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居秋暝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格律。2、体会每首诗独特的艺术风格。3、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了解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二、如何读懂诗歌:1. 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 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 :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整合句意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鉴赏一读诗调整体感悟,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二读诗情窥斑见豹,抓住反映诗人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词句三读诗境披文入情,分析诗歌的意象(物象+描写词语景物特点气氛)四读诗意(1)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思想、时代和写作背景 (2)身临其境,想象五读诗趣景物描写的角度炼字炼句情景关系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立意构思等。【相关主题词】意境主题词: 宏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 热闹:热烈、繁华、淳朴、喧闹、欢快 清冷:凄清、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情感主题词: 悲:忧愁、凄苦、悲凉、悲伤、伤感、惆怅、沉痛、消沉、怨愤、寂寞、孤独、烦闷、思念、惜别、依恋、眷恋 喜:欢乐、喜悦、愉悦、恬淡、闲适、悠闲、豪放、赞美、热爱、仰慕思想(态度)主题词: 积极进取、自信豪迈、建功报国、乐观旷达、忧国忧民、批判、讽刺 消极、消沉、颓废、退隐1、山居秋暝二、整体感知: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赏析本诗的画面美。(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自己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三、难点探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3、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明确:首先是为了押韵的需要,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和诗情画意。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小结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写作内容: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表现的主题: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3、表现手法: ()多用白描和衬托,借景抒情 ()其他写景手法: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高低视角结合、绘形、绘声、绘色、比兴手法等 4、语言特点: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山水田园类诗歌的鉴赏: 一个关键:抓住景和情 (意象和意境 ) 景:动静,视听,俯仰,远近 情:知人论世【高考真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全国卷II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明确: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辽宁卷)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清具体说明。(4分) 明确: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等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明确: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安装承包协议合同
- 幼儿园教师合同协议书
- 人才委托服务合同
- 大数据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合同
- 工程造价之~合同
- 基坑支护冠梁施工劳务合同
- 绿化种植协议合同
- 轮胎合伙协议合同
- 先签协议后解除劳动合同
- 合同协议契约精神
- 高考日语复习:日语形容词用法专项课件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课件)
-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
- 新生儿发热护理查房课件
- 第四节土石坝的稳定分析
- 2023年国家药监局直属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公司差旅费报销单
- 《第三节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八年级地理教案
- QC汇报: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