基填筑是否均匀、过渡段分界是否明显、级配碎石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路基评估判断路基是否满足轨道铺设条件。(4)路堑土质及软质岩石路堑的工艺流程测 量 放 样地表排水、清理障碍全断面逐层分段开挖地表排水、清理障碍基底土质检验基 床 土 碾 压检测基床密实度边 坡 整 修分 段 验 收检测断面尺寸施工机械整备配 合 排 水技术交底检测基底中线标高图1路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框图硬质岩石路堑工艺流程现场勘察、收集资料以确定方案爆破方案设计、审批及施工准备现场试爆有关器材测试测 量 定 位炮眼检查验收现场清理施工准备人员组织安排料 具 准 备呈报公安局审批确定爆破方法药室及网络计算安全检算防护措施施工组织设计装药及炮眼堵塞连接爆破网络起 爆爆破现场检查、瞎炮及危石处理装 运 碴 块转入再次循环设立爆破警戒区解 除 警 戒测试爆破网络钻 眼图4 石方爆破施工工艺框图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路堑施工时根据开挖深度及时进行支挡防护工程的施工,做到随开挖随支挡。路堑挖方边坡,尤其是高边坡防护,坡顶及坡脚保证排水畅通,保证边坡的稳定及长期安全使用。路堑开挖前首先做好路堑顶部的天沟、截水沟,保证其排水通畅,并经常检查防止渗漏。土质及软质岩石路堑平缓横坡上采用横向台阶开挖方式,深路堑采用分层开挖方式。路堑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部分辅以人工开挖。堑边坡根据测设的边桩位置,当机械开挖至靠近边坡0.10.2m时,改为人工修坡。不设圬工防护的边坡,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刷坡,有防护地段及时做好防护。边坡上由于孤石等造成的坑穴、凹槽,采用挖台阶浆砌片石嵌补。路堑中对易风化的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质基床,其基床表层范围内应进行换填并符合基床表层压实标准规定。当开挖接近路基面标高时,检验基床范围内地基允许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满足设计要求,测设基床表层断面和标高,按每10m间距挂线,人工开挖基床表层,并进行基床表层换填级配碎石;如不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基床底层进行改良或加固处理后,再分层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标高,最后进行基床表层换填级配碎石施工。路基面做成4横向排水坡。硬质岩石路堑采用光面爆破,临近既有公路及建构筑物时采用钢管排架防护,确保爆破施工的安全。地下水石质路堑爆破采用防水炸药爆破,及时做好汇水坑及排水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基之外后,进行基床表层换填施工。(5)基床基床与其以下路堤的分界面和基床底层与表层的分界面均压实、整平,并经检查核对其高程后,再分别按基床构造的规定填筑压实。基床底层填筑工艺流程基床底层填筑压实施工按基床以下路堤填筑的压实工艺进行,基床底层填料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其压实标准符合标准要求。施工前做好对其下承层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施工中加强填料、填筑压实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中线高程平整度、几何尺寸及压实度严格检查验收。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工艺流程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 “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 “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台数确定。为保证机械有足够的安全作业场地,每个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内只能进行该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运 输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拌合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检测修整区段测量放样检验修整基床底层拌和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基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在铺筑基床表层前,需要对下承层进行地基系数、压实系数和孔隙率复测,对不合格地段进行处理,确保下承层无质量隐患。基床表层填筑采用级配碎石施工,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路碎石道床的有关技术条件。基床表层与上部道床碎石及下部填土之间、基床底层填料与其路堤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上下层的粒径应该符合d15/d854的要求。当与下部填土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基床表层应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基床底层施工前做好对其下承力层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对中线高程平整度、几何尺寸及压实度进行检查验收。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现场检查填料含水率、摊铺厚度、填层面纵横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及要求后,再进行碾压。碾压时由两侧路肩向线路中心碾压,沿线路横向重叠不小于0.4m,纵向衔接处搭接长度不小于2.0m。压实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对站场内多线路基或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基床填筑与压实施工完成后,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验收。控制化学改良土、物理改良土料及外掺料的品种、规格及质量,施工中检查核对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现场检验确认石灰改良剂含量、改良土和外掺料的质量、混合料含水率、铺土厚度、表面平整度符合工艺实验确定的施工参数及要求后,再进行碾压。(6)过渡段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以及路堑与隧道的连接路段,都是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部位。施工时,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在需设置过渡段的部位,从施工控制到工艺技术,工期安排到质量检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轨下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轨道的平顺性满足高速行车的要求。各类过渡段按照设计进行填筑,严格控制填料的配比、粒径级配、含泥量及含水量。过渡段填筑质量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检测。 过渡段质量控制要点基坑回填混凝土所用砂、碎石、水泥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检验符合规定。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其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保证对级配碎石原材料的抽检频次,严格按规范按程序要求验收。级配碎石生产要严格控制好集料配比,含水量的控制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气候条件和施工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调整,级配碎石做到随拌随用。优先安排软土地基地段过渡段路堤的填筑施工。过渡段采用打入桩、挤密桩地基处理措施时,应先施工过渡段打入桩、挤密桩,后施工桥台基础桩基。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等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过渡段地基工程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过渡段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满足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过渡段基底处理过程中及处理后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地面排水,特别是软土、松软土、膨胀土和黄土地基地段,应确保降水及地表径流对施工质量无不利影响。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并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过渡段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设施,进行沉降观测,绘制过渡段沉降时间荷载的变化曲线图,通过对曲线的分析计算调整,修改预留沉降量,预压时间,滞留沉降期等,并以调整后的数据指导施工,严格控制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7)路基防护、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工程包括喷播植草防护、浆砌片石挡墙防护、浆砌片石拱形骨架防护、桩板墙、预应力锚索、挂网喷混植生防护、自钻式锚杆防护、重力式墙等防护形式。路堤防护应安排在适宜时间施工,堑坡防护应随施工完成。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的路基防护工程应在沉降稳定后进行施工。各种防护设施应在稳定的基脚和坡体上施工。在设有支挡结构物及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应先作好支挡结构物、排水设施,再施工防护工程。防护的坡体表面应进行检查处理,防护设施应与坡面密贴结合。路基施工中应核对全线排水系统,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应构成完整的排水体系。边坡防护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路堤边坡应设置坡面防护工程,防护工程视填料性质、气候条件、边坡高度、浸水及冲刷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防护形式。当路堤边坡适宜进行植物防护,且能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时,应优先采用植物防护方法。视路堤高度及填料情况,采用植草、骨架内或边坡斜铺固土网垫等土工合成材料结合植物防护等措施。植物防护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各种水泥砂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石料的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规定。10m以上高边坡防护工程边坡坡面应平整且稳定无隐患,局部凹凸差不大于15cm;喷射混凝土层防护强度等级、厚度、锚杆设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空心砖预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的规定。喷射混凝土喷层应与其基面牢固结合,不得漏喷、脱层。周边与基面之间应无空隙,锚杆锚固材料应无外露现象,周边应封严。深路堑边坡防护采取分级进行,随着路基自上而下开挖,边坡防护按照“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原则施工。路堑天沟在挖方前施工完毕,路堑其他地段防护及排水紧跟路基土石方施工,做到路基成型一段,防护一段;路堤地段防护待土方沉落一段时间后进行。喷播植草及植树尽量安排在雨季进行。支挡结构质量控制要点路基支挡结构工程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执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其中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执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260号)。挡墙(板):基坑开挖高程、基底面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墙身砂浆、片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墙后防水设施、隔水层构造、布设符合设计要求;抗滑桩:桩孔断面尺寸不得小于桩身设计断面尺寸加护壁厚度;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连续完整;锚索:锚索孔布置形式、间距符合设计;每一束锚索规格、组成形式符合设计;锚孔注浆应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应符合锚固试验时取得的压力参数,并二次注浆,确保注浆密实;锚索预应力张拉应分级加力,总拉力满足设计要求。排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排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砂浆采用拌合机拌合,做到砌体砂浆饱满,石料尺寸选配合理,强度满足要求,石料颜色一致,勾缝采用凹缝,墙面平整、美观。挖方段的天沟,以及路基填筑的临时排水工程,尽量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注重做好系统性的永久防排水和施工期间临时防排水,重点做好基底、水沟槽底、路基边坡防排水。各种水沟施工尽量避开雨季,防止地表水下渗。基槽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开挖,达到要求深度后,进行基底检验,验槽合格后分层夯填灰土垫层。做到路基成型一段,排水系统跟进一段,形成合理的防排水体系。排水设施、垫层、滤层的结构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通畅。预制或现浇水沟及盖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水沟的基础与基坑边坡密实、平整。预制件及盖板混凝土强度应拼装平顺,水泥砂浆粘贴密实,接缝咬合完好,与基础和边坡间应用水泥砂浆填塞缝隙。水沟盖板尺寸及盖板间空隙符合设计要求,铺设应平稳。浆砌水沟砌体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路堑侧沟泄水孔设置位置、布置形式、尺寸、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通畅。伸缩缝的设置、缝宽与缝的塞缝符合设计要求,垫层、滤层的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路基面排水设计应结合电缆槽、接触网杆柱、声屏障等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强路基的横向排水设施。(8)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施工按设计要求位置、深度埋设防护栅栏支柱,支柱埋设应稳固。防护栅栏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不松动。防护栅栏在区间线路应贯通封闭,并按设计位置、形状尺寸设“严禁入内”的标志。为避免对路基构筑物造成破坏,接触网支座基础、电缆槽、综合接地、过轨管道、声屏障基础等在路基施工时系统考虑,电缆槽、接触网支座基础在基床表层施工后采用专用机械进行施工,施工时确保位置准确、尺寸无误。声屏障基础在基床表层施工后进行施工。(9)路基观测路基工程施工要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动态观测。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进行复核校正。观测装置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施工中应保护好观测基桩及观测装置。运用试验成果,做好沉降估算、沉降推算以及松、软地基路基预压时间的预测。加强进场后的地质调查工作,加强沉降观测,根据沉降观测资料控制填土速率,及时评价地基加固措施的有效性。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几何水准测量。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预压期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在填土过程中,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当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在路肩设观测桩,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汇总分析,并提供给设计单位修正完善设计,并作为路基工程验交评定依据。当填筑至基床表层时,应预测路基放置期间沉降量及工后沉降,如在放置期间沉降不能稳定,应采取措施,使铺轨后的估算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竣工验交时,沉降观测设施和观测资料应与工程同时移交给工程接收单位。2)轨道工程轨道铺架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收规范的要求;轨道及相关部件质量指标符合设计和技术条件的规定;无碴轨道铺设精度指标符合设计与技术条件的规定;各种标志的数量、位置、高度及标识的方向符合设计要求,设置牢固,道床断面正确,边坡整齐美观。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施工由路基和底碴验收、底碴摊铺、基地焊接、轨料整备装运、长轨铺设、卸碴整道、现场焊接、应力放散、锁定焊接线路、大号码道岔机械铺设、线路整修、磨轨和轨检车检测等作业组成。(1)底碴摊铺线路路基经交接复测,达到底碴摊铺的条件后,即组织人员进行施工放线,然后用摊铺机进行底碴的摊铺作业。底碴的摊铺作业分单线道床摊铺和双线道床摊铺两种形式。单线道床摊铺单线道床摊铺宽度为4.52m,摊铺机就位于单线线路中心进行摊铺作业。摊铺机单线就位,自卸汽车从就近存碴场运道碴于摊铺机前。自卸汽车卸道碴于摊铺机料斗内,当道碴将料斗全宽度充满时,摊铺机开始摊铺作业,自卸汽车边卸道碴边和摊铺机同步向前行进。验收基床表层区段摊铺区段检测修整区段检 查 验 收测 量 放 线运 碴 上 料摊铺机摊铺检 测 试 验整 修 防 护底层道碴施工工艺流程图自卸汽车卸完道碴开走,摊铺机等待下一车道碴循环作业。压路机紧随摊铺机后进行压实,洒水车配合,保证底层道碴的平整度。双线道床摊铺双线摊铺道碴施工工艺和流程与单线基本相同,只是摊铺机就位于双线进行摊铺,摊铺宽度9.4m,一次即可完成双线底碴摊铺任务。(2)基地焊接基地焊接场地由100m短轨存放区、焊轨生产流水线和500m长轨存放区组成。轨生产流水线是由吊装、供轨工位、焊前调直工位、除锈工位、焊接工位、正火工位、粗磨工位、水冷工位、四向调直工位、细磨工位、精磨工位和探伤及检验工位组成。基地焊接采用流水作业法在焊轨生产线上进行,长钢条的生产按以下工序进行:钢轨卸车及堆放进场钢轨采用四台移动龙门吊(配有吊轨扁担)卸车,钢轨正向平行堆放在存放台上,排列应整齐、稳固。多层堆码时,层间垫木必须平直,上下同位。同一层垫木的间距为4.55m。不同钢种及轨型的钢轨应分类堆放,禁止混放。钢轨进场检验对照“质保书”,检查进场钢轨的钢种、型号。检查钢轨外观有无硬弯、扭曲、裂纹、毛刺、折叠、重皮、夹渣、结疤、划痕、压痕、碰伤等缺陷。对钢轨批次、炉号、长度进行记录;存在缺陷的钢轨对其缺陷种类及部位、尺寸、进场日期等内容进行逐项登记,缺陷超标严禁使用。配轨根据无缝线路设计图纸,编制配轨表。按配轨表的顺序和要求,丈量每根钢轨长度,依次配轨,并在自动流水作业线上按顺序焊接钢轨。配轨时,用于正线钢轨的最小长度不得短于9m,特殊地段不小于6m,两根短轨不得焊接在一起。焊前调直先用1.5m钢直尺检测钢轨的平直度和扭曲,用dhr315固定式调直机对超出规定公差范围的钢轨轨端进行调直。轨端0.5m范围内无法调直的死弯、翘头和扭曲超限的需要用锯轨机锯掉。焊前除锈钢轨在焊接前要对钢轨的工作踏面、下表面及两端除锈处理。采用钢轨除锈机除锈,钢轨除锈面应显出金属光泽达80%以上,在距端面500mm范围内的钢轨应无锈垢。加工好的除锈刷磨面,要保证轨端除锈后与钳口的接触面干燥,且不得用手触摸或受水、烟、油、灰的污染,否则应重新除锈处理。除锈结束,及时、准确、真实填写除锈记录。除锈刷磨面待焊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处理。装卸100m钢轨锯 轨刷 磨 除 锈预 热 交 接钢 轨 焊 接自然冷却、喷号中频正火及风冷冷 却人 工 粗 磨水 冷四 向 调 直钢 轨 精 磨仿 形 细 磨钢 轨 探 伤形状尺寸检验500m长轨条装卸锯 轨配 轨 平 台钢轨焊前校直nnyy基地焊接长钢轨工艺流程图预热交接交接工位是将经过焊前处理的钢轨传送给焊机。如遇到低温焊轨,可用设在此处的电加热棒对轨头进行加热(同时加热两个轨端)。如气温在零下15左右时,用6kw的加热棒对轨头850mm范围加热6分钟,可使轨温达到10以上,确保轨端焊接的初始温度不低于10。钢轨焊接钢轨接头应采用gass80/580焊轨机。能够对新轨或旧轨进行自动对正、起拱量调整、焊接、推凸。完全能满足高速铁路焊接标准和精度。经对中、调尖峰、闪光、顶锻、推凸工序将短轨焊接成设计长度的长钢轨。焊接前要确认前一班的焊接记录,并确认供电、液压、控制、冷却等系统正常。并且不得随意改动焊机的各项参数。确认待焊钢轨除锈处理符合工艺要求、焊接参数与所焊轨种一致。焊机主机、附属设备及控制、记录系统必须完好,各工艺参数应按标准工艺调整定位,并使作业保持稳定正常。选定焊轨基准面,进轨、夹持、对齐、确认、焊接。对齐时,轨顶面、内侧工作面和轨底面的错位量分别不得超过0.2mm、0.2mm和0.5mm。当轨端加热到塑性状态后,焊接机能自动夹紧钢轨使轨端顶压,使轨端焊成整体。钢轨焊接后,由于焊接时的顶压,使焊接轨端处凸出,利用推刀将焊瘤推掉。焊后接头不得有夹渣、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电击伤、推亏母材等缺陷。焊工对焊后情况进行确认,并及时、准确、真实填写焊接记录。自然冷却、喷号对钢轨焊接接头进行自然冷却。冷却后钢轨温度要求低于500。对长钢轨和各焊头进行编号,以便于长钢轨铺设到线路上后,能根据编号追溯到每个焊头的焊接参数和质量检查记录。焊后正火及风冷正火是细化焊缝结晶颗粒,以提高其延伸率和冲击韧性。正火后立即进行强制风冷以提高焊缝的表面硬度。正火处理必须按工艺规定进行,当焊头温度降到500以下后,用正火机把焊头重新加热到860(轨底角)920(轨头)。焊接接头表面正火加热温度检查,采用测温仪进行测量。按正火工艺要求对焊接接头的正火逐项记录,以备查考。钢轨进入线圈前应及时调控线圈与钢轨的间隙和位置,正火时不得有打火现象;正火机床的风冷装置工作风压为0.150.2mpa,喷风时间为120秒左右。正火处理由该班质检员负责检查。抽查时发现不合格必须重新进行正火处理。用sf4-4型轴流通风机对焊头进行吹风冷却,使钢轨焊接接头温度冷却至200以下。焊后粗打磨粗打磨是对焊接接头范围内轨底角上表面、轨底面、轨顶面及内侧工作面的焊瘤打磨到规定要求。焊后打磨是影响焊接接头几何形状质量的关键工序。打磨前先对接头进行检查。焊后打磨用移动式电动工具的使用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按岗位作业规程要求作业。粗打磨时,应将轨顶面和两侧面及腭部、轨底角上表面及轨底面的残留焊接瘤凸及全部毛边除尽,保持轨顶面弧部形状,不能打亏母材。打磨应纵向打磨,不得横向打磨,并且砂轮不得冲击钢轨,不得在钢轨上跳动,打磨力量不宜过大。打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凹坑;打磨表面不得有发黑、发蓝现象。水冷用水泵抽水循环喷淋焊缝区300mm范围,使焊缝快速冷却,确保焊后调直工位前焊头温度降至50以下,接近环境温度。钢轨四向调直用spm4nl四向调直机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冷调直,并根据环境温度预留一定的上拱度。校直应先垂直方向校直,后水平方向校直。在成品焊缝两侧各500mm范围内校直。焊后调直人员应根据规定,对焊接接头焊后的错位及推凸后的残留量进行检查。发现有超出工艺要求范围的焊接接头,立即与焊机操作人员联系及时调整。若连续发生超限情况,应报告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处理。焊后调直人员应对焊接接头附近的外观质量进行观察检查,发现不合格者及外观有缺陷时,必须报告工班长,并如实记录,以备重点查考。钢轨细磨用fmg22/2型电动手推摆式钢轨仿形打磨机对焊接接头轨顶面和工作面作进一步打磨,轨头及轨底上圆角应打磨圆顺,不得有低接头。打磨过程中辊轮和导向法兰应紧贴钢轨两侧,确保仿形精确。打磨钢轨时,只能往复运动打磨,不得静止打磨,亦不得一面纵向往复打磨,一面又摆动打磨机,造成斜向打磨痕迹。打磨钢轨必须注意磨削量的调整,磨削量不得过大,严禁打亏,严禁打磨表面发黑、发蓝。母材打磨深度不超过0.5mm。钢轨焊头在轨底上表面焊缝两侧各150mm范围内及两侧轨底角边缘各35mm的范围内应打磨平整。钢轨精磨精磨采用mma14la型精磨机对焊缝两侧不小于500mm范围内的轨顶面和工作面进行精磨。使焊头工作面的不平度0.2mm,不得有负误差。开机前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根据测量曲线设定好磨削进给量。精磨应符合要求,认真精磨好每一个焊接接头,电脑对检测检录每一个合格的接头都应留存备考。依据测量曲线,选择合适的进给量和砂磨行程,原则上应先短行程,大进给打磨凸推;再全行程小进给精磨接头。磨削完毕后,再次测量焊缝位置1m范围内的平直度,轨顶面及工作面的平直度允许偏差为00.2mm/m。对磨削后的曲线结果存盘,并作好记录。探伤及检验工位探伤采用cts23型超声波探伤仪判定焊缝各部位是否存在伤损缺陷以检验焊接质量。探伤人员必须持有二级以上无损检测资格证书。按照规定要求,每一个焊接接头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仪使用前,先用对比试块校准,再进行基线校准和灵敏度测试,确认性能良好。探伤每个焊缝前,应在焊缝两侧打磨处涂刷机油,清理焊缝两侧各40cm范围内的锈斑、焊碴、水渍,确保探头和钢轨耦合良好并减少探头磨损。锁上输送线对钢轨的轨头、轨腰、轨底角、轨底三角区进行探伤。探伤时要一看波形显示、二量水平距离、三作波形分析、四定缺陷性质,以便采取措施。探伤记录必须完整、及时、准确。发现缺陷,应将情况附图说明,并填写处理意见。长钢轨存放500m长钢轨的存放采用32台2t固定龙门吊,同步集中控制吊装作业。固定龙门吊在起吊、横移、落钩时同步进行。长钢轨在存放台上存放时,整齐摆放,存放台在同一水平面上。多层堆码时,层间设轻型旧钢轨或方木支垫,垫木上下同位,间距5.05.7m。2.桥梁专业工程师1)基础工程的监控要点(1)明挖基础模板及支架、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的施工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的有关规定。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设施。基坑土方施工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当基础底面处于软硬不均匀地层时,应由勘察设计部门提出处理方案。基坑检查前应递交隐蔽工程检查证。包括:基坑开挖平面图及基础放样资料; 实测的基坑各点资料并与设计标高比较表;进行基坑底面的地质描述并与设计资料比较;检查时施工单位配合相关人员陪同监理工程师进行实际测量,确认提供的资料与实际相符,即可签认隐蔽工程检查证。基坑平面位置、尺寸、高程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基底高程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基底地质,承载力与设计是否相符;基底排水处理,应保证基底无水。碎石、砂类土层基底:基底承重面应修理平整;粘土层:应在天然状况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办法处理,必要时,要求向基底夯入10厘米以上厚度的碎石,碎石层顶面高程不得高于基底设计高程;泉眼可用堵塞或排引的方法处理;岩层基底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倾斜岩层,应将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易风化的岩层基底,应按基础尺寸凿除已风化的表面岩层。在填筑基础时,应边砌边回填封闭。基础圬工:应在基坑无水情况下,浇筑圬工;搞好基坑壁的防护,以免损坏浇好的基础;水下基础圬工终凝后,方可停止基坑抽水;混凝土基础与台身的接缝应按设计文件办理,设计文件无规定时,沿周边予埋直径不小于16厘米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增加整体性,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大于钢筋直径20倍;用测量方法检查中线高程。(2)沉井基础沉井施工前,应根据沉井入土地层及基底持力层或岩面地质资料,制定下沉方案。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在旱地,可在整平夯实的地面上制作沉井,当地下水位低时、土质较好时,可先开挖基坑至地下水位以上适当高程制作沉井。采用模板及支垫支承制造底节沉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支垫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垫木下应用砂填实,其厚度不宜小于0.3m,垫木间用砂填平。各垫木的顶面应与刃脚的底面相吻合。模板及支撑应具有较好的刚性。 底节沉井抽垫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强度应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沉井抽垫受力的要求;抽垫应分区、依次、对称、同步地进行。抽出垫木后,应随即用沙土回填捣实,抽垫时应防止沉井偏斜。沉井下沉在渗水量小的稳定土层中下沉第一节沉井时,宜采用排水开挖下沉。易涌水反沙的地层,不宜采用排水下沉。下沉困难时,在结构受力允许情况下,可采用高压射水,降低井内水位、压重等措施下沉。沉井下沉应符合下列规定沉井应连续下沉,减少中途停顿时间。下沉中应掌握土层情况、做好下趁记录,随时分析判断,选用最有利的下沉方法。沉井下沉时应防止内隔墙受到支承。井内出土应先从中间开始,均匀、对称地逐步向刃脚处挖土。沉井下沉初期,应随时调整倾斜和位移。弃土不应靠近沉井。在不稳定的土层或砂土中下沉时,应保持井内外水位一定的高差,不得翻沙,必要是可向井内补水。沉井接高应符合下列规定沉井接高前应调平。接高时井顶露出水面不应小于1.5m,出地面不应小于0.5m,接高上节沉井模板时,支撑不得支撑于地面上。应防止沉井在接高加重时突然下沉或倾斜,应在刃脚下回填或支垫,接高时应均匀加重.接高后的各节沉井中轴线应为一直线。混凝土施工接缝应按设计要求布置接缝钢筋,清除浮浆并凿毛。纠正沉井倾斜和位移应符合下列规定:偏前应先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当有障碍物时,应首先排除。纠正倾斜时,可采取偏除土、偏压重、顶部加水平力或刃脚下支垫等方法。(3)桩基础 钢围堰对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和施工工艺设计资料进行审查。钢板桩围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桩尖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经过修整或焊接的钢板桩应做锁口通过试验;钢板桩接长时,应采取等长度接长,相邻钢板桩接头上下错开2m以上。并进行全面检查。双壁钢围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围堰底面平均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内外壁板及隔舱板的焊缝,应进行渗透试验;上下隔舱板对齐,各相邻水平环形板对齐,上下竖向肋角必须与水平环形板焊牢。并进行全面检查。(4)钻孔桩安装钻机时,底架应垫平,保持稳定 ,使不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栓牢拉紧。造孔时,应采用小冲程开孔,使初成孔坚实、竖直、圆顺,能起导向作用,并防止孔口坍塌。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的冲击。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要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以免碰撞孔壁或套管。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因故停钻时,孔口应加盖,钻头应提出孔外。钻进时,应经常检查钻头转向装置,使钻头在钻进中能自由转动。钻孔时,为防止冲击震动使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灌砼的凝固,应待邻孔砼砼灌注完毕,并达到2.5mpa抗压强度后方可开钻,以免因震动影响砼质量。灌注砼前孔底沉渣厚度为:柱桩不大于10cm;摩擦桩不大于30cm。柱桩在灌注水下砼前,应射水(或射风)冲射孔底35分钟,翻动沉淀物,然后立即灌注水下砼,射水(风)压力应比孔底大0.05mpa。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钢筋笼分段吊装入孔时,接头必须焊接牢固,上下两段应保持顺直。钢筋笼入孔后,须牢固定位,以免灌注砼过程中发生掉笼或浮笼现象。导管在使用前应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自下而上标示尺度。水下砼封底,必须有隔水栓。砼的初存量应满足首批砼入孔后,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于1m。灌注砼时,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4米;不得小于1米或大于6米。灌注过程中,应设专人经常测量导管埋入深度,导管拔除前,须仔细测探砼面的深度。灌注水下砼,应紧凑地、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砼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砼而变稠凝结,而使测深不准确。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砼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在水下砼灌注将近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合同范例
- 建筑劳务用工合同范例
- 保洁衣服采购合同范例
- 学员转让协议书
- 建设用地流转合同范例
- 公园商品转让合同范例
- 建材业务中介合同范例
- 农村销售物品合同范例
- 疾病与营养防治
- 2024年南平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
- 小程序开发与运营服务合作协议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4.7 解决问题
- 2022年版信息科技新课标《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德育学科模拟试题(四年级)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期刊编辑的学术期刊内容审核标准考核试卷
- DB11T 1481-202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DB42∕T 2241-2024 鱼腥草生产技术规程
-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 2024至2030年中国内燃机制造行业发展形势及未来趋势展望研究报告
- 尿素中含氮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