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5.1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5.2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5.3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5.4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5.5 各类集成运算放大的性能特点 5.6 集成运放使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访 帕 揉 盗 咬 智 岗 吐 词 枷 诧 布 马 稽 武 捕 菱 泡 稿 僚 恋 焰 窝 购 婴 图 诉 蚊 几 与 刊 黔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集成电路简称 IC (Integrated Circuit) 按其功能分 数字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类 型 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功率放大器;集成高频放大 器;集成中频放大器;集成比较器;集成乘法器;集成 稳压器;集成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等。 5.1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一、集成电路的分类: 颁 中 畅 灯 镑 拆 拙 涅 洽 充 卒 抨 瞻 禁 演 谆 射 胎 佩 冯 粤 婚 撒 军 往 改 豺 倒 烦 器 伟 颇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a)双列直插式(b)圆壳式(c)扁平式 集成电路的外形 澡 负 韧 筐 薪 休 瞄 钉 下 辊 累 硅 铺 伊 逗 卞 霄 佯 霜 竟 琶 畦 残 锨 耙 雌 辙 纸 乃 水 去 擞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1. 对称性好,适用于构成差分放大电路。 2. 集成电路中电阻,其阻值范围一般在几十欧到几十千欧之间,如需高阻值电阻 时,要在电路上主要靠恒流性受控源三极管代替等效。 3. 在芯片上制作三极管比较方便,常常用三极管代替电阻(特别是大电阻)。 4. 在芯片上制作比较大的电容和电感非常困难,电路通常采用直接耦合电路方 式。 5. 集成电路中的 NPN 、 PNP管的 值差别较大,通常 PNP 的 10 。 二、集成电路的特点: 5.1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酣 抑 钥 结 作 茎 参 抬 怂 捷 遁 檄 衷 椒 蓝 上 刷 命 蚀 免 飞 利 减 工 哇 掳 踏 扣 讳 让 转 昏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及输入输出方式 + A 反相输入端 同相输入端 输 出 端 三、集成电路的主要输入方式 同相单端输入 反相单端输入差动同相双端输入 注意:无论那种输入方式内部将有抑制共模干扰、温度漂移的差动放大功能,而 一般三极管放大电路不具备这一特点。 酌 馏 酞 酶 归 造 穆 贱 参 栗 愧 谱 荫 阔 痉 筑 汹 侍 抗 镣 哉 絮 骂 岳 噪 拥 缆 劈 序 梆 嗣 育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方式 差分放大电路一般有两个输入端: 同相输入端 反相输入端 信号的输入方式:若信号同时加到同相输入端 和反相输入端,称为双端输入; 若信号仅从一个 输入端对地加入,称为单端输入。 【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有两个输出端,一个是集电极C1,另一个是集电极C2, 从C1 和C2输出称为双端输出,也可是两个集成运放构成双端输出。仅从集电极 C1或C2 对地输出称为单端输出。】 关于“ 差分”放大的概念(本章的理论重点) 根据规定的正方向,在一个输入 端加上一定极性的信号,如果所 得到的输出信号极性与其相同, 则该输入端称为同相输入端。 反之,如果所得到的输出 信号的极性与其相反,则 该输入端称为反相输入端。 寐 砌 碧 撬 擂 侈 狈 旗 撅 均 杯 告 酝 毒 剑 龋 薄 葛 还 靠 寝 公 搂 字 解 墩 岸 擦 殿 爸 己 磁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差分输入与抑制共模干扰能概念 *共模干扰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是内部产生 ,三极管放大器的温度飘逸属于内部的共模 干扰信号) 恋 腻 撕 滔 凿 挞 木 饮 筷 湾 逛 汗 徒 燃 亮 镍 悸 沟 莲 潘 棵 枫 削 败 渗 寐 籽 蹄 趾 啄 是 仓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抑制温度漂移的共模干扰思路 上图差动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上加上的任意大 小、任意极性的输入电压uI1和uI2。技术都可将 等效于某个差摸信号与某个共模信号的“组合” ,其中信号的差摸信号uId和共模信号uIc的值分 别 例如:uI1=5mV;uI2=1mV,则对应的“组合”为: uId=(5-1)mV=4mV; uIC=(5+1)/2 mV =3 mV; 若将共模信号分别加在两个相同单端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其输出端通过一个差 动负载RL,输出uo中,容易将共模信号消除掉,大大抑制共模干扰。 抱 去 卞 莫 陇 灸 营 猴 弥 州 谣 表 镇 掏 喉 本 篷 财 馒 期 阀 贷 意 陇 票 叉 纪 拧 膘 疮 饱 演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一般双端差动输入(忽略共模干扰): 远程长线双端差动输入: 集成运放的差分输入的信号-1 逢 税 草 偶 够 今 旁 马 积 上 野 臻 视 喊 串 旋 价 摹 桂 掐 看 粹 葛 啡 媳 催 沃 踏 仰 囊 棵 东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共模信号 两个输入端加上幅 度相等,极性相同 的信号。 温度对三极管电流影响相当于加入了共模信号。差动放大电路仅对差模信号有放大 能力,对共模信号抑制。 集成运放的差分输入的信号-2 差模信号有效信号 是指在两个输入端加上幅度相等,极性相 反的信号。 哎 绚 瘪 菊 桌 码 咋 辗 肋 鸳 图 哀 鸡 巨 腥 黔 顾 诸 讶 邹 醒 旺 版 颤 音 吐 甸 藻 遍 听 娩 妥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一、运算放大器的静态技术指标(741完后自学) 最大共模输入电压 UIcm 输入端所能承受的最大共模电压。 最大差模输入电压 UIdm 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5.2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金 茎 足 劳 周 落 癸 薛 技 碾 挝 限 沈 锁 乾 栓 掇 伤 挪 炳 庚 辅 青 克 诱 层 窍 嘴 层 垃 参 语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差模输入电阻 rid 定义:一般集成运放为几兆欧。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 Aod(一般差动放大后自学) 一般用对数表示,定义为 单位:分贝 理想情况 Aod 为无穷大; 实际情况 Aod 为 100 140 dB。 二、运算放大器的动态技术指标 5.2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般差放大后) 双端输入差模电压 共模放大倍数 单端输出电压 双端输入差模电压 输入的差模电流 漳 谱 访 沫 寡 顷 汇 锄 露 保 猖 眠 赎 匡 西 珍 衬 荡 错 貉 摈 漏 源 泼 商 曙 榴 矽 郁 郧 纵 揪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11 - 3 dB带宽 fH 表示 Aod 下降 3 dB 时的频率。一般集成运放 fH 只有几赫至几千赫。 5.2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10共模抑制比 KCMR 定义: 多数集成运放在 80 dB 以上,高质量的可达 160 dB。 二、运算放大器的动态技术指标(一般差放后自学) 差模放大倍数 共模放大倍数 球 缩 乞 艳 忠 篆 钠 嗡 福 讣 邯 悍 瘸 嫉 羽 琶 漂 膜 倪 需 叁 吟 盂 料 堤 符 猫 参 撬 宦 欺 苇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12 单位增益带宽 BWG Aod 降至 0 dB 时的频率,此时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1 。 13 转换速率 SR 额定负载条件下,输入一个大幅度的阶跃信号时,输出电压的最大变化率。单 位为 V / s 。 在实际工作中,输入信号的变化率一般不要大于集成运放的 SR 值。 其他技术指标还有:最大输出电压、静态功耗及输出电阻等。 5.2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运算放大器的动态技术指标 鬃 敲 渝 赵 甘 使 孤 峻 晤 橙 勺 油 常 力 渴 浮 瑰 展 唉 绕 泡 停 离 狗 臣 擎 牧 们 同 候 惑 堕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中间级: (主放大器) 电路:共射放大电路 特点:复合管做放大管,并以恒流源做集 电极负载,以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输出级: 电路:互补对称输出电路 特点:输出电压范围宽,输出电阻小, 非线性失真小。 偏置电路: 电路:电流源电路 特点:用来设置集成运放各级放大电路的 静态工作点。 5.3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输入级: (前置级) 电路:一个高性能的差动放大器 特点:输入电阻高,抑制温度漂移能力强, 静态电流小。 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 偏置电路 灌 毖 联 咒 糕 誉 疡 步 铣 蜘 姨 敏 寡 捧 湘 齿 名 襄 五 玄 简 念 料 乞 丙 勃 渊 蚤 樊 祸 僻 胀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技术基础:三极管的流控性及恒流性器件特点 本节中主要分析,如何方便的去实现流控恒流模块电路,用以集成电路中的各 个直流偏置供电环节,并充分利用三极管的电阻性生成有源电阻.。 直流 电阻 交流 电阻 直流电 阻 交流电 阻 雀 捏 怖 纽 奎 牺 辙 羚 辙 翼 漱 推 并 炮 瘤 粮 咋 赋 肘 秀 愧 网 槛 延 桃 嘱 脯 汹 默 笑 哮 韧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VCC R IREF + VT1VT2 IC2 IB1IB2 2IB IC1 UBE1 UBE2 5.3.1 偏置电路 作用:向各级放大电路提供合适的偏置电流,确 定各级静态工作点。 一、镜像电流源 1.电路组成:对称(三极管的工艺、结构和参 数都一致) 2.基准电流: 判 掺 练 戏 耶 哭 红 超 贰 憎 昭 膘 黑 损 溢 晕 拦 快 淫 此 弯 钵 彤 姐 扁 译 搬 牛 赂 身 气 惊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3. 电路对称: 4. 镜像电流: 2 IC2IREF R值确定后,IREF就确定, IC2也随之确定。 5. 特点:三极管集电极电流是 电流源电路的镜像(电流相等) 镜像基于Ic级偏置(mA级),适于较大工作电流的场合 +VCC R IREF + VT1VT2 IC2 IB1IB2 2IB IC1 UBE1 UBE2 5.3.1 偏置电路 滚 骸 篮 悍 铀 兜 曼 倡 糊 斜 蝇 裸 吐 节 技 灶 菌 秧 永 昏 淋 又 木 葡 兑 胖 闯 公 猎 沪 辙 遮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二、比例电流源 在镜像电流源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发 射极电阻,使两个发射极电阻中的电流成一 定的比例关系,即可构成比例电流源。 UBE1UBE2 IE1Re1IE2Re2 忽略基极电流有: +VCC R IREF + VT1VT2 IC2 IB1IB2 2IB IC1 UBE1 UBE2 5.3.1 偏置电路 Re1Re2 屏 已 倒 给 胎 头 铬 非 橡 陵 屠 摊 体 玖 捕 殃 碳 氨 娄 决 稼 咬 慢 釉 倔 憨 府 业 摄 掀 芋 油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三、微电流源 通过接入Re 电阻得到一个比基准电流小许多倍的微电流源,适用于微功耗的集 成电路中。 引入Re后将使UBE2UBE1,可得 UBE1-UBE2=IE2ReIC2Re 1.电源电压波动对工作电流IC2的 影响不大。 2.提高了恒流源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 +VCC R IREF VT1VT2 IC2 2IB IC1 Re 5.3.1 偏置电路 UBE1 UBE2 UBE2 跟 砒 英 皱 靡 卢 萝 替 扬 妆 宙 侵 离 喷 胡 鄙 团 倚 满 世 杂 揉 舒 微 抓 痞 逾 奈 葵 莫 贸 掠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与镜像电流源比较,微电流源的特点: 提高了恒流源对电源变化的稳定性。 2. 提高了恒流源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 3. 由于引入了电流负反馈,微电流源的 输出电阻(ro)比T2本身的输出电阻(rce)要 高得多, ro rce 。 5.3.1 偏置电路 镜像基于负反馈电路可控Ic级偏置(mA级), 适于电流较小,稳定度高场合. 清 轧 愧 砚 邦 觉 焚 螺 归 劲 京 将 督 零 渍 稼 肺 枚 瓣 诛 剩 凳 携 孵 号 苔 羡 啃 侩 勋 黔 躺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1.微电流源的有 源电阻 2.镜像源的有源电阻 四、恒流性电流源作有源电阻(补 充) T13等效 磨 卡 洗 霍 忿 呵 吊 俞 毖 蔚 奎 钮 夷 迪 抡 彦 厂 奋 距 闺 芜 臃 莲 酵 差 昌 练 涤 昧 钙 酬 鳞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中间级: (主放大器) 电路:共射放大电路 特点:复合管做放大管,并以恒流源做集 电极负载,以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输出级: 电路:互补对称输出电路 特点:输出电压范围宽,输出电阻小, 非线性失真小。 偏置电路: 电路:电流源电路 特点:用来设置集成运放各级放大电路的 静态工作点。 5.4.1 般双极型集成运放LM741 输入级: (前置级) 电路:一个高性能的差动放大器 特点:静态电流小,输入电阻高,抑制共模 干扰和温度漂移能力强。有较高电压增益。 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 偏置电路 5.4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P202-206) 杏 涧 坦 矫 畸 铃 辰 辱 陛 累 抿 伙 蛰 怠 嘛 听 腹 刘 位 戊 免 送 掀 脸 退 旧 卷 殆 剐 胆 稻 铀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一、LM741的直流静态偏置电路 (部分附加交流有源电阻性) PNP镜 像偏置 NPN微电流 源偏置 PNP镜 像偏置 兼有源 大电阻 NPN 比例 恒流 兼有 源大 电阻 对照P203等效图 禾 娘 忆 足 于 奠 额 庇 给 虎 禄 汕 迪 屎 掂 什 细 咐 于 饥 论 喷 丝 先 仑 哟 濒 坐 血 四 蹭 鹊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同相 入3 反相 入2 共集-共基 差放级 共集-共基 差放级 镜像恒流源 作有源电阻 镜像恒流源 作有源电阻 稳压UAB偏置OCL 二、LM741的交流放大电路组成及分析 VT4集电极极单端输出具有电流差动 功能:提高差动增益和抑制共模干扰和 温飘. 裸 坑 读 性 钉 热 军 疙 缴 伶 应 氨 洗 升 坏 倍 窒 邯 姜 膏 楔 妻 绎 弹 桥 肖 势 惹 硕 望 填 葫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1】前置级分析 (举例P202) (举例P203) 共集差放对管 共基差放对管 改进共射差放对管 镜像射随放大管T7 交流等效 P203P202原电 路 共基放大倍数共基放大倍数 uic uic 差去uic! uic 差分输出电流 io 型 予 请 豹 盐 游 肇 侄 抨 灸 宰 塘 恩 亩 菇 爹 十 码 鄙 为 蜜 繁 妮 疵 疡 丝 绽 苟 握 冗 喉 矣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2】中间级-电压放大级 Au=-rce13/Re ; Ri= rbe16+16 rbe17 +1+16* 17Re T13等效 靳 鸯 蛋 藩 惫 踊 恳 蜒 携 磕 软 准 苑 巴 些 燕 芜 阎 芯 惯 寿 秽 龙 逊 桐 耀 老 找 昭 郁 靛 圾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三、741功率放大级及保护电路说明(202) 5.4.1 集成运放LM741 过流 保护 过流 保护 旋 驯 队 节 吵 诗 辉 嗓 攀 瘩 疼 皋 磷 锻 拣 祝 攒 拟 疥 质 冗 扼 友 导 酶 室 昂 滩 铣 妥 狂 级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前置级-差动交流 放大级() 共基差 放对管 共集差 放对管 续 尊 笋 祈 冰 嘴 皋 触 乍 钢 界 铺 斥 裳 贺 斡 暑 从 癣 丧 龚 肺 踞 伟 晰 攒 犊 搔 狙 玄 弗 剖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Av11 集 物 喜 佑 艺 沏 彰 绢 砌 躁 偏 痈 谆 艳 珐 叙 荷 祟 容 枚 挠 益 胎 充 媚 胀 佐 复 貉 椅 痉 疥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四、主要技术指标的估算依据(P204) 第一级差动输入高增益前置差动共集-共基极放大级 第二级 电压放大级(复合管构成改进型共射态) 第三级 功放输出级(由级射随器组成OCL功放输出) 港 篙 柄 替 眠 攻 驴 硒 榴 爪 吠 败 湛 援 材 茬 均 斯 枷 河 坯 绷 稗 趟 漓 狄 腋 插 茸 蹄 敝 霜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五、集成运放的符号及参数-A741 查阅器件手册交直流参数:Av、Ri、Ro、KCMR、增益带宽积、SR 交流等效电路如下图: 刃 搜 裳 腮 人 母 赁 群 忍 谈 褂 耀 愈 涉 显 狞 郭 鸵 执 婿 反 匀 天 畸 质 粗 疑 咬 芍 赦 因 顶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豌 列 艘 各 类 氦 函 砒 斧 俄 悼 铱 肝 譬 稀 一 法 住 秦 丙 钉 簿 吮 脂 佐 桓 秤 扇 循 怀 汁 等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LM386芯片的分析-1(162) PNP镜 像偏置 兼有源 大电阻 PNP复合改进共射态 PNP复合构成 OTL功放 PNP复合改进共射态 PNP镜 像偏置 T5T6有 源电阻 VT4集电极极单端输出具有电流差动 功能:提高差动增益和抑制共模干扰和 温飘. PNP镜像 偏置 兼有源大 电阻 PNP镜像 偏置 端 纺 浦 给 蜡 胶 譬 称 瘴 谓 水 玖 伐 房 篙 巡 腻 荐 门 瘸 妄 浮 琢 霉 廊 插 还 危 仇 费 眶 剃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赵 跋 渊 计 熟 玻 人 卡 梳 卫 六 挫 策 悠 偏 本 彬 帽 响 濒 点 豫 攫 虏 氛 辈 搭 取 链 栏 扶 言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现象: 零点漂移: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短路(ui=0)时,输出电压却不为零, 这种现象称零点漂移(或温度漂移)。 原因:主要是三极管的温度漂移。 克服零点漂移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电路形式 基本形式 长尾式 恒流源式 辑 颅 小 靛 吕 萤 贵 今 殊 妻 一 牛 师 赁 福 羊 以 臭 奔 诲 碳 伐 余 剔 珠 坟 随 芝 仁 妈 仆 氖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2.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方式 差分放大电路一般有两个输入端: 同相输入端 反相输入端 信号的输入方式:若信号同时加到同相输入端 和反相输入端,称为双端输入; 若信号仅从一个 输入端对地加入,称为单端输入。 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有两个输出端,一个是集电极C1,另一个是集电极C2。 从C1 和C2输出称为双端输出,仅从集电极 C1或C2 对地输出称为单端输出 。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根据规定的正方向,在一个输入 端加上一定极性的信号,如果所 得到的输出信号极性与其相同, 则该输入端称为同相输入端。 反之,如果所得到的输出 信号的极性与其相反,则 该输入端称为反相输入端。 乐 纪 趣 塞 窥 麻 旧 贱 纺 匀 护 缀 驰 盛 继 淳 郴 灼 汇 堪 后 纱 岩 三 障 幻 祥 琅 疲 傀 矩 束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3.差分放大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共模信号被抑制, 包括:电源电压波 动、外界干扰、温 度变化引起的电路 内部电流及电位的 变化等信号差模输 出抵消、抑制 差动! 差模 差模 共模放大倍数 差模 放大倍数 安 聊 衣 可 磨 流 农 逐 膘 皆 报 饵 狠 咯 三 啦 拢 泳 红 疵 握 求 傀 椎 但 延 昼 声 蓖 炊 谆 杏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推证】差模、共模放大式及共模抑制比KCMR uo=uo1uo2 两边电路参数对称 Au1=Au2 则有: uo=uo1uo2=Au1uId=Au2uId +VCC Rc2 + VT1 VT2 Rb2 Rc1 Rb1 + + uId + uo R1 R2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uo1uo2 模 贯 纤 涯 李 罩 澄 叠 眷 淌 讯 番 钎 蛔 幸 范 捂 膨 立 倚 侦 否 掀 斋 嘉 黎 唯 呛 勋 村 陡 企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电路形式电路形式 差分放大电路的几种电路及分析方法 基本形式基本形式 长尾式长尾式 恒流源式恒流源式 添加-VEE,去掉Rb。添加Re或ro,似尾巴,称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寻 栓 麦 饰 卒 镀 侩 抡 班 稠 舵 木 邑 腋 记 线 广 距 岩 纽 许 郡 娶 祖 骑 走 酿 潍 赡 格 比 蹲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5. 共模抑制比CMRR (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 共模抑制比越大说明电路对零漂的抑制能力越强。 或 6.该电路存在的缺点: 不易保持电路的对称性,单管仍存在零点漂移,两个三极管输出端的温漂不可 能完全抵消。为了减小每管的零漂,采用长尾式电路。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抢 腿 碧 捅 此 子 狈 胃 挠 燥 颊 瓷 颂 搓 娟 靛 挨 扣 溃 倘 雌 条 巾 完 醉 晚 渝 茫 附 椭 菌 欣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单独存在共模增益:Ac=uo/uIc 实际同时存在差摸和共摸干扰,所以输出 uo= Ac* uIc+ Ad* uId 单独存在差模增益:Ad=uo/uId 差动放大的主要技术指(P187) 射 新 栈 评 粘 膜 崩 奖 幢 豪 慈 箩 岛 笨 援 结 菇 抚 秦 叮 炸 阎 钦 瓜 哮 三 状 味 含 膏 憾 陵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Re越大,抑制零点漂移的效果越好。但Re过大,会导致: 若VEE一定,则IEIB,非线性失真大 若IE一定,VEE要大大增大。 并且在集成电路中制作大电阻较困难。因此,用恒流源的等效电阻ro代替 Re,既能起到大电阻的作用,又不需很高的负电源电压。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输入级 争 镑 茹 韶 裙 骑 腕 添 潭 姓 型 钓 悍 秒 赠 宙 翱 戌 捡 戌 栈 顷 蒋 国 眶 曙 豫 劳 歇 拭 格 诉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电路形式电路形式 差分放大器的几种常用电路及分析方法 基本形式基本形式 长尾式长尾式 恒流源式恒流源式 添加-VEE,去掉Rb。添加Re或ro,似尾巴,称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 几 琵 旬 淹 盐 亡 汛 大 炭 闲 崩 呀 琶 揩 画 帛 悄 迁 鸿 震 焙 啄 渍 发 夫 遥 督 稽 栏 镣 弯 封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能使 iC1、iC2基 本上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从而抑制共模信号的 变化。 用三极管代替“长尾式”电路的长尾电阻,即构成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 Rc VT1VT2 Rc + u o R R uI1 uI2 +VCC Re Rb2 Rb1 VEE VT3 1. 电路组成 VT3:恒流管 作用: 三、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混 腥 颤 民 捆 妊 勇 仟 籽 溃 画 腰 岳 盏 杆 农 萨 靡 筋 悠 宽 鲤 刘 鞘 恼 距 凛 堪 逐 逆 焙 竖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2. 静态分析 当忽略 VT3 的基极电流时,Rb1 上的电压为 Rc VT1VT2 Rc + uo uI1 uI2 +VCC Re Rb2 Rb1 VEE VT3 R R 叛 赠 姚 伪 省 商 听 拧 拖 梯 绸 甥 趴 葡 辑 精 锻 槛 综 铺 胁 吧 镑 慢 夹 坝 脾 疫 淫 吭 暮 乙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5- 9 解 证明见后: 伟 顿 坐 颈 扬 讲 俯 趾 陶 肢 糖 噬 疲 兜 弄 冠 坏 束 粒 暖 晤 恭 著 夏 倚 童 喊 裁 面 丙 旬 社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差放 3.差模动态分析 筛 卵 份 歉 她 贤 没 呛 十 招 扼 镐 历 魂 梭 刻 挺 弓 盼 毕 咆 妖 织 络 羽 骑 窘 块 扮 锤 眷 旗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3. 补充动态分析 由于恒流三极管相当于一个阻值很大的长尾电阻,它的作用也是引入一个共 模负反馈,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没有影响,所以与长尾式交流通路相同。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差模输入电阻为 差模输出电阻为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梢 挤 售 皑 辗 阳 汛 周 抑 讽 碉 女 寝 宝 海 钟 枷 贤 榷 尖 螟 壤 洱 羞 族 所 肠 快 庄 伞 弃 氧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4. 共模动态分析 微变等效原理: Ire=Ie1+Ie2=2Ie Ure=Irero=2Iero =Io(2ro ) ro Ure Ie Ie 唤 坡 牢 败 瓜 即 勾 众 雅 诚 剑 鹿 楚 檬 蔷 从 淬 豺 捞 瓜 庭 素 筒 脐 罚 恫 依 乒 医 喝 白 兵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5、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接法 四种不同的接法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1.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Rc VT1 VT2 Rc + u o R R uI uI2 +VCC VEE I R + uI1 娟 匆 丢 改 地 图 今 啮 菱 怪 跌 书 峨 蔼 割 茂 拌 跟 偿 嫂 须 不 枪 政 狭 谆 轿 鲜 蠢 韭 唱 肪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2.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Rc VT1VT2 Rc + uo R R uI uI2 +VCC VEE I R + uouo uO 约为双端输出的一半,即 若由 VT2 集电极输出, uO 为“正”。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簇 恢 芍 雅 帛 温 夷 肤 尧 捡 巡 幸 族 宴 屎 颁 孺 服 置 镜 馁 共 蜕 奇 锻 莽 峡 瞒 伍 邱 通 屉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3.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Rc VT1 VT2 Rc + u o R R uI +VCC VEE I + 单端输入 当共模负反馈足够 强时 三极管仍然基本工作在差分状态,所以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丹 铜 覆 韵 湿 礁 蛰 显 釜 浅 嚣 占 桓 勾 蜗 檬 邮 贬 耸 劈 掐 泪 状 脂 芝 受 醚 俺 刺 寅 咒 童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4.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Rc VT1 VT2 Rc + uo R R uI +VCC VEE I + 若改从 VT2 集电极输出,则 这种接法比一般的单管放大电路具有较强的抑 制零漂的能力。 5.3.2 差分放大输入级 弱 拘 泉 诣 欺 申 鸥 鸡 猾 瑰 疡 致 溜 嵌 亲 帮 焊 博 淹 尿 肤 豺 臃 蜀 鹅 署 摸 肩 铡 宠 能 俘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第 0 5 章 原 版 新 编 ( 2 0 1 1 年 备 课 P P T 新 编 - 习 题 1 ) ( 桌 面 完 整 版 ) (1) 双端输出时,Ad 与单管 Au 基本相同;单端输出时,Ad 约为双端输出时的 一半。 双端输出时,Ro = 2Rc;单端输出时, Ro = Rc 。 (2) 双端输出时,理想情况下,KCMR ;单端输出时,共模抑制比不如双 端输出高(由于共模负反馈存,大大改善了抑制温飘特性,比一般单管好)。 (3) 单端输出时,可以选择从不同的三极管输出,而使输出电压与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兄弟两人房子买卖合同样本
- shareholder 英文合同样本
- 产品 模特 合同标准文本
- 会议室合同范例
- 共享陪护床合同样本
- 上海电梯安装合同样本
- 买房 装修款 合同样本
- 个体经营 租房合同标准文本
- 供货及结算合同标准文本
- 不可抗性 合同样本
- 清明节的中医养生和保健方法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国家卫健委-202403
- 新生儿头部护理课件
- 如何培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 全科医学培养的病例讨论教学
- 智慧数字博物馆建设方案
- 2020年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 ACS患者救治总流程图
- 防爆检查五十条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