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1页
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2页
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3页
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4页
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五 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 一、健康 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 这三者处于最佳状态。 健康的三要素包括: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和社会关系健康。 做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1、健康的生活方式; 2、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保持心理健康; 4、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免疫 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是指人体对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及机体 本身产生的异常细胞进行识别、消灭和 清除。 螺旋菌 球菌 杆菌 1 1、来自细菌的威胁、来自细菌的威胁 (1)、细菌: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2)、危害 1) 有些细菌能侵入人体细胞。(如引起扁桃体炎的链球菌 ) 2) 有些细菌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如引起 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 核 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致病细菌主要感染途径 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粪口传播 肺结核结核杆菌飞沫传播 破伤风破伤风杆菌接触(伤口) 传播 霍乱霍乱弧菌水、食物、苍 蝇传播 淋病淋病双球菌性接触 性接触淋病双球菌 水、食物、苍 蝇传播 霍乱弧菌 接触(伤口) 传播 破伤风杆菌 飞沫传播结核杆菌 粪口传播痢疾杆菌 你知道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 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 自然合成。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它可以使细 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 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 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然后放在琼 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 箱内24小时。 浸有不同浓度青 霉素的圆纸片 营养琼脂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 细菌滋生 2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 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细菌,清晰区面积与 青霉素浓度成。 3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浸有不同浓度青 霉素的圆纸片 营养琼脂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 细菌滋生 无 正比 青霉素能杀死细菌, 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自1943年开 始投入使用以来,拯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但 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就没以前那么好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基础过关 1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的条 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或自 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它能 使细菌的,并使细菌破裂 。 2.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是 ( ) A、细菌性痢疾 B、青春期肺结核 C、破伤风 D、霍乱 不损伤人体细胞 细菌 真菌 青霉素 细胞壁变薄 B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任何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分解者。 (3)细菌不一定会使人患病。 (4)霍乱主要是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使人感 染的。 (5)炭疽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病,死亡率是 很高的。 X SARS冠状病毒 2、来自病毒的威胁 (1)、病毒:个体比细菌还小,不能独 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致病细菌主要感染途径 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 甲:粪口传播 乙:血液、性接 触和母婴传播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粪口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飞沫传播 生殖器疱疹疱疹病毒型性接触 SARS冠状病毒飞沫等传播 飞沫等传播冠状病毒 性接触疱疹病毒型 飞沫传播腮腺炎病毒 粪口传播脊髓灰质炎病毒 甲:粪口传播 乙:血液、性接 触和母婴传播 肝炎病毒 流行性感冒 流感的性质 典型症状 致病的病因 传播途径 预防的方法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头痛,咽喉充血,鼻塞流涕,咳嗽 气急,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 流感病毒 通过飞沫传播 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 P72 1、概念: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 人群 流感的病原体是,是传 染源,传播途径是,是 易感人群。 流感病毒流感患者 空气和飞沫健康人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流感流行的三环节: 流感病毒可在传播,传 播的途径是。 空气和飞沫 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 3、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 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 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 传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 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 体传给健康人。 流行性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 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 的病人。 免疫性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 常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 是否有病原体,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具有 流行性,是否具有免疫性。 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红眼病、蛔虫病、 乙型脑炎、乙肝 流感、肺结核、近视眼、红眼病、贫 血、龋齿、蛔虫病、乙型脑炎、冠心 病、乙肝 传染病的分类: n按传播途径分: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等 传染病种类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 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 寒、蛔虫病、蛲虫病 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 传播 血液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 虫病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 播 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 、沙眼、疥疮和鲜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 疳和性病性淋巴肉牙肿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 疳和性病性淋巴肉牙肿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血吸虫病、狂犬病、破伤风 、沙眼、疥疮和鲜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 播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 虫病 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 传播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 寒、蛔虫病、蛲虫病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 传播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 思考:上述各种传染病中, 你能说出哪几种疾病的病原生物? 实例:2000年有许多人得甲肝病,有的家庭甚 至几口人先后染上,这说明传染病有性 和性。而当以后再次流行甲肝时,曾患 过甲肝且体质较弱的刘传敏同学却未被传染上 ,这是因为人体患过某种传染病后,常对该病 产生一定,即性。 传染 流行 抵抗力免疫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 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 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 ,流行即可终止。 (1)我们对甲肝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属于哪 项措施? (2)为什么我们应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 惯? 传染病 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流行环节 预防措施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练一练: 7、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病具 有 、 和 。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8、下列哪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又 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 ) A、淋病 B、流感 C、疟疾 D、肺结核 A 9、练一练:以下属于什么方法 不与SARS病人接触 锻炼身体 消毒 洗手 戴口罩 隔离、治疗SARS病人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 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 染病,这是为什么?染病,这是为什么? 4、对微生物的抵抗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有皮肤,泪液,消化液,纤毛细胞等。 (1)皮肤 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 (3)呼吸道 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 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 人体后会怎样呢? 组成 : 功能 : 人体的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病原体 皮肤 血管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在组 织中吞噬和消 化病原体 血液中的吞 噬细胞 皮肤破损,病原 体进入体内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 人体第二道防线 组成 : 功能 :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第一、二道防线能对多种病 原体产生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 应,构筑起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包括:细菌、病毒、移 植器官、花粉、自身组 织(癌细胞)等 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的任何体外物质及体内损伤异常细胞 抗体 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 殊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有特异性。 在细胞外体液中产生。 某种病原体只会使身体产 生特定的抗体; 一种抗体也只能对抗相应 的某种病原体。 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抗体 抗原抗原 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 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 或繁殖 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体液免疫 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 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方法? 记忆细胞 寄生虫、异物寄生虫、异物 消灭 清除 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淋巴因子 释放 类类 型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病原体病原体 所所 在在 产生免产生免 疫物质疫物质 防御方式防御方式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抗体 B 淋巴细胞 细胞内 淋巴因子 T 淋巴细胞 体液中 凝集病原菌、 中和毒素 直接或间接 消灭和清除 异物 1、有些传染病,你只要得过1次,就不会再 得第2次,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移植的器官会遭受排斥? 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功能 。 2、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移入的器官对人体 的免疫功能来说,相当于侵入人体的大分子 异物(好像是病原体),千方百计要除去。( 排斥反应中相当于清除人体中的寄生虫、异 物,起免疫作用的是T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 B淋巴细胞抗体 T淋巴细胞淋巴因子 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非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体液中吞噬细胞吞噬细 菌 抗感染免疫 (自然免疫) 都具记忆的能力都具记忆的能力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分类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因子 人工自动免疫: 获得免疫作用速度,维持时间; 人工被动免疫: 获得免疫作用速度,维持时间. 特点 慢久 快短 定义 二、特殊的防病 措施 1、你手臂上有接种时留下的小疤痕吗? 你知道目的是为了什么? 预防接种,以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2、如果外出活动,有人被毒蛇咬伤,这时候 用抗原好还是注射含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好? 立即注射含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因 为这样快速。 列举你曾经接种过的疫苗,然后讨论接种疫苗的 目的是要预防哪种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 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进行 ,使他们获得, 来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 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免疫 结核病 乙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 百日咳、白喉、 破伤风 麻疹 (1)抗感染功能 (2) 免疫监视的功能 (3)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1)抗感染功能 (2) 免疫监视功能 (3) 保持自我稳定功能 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 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B淋巴细胞 抗体 产生 某些细胞 附着在 释放 化学物质 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大、平滑肌收 缩等 再次刺激 过敏原 刺激 局部红肿、喷嚏 、哮喘甚至休克 等过敏反应 导致 花粉、牛奶、 青霉素等药物 艾滋病(AIDS)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症状及危害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 ciency virus) 性接触 血液 母婴传播 破坏T淋巴细 胞,导致免疫缺 陷,出现感染和 恶性肿瘤致死 1感染了HIV后,是否就是艾滋病患者? 2对于艾滋病患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 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 3下列社交接触会感染艾滋病吗?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1、人工免疫 2、计划免疫 特殊的防病措施 (1)防御感染 (2) 免疫监视 (3) 自我稳定 3、人体的免疫功能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 4、免疫功能失调 课内练习 10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 A、细胞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特异性免疫 11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居 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只有第1道防线 B只有第2道防线 C1、2两道防线 D1、3两道防线 B C 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的能 力。 (5)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6)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基础过关 13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 体能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质,这种 物质叫 ( ) A抗原 B抗体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 B 14人体器官移植手术中,碰到的最大难 题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 易成活。这主要是哪种细胞在起作用 ( ) A红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血小板 B 15、以下属于非非特异性免疫的是,属 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1)曾经得过甲肝的人很少再得甲肝 (2)皮肤的屏障作用 (3)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泪液的冲洗和杀菌作用 (5)一个人一生只得一次麻疹 2、3、4 1、5 三、几种非传染性疾病 (一)、冠心病 作用:为心脏提供血液,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 动 脉 硬 化 成年后脂肪类物 质在动脉壁上沉积,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 和总胆固醇水平高的 人动脉壁会逐渐增厚 ,弹性降低,使血流 量减少,形成动脉硬 化。 这是健康的冠状 动脉横切面,并没有 血块存在; 它有宽大的血管 腔,能供应足够的血 液给心脏肌肉。 这个冠状动脉内有 硬块存在,使管腔变小 ,心脏肌肉由于得不到 足够的氧气而不能正常 运作,引发心脏病,即 冠心病。 冠心病 1、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 2、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 冠心病的成因 1、吸烟 2、高胆固醇 3、高血压 4、糖尿病 5、肥胖 6、缺乏锻炼 冠心病的预防 1、不吸烟 2、锻炼身体 3、少吃含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糖的食品 4、保持适当体重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1、吃低脂肪食物 2、适当进行锻炼 3、服用降低胆固醇和脂肪的药物 4、除去动脉中引起阻塞的物质 5、做手术 (二)、肿瘤 1、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受到严格的调控。在种 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分裂会失去控制,细 胞会连续不断的分裂形成肿瘤。 2、肿瘤的分类: 肿 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上皮性肿瘤癌 非上皮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特点: 肿瘤细胞局限在原发部位。 恶性肿瘤的特点: 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恶性肿瘤致死原因: 恶性肿瘤细胞在人体内广泛地 扩散,耗尽患者的营养,使病人消 瘦衰竭,或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 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癌细胞 恶性癌:已经扩散 早期癌 3、癌的形成过程 正常细胞癌的萌芽细胞癌细胞早期癌恶性癌 4、致癌因素 1)、外界致癌因素: 化学致癌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吸烟;腌制食 品中的亚硝酸盐,熏烤食品中的苯 并芘。 生物致癌因素: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 物理致癌因素:如辐射 2)、内在致癌因素:遗传、免疫、激素 5、降低癌症发病率的方法 1)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注意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化学致癌物质。 3)避免过多食用油炸、熏烤食品。 4)加强环境保护,消除环境污染。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 引起血糖浓度过高,以致肾脏无 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葡萄糖全部 吸收,于是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控制糖尿病的方法: 1、注射胰岛素 2、控制和调节饮食 3、适当锻炼 (三)、糖尿病 正常 人和 糖尿 病患 者餐 后血 糖量 的变 化 220 210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1 2 3 时间/小时 血糖量毫克100毫升 糖 尿 病 患 者 正 常 人 摄取葡萄糖溶液 注射胰岛素 不注射胰岛素 糖 尿 病 难 以 根 治 (四)、高血压 1、正常血压:舒张压812千帕,收缩压 1218.7千帕。 2、高血压的标准:收缩压持续高于18.7千帕或 舒张压大于12千帕。 3、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特别高。 1)少吃盐。2)不吸烟。3)均衡膳食。 4)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结激动。 四、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 是指食物中的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 充足,比例适当,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 食谱制定原则 食物要多样化,饥饱要适当,油脂要 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 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 。一般每天食用较多的 和 ,一定量的肉类和其他蛋白质,少量 的脂肪类食物。 谷类 蔬菜 五、生活中的有毒物质 1、环境毒物(简称“毒物”) 定义: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