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_第1页
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_第2页
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_第3页
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_第4页
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 同志们: 以 XX 年 1 月 10 日召开的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为标志,拉 开了“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序幕。 为全面了解全市近四年“强工兴城”的巨大成就、基本经 验,以及在全市所处的位置,今天我们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 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诚挚邀请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 任同志为大家作“强工兴城”专题辅导报告。刚才,秘书长 站在全市的高度,结合的实际,从全市近四年“强工兴城”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付诸艰苦卓绝的努力、打下坚实有 力的基础三个大方面,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辅导报告。报 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内涵丰富、分析透彻,既有对全市 近几年来“强工兴城”的经验总结,又有深入基层调研后的 理性思考;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感悟,也有实践中的升华提炼, 使我们了解了全市、清醒了头脑,更加坚定了“强工兴城, 奋起赶超”的信心和决心。秘书长的授课:一是讲到了近四 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二 是通过发展成就分析了近四年来破解难题、攻坚克难的方 法与路径。钟书记到任职时的见面会上讲了四句话,即思路 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操作决定成败、共识才能共为, 这四年来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三是对 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憧憬,充 满着潜力。我们听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受益匪浅。下面,我 结合对报告精神的学习理解,谈四个方面的意思: 一、成绩来之不易 应该说,近三年来,我们跟着市里干、学着市里干,以县 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召开为标志,拉开了“强工兴城”的序幕。 刚才,秘书长的授课对我们近三年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进 行了点评,正如市委主要领导所说的:近几年的发展是发展 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我们的城区和园区的框架迅速拉大, 城区建成面积由平方公里拓展到 20 平方公里,园区面积由 平方公里拓展到平方公里;城市建设三年政府投入 30 个亿, 总投入完成了 100 个亿;工业园区项目由 30 个增加到 139 个;财政收入实现了“三年翻番”,由 XX 年的亿元增长到亿 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也实现了 100 个亿。在全市 XX 年度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中,我县荣获全市综合二等奖,九个 单项奖我们得了七个,成为全市获得奖项最多的县(市、区) 之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今年 7 月 16 日至 18 日,全市推 进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在我县隆重召开,是近几年来全市在 召开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会议。钟书记用四个方面、殷 市长用“五个好”总结了我县的发展经验和做法,对我们是 莫大的鼓舞和极大的鞭策。 二、发展任重道远 成绩的确来之不易,但对照全市的情况来看,我们面临 的压力和差距是巨大的,我们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我们这次 请熊秘书长来授课,一是让我们全县的同志了解全市的发展 情况,二是清醒地认识我们所处的位置、所面临的压力,三 是坚定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目前情况而言,尤其是工 业发展上我们压力巨大。刚才,熊秘书长讲到,有很多 50 至 100 亿的大项目,我们大项目少;开发区、 、瑞昌、 、武宁都有 特色产业,我们产业还没有集聚,没有形成块状经济;从总量 上来看,钟书记在全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说“区直逼、 直逼瑞昌、直逼区”,这对我们的触动非常大。我们一直提 出“综合实力位列全市第一方阵,人民群众总体过上小康生 活”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财政收入 XX 年在全市率先过了 5 个亿,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项目实现的税收和效益下滑,加 之我们是“一枝独秀”,减收 2 个多亿,而其他产业、其他 企业又无法支撑,XX 年我们的财政收入只净增 XX 万,XX 年 净增 3000 万,实现亿元,到 XX 年我们才实现亿元,三年时间 我们财政收入总量由全市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XX 年区的财 政收入只有亿元,去年实现了 11 个亿,我们只有个亿,净超 我们 4000 万元。我们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虽然实现了 100 个亿,但整个工业指标,在全市排第 8、第 9、第 10 位,离第 一方阵仍有很大差距。从目前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来看,去 年全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 50%,而我县%,比全国平均水平少 个百点,比全省低了 5 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化率为%,全市%, 我县是%,比全省少 11 个百分点,比全市少个百分点。这些 就是我们目前的差距。所以说我们的发展是恢复性发展、 变化是恢复性变化、增长是恢复性增长,同我们既定的目标 和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去年 7 月 23 日召开的县十六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 未来五年的目标,一是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 20%以上,达到 20 亿元,而开发区的目标是 60 亿、是 50 亿、30 亿、区是 30 亿、是 25 亿,由此看来我们第一方阵的目标难以保持;二 是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 45%以上,力争达到 500 亿元,而开 发区、等县(市、区)提出要过千亿元,我们只有他们的一半;三 是规模企业达到 300 家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20 亿 元的企业 5 户、超过 10 亿元的 10 户、超过 5 亿元的 10 户。 四是力争园区面积拓展到 15 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250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00 亿元,利税 80 亿元。五是城 市建设力争投入 50 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 150 个,将县城 建成面积达 30 平方公里、人口达 30 万的环境优美、商贸 活跃、宜居宜业的生态园林城市。六是农业产业化力争全 县投产桑园达到 10 万亩,年产茧 20 万担;优质高产茶园 10 万亩,年产茶 1 万吨;年饲养生猪 120 万头、山羊 50 万头; 打造国家级龙头企业 2 家、省级龙头企业 10 家,创建国家 级品牌 2 个、省级品牌 10 个。实现这些目标,我们仅剩四 年时间。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清醒、坚定、奋进的精神 状态至关重要。全市的发展水平,全市的发展态势,全市所 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当然,我们这几年的发展, 也是外界关注、各方认可,但这个时候不是我们能松懈的时 候,也不是我们有骄傲资本的时候,更不能有停一停、歇一 歇、等一等的思想。 三、信心务必坚定 保持好当前来之不易的好局面。贯彻落实市委钟书 记提出的“坚持好思路,保持好势头,珍惜好机遇,全力推进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 。我们这几年所取得的成绩,我 们自己总结:一是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重点。二是 班子精诚团结,合力共为。这几年我们从违章建筑的综合整 治、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月、教育改革与发展、矿业秩序整 顿、安置 8 年拆而未安的拆迁户、非法营运专项整治、林 业秩序整顿、连续两年抗洪救灾等方面,破解了难题,经受 了考验。三是直面矛盾、敢于担当。四是我们有一支敢于 操作、能打硬仗、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涌现出 7 天没回家、 半年没有穿过一次皮鞋、父亲去世只请半天假、儿子出生 半年没见面等一批特别优秀的干部。这就是我们最根本的 优势。 切实增强赶超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赶超发展不 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稍一松劲、稍一松懈,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被兄弟县市咄咄 逼人的态势所超越。 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就是要继续坚持把 “强工兴城”的发展战略向前推进。应该说,我们在“强工 兴城”中有三条是值得总结的。 1.有条件。的国土面积全省最大、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人口全省第六、占全市的六分之一,但我们的经济总量所占 的份额相差甚远,加之我们的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低,所以 我们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相对较大。最近我到广东、福建、 浙江等地去招商引资,我在推介时说有这么几个优势:区 位优越的优势。我们处在三省九县的中心,最近李克强副总 理在湖北视察调研时提出打造以中部湖南、湖北、三省为 核心的“中三角”的概念,我的理解是长三角、珠三角的发 展水平到了一定层次,目前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 展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中国 发展的重点往何处走高层领导就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 “中三角”的核心区域承东启西,必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 点区域。今年上半年岳阳、咸宁、又签订了一个“小三角” 合作协议;前不久,通城县的书记、县长分别率党政考察团 到、平江签订了“金三角”合作协议,这对我们的发展是一 个利好消息。交通便捷的优势。年底之前,以为中心的 “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即将联网,南北向的有福银高速、 大广高速、京珠高速,东西向的有杭瑞高速、永武高速,目 前我们想从至平江修一条高速,省里已经立项,正在积极争 取国家立项;同时还有昌铜高速、昌浏高速。昨天我们与凤 凰集团成功签订了总投资 20 亿元的良塘新区商业综合体项 目。林福来老总 XX 年就想来投资,合同签了但决策层通不 过,因为太偏远、交通不便。这次林总来是一路高速,特别 是看到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更是信心倍增,在 来的路上有股东建议把五星级酒店降至四星级,可节约投资 4000 多万,目前林总决定必须做五星级,而且要把上海的合 作伙伴希尔顿落户。成本的优势。环境的优势。资 源的优势。人力的优势。现在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很好,我 们有 83 万人口,36 个乡镇,远离大中城市,在历史上已经形 成了相对独立的消费习惯,人真正把县城作为政治、经济、 文化、商贸中心,而永修县、县、德安县无法做到,因为它 们离、南昌太近,医院、商业都不可能做大。同时,我们周 边九县有 400 多万人口,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迅速崛起,通 过交通条件的改善,就能把周边县的人吸引到来;如果到处 破破烂烂,人都说不好,你说别人还会来吗?农村的人还会想 到县城来居住、来就业吗?所以,我们要加快拉大城市框架、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从而搞活城市商贸,聚集城 市人气。 2.有基础。基础来源于我们同市里学到了一套行之有 效的操作办法。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崛起,靠的是国家的政策。 改革开放之初,它们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时,土地资源不受 约束,既没有卫片检查,也没有专项整治,要多少国家就给多 少,而且可以先用后批;要资金从银行贷款,出现呆账银行上 市时全部剥离。加之区位条件好,靠近香港、台湾,大量的 台资、港资进入内地,所以珠三角、长三角实现了跨越式发 展。刚才,秘书长讲到一个地方的发展有三个条件,即土地、 资金、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离开这三点一切都是空谈。这几 年这所以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解决了船和桥问题,找 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欠发达地区要发展靠什么?我们正在 走一条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发展,由 城市建设积累的资金支持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原来是把土 地一征、房子一拆就卖地,地价只有 15 万/亩、25 万/亩、 35 万/亩,项目越做越少,越做越小,做着做着就熄了火,那还 有更多的钱去发展工业。我说,我们的城市建设经历了四个 阶段:XX 年以前,以土地换基础设施,这样造成了三个问题, 政府的成本太高,土地升值部分和建设基础设施的利润部分 都给了投资商;规划难监管;质量难到位。别人垫资修路,下 浮的比例政府控制不了,贷款来搞基础设施。而现在我们坚 持 先做环境后卖地,变卖地筹资为储地融资,把土地资源 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所以说钟书记对最大贡献就是把全 市干部的观念转变了,发展氛围形成了,找到了一条经营城 市的路径。这条路我们是走得非常成功的,XX 年全县土地出 让平均价为 63 万/亩,去年涨到 178 万/亩,一亩净增 100 万,这 就是转变观念带来的财富。近三年,我们向上级争取各类土 地指标万亩,土地出让收益达到亿元。为什么我们能做这么 多事,城市建设“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 投入 10 多个亿;3 条出境主干道,总投资 14 个亿元,市里支 持 9 个亿,我们自筹了 5 个多亿;工业园投入 9 个多亿;两年 洪灾的灾后重建投入 1 个多亿;良塘核心区的征地拆迁全部 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才会有信心来投资。良塘商业综 合体项目包括包括 4 万平方米写字楼、5 万平方米的五星级 酒店、14 万平方米的商业购物体,我们打造三省九县边贸中 心就靠这样的大项目来支撑。我们目前在银行融资 8 个多 亿,良塘还有 XX 多亩净地,按 100 万元/亩计算,就是 20 多 个亿,但有人会担心卖不掉。大家想想,做这样的大型商业 的土地都在 100 万/亩,搞单纯的房地产开发没有 150 万/亩 是绝不会放地的。 我们要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实现 50%的城镇化率,发展 空间还很大。因此,我们要迅速拉大城市框架,形成“规划 面积 128 平方公里,建成面积 30 平方公里,人口 30 万”的 “大”框架。我们提出良塘新区“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 模、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目前已经走了三步:路网;学校、 车站、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五大专业市场的建设。下步就 是五个市场要尽快繁荣,要布项目、强功能、优环境、聚人 气,带来就业 1 万人,聚集人口 4 万人;第五步就是商业综合 体、几家银行、房地产项目的跟进,五年内可以把良塘新区 建成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中心。市里提出要 建成 30 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按照这个要求,就要把黄田里和 竹坪、征村部分村组纳入进来,以良塘新区为中心,以修河、 山口河为景观带,以老城区、南城区、东城区、黄田里、竹 坪征村两乡部分村组为重点,着力构建“一心、两河、六组 团”的“大”发展格局。主要一是便于明确各组团之间的 功能定位,用快捷的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连接起来。黄田里 建成高档住宅区;竹坪建成交通枢纽,蔬菜、水果批发市场; 征村建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南城区为行政办公、教育、一 般的商业;老城区主要是居住。框架形成之后,不管谁来当 主要领导都要按照这个思路来做,避免城市建设东一块、西 一块,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便于城区交通组织,姜家 渡大桥只是一条二级公路,如果几个市场全部繁荣起来了, 良塘的交通会水泄不通,所以必须启动秋湖里大桥、南圳大 桥建设。有利于储备土地,增强发展后劲,特别是凸显良塘 “核心”地位,促使良塘土地升值。三是便于土石方的开挖 和回填。所以框架拉开了,按照不同的功能布项目,我们的 城市会越做越大、越建越好、越建越快,步入良性循环,这 就是我们赶超发展的基础。 3.有机遇。龙永图说中国的城市化还要搞 40-60 年。 我们外出务工人员有 20 多万,农村还有富余的劳动力。解 决“三农”问题,要跳出“三农”抓“三农”,要致富农民 就是要减少农民,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 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目前, 在温州务工和创业的有 10 万人,其中搞卫浴的 138 家,搞锁 业的 100 多人,两项可安排就业 1 万人,潜力和希望就在这 里。加之他们目前在外地发展的空间受限,土地成本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