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韩刑法中的暴行罪与伤害罪-法律 日、韩刑法中的暴行罪与伤害罪 郑泽善 摘 要:我国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不仅要求有伤害行为,而且还要求 有伤害后果,即造成轻伤以上的危害结果才能成立。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不少 令人难以容忍的施暴行为,只是由于伤害结果没有达到轻伤,而无法按照故意 伤害罪定罪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进行治安处罚。由于故意伤害罪的入罪门槛 很高,使得社会中暴力哲学的信奉者增多。我国刑法的这种规定,折射出我国 刑法在犯罪圈的界定和刑法结构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即刑法结构上的“厉 而不严” 。如果无法对一般施暴行为“齐之以刑” ,行政处罚的轻微不仅无法 “以罚压罪” ,而且不利于国民规范意识的形成。日、韩刑法中有关“暴行罪” 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暴行 伤害 人身权利 轻伤 伤害未遂 作者简介:郑泽善,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问题的提出 日本刑法第 208 条规定:“实施暴行而没有伤害他人的,处二年以下 有期徒刑、三十万日元以下罚金或者拘留或者科料。 ”第 204 条规定:“伤 害他人身体的,处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五十万日元以下的罚金或者科料。 ” 由此可见,日本刑法在概念上虽然明确区分暴行和伤害,但是,真正区别两罪 间的差异却并不容易。暴行和伤害都属于对人身体的攻击,这一点两罪并没有 本质上的不同,除了典型情形之外,无论是两罪的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明 确区分两罪间的不同,确有困难。尤其是,基于暴行和伤害在量上的幅度,轻 度伤害和高度暴行之间的临界点很难区分,而这一点往往导致区分两罪间的故 意的难度。可见, “暴行和伤害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只能以不是伤害便是 暴行,不是暴行就是伤害为基准进行区分。 ”两罪间的这种不明确性,从法定 刑的相似性(当然,上限有很大差别)看并没有多大不同。然而,在过失(过 失的暴行不处罚,过失的伤害则可罚)和构成其他罪(比如抢劫罪、抢劫致伤 罪、强奸罪、强奸致伤罪)的情形下,两罪间的处罚却截然不同。 与日本刑法的规定不同,韩国刑法中有关暴行罪和伤害罪的规定更加 细密全面。具体而言,暴行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是单纯暴行罪(韩国刑法第 260 条第 1 款) 。暴行罪的加重构成要件则有尊亲属暴行罪(第 260 条第 2 款) 、 特殊暴行罪(第 261 条)和常习暴行罪(第 264 条) 。暴行致死伤罪(第 262 条)是作为结果加重犯而规定的。在上述规定中,单纯暴行罪和尊亲属暴行罪 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罪名,同时不处罚未遂犯。伤害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是单纯伤 害罪(第 257 条第 1 款) 。伤害罪的加重构成要件则有尊亲属伤害罪(第 257 条第 2 款) 、重伤害罪和尊亲属重伤害罪(第 258 条) 、常习伤害罪(第 264 条) 。 “尊亲属伤害罪是基于客观身份关系而加重不法的构成要件,常习伤害罪 则是基于常习性而加重责任的构成要件。重伤害罪是基于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 价值而加重不法的构成要件,尊亲属重伤害罪则是在此基础上,附加尊、卑属 这一客观身份关系而加重不法的构成要件。另外,伤害致死罪(第 259 条)是 纯正结果加重犯。与此相比,重伤害罪则具有纯正和不纯正结果加重犯两面性 的构成要件。 ” 在日、韩刑法中,有关暴行罪的争论点主要集中在,如果将暴行限于 行使有形力(物理意义上的力)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解释有形力?具体而言, 使用声波或让被害者食用变质物(有毒的饮食)行为以及施用催眠术、感染病 毒等,能否将其视为暴行?也就是说,无形力的行使和界定便成为问题。另外, 暴行罪究竟是危险犯还是侵害犯,也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有关伤害罪,首 先,对伤害概念有不同观点的争论。另外,基于暴行之外其他手段的伤害,由 于与“有形力行使”范围密切相关,因此,这一争论与界定伤害罪的故意紧密 相连。在日、韩刑法理论中,有关这一问题的传统争论点是怎样界定伤害罪的 故意。这一问题与怎样处理结果加重犯之暴行致伤、致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其次,由于不存在伤害未遂的规定(日本刑法) ,因此,伤害未遂往往以暴行既 遂处罚,这是通说的立场。问题是,将伤害未遂以暴行罪加以处罚,是否限于 以暴行为手段的范围之内,在这里, “有形力行使”范围的界定同样成为问题。 另外,近年来,在有关伤害罪和过失致死伤罪的犯罪对象中,即应否肯定“胎 儿伤害”成为重点争论问题之一。 我国刑法第 234 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与上述日、韩的规定相比,我 国刑法对暴力攻击他人行为的处罚门槛很高。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罪,不 但要求有伤害行为,而且要求有伤害后果,即造成轻伤以上的危害结果。这里 的轻伤,并不是日常概念中的皮肉之伤,而是包含着“颅骨单纯性骨折”等较 为严重的创伤。现实生活中,虽然有很多令人难以容忍的施暴行为,只是由于 伤害结果鉴定为没有达到轻伤,而无法依据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只能由公安 机关进行治安处罚(实际上受处罚的并不多) 。由于故意伤害罪的入罪门槛很高, 使得社会中暴力哲学的信奉者增多。鉴于这种现状,本文对日、韩刑法中的暴 行罪和伤害罪的构成要件、相关争议问题进行概观和评析,这或许对我国刑法 处罚暴力、伤害行为,有某种借鉴意义。 二、暴行之概念 (一)暴行之类型 有关暴行概念,是指行使不法有形力的行为,这一点在日、韩刑法中 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基于将暴行理解为构成要件要素的不同犯罪的性质, 以及根据施加暴力的对象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最广义的暴行, 比如骚乱罪(日本刑法第 106 条、韩国刑法第 115 条)中的暴行,无论是指 向人或物均属于有形力的行使;广义的暴行,比如妨碍执行公务罪(日本刑 法第 95 条、韩国刑法第 136 条)中的暴行,限于指向人的有形力的行使; 狭义的暴行,比如暴行罪(日本刑法第 208 条、韩国刑法第 125 条)中的暴 行,限于对人身体的有形力的行使;最狭义的暴行,比如强盗罪(日本刑法 第 236 条、韩国刑法第 333 条) 、强奸罪(日本刑法第 177 条、韩国刑法第 297 条)中的暴行,限于对人的身体,其程度要达到压制对方反抗或者使对方 难以反抗的有形力的行使。 根据上述四种分类,暴行罪中的暴行,是指对人的身体施加的有形力 的行使,因此,有形力有必要限于“与人的身体相接触” 。但是,有形力的界定 是否有必要接触人的身体,在日、韩的判例以及学说上存在争论,如果取不要 说,那么,暴行罪的成立应当求之于怎样一个基准,则存在激烈的争论。 (二)判例中的暴行罪之类型 根据日本的判例,暴行罪中的暴行,广义上是指“对人的身体施加不 法攻击” ,而有形力的行使本身并不限于“在其性质上引发伤害结果。 ”在 此基础上,判例认为,如果这种有形力与人的身体相接触,就可以肯定暴行罪 的成立。比如,对准备退去时的被害人,被告人从盐罐抓起一把盐多次撒向被 害人的身体,即便这一行为并不存在发生伤害结果发生的危险,以能够给被害 人带来“不愉快而厌恶的情感”为由,肯定暴行罪的成立。另外,即便有形 力的行使并没有和身体相接触,同样肯定暴行罪的成立。比如,向离被害人几 步远的地方投掷石块行为,以“所谓暴行,是指向人行使不法的物理意义上的 力量,而这种物理意义上的力量,并不要求一定要与被害人的身体相接触”为 由,肯定暴行罪的成立。又比如,在四平米的房间内,为了威吓被害人,拔 出日本刀并多次挥舞,不慎误刺被害者的腹部导致其死亡一案,肯定伤害致死 罪的成立。从这些判例中可以看出,有形力的行使即便没有和人的身体相接 触,如果有形力的行使本身属于有可能导致发生伤害结果的危险行为,或者导 致了伤害结果的发生,那么,就可以肯定暴行罪的成立。可见,日本的判例对 暴行罪的成立范围,取相对宽泛的立场。 韩国的判例认为,暴行罪中的暴力, “与狭义暴力概念相同,是指对人 的身体行使有形力的行为”?。这里的有形力,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一般是指 伴随肉体痛苦的,施加于人的物理意义上的所有不法攻击或作用;不过,施加 精神上的痛苦,有害于身体健康的化学、生理意义上的不法作用,也包括在暴 力范围之内。?比如殴打行为、向人吐痰或用力拽他人的衣领或手、挥舞凶器或 手臂、剪掉胡须或毛发的行为均属于物理意义上的暴力;大声呼叫使人受惊或 发出刺耳的噪音、不间断的电话铃声、利用麻醉药或催眠术使人陷入朦胧状态、 多次骂人或斥责行为则属于化学、生理意义上的暴力。?这种有形力的行使,基 于尚未达到损害生理机能的程度,与伤害相区别;广义上有形力的行使导致精 神上的痛苦,或以间接手段导致精神上的痛苦同样包括在暴力范围之内。但是, 基于真正无形力的行使,导致精神上的恐惧感,则属于胁迫。? 对人的有形力的行使,其手段和方法并没有限制,既可以是直接、间 接,也可以是作为或不作为。比如,向人投掷石块,没有命中也属于暴力行为, 夺走盲人的拐杖、绊倒背着婴儿的母亲,分别成立对盲人和母亲的暴力。全然 不顾邻居的不要发噪音的要求,持续使用扩音器的行为同样构成不作为的暴行。 ?然而,一气之下猛踢他人家的房门、?将装有粪便的塑料袋扔到他人院子里的 行为,?由于无法将其视为对人身体的有形力的行使,因此,不属于暴行。在电 话里,大声辱骂对方的行为,无法将其解释为对人身体的有形力的行使,同样 不属于暴行。比如,走近被害者的身边,挥舞拳头或木棍或者向其投掷物品, 即便未与被害者的身体相接触,仍然属于有形力的行使;但是,单纯骂人行为, 如果没有其他行为伴随,很难将其视为有形力的行使。?在空间意义上走近被害 者,大声辱骂、挥舞拳头、向其投掷物品等行为,虽然没有与被害者的身体相 接触,但可以将其视为有形力的行使而构成暴行;然而,打电话时,在电话中 大声辱骂或录好音后让被害人听录音的行为,除非通过特殊方法刺激听录音者 的听觉,导致其痛苦感之外,在一般情况下,无法将这种情形视为对人的身体 行使了有形力。?由此可见,韩国判例对暴行的界定,同样较为宽泛。 (三)暴行罪的限定基准 在日本的刑法理论界,有观点认为:暴行罪的处罚属于伤害罪成立前 一阶段或未遂,而有形力的行使,是指“限于存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或危险性” , 这是少数说。?通说则认为,暴行罪的成立,即对人的身体施加的有形力,并不 限于具有发生伤害结果的危险性。21 因此,根据通说,暴行罪的成立,并非处 罚伤害罪的前一阶段,这种有形力的行使,并不要求与他人身体相接触。根据 通说,作为限制暴行罪成立的基准,将暴行罪理解为,是对身体安全的一种罪, 在此基础上要求存在身体上的痛苦或有可能发生这种痛苦的可能性,以及存在 厌恶感等心理上的痛苦。22 针对通说的这种主张,批判的观点认为,根据这种 基准论证暴行罪的成立范围,自然将暴行罪的保护法益理解为被害者的安全感, 这一内心的心情价值,这不能不说已经超出了对身体之罪的暴行罪的范畴。按 照这种逻辑,有形力的行使具有伤害身体的危险,成立对身体的罪自然具 有处罚伤害罪未遂的性质;如果不存在这种危险,暴行罪就应理解为对行动自 由的罪,那么,只有在剥夺身体外部自由的限度内成立暴行罪。 有关这一问题,韩国的主流观点认为,暴行包括不法侵害身体安全的 所有行为,因此,能够给人带来厌恶感、不快感的行为也属于暴行。即暴行不 应限于严格意义上的有形力的行使,语言暴力有时也可以包含在暴行之中。有 形力的行使,应当限于对人的身体,不过,并非一定要将与人的身体相接触作 为要件。因此,向人投掷石块没有命中、大声叫喊使人受惊、夜间不间断地发 出噪音、无休止的打电话行为、传递虚假消息使人受惊等,均可以包含在暴行 之中。另外,暴行不仅包括有形力的行使,是否还包括无形力的行使,也是一 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如果将无形力的行使包含在暴行之中,有可能导致无法区 分暴行和胁迫,因此,暴行可以限定在有形力的行使,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大 解释有形力的范围,即直接或间接地施加于五官上的,能够给人带来肉体上或 精神上痛苦的力,或者对身体的所有力学、化学、生理意义上的作用,均可以 包含在暴行之中。 (四)暴行概念限定之必要性 从日、韩刑法的规定以及判例、学说中可以看出,暴行罪是指对人的 身体安全的一个罪名。但是,是否将暴行罪限定在人的身体安全这一点?如果 将暴行罪理解为单纯保护人的身体安全,那么,暴行就意味着对人身体的不法 攻击。日本和韩国的判例宽泛地把握暴行,将所有不法攻击他人身体的行为视 为暴行,正是基于这种立场的。但是,将暴行罪理解为对人的身体安全的犯罪, 且成立范围又如此宽泛是否合理,则不无疑问。暴行罪中的暴行,根据日本刑 法第 208 条,应当是“实施暴行而没有伤害他人”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对 暴行罪的内容,该条文并没有取积极规定的态度,而是以没有发生伤害结果为 要件,藉此而取的是消极规定的态度,并且预设了施加暴行行为有可能导致伤 害结果的发生这一点。另外,暴行罪在第 208 条之外,均以某种犯罪的手段予 以规定。因此,暴行的界定,应当与不同罪名的实质内含相符合。也就是说, “无论是暴行罪中的暴行,还是其他罪名中作为手段而使用的暴行,不应在不 同罪名中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解释,而应以暴行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即施加不法 有形力为前提,以暴行罪是对人的身体安全为基础,将暴行概念的具体内含作 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在不同犯罪中不同对待,暴行的内含则根据不同的犯 罪性质,分别进行理解和把握。 ” 暴行罪不应限于对人的身体安全构成威胁,暴行罪中的暴行,应当将 其理解为有可能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危险。即暴行罪中的暴行,是指对人的身 体行使的不法有形力,性质上具有可能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绝对的暴行 概念) ;或者说,即便有形力本身不存在危险,以行使这种有形力的具体情况为 前提,从一般人的判断出发,认为有危险性(相对的暴行概念) ,那么,可以将 其视为暴行。这种暴行,并不要求一定要对身体施加痛苦。这种情形下的伤害 结果发生的危险,不是作为结果的危险,而是像不能犯的认定中取具体危险说 26 那样,基于行为时的判断,将行使有形力的行为本身作为一种属性,肯定危 险性的存在。27 在日、韩刑法的规定中,暴行罪和伤害罪规定在同一章的缘由 正在于此。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有形力施加于人的身体,就是说与身体相接触, 不过,即便没有与身体相接触,有形力本身在某种情形下具有伤害的危险性, 那么,可以将其视为暴行。比如,之所以将投掷石块于被害人几步之远处,或 在狭小的房间内挥舞棍棒的行为解释为暴行,其根据正是基于上述理由。但是, 即便与身体发生接触,如果不存在危险性,比如抓起一把食盐向被害人撒去、 向他人吐痰、向他人的衣服喷撒污物等行为(在这种情形下,可以作为基于动 作的侮辱予以处罚) ,就不应将其解释为暴行。拽他人衣领的行为本身并不属于 危险行为,因此,原则上不构成暴行。但是,根据具体情况,对被害者的行为 等产生危险时,比如,基于加害者的拽衣领的行为导致被害人无法乘车等,在 这种情形下,根据对被害者行程发生危险而可以肯定暴行的成立。 暴行是对人的身体行使的不法有形力,但是, “有形力”的行使如果限 于殴打、踹、撞等力学意义上的有形力,那么,针对通过声响行使的有形力就 无法包含在其中。然而,通说认为,有形力的解释应当包括物理意义上的力。 那么,通过音响、光热、电气等能源产生作用,也可以包含在暴行的解释之中。 日本的判例认为,在被害者的身边用力敲打锣鼓等行为,也属于暴行。29 既然 声响能够对人的身体产生物理意义上的作用,那么,将其解释为有形力的行使 当然无妨,但是,从其性质或具体情形上来讲,有必要将其限定在具有发生伤 害结果的危险性上,上述判例基于被害者长时间受锣鼓声响的刺激,意识处于 朦胧状态而有可能引发脑贫血为由,肯定了暴行罪的成立。判例的这种立场当 然没有错,不过,单纯的骚扰电话或铃声等,虽然有可能导致被害者的厌烦, 但将类似情形解释为暴行恐怕不尽妥当。 与此相比,成为问题的是利用化学作用、心理作用的情形,比如,感 染病毒(将性病传染给男性) 、使用有毒物品、提供变质的食品使被害人腹泻、 利用催眠术等能否包含在暴行之中。有关这一点,在日、韩刑法理论界,既有 肯定的主张,31 也有否定的立场。32 本文倾向于否定说。 三、伤害之概念 有关伤害的概念,在日、韩刑法理论界,有以下几种观点的对立: 生理机能障碍说,伤害是指对人的生理机能、健康状态带来不良变更的行为。 33 这是日本和韩国的通说。身体完整性侵害说,伤害是指对人的身体完整性 的侵害。34折中说,伤害是指,侵害人的生理机能以及对人的身体外观带来 重大变化的行为。35 针对身体机能障碍说,批判的观点认为,即便将妇女的头 发、眉毛剃光,由于不会导致生理机能上的障碍而只能将其视为一种暴行,伤 害罪的成立范围显然过于狭小。针对身体完整性侵害说,批判的观点认为,即 便剪断一点头发或指甲均构成伤害,伤害罪的成立范围又过于宽泛。针对折中 说的批判则是,如果将伤害理解为发生外观上的重大变化,那么,伤害概念本 身已经扩大到了不同性质的范围,这显然不尽合理。36 其实,主张身体完整性 侵害说的观点,并不会将剪断一点头发或指甲的行为视为伤害,因此,身体完 整性侵害说和折中说虽然在量上有所不同,并没有质上的差别。 其实,这一问题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究竟应当怎 样理解和把握伤害罪的保护法益,基于此,看哪一种观点能够更加明确区分暴 行与伤害。其次,上述三种学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剪断头发、剃去眉毛等,因 此,是否有必要将这些行为作为伤害罪进行处罚。将身体的生理性机能、健康 状态视为伤害罪的保护法益,一般不存在异议。问题是,能否将身体外观上的 完整性包含在生理机能或健康状态之中。如果基于某种行为导致身体外观上的 重大的变化,被害者所受的痛苦绝不亚于生理机能受到损害,这一点恐怕无法 否定,身体完整性侵害说和折中说之所以将这种情形视为伤害,理由正在于此。 但是,能否将并没有伴随生理性机能损害的,单纯的外观上的变化等同于生理 机能受到损害,则不无疑问。因为这种情形具有与伤害全然不同性质。另外, 究竟将达到怎样一个程度的,针对外观完整性的侵害行为视为伤害,怎样的情 形又可以视为带来重大变化均不够明确。依据身体完整性侵害说和折中说,暴 行和伤害的区别基准极为含糊不清。比较伤害罪和暴行罪的法定刑就可以知道, 针对重暴行,完全有可能处罚得比轻伤害重,因此,将侵害外观完整性的行为 包含在伤害概念本身,不仅理由不尽充分也缺乏说服力。伤害并非只基于暴行 而引发,基于暴行之外的无形的方法同样可以实施伤害行为。比如,通过胁迫 使被害人陷入神经衰弱状态而最终导致精神障碍、38 不给孩子提供充分的食物 使之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传染性病等等。当然,根据怎样理解和把握暴行, 成立范围有所不同。39 本文倾向于生理机能障碍说。 有关“胎儿伤害” ,即针对源于胎儿阶段受到伤害而出生的婴儿有残疾, 能否成立伤害罪或过失伤害罪,在日本的刑法理论界同样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该问题源于胎儿性水俣病事件,40 针对熊本水俣病刑事案件,熊本地方裁判所 认为,胎儿属于“人”的一种萌芽状态,通常发育成“人” ,伤害胎儿具有可能 导致死亡结果发生的危险性,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认定业务上过失致死罪实 行行为时,其对象之“人”并不以“人”的存在为要件,即便成为致死原因的 行为实施在胎儿阶段,或者在发育成“人”以后实施,由于从价值层面上讲并 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可以成立业务上过失致死罪。41 与此相反,针对乘坐 在被撞车辆内的怀孕妇女,基于被撞时的冲击早产处于假死状态的婴儿,并在 出生后 36 小时后死亡一案,裁判所认为,在胎儿阶段受到基于过失的伤害而 失去生命机能的重要部分,与自然分娩相比,过早离开母体,由于没有生存能 力而自然而然地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死亡,这是现实生活中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即便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措施,由于没有具备生存能力而难免死亡,在这种情形 下,刑法上很难称早产儿为“人”而仍然属于胎儿,可以参照胎儿或死产儿进 行评价,因此,可以否定业务上过失致死罪的成立。 这一问题, 可以分为胎儿阶段受伤害后出生的婴儿和母亲两个方面进 行探讨,而议论的中心往往是对婴儿能否成立伤害罪或过失致死伤罪。争论的 焦点是,实行行为时对象之“人”是否必须存在?有关这一点,肯定说认为, 在这种情形下,可以成立对婴儿的过失致死伤罪。43 主流观点则倾向于否定说。 44 肯定说的主要依据是,针对公害事件、药品事件等所引发的悲惨结果不能熟 视无睹而应予严惩。另外,针对否定说,肯定说认为,在所谓“时间上隔离犯” 的情形下,比如为了毒杀未来出生的婴儿,在婴儿出生前,送给其母亲有毒的 奶粉,如果出生后的婴儿喝下该牛奶后死亡的话,即便实行行为的时点是“胎 儿”而不是“人” ,也可以成立杀人罪。45 同样,基于伤害的故意挖好陷阱, 如果出生后的孩子掉进陷阱受伤的话,成立伤害罪恐怕无人提出异议,那么, 在胎儿伤害的情形下,理应与此相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这一问题, 否定说也主张,实行行为时的对象没有必要一定要限定于“人” ,但是,在实行 行为的效果波及的时点上却一定要存在对象之“人” 。46 否定说的立论基础是: 在前述事例的情形下,无法全然赞同将有毒的奶粉送给母亲以及挖陷阱的行为 视为实行行为,其实,这些事例和胎儿伤害有本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在挖 陷阱等情形下,侵害直接作用于“人” ,但是,在伤害胎儿的情形下,侵害行为 作用于胎儿,同时在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已经结束。因此,两种情形不可同日而 语。从罪刑法定原则的视角而言,肯定说对现行刑法的解释并不妥当。另外, 根据肯定说,由于现行刑法对过失堕胎行为并不处罚,因此,就会出现争议。 也就是说,基于过失,胎儿在母体内已经死亡的情形下,并不成为处罚的对象, 但是,基于过失,伤害胎儿却以过失伤害罪得以处罚,显然在处罚上有失均衡。 因此,有关伤害胎儿的问题,应当通过立法来解决。 另外,立论于母亲的关系肯定伤害罪的立场,又可以分为将胎儿视为 母亲的一部分的观点,以及生产健康婴儿这一母亲生理机能受到伤害的主张。 48 然而,胎儿基于堕胎罪而作为独立的法益主体予以规定,因此,将其视为母 体的一部分并不妥当。就这一问题而言,如果将胎儿视为母体的一部分,自我 堕胎行为作为自伤行为而不可罚,但现行刑法将其作为处罚的对象,因此,这 种解释显然自相矛盾。另外,生产受过伤害的婴儿,是否直接与侵害母亲的生 理机能发生关联不无疑问,即便将这种情形视为对母亲的生理机能的一种侵害, 那么,理应以是否成立对母亲的伤害来探讨。也就是说,伤害胎儿问题,应当 从受伤而出生的婴儿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四、伤害罪的故意与未遂 伤害罪的成立,主观上是否要有伤害的故意,即将伤害罪视为故意犯, 还是除了有伤害的故意之外基于暴行的故意也可以成立伤害罪?也就是说,伤 害罪是故意犯的同时,是否又是暴行罪的结果加重犯,在日本的刑法理论界, 有不同观点的对立。之所以存在这种对立,是因为,基于暴行的故意发生伤害 或者死亡结果的情形下,针对暴行致伤或致死的处罚带来不同效果。50 日本的 判例,自大审院时代起,一直取只要有暴行的故意就可以成立伤害罪, 而不要 求具备伤害故意的立场。有关这一问题,理论界则分为应当限定在故意犯的立 场,51 除了故意犯之外还包括结果加重犯的立场,后一种主张是通说。 故意犯说的主要依据是:第一,刑法第 204 条取的是故意犯的规定形 式,将与故意犯在类型上明显不同的结果加重犯包含在这里,显然不妥当。当 然,从文理解释的角度来看,将第 204 条理解为故意犯并没有错,但是,有必 要将第 204 条和第 208 条联系起来进行解释。对此,通说的反驳是:第 208 条是对施加暴行却没有导致伤害结果的规定,那么,作为一种相反的解释,如 果导致了伤害结果,完全可以将其包含在第 204 条的解释之中。如果不这样解 释,则有失刑罚的均衡性。另外,暴行和伤害虽然在概念上可以区别,但是, 实际上暴行的故意和伤害的故意,尤其是与未必的故意很难区分。在一个构成 要件中,包括不同性质的故意犯和结果加重犯本身虽然不规范,不过,其实除 了对第 204 条的解释之外,也有类似的构成要件,比如第 204 条后段部分的 强盗致死罪、结果加重犯与强盗杀人罪等。由此可见,主张故意犯说的第一个 依据未必妥当。53 主张故意犯说的第二个依据是,从责任主义的观点出发,应 当尽最大可能排除结果责任之结果加重犯。对此,通说则认为,从责任主义的 原理来说,结果加重犯的确不属于值得提倡的犯罪类型。但是,通说对这一情 形下的结果加重犯,针对所发生的重的结果,以存在过失为由满足了责任主义 的要求。因此,结果加重犯未必都违反责任主义原理。当然,判例一直取的是, 基本行为和重结果之间只要存在因果关系上的条件关系就可以定罪的立场,因 此,主张故意犯说第二个依据,对判例而言可谓一语中的。 那么,在取故意犯说的情形下,怎样处理暴行致伤行为呢?55 针对这 一问题,主张故意犯说的观点认为,这种情形可以解释为暴行罪和过失伤害罪 的想象竞合而以暴行罪处罚,因此,不会出现罪刑上的不均衡。56 对此,通说 的批判是:这种处理并不妥当。首先,由于第 208 条将发生伤害结果的情形排 除在外,因此,在暴行致伤的情形下适用该条款本身,逻辑上显然存在问题。 因此,这种情形最终只能以过失伤害罪进行处罚。问题是,基于暴行的故意施 加暴行成立暴行罪,而基于暴行的故意导致比暴行更重的伤害结果的情形下, 则成立过失伤害罪,这明显有失罪刑上的均衡。另外,将暴行致伤行为以过失 伤害罪处罚本身不尽合理,因为,过失犯是以没有故意行为为前提的。由此可 见,还是故意犯、结果加重犯说更具说服力。根据通说,暴行致伤成立伤害罪, 而暴行致死成立伤害致死罪。 日本的通说认为,日本的现行刑法并没有规定伤害未遂处罚条款。但 是,基于暴行的故意施加暴行的情形下成立暴行罪,而在基于伤害的故意施加 暴行却只停留在暴行而不能处罚,明显缺乏合理性。于是,通说主张,在这种 情形下,应当以暴行罪予以处罚,即伤害未遂暴行罪。当然,伤害未遂成立 暴行罪,只限于将暴行作为手段而施加伤害的情形。当然,只有以暴行的成立 为前提,才能进行这种解释。比如,基于伤害的故意,向他人投掷石块却未能 命中的情形下,如前所述,立论于暴行罪构成结果加重犯的主张,就无法以暴 行罪进行处罚。与此相比,根据具体危险说,如果能够认定对人的身体存在具 体危险,那么,就可以以暴行罪进行处罚。相反,基于暴行之外的手段实施的 伤害未遂,比如,为了让被害者腹泻而让其吃下变质的食品,被害人却没有腹 泻,这种情形下就不能处罚。另外,以胁迫为手段实施伤害未遂的情形下,可 以以胁迫罪进行处罚。 五、若干启示 近年来,仅媒体曝光的有关对人施加暴行的报道,较为典型的有: 云南巧家县发改局副局长被指扇女医生耳光,当地警方认定上述事实,对郑处 以行政拘留 8 天,并处罚款 500 元的行政处罚。59“你给我的狗跪下来! ”在宠物门诊内做完绝育手术,宠物狗一天后死亡,争论之下,狗主人怒斥兽 医,要求参与手术的两名兽医( 一人事发时不在店内) 必须向死去的宠物狗赔 礼道歉。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标报价决策
- 木制品幼儿园课程
- 《投资学》(第十一章)
- 金融制度的变迁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许昌鄢陵县联考2025年初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儿童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渤海大学《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德州陵城区五校联考2025年初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北京市顺义区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 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课件
- 了凡四训-徐韵发(课堂PPT)
- 高中英语各种教材词组汇总大全(超级实用)
- 内燃机机油泵转子系列参数
-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课件
- 蹲踞式起跑 教案
- 四十二手眼图(经典珍藏版)
- 通用横版企业报价单模板
- cvc和picc导管的维护ppt课件
- 真我中心学-穿越选择之屋(简)重要感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