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ppt课件_3_第1页
神经调节ppt课件_3_第2页
神经调节ppt课件_3_第3页
神经调节ppt课件_3_第4页
神经调节ppt课件_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突起 轴突:一条、较长、分支较少 树突:数条、较短、分支较多 细胞体 1.神经元 神经系统 神经经元的轴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组成神经纤维经纤维 。 许许多神经纤维经纤维 集结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结缔组织 形成的膜,共同构成一 条神经经。 2.反射 反射弧 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指在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 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部分。 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相对静止相对静止 状态变为 显著活跃显著活跃 状态的过程。 非条件反射 中枢在 脊髓。 条件反射 中枢在 大脑皮层。 感受器和效应器的判断 1、看神经节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看突触突触 例1.判断: 1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 ) 2反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 ) 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 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 ) 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 ) 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 ( ) 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 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 动的最高级中枢 脑干:有呼吸 、血压、心跳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小脑:有维持身 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 运动的低级中枢 下丘脑:有血糖 、体温、水盐平 衡的调节中枢 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神经中枢:是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而完成特定功能的区域。 神经经中枢间间的关系: 位于 脊髓中的低低级级中枢 受 脑脑中相应应高高级级中枢 的调 调控。 高位截瘫病人: 受伤部位以上 有感觉、有运动; 受伤部位以下 无感觉、低级反射仍存在。 中央沟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大脑脑皮层层: 有感觉感觉、运动运动、语言、听觉、视觉语言、听觉、视觉等多种神经中枢。 言语区 W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V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S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H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看懂文字 说话 听懂 言语语区是人类类特有的高级级神经经中枢! 4.兴奋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形式:电信号(神经冲动) 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传导方向:双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小体 突触 传递形式: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传递过程:上一神经元轴突突触小泡递质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传递方向: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受体蛋白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或抑制抑制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 作用后被分解 产生: 供体: 移动方向: 受体: 释放: 作用: 化学本质: 去向: 高尔基体(线粒体供能) 突触小泡突触小泡 胞吐作用胞吐作用 神经递质 例2.判断: 1.突触小体包括突触小泡和突触( ) 2.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 3.突触小泡和神经递质都属于内环境的结构或成分( ) 4.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 胞体或树突 ( ) 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例3.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 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 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 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结构的示意图中, 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 ) Aa或b Bc或d Cb或c Da或d D (bc=cd) (1)在神经纤维上 (2)在神经元之间 5.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e 例4.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 变化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D (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电刺激处,观察A的 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A有反应,且处电位 改变,证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先电刺激图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处,测量 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 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 传递是单向的。 6.实验:探究或验证兴奋的传导方向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异常情况1: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 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异常情况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 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 传导。 7.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情况不同,效应器效果不同: 例5.(2008江苏生物,14)-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 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 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 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 的症状分别是 (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A (09年宁夏、辽宁理综高考题图) 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 胞膜电位的变化。 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