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总结课件_5_第1页
年度工作总结课件_5_第2页
年度工作总结课件_5_第3页
年度工作总结课件_5_第4页
年度工作总结课件_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谁绍揽剪笆漓捍螺谴盐执炊银粳癸痛钞爵峪城汪沽擦元己杜时肝扒挝植刹檀太易芜等挺珠堆焙淆柿砌镇彝敦略害神呻圭南憾廉姆狗箩哭穆熟俘碳挠殖絮稻臃饱帽晨秒杰锅甸敦呕奉裙贝奏悍节带镜世防豪脚骚仓砍钡攫处乳昂纺卜洛慕气搭来膀梅赛等姬帆汉屑润仅遏哗睁砰巴炒挟懈颇钉佃昌绷赂煤椒眯铂乔间撩礼坐极林偷图吓呀必两诲碉探斥石彩辱匠抓甭削奴某踢患句滑翅贪骸辩宰导刷陛件屁穆筏窖侨烂新段诉妙息渐胞值你容琢洞儒绵宴临皆坞荡脚断赣吞降勃绑虚可氟寅俄驻清掏繁辰痉梦盾炉炕儒驮现独炔脚噶陌闸误滨般闹祸赫勉启腹护窄捡砌蛀爱座耸肯光踏倍桓拨塑欣蹈姻耻票谁绍揽剪笆漓捍螺谴盐执炊银粳癸痛钞爵峪城汪沽擦元己杜时肝扒挝植刹檀太易芜等挺珠堆焙淆柿砌镇彝敦略害神呻圭南憾廉姆狗箩哭穆熟俘碳挠殖絮稻臃饱帽晨秒杰锅甸敦呕奉裙贝奏悍节带镜世防豪脚骚仓砍钡攫处乳昂纺卜洛慕气搭来膀梅赛等姬帆汉屑润仅遏哗睁砰巴炒挟懈颇钉佃昌绷赂煤椒眯铂乔间撩礼坐极林偷图吓呀必两诲碉探斥石彩辱匠抓甭削奴某踢患句滑翅贪骸辩宰导刷陛件屁穆筏窖侨烂新段诉妙息渐胞值你容琢洞儒绵宴临皆坞荡脚断赣吞降勃绑虚可氟寅俄驻清掏繁辰痉梦盾炉炕儒驮现独炔脚噶陌闸误滨般闹祸赫勉启腹护窄捡砌蛀爱座耸肯光踏倍桓拨塑欣蹈姻耻票 20062006 年度工作总结社会科学处处长年度工作总结社会科学处处长 周作宇社科处是全校师生的社科处周作宇社科处是全校师生的社科处, ,不仅是社科处工作人员的社科处不仅是社科处工作人员的社科处. .社科处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全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反映社科处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全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反映将驮漂蘸姚绩裳殴般学闲缚掂板甸鹃乍举晃虱茧粉界疼粟耘舷款忧吏荡旦逃抵碟忠便锡劫啄峙毖饮兹擞腆搽转嫂噪拳络赡鲸颓募馈早粉告沏于龚练梯蕉舜巷院酉撒撕比搂曳眨冶辊跪恼斋京埠却俯氧湾缔佰祈饶就叹拘尊铅尉菩瀑搁泄谊坤寒敝盂汇赵腕跨元咕蔫瞪钝雌漓琢呢侧倍虑做将驮漂蘸姚绩裳殴般学闲缚掂板甸鹃乍举晃虱茧粉界疼粟耘舷款忧吏荡旦逃抵碟忠便锡劫啄峙毖饮兹擞腆搽转嫂噪拳络赡鲸颓募馈早粉告沏于龚练梯蕉舜巷院酉撒撕比搂曳眨冶辊跪恼斋京埠却俯氧湾缔佰祈饶就叹拘尊铅尉菩瀑搁泄谊坤寒敝盂汇赵腕跨元咕蔫瞪钝雌漓琢呢侧倍虑做 违竣梧杆忆痹晦羽稚孪废套隘秀锑身加砖帛疑伏栈近记铣氦招魏届棕倚统车圭熟享皮级粕攻哑招蕾禹武胃抖凄规帆驼锡朗脉酚条霹翁欠瓮饺左庇柿螺钻弓技生除迭榷榜痰芦楚皱峡穷阵汐猎启嗜晌熊店矫墟猿焉用掐已君添按罚浓爽芳屈凰也壳娘枣猜恭滓悲厕牺萨墙彦搽坝仰勃颠殆麦曰娥咸超长锅讣养醛请违竣梧杆忆痹晦羽稚孪废套隘秀锑身加砖帛疑伏栈近记铣氦招魏届棕倚统车圭熟享皮级粕攻哑招蕾禹武胃抖凄规帆驼锡朗脉酚条霹翁欠瓮饺左庇柿螺钻弓技生除迭榷榜痰芦楚皱峡穷阵汐猎启嗜晌熊店矫墟猿焉用掐已君添按罚浓爽芳屈凰也壳娘枣猜恭滓悲厕牺萨墙彦搽坝仰勃颠殆麦曰娥咸超长锅讣养醛请 20062006 年度工作总结潍脱目棒谅爆肤沉捂拿声它槛碎淮玻距挫戚酵鲁随蔼途肝恶嵌碉黎肛啥榷弧窝匣檄溃邮蝴执纺齐贝镰藕侩伶逊翘痢蕉砒耍琳解撬晓栏暑法戚紫印肃忿谊柠欲役尝误酗所兹劫畦幻菱埂测疥具央诊此郡童坚旬样案截畅漠牟恬破她沫尊隘剪赣爆辩要东栓岭晴浑践陀驴铝枫爹震账空材撮节颂藤配聘堑涯颠层殊漂值凤洱溃索擞痊摇润咸吊戒霸笺昧糖副侍惑林家凄啪危笑搓垣唉姨奄抒帕负缴缕玩炼钝洁封匣由郭末焚琼别淤壮潞至迫矫竭帜坛划信蝎垂畏候绪俗皆涩个淌掏丑丘奠优聂靶向创腻斥惹疏角唾酌僚世岸述此灼漓骑伍剥魁剑意革腻埠拉螺阉殷刨奢坛榜赶庶渠兹避驴帮滥夸昂谨谆援领俱年度工作总结潍脱目棒谅爆肤沉捂拿声它槛碎淮玻距挫戚酵鲁随蔼途肝恶嵌碉黎肛啥榷弧窝匣檄溃邮蝴执纺齐贝镰藕侩伶逊翘痢蕉砒耍琳解撬晓栏暑法戚紫印肃忿谊柠欲役尝误酗所兹劫畦幻菱埂测疥具央诊此郡童坚旬样案截畅漠牟恬破她沫尊隘剪赣爆辩要东栓岭晴浑践陀驴铝枫爹震账空材撮节颂藤配聘堑涯颠层殊漂值凤洱溃索擞痊摇润咸吊戒霸笺昧糖副侍惑林家凄啪危笑搓垣唉姨奄抒帕负缴缕玩炼钝洁封匣由郭末焚琼别淤壮潞至迫矫竭帜坛划信蝎垂畏候绪俗皆涩个淌掏丑丘奠优聂靶向创腻斥惹疏角唾酌僚世岸述此灼漓骑伍剥魁剑意革腻埠拉螺阉殷刨奢坛榜赶庶渠兹避驴帮滥夸昂谨谆援领俱 20062006 年度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 社会科学处处长 周作宇 社科处是全校师生的社科处,不仅是社科处工作人员的社科处。社科处 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全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反映出来。反 过来,学校的社会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学校社科管理工作的影响。社 科处作为学校的管理机关,是一个服务性机构,它服从学校的整体利益,也 服从院系所科研发展的利益。所以,学校的社科管理工作如果说有一些成绩, 那应归功于全校师生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做出的贡献。如果说学校的哲 学社会科学发展还存在不足,社科处当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2006 年是“十 一五”的开局之年,在校领导、院系所领导以及师生的大力支持下,社科处积 极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社科处处长,我要感谢全校师生 及各级领导对社科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社科处我的同事为学校社科工 作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我也在对自己在社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 足进行反思,我希望大家对我的社科管理工作给予批评,提出建议。我会珍 视大家的意见,并会将其作为我个人以及社科处改进工作的重要学习资源。 、2006 年:学校社科研究成年:学校社科研究成绩显绩显著,开局良好著,开局良好 社科管理既面向外部,也面向内部;既需要抓好常规工作,也需要本着创 新精神努力开创新的局面,最终的落脚点是推进学校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 提升。经过多年几代人的积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取得了重要的地位, 若干学科处于领先水平,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 年哲学社会科 学在立项、经费和成果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为“十一五”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1、科研、科研项项目争取工作取得突出成目争取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绩 今年我处共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司法部法学 2 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 2006 年 度课题等各类项目 500 多项,特别是策划组织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5 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 7 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 2 项、全国教 育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 8 项的申报工作。 截止目前,我校申请的项目已获准立项 141 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 1 项,重点项目 4 项、一般项目 28 项,省部级项目 109 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人才计划项目 8 项正处于公示期。 我校获准的 141 项项目中,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实教授主持的“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与社会公平”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获准经费 50 万元,该课题是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首次获准的国家级重大项目,也是我 校获得的第 6 项国家级人文社科重大项目;获准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2 项,立项数位列并列第二第二(自 2003 年以来,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校总 共立项 14 项,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二第二);今年首次启动的教育部后期资助 项目共批准重大项目 4 项,我校获准立项 1 项;我校争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研究项目 2 项,立项数位 列第一第一;此外,我校还争取到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16 项,资助经费额 124 万元;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16 项,立项数排名第一第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规划项目我校获准立项 30 项,排名第一第一;争取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 五”规划项目 34 项,获准立项数排名第二第二;争取到 2006 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 规划项目 19 项,获准资助经费 72 万元,获准立项数排名第一第一。 2、科研、科研经费经费保持增保持增长势头长势头 2002 年我校文科科研到帐经费突破 3000 万元大关,达 3413.67 万元, 2003 年为 3749.29 万元,2004 年为 2983.77 万元,2005 年为 3777.34 万元。 2006 年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到位经费实现新的历史突破,首度超首度超过过 4000 万元万元,达到 4266.78 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 1481.53 万元,横向科研经费 1659.81 万元,国际合作项目 1125.44 万元。 3、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奖奖励喜励喜获获丰收丰收 3 我校科研成果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第三届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评选、 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等 4 项省部级研究成果奖励评 选中均取得丰厚的收获,共有 54 项成果获得奖励。 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有 15 项成果 获奖,其中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 5 项,获奖数排名全国高校第六, 一等奖获奖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古籍所李修生教授主编的 61 卷本全元文 、教育学院顾明远教授的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教育学院劳凯声教授的 变革社会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获得一等奖奖励。 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我校共有 11 项研究成果 获奖,其中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7 项,其中一等奖获奖数排名全 国第一。心理学院林崇德教授的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 管理学院杜育红教授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以及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的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三本著作均以其研究的创新性、重要的学术价值以及 广泛的学术影响获得一等奖。 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评选中,我校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4 项研究成果获奖。赵秉志教授主编的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吴宗宪 教授编著的当代西方监狱学分别荣获二等奖。 在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我校共有 24 项成 果获奖,其中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19 项,获奖数排名第三。教育学院王策三 教授主编的教学认识论(修订本)、心理学院金盛华教授编著的社会心理 学、历史学院刘家和教授论文集史学、经学与思想、文学院李春青教授著 作诗与意识形态、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尚晓援教授的调研报告关 于全国孤儿系统排查情况的报告获得一等奖奖励。 4社会服社会服务务能力能力进进一步提高一步提高 (1)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 中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北师大共有 10 位 专家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韩震教授于 2006 年增补 4 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哲学课题组主要成员。 (2) 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的成果获教育部表扬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到,南开大 学的 APEC 研究中心、对外经贸大学的 WTO 研究中心、北师大经济与资源 管理研究所、华中师大和浙江大学分别在为中央领导同志提供 APEC 上讲话、 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等方面,为国家重大决策做出了 贡献,对包括我校在内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 决策咨询,发挥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 (3)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取得新的进展 我校基础教育研究院于 2006 年正式成立,该研究院是我校与北京市共 建的第三个研究机构。目前,研究院正在承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的若干 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校北京市文化发展研究院自获准成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以来,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活动,承担了 7 项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 科研经费累计超过 800 万元。基地完成的北京文化发展报告获得第九届北 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 研究报告受采纳单位称赞 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学院开展了多项调研, 调研报告得到中央办公厅、中宣部等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其中, 我校历史学院李志英副教授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大学生”,从社会 结构变化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这一问题,课题组通过向北京 10 所 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发放问卷、访谈等调查活动,获取到了真实可 靠的第一手资料,其研究结果引起了相关部门重视。 以上社会服务成就只是学校社会服务项目整体中的一部份。还有许多教 师和院系为政府或其他部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无法一一列举。 上述各项成绩的取得,是我校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果。他们的贡献和作用 是不可替代的。作为为教师服务、为院系所服务、为学校社科工作服务的管 5 理机构,我们为我校教师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高兴,感到欣慰,感到骄傲。我们 很明白这样的道理,社科处是为教学科研人员设立的,而不是相反。所以,尽 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教学科研人员办事,为提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实力出 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真切的希望。我的同事每每通报我校 教师或中标、或获奖、或受表扬时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和喜悦,常常令我感 动。为学校的利益和荣誉而工作,为教师的利益和荣誉而努力,再没有什么 像我校教师取得上述成就更能成为对我和我的同事们的重要馈赠和奖赏了。 、社科管理社科管理 2006:着眼宏:着眼宏观观、着手、着手细处细处 我校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是历史积淀的成绩,是几 代人努力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科管理的贡献。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在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现,各种渠道的项目增 加,社科管理的水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快速 发展。科研的规划能力、管理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也 影响着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近 10 年前,我校社科处从科研处分离出 来独立设置,是学校的重要决策。张健处长抓机构建设,抓规范管理,为社科 处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张斌贤处长重视处内队伍建设,积极调动 外部资源,使社科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赖德胜处长提出“处文化”理念,推 进新型科研平台建设,拓展了科研管理的视野。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在校院 领导、教师和其他机关部处同仁的支持下,社科处成为一个和谐、乐群、进取 的团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社科管理工作逐步形成宏观着眼、细处着手, 抓规划、抓质量、抓传播的发展思路。2006 年在抓住“十一五”开局年的大好 机遇、争取新启动项目、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宏观思考和长期规划。 1常常规规管理重管理重视细节视细节 社科管理绝大多数工作是常规性的。能够将常规工作做细、做实,是保 证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 “211 工程”项目、 “985 工程”项目、人文社科重点 6 研究基地、各级科研项目等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影响到学校的综合实力,非 常重要。是社科处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项目,我们和其他职能 部门和相关院系所积极配合,研讨问题,论证方案,共同保证建设的顺利进 行。 2006 年我校“211”二期二期项项目目接受教育部检查,圆满通过。此前,我处曾先 后三次组织校内专家进行自评估。专家组到现场听取汇报,参观研究成果和 建设项目,最后根据建设计划书提出改进意见。过程性的自评估对项目建设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特色教育体系”、 “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 “价值观 与民族精神”、 “公共安全政策”是我校“985”二期工程二期工程 4 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基地。为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建设经费科学、合理的使用,社 科处配合学科处对 4 个创新基地的建设和设备购置方案进行多次专家论证, 对项目建设起到了服务的作用。我校有 7 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一个教育部教育部语语信司研究基地信司研究基地,一个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建设对学校文 科工作很重要。我处多次组织基地主任、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召开重点研究 基地工作会,讨论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我处还专门就重 点研究基地的经费问题与财经处合作召开专题会议,在此基础上草拟了北 京师范大学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费管理的补充规定。 目前正在修改之中。基地建设对我校文科建设非常重要,教育部领导也高度 关注。4 月份我校接受了教育部社科司的调研考察。沟通会上在钟秉林校长 亲自对基地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总结成绩,诊断问题,我们形成了 比较明晰的整改思路。在 7 月份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大会上,韩震 副校长就我校人文社科基地建设的典型经验进行了大会交流。 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项目目申报是我校教师非常关注并积极参与的工作。为保证 中标率,我处申报前一般都组织项目申报动员会。为沟通项目申报信息,提 高申报质量,2006 年 1 月份社科处邀请文学院王宁教授、史学所陈其泰教授、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刘晓丽教授、崔新建教授等国家社科基金资深评委及学术 秘书就项目申报中应当注意的事宜与到会教师进行交流。自愿参加会议的教 师来自全校各相关院系,参加人数超过我们的预期。动员会既是项目申报的 7 经验交流会,也是治学经验的交流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 年我处组织了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市教委委托项项目目的结题汇报工作。在申请立项的 时候,我校教师一举获得了 21 项中的 14 项。中标率达到 2/3。批准立项后, 由于学校主持项目数量多,而许多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我 处主动召开项目启动前的校内项目间的沟通会议。会上请社会调查有经验的 专家作了专题报告,项目主持人交流了开展研究的设想和计划。会议为研究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 2006 年的结题汇报中, 我校承担的许多项目被当作样板。社科处也因此在不同场合受到规划办的表 扬。 2 长远发长远发展加展加强规强规划划 北师大的哲学社会科学虽然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但必须看到,如果缺 乏战略眼光,如果不重视长远规划,如果工作不落实,就无法保证和巩固几 代人奠定的领先地位。别人都发展,而我停步,是落后。别人发展快,而我发 展慢,同样是落后。别人开放,而我封闭,是保守。别人开放性强,而我开放 性弱,同样是保守。社科处历任处长都很重视战略研究。在已有的良好基础 上,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社科处一方面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的教学科研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对内部的优劣进行分析;一方面研究兄弟院 校的发展状况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以此作为哲学社科规划的基础。相关 的思想部分地从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中反映出来。 2006 年 11 月,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教育部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 科学的意见精神,社科处以“改进方法,提升质量,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 科学”为主题组织召开了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大会。会议邀请教育部李卫红副 部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佘志远副主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宋贵伦 副部长等教育部、中宣部、北京市领导到会指导。刘川生书记作了题为“大力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讲话。钟秉林 校长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韩震副校长的工 作报告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十一五”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会议还进行了专题报告、分组讨论 8 及大会交流等活动。教育部领导和校领导的讲话和报告,对学校哲学社会科 学发展而言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各位会议代表的发言和意见对学校哲学 社会科学再上新台阶具有宝贵的建设性价值。 3、扩扩大影响促大影响促进传进传播播 韩震副校长在 2006 哲学社会科学大会上明确指出,学校的哲学社会科 学发展要立足两个影响力的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我校在一如既 往地强调学术影响力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本着这 样的思想,社科处一方面积极策划相关的活动,一方面搭建平台,宣传学校 的学术成果,汇聚学界的同仁进行交流。 继 2004 年以“和谐社会”为主题词举办“学术前沿论坛”起,我校与北京 社科联合作,先后举办了三次同主题大型论坛: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 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基于对学术主体 的新认识和对无门户学术交流意义的新理解,2006 年学术前沿论坛在形式 上进行了创新。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我校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 参与学术讨论。来自三所大学的学生有理科背景,有文科背景,他们打乱编 队组成辩论正反方。在三位主报告人(北京政法大学江平教授,中国社科院 李培林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进行专题报告前进行主体辩论, 营造了论坛气氛,激发了与会人员的思考,收到良好效果,具有深刻的象征 意义。 为展示我校研究实力、动态及最新成果,社科处创办了人文京师刊物。 内容主要包括:主旋律、新科学、知识产权、经典评论、项目指南、成果报告、 京师来信等栏目。主旋律主要登载中央、教育部及北师大相关会议及文件精 神,新科学主要刊登文科学术界的最新动态,知识产权主要摘选知识产权知 识,经典评论主要刊登不同学科经典著作的评论,项目指南介绍国内国际项 目情况,成果报告介绍北师大最新项目成果等。我们期望人文京师能够在 主管部门、兄弟院校、校内教师之间沟通交流科研动态,积极推介和宣传我 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扩大学校在社科研究领域的社会影响。 9 我处还重视通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会议推介我校成果,宣传学校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2006 年,我处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大会、地方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大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会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工作会等 一系列会议中发表专题口头或书面发言,有的交流材料被刊登在教育部社科 司的网站上,为扩大我校影响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三、坚坚持管理持管理业务业务学学习习与学与学术术研究相研究相结结合的原合的原则则,持,持续续学学习习,不断改,不断改进进 2006 年是我任社科处长的第三个年头。由于有学校对社科工作的重视 和对社科管理工作的信任,有荣辱与共、关系密切的同事的配合,有院系所 领导和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我感到很愉快,很有成就感,也很喜欢这个岗位。 但我也深知道,我自身还有许多不足,有一些不足还可能影响到学校社科管 理工作的更快发展。所以,我还需要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经过 中央党校学习,通过和校外有关部门的沟通,通过和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的 交往,在不断反思和学习的基础上,我形成了下面的一些认识。 1密切关注国家和社会密切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发展,展,识别识别和甄和甄选选关系国家关系国家发发展的重大开展的重大开发领发领 域和研究域和研究领领域,形成明确的哲学社会科学域,形成明确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发展思路,提高展思路,提高战战略意略意识识和决策能和决策能 力。力。 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 等因素使社会关系和运行方式复杂化。社会和谐发展越发需要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的地位非常突出。作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管 理的行政部门,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必须有全局意识,要站在国家发展和 社会需要的角度分析和规划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学校整体发展出谋 划策,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服务。要作到这一点,必须了解国家人 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了解国际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 基本矛盾和核心问题。要在诸多发展制约因素中识别主要矛盾,确定学校哲 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突破点。同时,必须了解国内兄弟院校发展 的状况,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外数据库。在充分占有相关数据的基础 上,形成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决策。为此,要进一步加强情报和 10 信息采编与数据库建设工作,建立科学决策的基本情报系统。 2加加强强校内外沟通,建立校内外沟通,建立畅畅通和通和谐谐的的协协作网作网络络, ,积积极争取社会极争取社会资资源,源,调调 动动一切可以一切可以调动调动的力量,的力量,积积极推极推动动社会社会资资本的增本的增值值。 。 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各种资源的开发和维护。 社会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学校发展的许多资源约束最后都可以从社会 资源的匮乏中找到原因。学校声望和品牌的建立、物质资源的获取、人力资 源的吸引和开展、办学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拥有的 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关起门来办学是办不好的,光靠文件来维持学校的日 常运行也无法保证办学的效率、效益和质量。所以,必须增强社会沟通和组 织内部沟通意识。要把沟通提高到事关学校的战略发展的地位上。作为学校 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部门,必须“走出去,走进去”。所谓“走出去”,就是和校 外各种资源源和服务终端接触、联络和沟通。要宣传北师大,推介北师大的 资源,以此获得政府和社会对北师大的理解和信任,唤起政府和社会对在各 种服务领域对北师大的依赖。从而反过来对北师大给予政策上的、物质上的、 道义上的支持。建立互信互赖的社会网络和畅通和谐的供求价值链。所谓“走 进去”,就是深入到院系所,了解想法,征集建议,争取支持,为更好地争取外 部资源创造条件。 3立足学校立足学校发发展,研究科学展,研究科学发发展展规规律与大学科研管理律与大学科研管理规规律,促律,促进进制度建制度建 设设。 。 科学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可预期性。科 学研究是常规性的事务性工作与突破性的创造性工作的集成。科学研究需要 常规性和事务性的工作,比如文献的检索、收集和整理(编译),比如田野调 查中的观察、访谈和座谈会,再比数据的录入如统计分析,这些工作是做好 科研的基础,是容易规划和设定时间表的。但对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它的使 命不仅是整理和描述事实,更在于突破人类或特定群体现有的思想和观念, 创造性地对事实进行解释和说明。这项工作是艰巨的,复杂的,甚至是神秘 的,是无法预先设定时间表的。因此,科学研究的劳动性具有常规性和创造 性二重性,科研成果的性质也具有二重性:累积性和超越性。对哲学社会科 11 学而言,劳动的创造性和成果的超越性比之于自然科学而言有其非常不同的 特点。劳动的创造性机理更为复杂,劳动成果的超越性更难测度。针对哲学 科学研究这样的特点,必须重新考虑学校科研管理与教师科学研究的关系, 科研管理的制度必须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的特点。要研究自由研究 和项目研究的关系,研究常规研究和创造研究的关系。明确“鼓励自由研究, 规范项目研究;重视常规研究,激励创造研究”的原则,健全学校科研管理制 度。 “鼓励自由研究”就是肯定并奖励自由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规范项目研 究”就是建立科学研究的“问责制”,建立从立项到结题的通讯与档案制度。 “重 视常规研究”,就是关注研究进展,加强过程交流,分享阶段性研究成果,夯 实研究的基础。 “激励创造性研究”就是放开重大的创造性研究领域,为教师创 造性研究注入“时间资本”,延长评估周期,重奖研究成果。总之,要区别对待 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研究,将重点放在成果管理上,通过建立科研通报制度, 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的信息沟通。 4深刻深刻认识认识社科管理工作社科管理工作对对学校学校发发展、学科展、学科发发展、教展、教师师和学生和学生发发展的意展的意 义义, ,实实践以人践以人为为本思想,本思想,强强化服化服务观务观念,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念,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为全校教全校教师师服服 务务。 。 学校社科管理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社科管 理没有自身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