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二0一四年度探放水计划.doc_第1页
煤矿二0一四年度探放水计划.doc_第2页
煤矿二0一四年度探放水计划.doc_第3页
煤矿二0一四年度探放水计划.doc_第4页
煤矿二0一四年度探放水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沙县金川煤矿二0一四年度探放水计划金沙县金川煤矿2014年2月15日29目 录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1第一节 矿井主要地层、地层构造情况2第二节 矿井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4第三节 矿井各煤层与含水层、隔水层关系6第四节 矿井地表水体情况9第五节 矿井周边煤矿及老窑情况9第六节 矿井各煤层开采情况10第七节 矿井实测最大、最小涌水量情况10第八节 矿井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11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划分情况12第三章 矿井水文地质补勘情况13第四章 矿井防治水机构设置情况14第五章 矿井井下探放水原则及水害分析16第一节 探放水原则16第二节 探放水方法16第三节 水害预测分析17第六章 矿井2014年度作业计划21第七章 矿井探放水工程计划23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23第二节 采煤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26第三节 其他工程探放水计划表27第四节 矿井探放水设备配备27第八章 附图28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一、矿井概况矿井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12月21日经毕节地区工能委和金沙县工能局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试运转条件验收。在12月31号,毕节地区工能委以毕市工能复201134号文对金川煤矿进行联合试运转批复,2012年金沙县工业经济和能源局以金工能字201270号文转发金川煤矿联合试运转批复。2012年7月3日通过煤矿安全设施设计验收,2012年8月24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012年8月4日通过煤炭生产许可证验收,2012年10月22日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其“六证”和开采设计及安全专篇批复情况为:采矿许可证 证号:c5200002012021120123039,有效期:2011.8-2017.11;安全生产许可证 证号:(黔)mk安许证字0890,有效期:2012.8.24-2015.8.23;煤炭生产许可证 证号:205224240763,有效期:2012.10.22-2022.10.22;营业执照 证号:520000000014658(1-1),有效期:长期。二、矿区水文地质概况井田地处云贵高原黔中山原向黔西北高原山地过渡地带,地表水系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和碎屑岩两大类,溶蚀谷地、峰林、峰丛及单斜、背(向)斜谷发育,呈岩溶和侵蚀构造地貌形态。碳酸盐岩包括二叠系中统茅口组及上统长兴组灰岩,三叠系下统玉龙山段灰岩,分布广泛。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溶邱、峰丛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河、暗河、伏流,大气降水容易通过落水洞、漏半等地表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及暗河之中,补充给地下水,地下水以管道、暗河等形式集中径流,遇地形适宜处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地表,最终汇入乌江。碎屑岩颁布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段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碎悄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以含构造裂隙水为主。大气降水则通过岩石的细小裂隙或孔隙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径流、排泄受岩性、构造及地形地貌的控制,地下水局部的径流方向各异,但总体则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径流,以下降泉、散流的方式排泄于地表,最终汇入乌江。三、编制依据1、省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黔府发200732号)2、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毕府通20143号)3、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当前煤矿生产管理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毕府办发电201416号)4、毕节市工能委“关于加强煤矿采掘接替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毕市工能通2013111号)5、金沙县安监局县工能局关于对全县严格按突出矿井管理进一步加强瓦斯治理工作的通知(金安监201364号)6、金沙县安监局、金沙县工能局关于印发金沙县煤矿企业严格执行“一采两掘”规定的通知(金安监201365号)7、贵州省地质勘查局一五地质队编制的贵州省金沙县金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一节 矿井主要地层、地层构造情况一、地层井田及周边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及第四系,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出露于井田外南部。岩性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隐晶质显晶结构,具溶蚀现象和缝合线构造,裂隙比较发育,常被方解石充填,局部见燧石团块,产珊瑚及瓣鳃类动物化石。组厚大于200m,与上覆地层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井田内唯一含煤地层,出露于井田中部地区。上部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含钙质细粒岩屑砂岩夹含砾砂岩及煤层(线);中部岩性为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煤层(线);下部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灰岩、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本组含煤810层,其中可采煤层为3层。组厚132160m,一般厚146m。与上覆地层长兴组呈整合接触。3、长兴组(p3c)呈条带状出露于井田南东部地势较平坦的斜坡地带。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灰岩;上部为灰、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硅质岩、砂岩夹泥岩、蒙脱石泥岩,顶部为一层蒙脱石泥岩与上覆地层分界。组厚约26m。与上覆地层夜郎组呈整合接触。4、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出露于井田东部。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岩石颜色划分为三段,即第一段沙堡湾段(t1y1)、第二段玉龙山段(t1y2)及第三段九级滩段(t1y3),矿区内仅出露沙堡湾段(t1y1)和玉龙山段(t1y2)。第一段沙堡湾段(t1y1):岩性主要为灰黄、灰绿色薄中厚层状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灰岩。厚约20m。第二段玉龙山段(t1y2):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泥质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厚约130m。与上覆地层第四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5、第四系(q)分布于井田内相对平缓坡地上与沟谷中。主要由坡积、残积碎石土及粘土组成。碎石主要为粉砂岩,次为砂岩、粘土岩及零星灰岩碎块。厚015m。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于下伏各时代地层之上。二、地质构造井田位于化觉背斜南东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向120,倾角1115,一般倾角13。井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在局部地段见小型不明断层,断距小于5m,对井田内煤层连续性破坏不大,对煤层的开采影响较小。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三、煤层1、地层含煤性区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厚65.9694.95m,平均为70.5m。含煤35层,一般3层,煤层全厚度5.86.52m,平均6.0m,矿井可采煤层三层,即c5、c6、c7煤层,均为中厚煤层,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6m、1.71m、1.94m,煤层倾角1115,平均倾角13因c5煤层在一采区(+822m标高以上)不可采,一采区开采时,首采煤层为c6煤层。2、煤层1)c5煤层位于龙潭组中上部,上距长兴底界(k1)约32m。煤层厚1.102.90m,平均厚1.60m。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含夹矸02层,夹矸厚00.10m。煤层可采性指数km100%,煤层厚度变异系数r=s/m=38%,属较稳定煤层。 2)c6煤层位于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部,上距c5煤层约6m,下距c7煤层约7m。煤层厚1.452.20m,平均厚1.71m;结构较简单,局部含夹矸02层。顶板为灰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薄层状泥岩。煤层可采性指数km100%,煤层厚度变异系数r=s/m=30.8%,属较稳定煤层。3)c7煤层位于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部,为原开拓系统开采煤层,上距c6煤层约7m。煤层厚1.502.40m,平均厚1.94m;结构较简单,含01层夹矸,厚00.10m。顶板为灰色薄中厚层粉砂岩;底板为灰色薄层状泥岩。煤层可采性指数km =100%,煤层厚度变异系数r=s/m=38%,属较稳定型煤层。第二节 矿井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一、矿井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茅口组(p2m):井田内未出露。岩性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隐晶显晶质结构,具溶蚀现象和缝合线构造,裂隙较发育,常被方解石充填。地层厚度大于200m,与上覆地层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该层岩溶及地下暗河发育,含岩溶裂隙水,为强含水层。龙潭组(p3l):为本区含煤地层,出露于矿区中部地区,呈斜坡地貌。岩性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灰岩及煤层组成,平均厚约146m。地表未发现泉水出露,调查井下巷道未见有出水点。含微弱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富水性弱,为弱含水层。水质类型:hco3(k+na)型及so4(k+na)+ca型。上统长兴组(p3c):呈条带状分布于井田内中南部的斜坡地带。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燧石灰岩,上部为灰、灰绿色薄中厚层砂岩夹泥岩。厚约26m。该地层灰岩遭受风化作用和岩溶作用较强烈,岩溶裂隙发育,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为中等含水层。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呈条带状出露于井田中南部。岩性主要为灰黄、灰绿色薄中厚层状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夹泥灰岩,厚约20米。总体上该段地层仅含少量风化、构造裂隙水,透水性、含水性微弱,为弱含水层,视为相对隔水层。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井田内未出露完。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泥质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厚约150m。由于灰岩地表岩溶裂隙及地下岩溶管道发育,很容易接受大量大气降水而转化为岩溶裂隙水和层间岩溶管道水,含水性强,为强含水层。第四系含水层、隔水层特征、补给来源和与地表水的联系分布于区内相对平缓坡地上与沟谷中。主要由坡积、残积碎石土及粘土组成。厚 015m。孔隙发育,含孔隙水,富水性弱,为弱含水层。第三节 矿井各煤层与含水层、隔水层关系1、c5煤层位于龙潭组中上部,上距长兴底界(k1)约32m。煤层厚1.102.90m,平均厚1.60m。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含夹矸02层,夹矸厚00.10m。煤层可采性指数km100%,煤层厚度变异系数r=s/m=38%,属较稳定煤层。上距长兴组灰岩含微弱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富水性弱,为弱含水层。水质类型:hco3(k+na)型及so4(k+na)+ca型。由于灰岩地表岩溶裂隙及地下岩溶管道发育,很容易接受大量大气降水而转化为岩溶裂隙水和层间岩溶管道水,含水性强,为强含水层。 2、c6煤层位于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部,上距c5煤层约6m,下距c7煤层约7m。煤层厚1.452.20m,平均厚1.71m;结构较简单,局部含夹矸02层。顶板为灰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薄层状泥岩。煤层可采性指数km100%,煤层厚度变异系数r=s/m=30.8%,属较稳定煤层。上该段地层仅含少量风化、构造裂隙水,透水性、含水性微弱,为弱含水层,视为相对隔水层。3、c7煤层位于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部,为原开拓系统开采煤层,上距c6煤层约7m。煤层厚1.502.40m,平均厚1.94m;结构较简单,含01层夹矸,厚00.10m。顶板为灰色薄中厚层粉砂岩;底板为灰色薄层状泥岩。煤层可采性指数km =100%,煤层厚度变异系数r=s/m=38%,属较稳定型煤层。顶板为砂岩孔隙发育,含孔隙水,富水性弱,为弱含水层。第四节 矿井地表水体情况一、地形地貌矿区主要为岩溶地貌,地形切割较大,最高海拨标高970.5m最低海拨标高756m,最大高差214.5m。总观全区,地形主要为斜坡,坡度618度,其间发育几条冲沟,发育方向近南北向,主要冲沟分别位于工业场地北侧,区内局部有岩溶洼地发育,节理裂隙较发育。二、矿山地表水矿区内南部有一小溪流,为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的溪流;矿井二采区拟开采最低标高为+750m,高于乌江水系最高水位侵蚀基准面6m。因此大气降水和含水层水是对矿井水害的最大威胁。第五节 矿井周边煤矿及老窑情况一、相邻矿井采空区对矿床充水的影响金川煤矿北面为永晟煤矿,开拓方向与永晟煤矿相反,所以对本矿无影响。二、老窑采空区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区内西南部+900m以上煤层露头线附近小煤窑分布较多,为当地居民开采自用,开采方式以斜井为主,少部分为平硐,生产规模小,开采长度一般为2050m,由于时间较长,已垮塌封闭,无法调查,均汇聚一定的老窑积水,是矿床充水水源之一,对矿坑的安全构成威胁;我矿进行现场堪测和调查,根据当地村民的情况反映及地表迹痕证明井田老窑主要集中在北西煤层露头一带,另外c7煤层已在井田北部形成一定规模采空区,由于原开拓系统已封闭,无法进入调查。老窑对本矿开采区域水害威胁较大。所以在开采6、7号煤层时必须按规定留设防隔水保护煤柱,加强探放水工作。第六节 矿井各煤层开采情况矿井全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三层,即c5、c6、c7煤层,一采区原设计首采煤层为c5煤层,因矿方掘穿c5煤层后,煤层只有0.4m-0.6m厚,c5煤层在一采区属不可采煤层,所以变更设计首采面布置在c6煤层,即先开采c6煤层后开采c7煤层。开采各煤层时通过石门与各煤层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连接构成进回风系统和生产系统进行回采。煤层间的开采顺序为:c6煤层c7煤层。第七节 矿井实测最大、最小涌水量情况矿井在2013年度实测矿井涌水量情况如下:在7月份测出的最大涌水量为233.3m3/d,在9月份测出的最小涌水量为86.4m3/d,全年平均涌水量为159.85m3/d。第八节 矿井最低浸蚀基准面标高井田南界紧邻乌江渡水库,水库蓄水水位海拔标高为+756m,该标高即为井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划分情况井田煤层赋存于富水性弱的龙潭组地层中,下伏地层茅口组为强含水层,含岩溶裂隙水,但可采煤层与茅口组地层之间有厚约100m的以砂、泥岩为主的地层相隔,因此茅口组地层水对煤层开采没有大的影响。上覆地层长兴组富水性中等,但与最上c5煤层仅厚约32m的以砂、泥岩为主的地层相隔,且采煤导水裂隙会波及至长兴组。地表无大的水体,仅在井田南界350m外为乌江,但蓄水水位标高为+756m。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富水性弱的龙潭组、长兴组的裂隙水和局部的采空区积水;其次导水裂隙带沟通地表时,大气降水可能成为矿井充水水源。综上所述,本矿床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顶板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即矿井水文类型为二类一型。第三章 矿井水文地质补勘情况 鉴于我矿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未作水文地质补勘报告;在采掘生产中加强探放水工作力度和老窑积水的调查。第四章 矿井防治水机构设置情况 一、矿井防治水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在2014年度元月调整了矿井防治水组织机构,详见如下:领导组组长:陶 然(负责防治水全面工作)副 组 长:杨朝芳 (负责防治水技术体系工作) 陈 勇 (负责防治水安全和生产协调工作) 杨恩付(负责防治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姜鱼龙(负责防治水材料设备的购置检查工作) 王 焕(负责防治水机电使用和维护工作) 王爱方(负责防治水日常检查与管理工作) 于 建(负责防治水资金落实)主 任: 覃书奎成 员: 陈彬、王仲元及各队队长防治水工作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部,办公室主任由覃书奎担任。二、防治水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1)矿长:是矿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水工程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当发生重大水害事故时,立即组织指挥救援。(2)总工程师:在矿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我矿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解决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检查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加强我矿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加大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投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3)生产副矿长:负责我矿井下防治水工程按设计进行施工管理。安排采掘工程计划时必须考虑探放水的影响因素。(4)安全副矿长:负责我矿防治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防治水安全监管负责人。(5)机电副矿长:负责安排我矿排水系统维护、设备安装工作。(6)财务总监:负责防治水工程的资金落实。第五章 矿井井下探放水原则及水害分析 第一节 探放水原则矿井探放水原则是:“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第二节 探放水方法一、探放水规定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采掘工作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区或相邻煤矿。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导水陷落柱。3、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7、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8、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9、接近其他可能突水的地区。二、探放水方法根据我矿的防治水的技术水平和防治水设备设施配备情况,我矿采用钻探的方法进行探放水。第三节 水害预测分析一、充水因素分析1、含水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1)矿井在开采6号和7号煤层过程中垮落带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分别为: h6= 7.6m h7= =8.7m而6号煤层顶板距离长兴灰岩含水层约25m,7号煤层底板距离长兴灰岩含水层的层间距分别为31.7m。开采6、7号煤层后的垮落带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之和远小于6、7号煤层与长兴灰岩含水层的距离。因此矿井开采6、7号煤层时,长兴灰岩含水层对煤层的开采无影响。(2)由于龙潭组富水性弱,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3)开采6号、7号煤层与茅口组灰岩含水层安全水头值大于最低开采标高时的实际水头值,茅口水不会造成威胁6号和7号煤层开采。2、老窑采空区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老窑采空区位于北翼煤层露头地带,主要开采煤层5号煤层, 6、7号煤层未开采,其开采面积约为143541 m2,积水量为2947 m3。开采煤层时按规定留设了防隔水保护煤柱,加强探放水工作,老窑对本矿开采区域水害威胁较大。3、地表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地表溪流是随季节性变化的、在雨季时加强地表裂隙的充填减少地表水对矿床补给,正常情况下对煤层开采没有影响。4、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各含水岩组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矿井涌水量将随大气降水强度变化,一般情况下,雨季时涌水量增大,枯季时涌水量变小;若开采过程中,采空塌陷影响至地表,大气降雨会通过地面塌陷、地裂缝间接进入矿井,使矿井的涌水量增大。综上所述,矿床充水因素为老采空区积水和大气降水。二、矿井水害分析1、矿井水害分析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的水害类型为老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而老采空区积水则为主要的水害。因此,矿井在2014年生产过程中,对已经掌握的老空区及其积水情况等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调查采掘工作面在采掘活动中遇到的断层的导水性情况,做到百分之百掌握老空区积水情况和地质构造的导水性情况。应此矿井加强探放水工作,特别在接近老空区、断层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原则,同时坚持 “有疑必停”的原则。在采掘过程中必须做好测量工作,控制好采掘范围,可避免水灾事故的发生。 2、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表一 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报表 预测水害地点采掘队工作面上下标高煤层采掘时间水害类型水文地质简述预防及处理意见名称厚度m倾角1063采面采煤队827-845c61.9122014老空水、顶板裂隙水、断层水老空水位于采面上部底板的5号煤层中;顶板为淋滴型,水量不大留设保护煤柱,注意观察水量变化,及时排水1601运输巷掘进队856c61.9122014顶板裂隙水、断层水顶板为淋滴型,水量不大注意观察水量变化,及时排水1601回风巷掘进队856c62072运输巷掘进队770c72072回风巷掘进队770c72071运输巷掘进队772c72071回风巷掘进队772c7三、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1、在有突水威胁但又不宜疏放或注浆堵水(疏放或注浆很不经济时)的地区采掘时,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2、防水煤柱一般不能再利用,故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把煤柱的宽度或高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了多采煤炭,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用采后充填,疏水降压、改造含水层(充填岩溶裂隙)等方法,消除突水威胁,创造少留煤柱的条件。3、留设防水煤(岩)柱必须与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煤层的组合结构方式等自然因素密切结合,还要与采煤方法、开采强度、支护方式等人为因素相适应。4、一个井田或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的防水煤(岩)柱应该在它的总体开采设计中确定。即开采方式和井巷布局必须与各种煤柱的留设相适应,否则会给以后煤柱的留设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无法留设。5、在多煤层块段,各煤层的防水煤(岩)柱必须统一考虑确定,以免某一煤层的开采破坏另一煤层的煤(岩)柱,致使整个防水煤(岩)柱失效。6、在同一地点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留设煤(岩)柱的条件时,所留设的煤(岩)柱必须满足各留设煤(岩)柱的条件。7、对防水煤(岩)柱的维护要特别严格,因为煤(岩)柱任何一处被破坏,必将造成整个煤(岩)柱无效。防水煤(岩)柱一经留设即不得破坏,巷道必须穿过煤柱时,必须采取加固巷道、修建防水闸门和其它防水措施,保护煤(岩)柱的完整性。8、留设防水煤(岩)柱需要的数据必须在本地区取得。邻区或外地的数据只能参考,如果需要采用,应适当加大安全系数。9、防水岩柱中必须有一定厚度的粘土质隔水层或裂隙不发育、含水层极弱的岩层,否则防水岩柱将无隔水作用。第六章 矿井2014年度作业计划 一、矿井2014年度掘进接续作业计划表(表二) 二、矿井2014年度采面接续作业计划表(表三) 第七章 矿井探放水工程计划第一节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一、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概述1、探水起点的确定(1)积水线:积水边界线(采空区范围)即为积水线。(2)探水线: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探水线具体划定见下述“严格划定探水线”。(3)警戒线:沿探水线外推50150m(在上山掘进时指倾斜距离)即为警戒线。2、钻孔超前距、允许掘进距离帮距和密度的确定由于探水钻孔为多用钻孔,其与瓦斯抽放钻孔共用,即其既为探水钻孔,也为抽放钻孔。根据矿井瓦斯抽采计划中的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掘进工作面探放水钻孔的钻孔参数设计如下:(1)钻孔施工深度为80m,其中超前距30m,允许掘进距离为50m(2)帮距:其值一般与超前距相同,取20m。(3)顶底控范围:根据6、7号煤层赋存条件,顶眼控制范围为距离巷道顶板10m,底眼控制范围为距离巷道底板10m。(4)钻孔数目及布置a、探放水孔布置成半扇形,共为5个,一个为中心眼,另两个为外斜眼,一个顶眼一个底眼,与中线成一定角度。b、钻孔方位为中心眼顺掘进巷道中线方位,其余两边斜眼方位分与巷道夹角为15,呈扇形布置;孔口高距顶板1.0m,孔间距0.8m,钻孔倾角+2。探放水探孔每个循环深度为70m,允许掘进40m,安全距离不小于30m。探放水钻孔参数如下表所示.表四 探放水钻孔参数表孔号孔径(mm)孔深(m)与巷道夹角()倾角()外斜眼6583.315-外斜眼6583.315-中眼6580.000顶眼6581.6012底眼6581.60-12 图1掘进工作面探水钻孔布置图二、2014年度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2014年度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详见下表。2014年金川煤矿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计划表表五 煤矿技术负责人:陶然 填表人:王爱方 填报时间:2014年02月11日 队伍工作面名称巷道类别煤岩类别巷道断面(净=)巷道倾角巷道设计长度(m)钻场个数每个钻场钻孔个数钻孔总长度(m)安全保护距离m一、掘进一队1回风下山准备岩8-1317235120030.0 2水泵房、管子道准备岩6.40、0 32071回风巷回采煤6034475280030.0 42071切眼回采煤6131052580030.0 5c6联络巷准备煤613541540030.0 6c6回风石门准备岩6-181052580030.0 71601回风巷回采煤6043495360030.0 81601切眼回采煤613621540030.0 92072回风石门准备岩68301540030.0 102072回风巷回采煤6034675280030.0 二、掘进二队11轨道下山准备岩6.40 12井底联络巷准备煤100781548030.0 13水仓准备岩1031202590030.0 142071运输巷回采煤6036175280030.0 151063探巷回采煤6026055200030.0 16c6溜煤眼准备岩2908123030.0 171601运输 巷回采煤6-1339585320030.0 182072回风绕道准备岩70401520030.0 192072轨道绕道准备岩100401520030.0 202072运输巷回采煤61346795360030.0 合计665719727840第二节 采煤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计划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