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ppt课件_第1页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ppt课件_第2页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ppt课件_第3页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ppt课件_第4页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our Logo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姓名:付凤根 一、概述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 基因重组技术。 原生质体:细胞内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结构统称为原生质体,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细胞骨架系统及胞基 质)和细胞核等部分,原生质体是由原生质特化而来。植物细胞 即细胞壁内的原生质部分;动物细胞就是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融合: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诱导遗传特 性不同的两个亲本原生质体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 到杂交的目的,经筛选获得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稳定融 合子。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2 大幅提高亲本间的重组频率 扩大重组的亲本范围 原生质体融合时亲本整套染色体参与交换、遗传物质转移和 重组性状较多,集中双亲优良性状机会更大。 与常规杂交相比,原生质体融合具有的优势: 不足之处:原生质体融合后DNA交换和重组随机发生, 增加重组体分离筛选的难度。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3 二、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步骤与方法 遗传标记亲株筛选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原生质体融合 异核体检出 重组体检出和鉴定 重组体的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分析 原原 生生 质质 体体 融融 合合 步步 骤骤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4 根据融合的目的选择适宜的直接亲本。现在一般认为亲本应采用具有较大 遗传差异的近亲菌株,重组后的新个体具有更大的杂种优势。 作为原生质体融合的二亲本都应该有一定的遗传标记,便于重组体的检出 。常用的遗传标记有:带隐性性状的营养缺陷、抗性标记、热致死、孢子 颜色和菌落形态等作为标记。 实际应用时究竟采用哪各遗传标记,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确定。 1、亲本及遗传标记的选择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5 2、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的分离 收集 纯化 活性鉴定 保存 制 备 流 程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6 制备原生质体,是原生质体技术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不同微生物的细胞壁 组成各不相同,所以制备其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早期人们曾探索使用研磨等机械方法和超声波等物理方法来制备原生质, 制备效果都不理想,目前人们主要运用酶法来制备原生质体。人们多倾向 于使用复合酶进行处理,常用的酶有纤维素酶、蜗牛酶和几丁质酶等 不同微生物在制备原生质体时所需酶和种类不同, 而且所需酶量也存在 着差异。适宜的酶浓度是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重要因素, 酶浓度过大时 ,酶中往往含有对原生质体有害的酶类( 如过氧化物酶、 核糖核酸酶等) ,随着酶量的增加, 杂酶的浓度也会随之增加,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必 然会影响原生质体的活性;酶浓度过大,易使菌体凝集, 难于原生质体 化;而且, 细胞脱壁太彻底, 必然降低原生质体的再生率。 2、原生质体制备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7 菌龄:在菌龄的选择上, 多采用对数生长期或生长中后期的菌, 这是因 为, 菌体的不同生理状态直接影响到细胞壁的结构, 对数生长期细菌的 细胞壁中肤聚糖含量最低, 细胞壁对酶的作用最敏感, 但是对数生长早 期的菌相对较为脆弱,受酶的过度作用会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率。 酶解时间在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原生质体制备液的p H值, 也可以直接影响到原生质体的制备。因为只有 在最适p H值时, 酶的活性才最高, 酶促反应速率才最大 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因素: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8 渗透压稳定剂:由于原生质体对渗透压非常敏感, 渗透压稳定剂对于原 生质体的制备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渗透压稳定剂有KCl , NaCl , CaCl2 , Mg SO4, 等无机盐和蔗糖、 甘露糖、 山梨醇等, 一般说来, 丝状真 菌以无机盐作为稳定剂比较适宜, 而酵母菌则使用糖或醇做稳定剂比较 好。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9 原生质体再形成有生活能力的菌丝称为再生 。不同微生物的原生质体 最适再生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 培养基:在再生培养基中会添加一些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是作为细胞 壁合成的前体物质 也可能通过代谢转化成细胞壁的前体物质或起到促进 代谢 加速细胞壁合成的作用。 菌龄:菌龄过短的菌丝经酶解破壁形成小原生质体,有的细胞器不完全, 营养供给不足再生能力也较低;菌龄长的原生质体再生率高。 Ca2+:Ca2+主要是通过维系膜结构的完整性来实现原生质体的稳定性与 活性。 3、原生质体再生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0 原生质体 悬浮液 未酶解的细菌 无菌水稀释 高渗溶液稀释 高渗溶液稀释 培养 培养 培养 计数 再生率(%)= 再生培养基上总菌落数酶处理后未原生质体化菌落数 原生质体数 100% 总菌落数 (A) 未原生质化 细胞(B) 再生 菌落 (C) = CB AB 100% 再生率及其计算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1 所谓原生质体融合, 就是将双亲株的微生物细胞分别通过酶解脱壁, 使 之形成原生质体, 然后在高渗的条件下混合, 并加人物理的或者化学的 或者生物的助融条件, 使双亲株的原生质体间发生相互凝集, 通过细胞 质融合, 核融合, 而后发生基因组间的交换重组, 进而可以在适宜的条 件下再生出微生物的细胞壁来, 从而获得重组子的过程。 4、原生质体融合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2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3 聚乙二醇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存在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多聚体。 PEG 分子中常有醚键,使其显示出弱的负电荷,可与水、蛋白质、糖类 分子的正电基团形成氢键,而使原生质体连在一起发生凝集,这种作用还 可以由于Ca + 的存在而加强。为了发挥PEG 促进细胞融合的效力,必须 采用较高的浓度 ( 40 5 0%,分子量为6 0 0 0 ),但PEG 在高浓度下, 细胞可能因脱水而受到显著的破坏。因此,选择合适的分子量、浓度及作 用时间是P E G融合技术的关键。 PEG诱导细胞融合由于具有容易制备和控制、 活性稳定、 使用方便等特 点,在细胞融合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量的研究仍采用此法。虽然 PE G 作为融合剂有很多成功的报道,但存在着对细胞损伤大、残存有毒 性、融合率较低及经验性大等缺陷。 近年来,一种物理融合技术 细胞 电融合技术迅速崛起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PEG融合法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4 从野生型或突变型菌株中选择两亲本 收集菌体,酶解,获取原生质体 以107108ml-1 的浓度混合 加入30%50%PEG及适量的CaCl2、MgCl2 维持在一定pH值的渗透压稳定剂中,适温处理110min 再生培养基稀释45倍 低速离心数分钟 除去上清液,收集沉淀物 0.1 mol/L CaCl2洗涤两次 用融合液悬浮制备的融合体 原 生 质 融 合 过 程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5 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因素 JPEG浓度:PEG既是促融剂又是渗透压稳定剂,低浓度低分子量的PEG 促融效果不好,也容易导致原生质体破裂。但是高浓度的PEG会导致原 生质体收缩,降低融合频率,而且过高浓度的PEG对原生质体有毒害作 用。一般为40%。 J促融时间:促融时间增加可以使原生质体融合机会增多,但是,PEG对 原生质体有毒,为保证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促融时间不宜过长。 J无机离子: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 Ca2+和Mg2+促进融合, 而 K+、 Na+会显著降低融合率, 融合时一般 Ca2 +0 . 01 mol / L、 Mg2+0 . 02 mol / L 为佳。各菌种间略有差异。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6 融合体中除重组体外,还有异核体或部分结合子、杂合二倍体或杂 合系,这些都会在平板上形成菌落,检出融合体的方法有多种,在育种工 作中可根据实验目的和微生物的不同加以选择。 利用营养缺陷型标记选择融合体 利用抗药性选择融合体 利用灭活原生质体检出融合体 利用荧光染色法选择融合体 双亲对碳源利用不同而检出融合体 利用形态差异检出 5、融合体的检出与分离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7 这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选择方法,其检出原则是:融合的双亲带有不同的 营养缺陷型标记,在分离培养基上只有融合体生长而不能让双亲形成的原 生质体形成菌落。 其原理是因为缺陷型的双亲由于丧失了合成某种物质的能力,它们在基体 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部分单亲原生质体的同源融合体也不能在基体 培养基上形成菌落,只有双亲原生质体的融合体因营养物质互补而形成菌 落。 利用营养缺陷型标记选择融合体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8 荧光染色法是事先使双亲染色而携带不同荧光色素标记,然后在显微操作 器和荧光显微镜下,挑取现时带有双亲原生质体荧光标记的融合体,直接 分离到再生培养基上再生,最后得到融合体。 具体方法:制备原生质体时,在酶解液中加入荧光色素,使双亲分别携带 有不同的荧光标记。它对原生质体活力无影响,携带色素的原生质体能正 常进行融合并具有再生能力。使用这种方法时,两种荧光染料的区分要明 显,并注意染料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利用荧光染色法选择融合体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9 融合原生质 体悬浮液 稀释 完全再生培养基 选择性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