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及其词作对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塑造的影响 赵丽娟 【内容摘要】:李清照的词大都具有天然的柔婉纤细的女性特征。她的这些艺术构思对曹雪芹笔下林黛玉形象的塑造有一定的影响。【关 键 词】:敏感 才艺 封建礼教古时候的闺秀名媛,在满腹忧愁无处诉说时,常将一腔幽情倾泻于纸上。中国文学史上最缺乏女性文学的创作,几位女作家,如汉之班昭、蔡琰,康之薛涛,清之王照圆、席佩兰等,在文学史上斐然有名,但均比不上李清照。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北宋元丰七年(1084)生于济南。其父李格非是继“苏门四学士”之后的“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也能文。李清照少年时代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学气氛的家里。十八岁时,与诸城太学生赵明诚结缡。前期的李清照虽遭父亲、公公被诬等痛苦挫折,也曾有过和丈夫小别而感到孤独忧愁,但总的来说生活是较为安定美好的。但靖康之难(1127)的发生,成为李清照人生历程中的转折点,她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悲惨变化。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幻,把它的词截成两片不同的染色。前期的词写的都是童年的憧憬,少女的情怀,初恋的生活;后期都是奔驰的孤苦,孀居的凄凉,颓废的晚境。李清照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非凡的才华。其词的成就曾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佩服,因而被认为“压倒须眉”的杰出女词人。她善于在词中抒发真挚的爱情,描绘女性心理情态的真实美细美、柔婉、深挚、缠绵。从某种程度来说,李清照的词作对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李清照是一个“柔”而“韧”的女性。这样一个潜心书史而又才华横溢的女人,当她被关在“寂寞深闺”里的时候,自然会从花的凋谢,感到自己的青春已逝,会兴起惜春怜花却也是怜已的感情。恐怕红楼梦中林黛玉作葬花词也太抵是为自己与花相似的命运而伤感。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风往尘香花已尽”、“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谁多愁”。李清照随宋室仓皇南渡后,到处逃难,至金华,才定居下来。几年来,颠沛流离,备尝艰辛。特别是丈夫死后,更给她带来了难言痛苦,使她后期的思想生活的。而这与“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1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柔肠一寸愁千缕”,家破之悲,孤独之哀,如潮涌来,真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常常是新愁未消,旧恨复起。经过多年流离而客寄他乡的女词人感到归宿渺茫,发出“人在何处”2的叹息。对一切。对一切事物抱怀疑态度,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显得多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将一个过着寄篱生活的女人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的表现出来了。凄然寡欢、惨然抑郁的心境,总未免令人伤神。偏偏又遇上阴晴不定、冷暖无常的天气,就更感到难以调养身体了。表面是写天气的变幻无常对身体的影响,实质上仍然在写“愁”。如果是身体健康的人,对那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感觉;只有弱不禁风的人,才这样敏感。这就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红楼梦中“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来。她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常年四季“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黛玉不也是一道秋冬两季就病情加重吗?愁伤神,忧损体。林黛玉的瘦弱不正是和她委身忧虑的生活有关吗?孤零、苦闷的生活造就了道出“绿肥红瘦3 “人比黄花瘦”4的李清照。以“瘦”花、“黄花”比人,既表现出人的形体消瘦、憔悴,还可说它与林黛玉有“神似”的地方。黛玉有“葬花”这一行径,比所有其他行为都更能把她“孤标傲世”的性格揭示出来。而李清照词中的“黄花”从来都是高洁雅士的象征。也只有黛玉这样一个爱美、脱俗、细心、清高、多情而又才华出众的人才有资格与“黄花”相配。由此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情丝如缕、苗条消瘦的黛玉形象。封建主义的时代,个人存在的价值是被否定,尤其是妇女缺少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自由,被束缚于封建主义礼教的桎梏。李清照的词是传统的闺怨春愁题材,但文字风格却清新俊逸,艺术结构风格单纯、纤细、曲折,创作了低沉伤感、情致哀婉、感人至深的富于女性特征的易安体。由于李清照有独特的人格思想,她对于物质世界的任何一面都是敏感的,色、声、香、味和爱构成了她词作的经纬。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塑造正是爱邓易安体“敏感”这一特征的影响,才使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一般情况下,林黛玉的“愁”字是缘于“伤春的悒怅情怀”。春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是美妙青春的象征。春光的逝去,也意味着青春年华的流逝。而这些正源于李清照的词作。如“梨花欲谢恐难禁”5“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6“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7“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8“髻子伤春懒更梳”9等,构勒出一幅幅闺中女儿伤春图来。暮春花落,意味着美好事物或部分青春年华的逝去,更触动女主人的离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着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10这是从一般的伤花惜春中突然迸射出的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此泣血诗正作于黛玉头一天去怡红院找宝玉叩门时吃闭门羹。她误以为是遭到了宝玉的冷落和拒绝后而发此哀音的。本来,黛玉的整个心思就都在宝玉身上。宝玉不唯是大观园中唯一与她趣味相投的人,而是更是她于飘零中唯一欲以终身相托的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0这也正是黛玉一直存在的焦虑的呼唤。李清照是因思念丈夫而感到孤独忧愁,林黛玉是惆怅自己的将来无所托而焦虑苦闷。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联系,然而究其本质却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她们同属纤弱型的女子,多愁善感、才华出众且风流多情。因而困扰她们的烦恼忧愁之事自然比平常人更多。每一次拿起笔都觉得一缕愁思绕笔端。李清照善词令这自然不必多说,然而林黛玉也长于诗词,常将一腔幽情倾注于笔端。还曾记得黛玉在宝玉赠给她的两块旧帕子上倾诉了她的全部感情,也写出了小说中最热烈的爱情诗句:“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何等炽热的情感表露,在嫌疑避讳颇多的封建社会里,勇于在诗词中抒发真挚爱情的女子,恐怕继李清照后也就只有一个林黛玉了。李清照自然地产生对爱情炽热的追求,在其词中充满了细腻的女性意识。正如王灼所谓“自古缙绅之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李清照把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全化成了泪,正如歌德所说“无法遏制的思念驱使我四下徘徊,我六神无注,除了无止无息的泪水。”“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12。可见,“愁”和“泪”是李清照和林黛玉生活中的主题。在她们的怨情诗中,总少不了这两个意象。又如“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13“枝上流莺和泪闻”14“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15。然而说起林黛玉,不妨用李清照的浪淘沙素约小腰身这首词来形容她:“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婷婷何样似?一缕轻云”如此便将一个好动情,情绪,情感强烈而丰富,起伏性较大,情绪易生易息,时常因一句庆、一件不小事而内心波澜起伏的“林妹妹”刻画得如此形象逼真。李清照地赵明诚、黛玉对宝玉的感情,均十分复杂!爱得越深越专一,越成为自己生命的灵魂的唯一寄托与唯一奉献,就越发要求着期待着对方的全部注意、全部感情、全部身心的契合的欢欣,这样的期待既执著又敏锐,既强烈又脆弱,也许可以说这种感情是浪漫的,然而这种要求却是不现实的。当她们的怀抱与现实产生了无法调合的矛盾之后,她们往往就会变得忧郁,这种感情要求也必然变得十分挑剔、十分多心,不能容忍、不能冷静对待哪怕最微小的一刹那冷漠和疏失。这些固然是她们的处境所造成的,却也是多情女子的痴情所注定的。所以这些个“情债”,只得用她们一生的眼泪来偿还。真可谓“情海缺陷,女娲难补;恨海无边,精禽难平”啊!正是因为有李清照的“闲愁也似明月多”16才有了黛玉题帕诗中的“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由此,我们又可得出一个结论,即她们的愁思均是由一个“闲”字而生的。封建社会中的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特别是那些大家闺秀,大门不得出,二门不得迈,生活极其空虚,根本无其他感兴趣之事可做来转移她们的注意力以摆脱和缓解挫折造成的压抑情绪。因而她们只能寄托理想于所爱人身上。一旦发现理想破灭,那么她们的精神也就意味着崩溃了。消极、悲观、绝望的情绪常常困扰着她们,比如李清照写词寄托自己的情思,黛玉通过葬花感叹自己的命运。她们的行为看似无聊,然而,这实则是她们聊以自慰,试图从苦闷心境中解脱出来的无奈行为。然而事事却常常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封建社会里男女的婚姻缔结是从门阀或经济利益来考虑的,有时还是作为一种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这种婚姻不是建立在当事人双方的情感基础上,特别是女方只能采取逆来顺受或委曲求全的态度毫无选择地接受下来。自然她们得与过去的生活告别,失去自由的个性而顺从他人。这种婚姻对男女双方都是一种因循的沉重负担。林黛玉的悲哀也多是从此而生的。“质来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17这说明了,在黛玉的骨子里具有很强大的反封建意识。面对吃人的封建礼教,她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和它一拼。李清照的词如“瑞脑香消梦断,辟寒金小髻鬓松,醒时空制烛花红”18这与“绿肥红瘦”的如梦令“宠柳娇花”的念奴娇都是前期的代表。又如“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19“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人肯堪容”20这与“赢得满天清泪”的清平乐,“风鬓雾鬓,怕是夜间出去”的永遇乐都是后期代表。前后期作风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她毫不掩耳盗铃饰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在其词中,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大胆地对爱情幸福地追求,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妇女人格意识的觉醒。这种反叛封建思想意识,她敢于用词表达出来,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林黛玉对爱情的追求也是真挚而执著的。她的悲鸣发自心底,她的喜怒哀乐都是至诚的,并非无病呻吟。她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而和宝玉演绎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春恨秋悲皆白惹,花容月貌为谁妍?”21“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22寻愁觅恨,记下来的也不过一幅幅血泪图罢了。南渡后,李清照的词作里表现了种种凄凉痛苦的情绪,词境特别哀婉。如“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23这情景与黛玉知道与宝玉的婚事无指望而病情加重迷了本性,继是麻醉自己,甚至摧残自己。由此奏出了她们的挽歌:泪干春尽花憔悴。李清照和林黛平虽说一个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就存在的人物,别一个只是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但因她们鲜明的性格而富于性情和生命。因此,她们确实是永恒的女性。她们是一个时代性的女性,于古代实属难得,在今天社会亦属少见。她们兼具中国传统的女性美,亦具现代女性热烈大胆的追求精神。她们还是十足的女人,温柔典雅,甚解风情。她们是个与文学组合的女人,她们所表现的乃是女人唯一的天职爱。李清照是一个全然的自由主义者,一个歌颂爱恋的抒情诗人,一个爱自然、爱生活的女词人;林黛玉是一个有个性的、主观的、唯美的、纯情的、伤感的浪漫主义者。她们性格忧郁、感情脆弱。常焦虑,问题出于她们的本性。她们的诗词,反复咏叹的没有别的内容,只有悲痛和不幸。她们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喀索斯一样,看不见自己以外的世界。爱使她们的痛苦的灵魂,永远不得安宁。然而,虽然她们身体已不复存在,芳名却能长寿。后人看见她们的墨迹泪痛,没有不伤悼追念的。【参考文献】:1见李保初,吴修书:中国古典小说卷中的诗词鉴赏第220页1993年华文出版社出版林黛玉葬花词2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见谢桃坊:李清照及其词原载宋词概论第279页1982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3李清照如梦令见艾平治:宋词的花朵宋词名篇赏析第191页198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4李清照醉花阴见刘继才,张翥著宋词精华论析第151页199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5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见侯健,吕智敏:李清照诗词评注第48页1997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6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第102页同上7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第115页同上8李清照怨王孙帝里春晚第193页同上9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第185页同上10林黛玉葬花词见曹雪芹红楼梦11李清照一剪梅引自宋词概论谢桃坊著1992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第274页12李清照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有来几第188页见侯健,吕智敏李引自宋词概论谢桃坊著1992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清照诗词评注1997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3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第188页同上14李清照鹧鸪天第128页同上15李清照浪淘沙窗外五更风第199页同上16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第184页同上17林黛玉葬花词见王至武红楼梦人物冲突论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8李清照孤雁儿第137页见侯健,吕智敏李清照诗词评注1997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李清照孤雁儿第137页见侯健,吕智敏李清照诗词评注1997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红楼梦中“太虚幻境”“薄命司”门前的对联21李清照临江仙云窗雾阁春迟第159页见侯健,吕智敏李清照诗词评注1997年山西教育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远程办公网络设计的挑战与对策试题及答案
- 赣州一模日语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活动策划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考试新题型应对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考试知识点的应用探讨试题及答案
- 蒙阴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证书考试中知识结构与重点内容相辅相成探讨试题及答案
- 跌倒坠床防范试题及答案
- 餐饮成本面试题及答案
- 知识与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DB11T 1888-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5.4 扇形的面积 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 A、B封灌胶来料检验标准
- 西安丝路智慧-智慧文旅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4月自考00504艺术概论押题及答案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中(多选题)
- 公交驾驶员心理素质培训考核试卷
- 【安踏体育跨国并购亚玛芬体育的财务绩效探究12000字(论文)】
- 二下音乐《阿西里西(简谱、五线谱)》公开课课件
- 土方工程转让合同范本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