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鲁教版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1页
新课标鲁教版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2页
新课标鲁教版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3页
新课标鲁教版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4页
新课标鲁教版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鲁教版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高三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14页)和第卷(综合题58页)两部分。2 请把第卷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写在答题卡上。 3请把第卷的答案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或直接填在试卷上)。4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右图,大圆为晨昏线(mn过圆心),p点线速度为0,m点的纬度为70,且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完成13题。1若图中阴影部分为新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10n,20w b30n,160e c20s,20w d5s,160e2若p为南极点,mqn为昏线,则北京此日的昼夜状况为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以上都有可能3一飞行器由m到q沿虚线飞行,则 a虚线是两地的最短距离 b飞行方向保持不变c一定见到极昼现象 d5s,160e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45题。4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5若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最能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可能是a梯田景观b瀑布景观c沙滩景观 d丘陵景观读近两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生态退耕 62%建设用地14%农业结构调整 18%判断67题6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a b c d7在下列地区中,因素表现最明显的是 a辽宁大连 b江苏南京c四川汶川 d西藏拉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了促进人们向“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将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据此回答89题。8“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9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a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b 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c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d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下图是“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类型分布图”和“晋陕内蒙古区主要矿产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有关该地区土地退化成因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类侵蚀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并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沙源地 b类侵蚀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加剧了水污染现象 c类侵蚀区以冰川侵蚀为主,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d乙地区因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洪涝灾害频繁 11有关晋陕内蒙古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发挥光照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 b河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内蒙古地区大力植树造林,建立木材生产、加工基地 d依靠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和重化工基地 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海外向我国转移的产业,最初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产业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13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迁移均能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图是上海市某区域住房价格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该区域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值为6.42,新房价格受交通条件影响权重值为0.67,影响程度均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的那么重要,这可能是该区a人口密集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便利 d繁华程度高15有关该区域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础设施决定二手房价格b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量c地理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小下图是“中、日、韩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示意图”,图中资本拥有量(k/l)是指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拥有量(n/p)是指每10万人口平方千米的自然资源量。读图完成1617题。16有关图中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a是中国 b是韩国 c日本 d是韩国17从图中可知,国企业在国城市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国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研发能力强c交通、通讯发达 d环境优美读下图,回答1820题。18制约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 a人均耕地面积少 b农业投入少c土壤贫瘠d水旱灾害频发19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a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b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c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d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20下列关于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b工业基础好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d土壤肥力高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2123题。21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22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 (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2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c环境状况的变化d交通条件的改善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24甲、乙两区域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a年径流量大 b径流季节变化明显 c含沙量高 d. 有结冰期25东水西调对甲区域的影响主要有 a洪涝灾害增加 b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c减轻了土壤盐碱化 d加重了环境污染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题第卷(共50分)本试卷共有5道题,均为必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题 号2627282930总分得 分26(12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经过对青藏高原的长期考察,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的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目前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但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材料二】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69,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材料三】右图为我国西部某地区简图。(1)a城区的交通干道走向以东西为主,试简要分析原因。(1分)(2)试分析b湖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2分)(3)试分析青藏高原对亚洲局部地区的气候和河流所产生的影响。(4分)(4)说出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2分) (5)在松潘以北地区有我国一块著名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3分)2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2分)(2)简要叙述两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3分)28(9分)唐代以来,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现在嘉兴市的“零资源经济”又享誉中国。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嘉兴“零资源经济”现象指嘉兴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却造就了“皮革之都”海宁,拥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桐乡;没有茂密的森林,却成就了木业大县嘉善;棉花和化纤资源并不丰富,却涌现了服装大县平湖市。w.w.w.k.s.5.u.c.o.m【材料二】嘉兴市的地理位置图和交通图【材料三】19792006年嘉兴市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变化图(1)试分析嘉兴市历史上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2分)(2)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市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有哪些?(3分) (3)试分析嘉兴市出现“零资源经济”现象的社会经济原因。(2分)(4)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试评价大桥建成后对嘉兴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2分)29、(11分)阅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黄三角经济区等关于区域发展的话题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材料二】图二图一(1)、根据图一,描述福建省的地势特征 ,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2)该区域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2分)(3)、简述甲地区农业发展方向。(2分)(4)、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珠三角存在哪些相同的限制因素?(2分)(5)结合材料和图二,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3分)30(9分)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入wto后,2008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其中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东北大豆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元/千克)1.60.8运输(元/千克)0.0450.04出油率()1720加工成本(元/吨)10xx(1)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东北大豆的出路”为题进行研究,应主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试简述理由。(2分)(4)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3分)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c 2.b 3.d 4.c 5.b 6.a 7.c 8.a 9 .c 10.a 11.d 12.a 13.c 14.c 15.b 16.b 17.a 18.d 19.a 20.c 21.a 22.d 23.a 24.b 25.b第卷(共50分)26(12分)a城市是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南北两侧为山峦对峙,城市主体集中于河谷,形成东西走向的带状城市,制约了城市交通主干道也以东西走向为主。(1分)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区近年来降水偏少,造成入湖水量减少;由于“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蒸发量增加,入湖水量少于蒸发量,使湖面缩小;由于湖泊流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加剧,截留了不少流入湖的水量,致使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分)。青藏高原地区形成寒冷、缺氧、大风、低压的环境特征;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北上,使高原北部地区降水减少,并导致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更加干旱;青藏高原还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加大了季风的影响范围;青藏高原是亚洲不少大河的发源地,称为亚洲水塔,使亚洲河流呈现放射状水系,在高原与其它地形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4分)优势:光照条件好;劣势:热量差(2分)(5)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该地区地势低洼,附近河流向此聚集,排水不畅,同时黄河亦流经此地区,水源充沛;该地区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气温均比较低,蒸发微弱(3分)。27(8分)(1)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2分)(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变率过大容易产生旱涝灾害(3分)(3)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上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3分)28(10分)(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任答两点2分)(2)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从第一产业为主导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导(3分)(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长江三角洲地区消费市场广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吸引投资(3分)(4)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2分29、(11分)(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1分) 河流由西向东流(1分)(2)西部 地形 (2分)(3)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的林果业、种养业、观光农业;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村就业机会。(2分,每点分,答对2个给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4)资源相对匮乏;经济腹地相对较小(分)(5)与港澳台临近,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北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