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分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分 宜 县 人 民 政 府 二0一二年六月48前 言分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实施以来,在全县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分宜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土地保障,在保护耕地、引导建设用地合理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分宜县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分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实施开放兴县的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致力打造生态分宜、和谐分宜,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用地需求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上轮规划确定的目标已
2、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剩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占用耕地指标在空间位置上不能满足分宜县“十一五”规划的经济建设需求。为了满足当前新的形势和上轮规划结束后下一个阶段的用地需求,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要求,分宜县人民政府编制了分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一条 规划目的1第二条 指导思想1第三条 规划原则1第四条编制依据2第五条规划编制任务4第六条规划期限与范围4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4第七条区域概况4第八条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3、5第九条上轮规划实施评价6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和目标8第十条区域发展战略定位8第十一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9第十二条土地利用战略目标9第十三条土地利用规划目标9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11第十四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与次序11第十五条农用地调整11第十六条建设用地调整12第十七条其他用地变化13第十八条土地利用布局14第五章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16第十九条科学确定耕地保有量16第二十条合理划定基本农田16第二十一条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17第六章 建设用地调控19第二十二条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9第二十三条 城镇村用地安排21第二十四条 主要建设项目安排22第七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3
4、第二十五条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目标23第二十六条 基础性生态用地的规模和布局24第二十七条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4第八章 土地整治安排25第二十八条耕地整理25第二十九条农村居民点整理25第三十条土地复垦25第三十一条土地开发26第三十二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6第九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用途管制27第三十三条土地用途分区概况27第三十四条基本农田保护区27第三十五条一般农地区28第三十六条林业用地区30第三十七条城镇村建设用地区28第三十八条独立建设用地区29第三十九条风景旅游用地区29第四十条生态安全控制区30第十章 乡镇土地利用31第四十一条乡镇土地利用控制31第四十二条规划指标分解思路3
5、2第四十三条主要规划指标的分解32第十一章 近期规划35第四十四条近期主要用地规划35第四十五条近期土地整治任务36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7第四十六条法律措施37第四十七条 行政措施37第四十八条 经济措施38第四十九条 技术措施38第五十条 社会措施40第十三章 附则41第五十一条 规划成果41第五十二条 实施日期41第五十三条 规划实施和解释41附表:42表1 分宜县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42表2 分宜县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43表3 分宜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44表4 分宜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45表5 分宜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46表6 分宜县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2006
6、-2020年)48表7 分宜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49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了加强政府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规划管理,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分宜县土地资源,保证分宜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程等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指导思想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遵循“五个统筹”的要求,按照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的方针政
7、策,围绕分宜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调控城乡发展建设用地,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统筹规划各类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三条 规划原则(一)加强依法编制,切实贯彻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基本国策原则规划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符合地方有关土地管理法规的要求。(二)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的原则规划编制全面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和土地供需状况,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安排土地利用;同时做到土地利用活动不对或尽量减少对相邻地区产生负面影响
8、。(三)坚持上下结合,确保与市级、乡级规划相衔接的原则规划编制确定土地利用政策、规划目标与主要指标、土地利用布局与用途分区,实现与上下级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四)坚持充分协调,促进与其他各类规划相协商的原则做好规划编制与相关规划在用地规模和布局等方面的协调。与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等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五)坚持公众参与,提高规划透明度和科学性的原则规划编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基层政府、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目标、方案、实施措施等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意见的广泛性与编制过程及成果的科学合理性。第四条 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四)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发200428号) (五)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六)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八)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 (国土资电发200467号)(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38号)(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 第43号)(十一)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
10、地利用总体规修编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2009号51号)(十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0751号)(十三)关于印发<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行政审查主要内容>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08172号)(十四)关于下达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余府字200831号)(十五)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十六)分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七)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第五条 规划编制任务综合研究、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和调控措施,合
11、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县域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落实上级规划任务,协调上下级规划在土地利用政策、各业用地上的矛盾;(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划定土地用途区,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三)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对建设用地规模进行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和范围;(四)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控制和引导城乡土地利用。第六条 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06-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规划范围为分宜县行政区
12、域内的所有土地,总面积13748.55公顷。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第七条 区域概况分宜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袁河中游,位于罗霄山脉北端边缘,武功山东侧余脉。东经114°29'114°51',北纬27°33'28°08'。境内南北长65km,东西宽约36km。东连新余市渝水区,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与吉安市安福县、吉安县相界,北与宜春市上高县毗邻。2005年全县人口30.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2.6万人。第八条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一)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分宜县农用地面积124072.3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5322.06公顷,园
13、地面积1141.26公顷,林地面积90453.02公顷,其他农用地7156.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9.94%。建设用地面积为10603.02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6032.4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79.59公顷,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640.29公顷,其他建设用地50.72公顷)占7.69%。其他土地总面积3273.19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7。(二)土地利用的特点(1)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高;(2)土地结构多样,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3)林地比重大,森林覆盖率高;(4)耕地比重较低,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比重高。(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人地矛盾尖锐,土地资源短缺
14、;(2)存量建设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比例小,潜力挖掘难度大;(3)耕地减少快,耕地补充质量不佳,后备资源紧缺;(4)城乡用地空间格局不够合理,用地功能比较混乱。第九条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一)上轮规划主要控制指标执行情况(1)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1997年至2010年分宜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1339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547.3公顷。经统计,1997至2005年分宜县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616.94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141.24公顷。从总量上看,至2005年,全县非农建设用地总指标没有被突破。(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执行情况上轮规划确定的分
15、宜县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为24223.3公顷。2005年全县实际落实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4445.20公顷,完成了上轮规划确定的目标。(3)耕地保有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1996年分宜县耕地面积为28723.87公顷,上轮规划确定分宜县201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为28723.87公顷,2005年底耕地面积为27884.33公顷。耕地净减少了838.54公顷,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毁。另外,建设占用耕地为141.24公顷,建设占用的耕地全部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4)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1468.60 公顷, 2005年,实际建设用
16、地规模为10502.01公顷。(5)土地整治完成情况上轮规划确定2010年土地整治增加耕地406.67公顷,其中土地开发增加耕地99.88公顷,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289.63公顷,土地复垦增加耕地17.16公顷。19972005年全县通过土地整治净增加耕地506.26公顷,其中通过土地开发增加耕地104.81公顷,土地整理增加耕地311.12公顷,以及土地复垦新增耕地90.33公顷。超额完成了上轮确定的目标。(二)规划实施的成效评价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协调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落实土地空间布局都起到了积极的
17、作用: (1)以规划为依据,以用途管制为手段,土地利用管理的力度得到加强;(2)强化了对耕地,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3)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得到一定程度控制;(4)通过规划,规范土地市场,积极引进和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了土地资产价值;(5)增强了规划用地观念。(三)上轮规划实施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本农田保护率过高,建设用地空间范围受限制;(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3)上轮规划实施过程中图件现势性不强,出现图、数、实地不一致;(4)上轮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弹性,导致频繁调整规划,使得
18、规划失去了严肃性。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和目标第十条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分宜县位于江西省中部,隶属于新余市。区域内已初步形成浙赣铁路、清宜公路和沿上分公路、分安公路的两条经济发展轴线, 两轴线呈“十”字型贯穿县域,置分宜处于承东启西,南北转换的重要区位。在中部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提升为国家级发展规划以及新余市区域产业规划背景下,作为沪瑞发展轴上、杭长发展轴重要节点的分宜按照江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以及新余市的产业安排,立足县域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着眼中部,主动接受昌九工业走廊经济辐射,积极承接新余市产业转移,自觉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全面实施“活力新分宜、魅力新分宜”战略。以园区
19、建设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工业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城镇为依托,优化经济结构,突出特色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把分宜县打造成建设建材基地和全国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示范基地为支柱的新型工业化,以建设苎麻夏布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第十一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随着分宜县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至2010年,全县GDP预期45.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20.94亿元。至2020年,全县GDP预期91.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51.29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控制在6.5以内,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5.18万人左
20、右;2020年全县总人口达到37.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22.76万人左右。第十二条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为总体目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使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日趋合理;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十三条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一)总量调控目标 (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耕地数量得到切实保护,耕地质量不断提高;严格控
21、制建设占用耕地,到规划期末,耕地面积确保不低于26386.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保不低于23253.33公顷;同时,在保持耕地数量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整治、兴修水利等措施,不断提高耕地的质量和生产能力。 (2)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建设用地总规模2006年-2020年控制在12122.87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347.77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731.26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616.51公顷以内;交通水利特殊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865.32公顷以内。 (二)增量调控目标 (1)新增建设用地总量2006年-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4
22、20.56公顷以内,其中占用农用地1281.22公顷,其中占用耕地面积647.34公顷。 (2)土地整治目标2006年-2010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不少于406.67公顷;2006年-2020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不少于1260.00公顷。 (三)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土地利用效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规划期末土地效益和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如下:(1)土地利用率达到95%以上;(2)每平方公里地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55万元;(3)城镇人均工矿用地不超过127.16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不超过128.06平方米。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第十四条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与次序(一)优先安排
23、生态屏障用地;(二)落实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三)协调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四)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五)合理安排其他各类用地。第十五条 农用地调整(一)耕地调整。2005年耕地面积为25310.26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控制在26536.35公顷以上,期间通过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农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1226.09公顷。规划到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控制在26386.67公顷以上,期间通过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农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1260.00公顷;期间因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预计灾毁减少耕地183.59公顷。(二)园地调整。规划到2010
24、年园地面积达1131.09公顷,期内因建设占用减少3.24公顷。规划到2020年园地面积达1056.52公顷,期间因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减少园地77.79公顷。(三)林地调整。规划到2010年林地面积90089.95公顷,期间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居民点整理减少林地192.15公顷。规划到2020年林地面积87122.55公顷,期间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居民点整理增加林地8.11顷;期间因建设占用等减少林地3167.66公顷。 (四)其他农用地调整。规划到201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7141.04公顷,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6804.15公顷。第十六条 建设
25、用地调整(一)城镇用地调整。2005年城镇用地面积为1621.78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县城镇用地面积1830.32公顷,到2020年,城镇用地面积达到2439.53公顷。(二)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3689.31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3685.88公顷,期间通过居民点整理、城市扩展而纳入城镇以及其他建设项目减少农村居民点面积3.43公顷。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达到3634.21公顷,期间因集镇建设及村民建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260.44公顷;期间通过居民点整理、城市扩展而纳入城镇以及其他建设项目减少农村居民点面积55.1
26、0公顷 。(三)采矿用地调整。2005年采矿用地面积为961.00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县采矿用地面积960.35公顷,期间因土地复垦减少0.65公顷;到2020年,采矿用地面积达到826.88公顷,期间因土地复垦、城市扩展而纳入城镇以及其他建设项目面积减少134.11公顷。(四)其他独立建设用地调整。2005年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为0.00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县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144.21公顷,期间因新增建设增加144.21公顷;到2020年,其他独立建设用地达到397.54公顷, 因新增建设增加397.54公顷。(五)交通水利用地调整。2005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4619.7
27、1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县交通水利用地面积4732.12公顷,增加112.41公顷;到2020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达到4863.82公顷,增加244.11公顷。(六)其他建设用地调整。2005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52.27公顷,规划到2010年,全县其他建设用地面积53.96公顷,增加1.69公顷;到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达到107.87公顷, 增加107.87公顷。第十七条 其他用地变化规划到2010年,其他用地面积为3121.87公顷,期间减少3.53公顷。规划到2020年,其他用地面积为2298.37 公顷,期间因通过土地开发以及建设占用减少828.43公顷;期间预计灾毁增加1.3
28、4公顷。第十八条 土地利用布局规划布局主要方向是围绕分宜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调整用地布局,保障城乡发展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土地利用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护基本农田,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优先安排生态屏障用地分宜县应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列开发、协调发展, 以生态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加快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积极抓好农业生态示范点的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29、、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努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分宜县林地主要分布在钤山镇,操场乡、凤阳乡、双林镇、杨桥镇等乡镇。重点生态保护地区主要是仙女湖风景区等景区。(二)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研究的核心是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据此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定义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规划到2020年,分宜县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3253.3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8.06%。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杨桥镇、钤山镇、洋江镇、操场乡等。(三)保障基础设施建
30、设用地 在规划期间,分宜县的交通建设用地以沪昆客运专线(江西分宜段)为重点,大力推进分宜县县内公路的开工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扩改洞村乡至双林镇公路,新修湖泽镇至分宜县公路、湖泽镇至双林镇公路、清宜公路、仙女湖环湖公路、洞宜公路等。规划2006年-2010年分宜县新增交通用地面积指标为110.88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数为55.35公顷;规划2006年-2020年新增交通用地面积指标为279.3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数为173.84公顷。规划期内统筹安排能源实施供给,合理配置能源产业,确保分宜县110KV、220KV变电站建设,同时保障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站建设、 年年污水面积户处理厂建设,不断
31、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协调能力,保障规划期内分宜县基础设施用地安排布局。(四)城镇工矿用地布局分宜县城镇发展分布在分宜镇。根据城镇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估, 充分考虑县域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依托县城现状布局,结合大交通格局,县城建设控制在沪瑞高速公路与清宜公路之间展开,重点建设城东新区和城西分宜工业园,县城发展向东、北两个方向拓展。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城东新区建成行政区、文化娱乐休闲区,城西建成工业园区,老城区建成商业贸易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分明的“一城两翼四镇”城市发展新格局。分宜县规划格局中的“四镇”主要包括钤山镇、杨桥镇、湖泽镇、双林镇。加快杨桥、双林、湖泽、钤山等
32、区域中心镇建设,杨桥镇要依托宜萍煤矿、杨桥煤矿等优势,双林镇要充分利用小煤窑、苎麻夏布、石灰石等优势,湖泽镇要依托分宜海螺水泥、博源矿业等优势,钤山镇要依托铁矿、珠江矿业、木材加工等优势,大力发展运输、物流、商贸和就业市场,带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把杨桥、双林等建成人口超万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镇。第五章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第十九条 科学确定耕地保有量2005年,分宜县耕地面积为25310.26 公顷。规划至201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536.35公顷,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386.67公顷。2006-2020年期间:耕地减少面积183.59公顷,用于农业结构
33、调整和建设占用;耕地增加面积1260.00公顷,来源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耕地净增加1076.41公顷。第二十条 合理划定基本农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目标,依据基本农田划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参照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优先将集中连片、排灌条件良好、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完善的粮棉油、蔬菜、优势产业带和板块生产基地、具备改造潜力的中产田划为基本农田,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规划期间,分宜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3253.33公顷。在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明确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前提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面积为348.80公顷。基本农田整备
34、区内,要加大土地综合整治的资金投入,引导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逐步退出,将零星分散的基本农田集中布局,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粮棉油生产基地。第二十一条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一)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保护区面积落实到村、户、田块,并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不得进行非农业建设。依照法律规定,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因选址特殊,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真正实现占补平衡,其中规划2006-2020年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为1020.00公顷,补划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二)严格控制耕地开发与利
35、用,完善耕地价格补偿机制。非农建设单位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明确责任单位,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根据市、县、区人民政府拟定的补充耕地方案,落实补充耕地的位置、面积、质量、资金等,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开垦,并使开垦质量符合要求。没有条件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三)严格控制耕地的流失,切实保证耕地动态平衡。严禁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禁止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
36、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在使用上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并在建立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加大土地执法查处力度。在重点耕地保护区域设立保护标志,增强群众自觉保护耕地的意识。同时,切实加强基本农田动态监测,使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在规划期内保持动态平衡,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四)增强规划实施可操作性,促进基本农田制度创新。为了妥善解决单独选址的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特别是线性工程选址的不确定性,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在完成上级下达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3253.33公顷之外,增划95.53公顷质量相当的耕地,作为未来国家、省基础设施项目及
37、不确定性建设项目选址占用基本农田的预先补划。当建设不可避免占用基本农田时,在不超过增划基本农田规模的前提下,视同占用一般农田,但按基本农田补偿。这些额外补划耕地通过实行用途管制,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五)切实执行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是按照“划优不划劣”原则,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所评定的耕地本身质量状况进行调整;以及对非农建设确需占用的基本农田进行调整。其中调出基本农田的主要为质量较低的劣质耕地,总调出基本农田面积为1355.53公顷;调入基本农田主要是质量潜力较好的耕地,总调入面积为138.93公顷。通过基本农田的调入调出一方面保证了基本农田的面
38、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六章 建设用地调控第二十二条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为加强对区内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统筹存量与增量建设用地利用,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布局,在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与扩展边界后,规划范围内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个区域。(一)允许建设用地区允许建设区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分宜县允许建设区的土地面积为7697.98公顷
39、,主要分布在分宜镇、湖泽镇、凤阳乡等乡镇。该区管制规则为:(1)区内土地用途主要为城市建设发展空间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
40、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分宜县有条件建设区土地面积为911.00公顷,用地布局主要在分宜镇、湖泽镇、杨桥镇、双林镇、钤山镇等乡镇。该区管制规则为:(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2)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三)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限制建设区内土地面积为12473.69公顷,用地布局在分宜县各乡镇均有分布。该区管制规则为:(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
41、设的主要区域。(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四)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是指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主要河湖的蓄滞洪区、地质灾害高危险地区等,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仙女湖周边,该区面积为4252.38公顷,主要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第二十三条 城镇村用地安
42、排按照“一城两翼四镇”的县域发展新格局的思路,县城建设控制在沪瑞高速公路与清宜公路之间展开,重点建设城东新区和城西分宜工业园,县城发展向东、北两个方向拓展。强化城市意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分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规划2006-2020年,分宜县新增城镇用地为198.36公顷,占用耕地123.43公顷。乡村土地利用重点在于加强耕地保护,加强集区和中心村建设,在分宜县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外,通过土地整理,将零散分布的村庄和乡村企业,向乡村建设用地区集中,将闲置不用的旧宅基地整理为农用地。控制乡村建设
43、用地区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抓好旧村与空心村的改造,提高乡村土地的集约度。规划期内,分宜县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26.67公顷。第二十四条 主要建设项目安排主要建设项目指对分宜县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独立建设项目,包括城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省市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一)交通用地根据分宜县“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的安排,重点交通用地项目为沪昆客运专线(江西分宜县段)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11.6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为56.11公顷。指标由省里拨付,不纳入县规划指标。依据分宜县经济发展格局、城镇体系布局和新余市主要干线公路布局,分宜县公路建设
44、主要项目有:新修清宜公路;新修介桥公路;新修环湖公路;武吉高速洞村养护区;新修湖泽集镇外环;改建武吉高速公路双林连接线;新修分宜至湖泽公路;改建战备公路铜罗坑至洞村线;改建观分线银山至湖泽公路;新建战备公路仁和至洞村。2006年-2010年分宜县新增交通用地面积为110.88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为55.35公顷;2006年-2020年新增交通用地面积为279.3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为173.84公顷。(二)能源设施用地分宜县将新建一座电厂(用地面积41.02公顷,其中耕地8.72公顷),在分宜城区、分宜镇、操场乡、钤山镇、杨桥镇、大岗山各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凤阳乡新建220kv变电站一座(
45、用地面积共计6.67公顷),及宜萍煤矿二期工程(用地面积11.5公顷)。(三)工矿用地依据分宜县经济发展格局、工业体系布局要求,根据分宜县“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的安排,分宜县在规划期内主要工程建设项目分别为江锂公司、海螺水泥、珠江矿业、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站、民爆公司建设项目等。2006年-2010年分宜县新增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140.77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03.65公顷;2006-2020年间分宜县新增独立工矿用地为366.5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54.93公顷。第七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第二十五条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围绕环境面临的突
46、出矛盾和问题,以实现人口、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保对土地资源的有效规划与管理。在充分考虑了分宜县的自然环境特点基础上,通过控制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等方面,尽量避免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确定了本次规划修编中分宜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分宜县在规划期内,工业生活污染治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使工业废水治理率达85以上,工业废气治理率达91.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治理达90.0以上,生产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达到90%以上。第二十六条 基础性生态用地的规模和布局生态用地布局主要依据自然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园地绿地等生态用地。将湖泊水面、山林湿地水源地等列为优先
47、保护区域,根据分宜自然环境特征,分宜基础性生态用地主要是林业用地,林业用地在县各个乡镇均有分布,其面积为85368.0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1.88%;其中规模较大的乡镇有钤山镇、操场乡、凤阳乡、双林镇、杨桥镇等;湖泊水面生态用地有仙女湖风景区等地。第二十七条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规划期内使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土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二)加大林业生态系统保护。加大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力度,推进环境友好的林业建设方式,禁止陡坡开荒,严厉打击各类盗伐、超采活动;(三)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生态用地。逐步收缩并退出生态破坏危险地带,退还自然生态用地,促
48、进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扩展和优化;(四)加强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对那些具有保护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要划定保护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保护力度。 第八章 土地整治安排第二十八条 耕地整理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善排灌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组织实施各级土地整理重大工程。2006-2020年,耕地整理规模达到3060.80公顷,预计增加耕地88.45公顷;耕地整理区域主要位于分宜镇、钤山镇、双林镇、洞村乡、杨桥镇等乡镇。第二十九条 农村居民点整理按照依法依规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的要求,组织农村建设用地整
49、理,加大农村废弃土地和闲置宅基地整理力度,推进迁村并点、退宅还田。2006-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规模486.57公顷,(其中增减挂用地为116.74公顷),预计增加耕地38.90公顷,增加林地52.67公顷,增加园地15.96公顷;居民点整理区域主要位于分宜镇。第三十条 土地复垦按照改善生态环境,优先用于农业,鼓励多用途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编制土地复垦规划,加快对尾砂库、采矿塌陷地、取土废弃地、挖损压占土地、废弃砖瓦窑用地、闭坑矿山等工矿废弃地的复垦。2006-2020年,土地复垦规模270.51公顷(其中增减挂用地为131.75公顷),预计增加耕地48.06公顷,增加园地3
50、9.05公顷,增加林地48.05公顷;分宜镇分宜电场弃渣场复垦项目为规划期土地复垦重点项目。第三十一条 土地开发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据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的原则,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合理确定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用途和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2006-2020年,通过土地开发新增农用地3891.38公顷,新增耕地3264.03公顷。土地开发重点区域为分宜镇、高岚乡、洞村乡。第三十二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
51、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2006-2020年分宜县增减挂拆旧面积为490.21公顷,主要分布于分宜镇、杨桥镇、凤阳乡、钤山镇;建新区主要位于分宜镇、钤山镇、杨桥镇、双林镇、湖泽镇。第九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用途管制第三十三条 土地用途分区概况土地利用分区是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开发利用方向与途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进行区域划分。分宜县整个规划期内,在土地现状特点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环境敏感度分区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乡用地布局,按照土地利用结构相似性、土地主导用途或功能一
52、致性的原则,将分宜县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建设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安全控制区等七个区。第三十四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为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区域。分宜县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24875.47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8.03 %。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双林镇、洋江镇、操场乡、洞村乡、杨桥镇、钤山镇等乡镇。该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主要如下:(1) 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应按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2)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
53、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 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第三十五条 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区面积为8879.86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44 %,主要分布在分宜镇、杨桥镇、高岚乡等乡镇。该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主要如下: (1) 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
54、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2)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 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第三十六条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是为城镇(城市和建制镇,含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和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区面积为6152.03 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46 %,主要分布在分宜镇、杨桥镇、湖泽镇、钤山镇等乡镇。该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主要如下:(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
55、建制镇、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2) 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3)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第三十七条 独立建设用地区 独立建设用地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庄建设以外的工矿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本区面积为1227.59 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89%,主要分布于分宜镇、风阳乡、湖泽镇等乡镇。该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主要如下:(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2)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3) 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4) 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
56、、闲置地和废弃地;(5)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第三十八条 风景旅游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风景观赏、休憩、娱乐、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本区面积为1380.34 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00%,主要分布于分宜镇、东坑林场等乡镇。该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主要如下:(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2)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3)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4)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5)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第三十九条 生态安全控制区生态安全控制区,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目的需要进行土地利用特殊控制的区域,主要包括河湖及蓄滞洪区、滨海防患区、重要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等。本区面积为4525.85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28%,主要分布于分宜镇、东坑林场。该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主要如下:(1) 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2)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 (3) 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4) 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图书室管理员工作计划
- 临沂大学《大学物理Ⅰ(上)》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 新学期小班幼儿园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 XX年办公室主任工作计划
-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计划表
- 有关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汇编
- 2024年9月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 公司2024销售季度工作计划表
- -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工作室工作计划
- 幼儿园保育实践报告
- 超市运营规划方案(2篇)
- 变电站运维培训
- 《垃圾发电厂垃圾仓系统运行规范》
- 九年级英语词汇竞赛
- 小学科普知识竞赛方案
- 急性胰腺炎病例分析
-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毕业生登记表001汇编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 2024-2029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印度电梯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