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干预策略研究_第1页
肥胖干预策略研究_第2页
肥胖干预策略研究_第3页
肥胖干预策略研究_第4页
肥胖干预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肥胖儿童早期干预策略研究肥胖儿童早期干预策略研究 一、问题提出:一、问题提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率迅速上升,据调查,北京、上 海、广州等大城市,其发生率已从 20 年前的 3%上下提高到目前的 10%左右。因此肥胖 病已经成为现代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隐患。肥胖病的危害很多:肥胖会引起儿童生理 功能异常,如免疫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重度肥胖还影响心肺功能和出现脂肪肝等, 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肥胖的儿童因体态臃肿,动作不灵便,易感到疲劳,往往不喜 欢活动,不愿参加集体游戏,逐渐养成孤僻、自卑性格。肥胖的婴幼儿常常长成肥胖的 青少年,最终成为肥胖的成年人。肥胖是许多致死性疾病的的重要诱发因素,如高血压、 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痛风、胆石症、乳房癌等。有调查指出成人体内每增长一磅多 余的脂肪,就可使死亡率增高 1%。所以肥胖症是现代人类的健康的重要隐患,幼儿期的 肥胖尤其危害大。因此,从幼儿时期,预防和纠治儿童的肥胖病对儿童终身健康十分重 要。 二、幼儿园肥胖儿现状二、幼儿园肥胖儿现状 1、幼儿园的概况、幼儿园的概况:我园幼儿 200 名,年龄范围 36 岁,共有 7 个班。全日膳食供应二 点二餐,运用记帐法监测膳食营养,实施定量食谱,坚持每周一次儿童热能和营养素摄 入量达推荐供给量标准的营养分析。 2、资料来源与判断标准、资料来源与判断标准:以本园连续两年半的营养监测为基础(主要是每年 3 月、6 月、 9 月、12 月体检时的幼儿体重、身高测量数据)参照 WHO 推荐的 NCHS 标准,确定肥 胖儿童的分度。纵向观测资料,根据肥胖度的变化区分“好转” 、 “加重” 、 “不变” 。 3、监测方法、监测方法:通过研究肥胖症发生的因素来制定肥胖儿童纠治实施方案:遗传监测方案; 运动方案;饮食控制方案。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某些肥胖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人曾长期观察在相同或不同环境中 生活的挛生兄弟,发现挛生兄弟虽然生活在不同环境下,但同样发生肥胖,所以遗 传因素是不可置疑的。 营养因素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这一点无论是社会流行情况分析,还是 动物实验,都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过量饮食是人和各种动物肥胖的基本要素。膳 食量的大小、进食次数的多少与肥胖直接关系。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的热量就必然 导致热量的积蓄,积蓄的方式就是脂肪堆积。 运动因素运动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成年人肥胖症有 80%86%始发于儿童,运动不足是主要 原因。有人曾研究过 160 名男女肥胖儿,其中 76%的男孩和 68 的女孩属于极度不运 动型。也有人研究肥胖儿同正常儿童膳食摄入热量,结果是大致相同,差别在于肥 胖儿明显的运动不足。就某种意义而言运动不足比多食更是引发肥胖症的重要因素。 三、肥胖儿纠治措施三、肥胖儿纠治措施 1、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基于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早期采取一切措施预防肥胖症的发生是最为理 想的。预防肥胖症的基本要点是保持摄入与消耗的热能平衡,就是通过调剂饮食使身体 获得的热量适当,再通过各种活动,包括体育运动消耗适当的热量使摄入与消耗接近一 致。在诸多保持热能平衡方法中,以运动疗法为最佳。因为运动不仅仅是出汗使体内多 余的水分丢失,更重要的是人体在运动中要有热能供应,这些热能的消耗,在摄入量保 持不变且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必然要动用体内储备的能源,人体内最大能源仓库就是脂 肪,只能消耗人体内的脂肪才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最能减肥呢?经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最适宜减肥。因为中等强 度的运动,能够动员体内的脂肪变为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此脂肪酸便何等为能源在运 动中消耗了。没有被消耗的游离脂肪酸,也不再合成脂肪,这样就真正送减掉了体内的 脂肪。同时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会增加食欲,这就避免了通过饮食摄入更多热量加剧脂肪 在体内的积蓄,所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最佳的减肥运动。 如何掌握中等强度呢?表示强度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是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如功率和 心率等,一般用心率比较容易掌握。 运动时间要根据减肥者的体力情况而定,可以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一般 中等强度属于有氧训练,运动时间应以 20-40 分钟为宜。 一般坚持每天运动 30 分钟。 运动的时间选择在幼儿每天的体锻活动时间中,不另外安排时间,避免增加幼儿的心理 负担。 干预措施:干预措施: 幼儿运动积极性:让游戏融入运动,让幼儿在愉快、宽松、自主、积极的状态下进 行有氧运动。如,设计模仿运动明星“姚明投篮” “刘翔跨栏”等运动项目,吸引幼 儿积极、持续地运动,幼儿都十分喜爱,肥胖儿也不例外,中度肥胖儿李昊明就非 常喜欢这些运动,成为跨栏高手。 适当提高运动量:在跳绳、打羽毛球等传统项目的运动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运动技 能,采用比赛的方式以增加孩子持续运动的兴趣,使幼儿的运动达到一定的量。 运动强度的掌握:每周一次,运动后监察肥胖儿心率。最高心率:(220年龄) *60,由此计算出适合我园幼儿的中等强度的为 100 次/分钟120 次/分钟 。如未 达到者,和班主任联系逐渐增加幼儿的运动时间和强度。 日常生活中开展劳动,如:小园丁、值日生、等劳动,通过照顾植物宝宝、整理宝 贝箱、叠铺被褥、做值日生、分碗筷等劳动活动,增加身体活动的次数。 2、饮食干预、饮食干预:肥胖儿童每日摄入的热量要比健康儿童少,轻度肥胖减少 20%,中度肥胖 减少 40%,重度肥胖减少 50%一 60%。也就是说轻度、中度和重度肥胖儿童的摄食热量 分别为健康儿童的 80%、60%和 40%一 50%。 干预措施:干预措施: 食物调整:午餐中,每周增加 5 次粗粮,在菜肴、点心、主食中体现,提供多样 化的粗粮细作的食谱,有玉米系列、薯类系列、南瓜系列等。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 摄入量,严格控制主食和荤菜的摄入量。制定特殊食谱,如:清蒸带鱼、清炒牛 肉、淡豆浆等,减少热量的摄入。 改变进食方式,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先喝汤,再吃菜和饭。 指导肥胖儿进餐细嚼慢咽,延长吃饭时间,一般规定不少于 20 分钟。 3、建立研究个案:、建立研究个案: 每位肥胖及超重儿童建立一本个案记录内容: 家庭遗传监察记录 肥胖儿童的健康监测情况,体重、身高的记录,肥胖度的变化等。 针对每位肥胖儿童制定的个体化的管理措施。 健康观察记录: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基本情况:进餐时间、运动心率、疾病记录。 教师和保育员对幼儿每月的情况做一次小结,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情况。 保健教师根据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不断调整、指导干预的具体措施。 4、与家长的联系配合、与家长的联系配合 改变家长的理念。定时召开肥胖超重儿童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肥胖症的危害,通 过会议使家长明确了肥胖是一种疾病,肥胖对于幼儿健康和智力发展有潜在的危害 性。宣传肥胖儿童早期干预的方法和措施,争取家园协作。 建立肥胖儿童家园联系册,定期反馈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调查肥胖 儿童家庭生活方式。 5、教师的教育配合:、教师的教育配合: 开展“现代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主题活动,通过“饮食方式”主题“劳动方式” 主题“休闲方式”主题活动,教育幼儿接受平衡膳食,积极参加劳动,参与休闲娱乐,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6、保育员、营养员配合:、保育员、营养员配合: 每一次幼儿体检后,及时反馈保育员和营养员肥胖及超重儿童的名单。 在运动过程中,指导保育员对肥胖和超重儿童做好个性化的护理:充分了解肥胖儿 童在运动时对环境的热度和体内增加体温的忍受性比体重正常幼儿差。因此要对肥 胖儿童提供吸汗的毛巾、提供适量的饮水,运动前检查幼儿的衣着是否宽松等避免 刻意大量流汗。 为肥胖儿提供集中用餐桌子,开展饮用淡豆浆、餐前喝汤、控制进餐时间等管理工 作。 7、建立肥胖儿童管理制度、建立肥胖儿童管理制度 建立肥胖儿童档案。 开展肥胖儿童发展评价。 根据肥胖儿童好转情况发放奖金。 四、肥胖儿童干预成效四、肥胖儿童干预成效 1. 干预期间肥胖和超重儿童的检出率干预期间肥胖和超重儿童的检出率 表表 1:02 年年 9 月月03 年年 6 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 观测 02 年 9 月03 年 6 月,一个学年 4 次体检中幼儿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 6.60、6.22、5.11、4.65,呈下降势态,超重儿童发生率分别为 11.79、9.09、7.90、14.88,前 3 次体检中超重儿童的发生率呈下降势态,但是 03 年 6 月,超重儿童的发生率有较大的反弹,分析原因:03 年 4 月非典期间,幼儿很多 时间受检人数肥胖人数肥胖率超重人数超重率 02 年 9 月212146.602511.79 02 年 12 月209136.22199.09 03 年 3 月215115.11177.90 03 年 6 月215104.653214.88 在家休息,没有来园,所以超重儿童人数有所增加。 表表 2:03 年年 9 月月04 年年 6 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 观测 03 年 9 月04 年 6 月,一个学年 4 次体检中幼儿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 8.00、6.50、5.88、5.39,呈下降势态,而超重儿童发生率分别为 9.50、10.00、13.23、18.13,超重儿童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分析原因:有些肥胖 儿童经过干预,从肥胖改变为超重,致使超重儿童的人数有所增加。 表表 3:04 年年 9 月月05 年年 6 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 观测 04 年 9 月05 年 6 月,一个学年 4 次体检中幼儿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 6.96、4.95、4.95、3.96,呈明显下降势态,而超重儿童发生率分别为 14.92、14.36、16.83、13.86,超重儿童的发生率变化不明显,分析原因:有些 肥胖儿童经过干预,从肥胖发展为超重,致使超重儿童的人数有所增加,有的超重儿童 经过干预,转为正常儿童,二者相互抵充,所以超重儿童发生率变化不明显。 表表 4:05 年年 9 月月06 年年 6 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 时间受检人数肥胖人数肥胖率超重人数超重率 03 年 9 月200168.00199.50 03 年 12 月200136.502010.00 04 年 3 月204125.882713.23 04 年 6 月204115.393718.13 时间受检人数肥胖人数肥胖率超重人数超重率 04 年 9 月201146.963014.92 04 年 12 月201104.952914.36 05 年 3 月202104.953416.83 05 年 6 月20283.962813.86 观测 05 年 9 月06 年 6 月,一个学年 4 次体检中幼儿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 8.96、7.46、8.45、7.46。12 月、6 月呈明显下降势态,而 3 月肥胖的发生率有 所增加,分析原因,有的超重儿童经过一个寒假转为肥胖儿童。超重儿童的发生率分别 为 9.40、112.43、11.44、12.93,超重儿童的发生率在 12 月和 6 月有所反弹, 分析原因:12 月份有些肥胖儿童经过干预,从肥胖发展为超重,超重儿童的人数有所增 加。 表表 5:06 年年 9 月月06 年年 12 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月超重儿童和肥胖儿童的检出率 观测 06 年 9 月06 年 12 月,一个学期 2 次体检中幼儿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 7.61、5.55,呈明显下降势态。超重儿童的发生率分别为 10.65、13.63超重儿童 的发生率 有所反弹,分析原因:12 月份有些肥胖儿童经过干预,从肥胖发展为超重, 超重儿童的人数有所增加。 2002 年年 9 月至月至 2006 年年 12 月肥胖及超重儿童的比率的发展规律月肥胖及超重儿童的比率的发展规律(柱形图柱形图) 时间受检人数肥胖人数肥胖率超重人数超重率 05 年 9 月201188.96199.40 05 年 12 月201157.462512.43 06 年 3 月201178.452311.44 06 年 6 月201157.462612.93 时间受检人数肥胖人数肥胖率超重人数超重率 06 年 9 月197157.612110.65 06 年 12 月198115.552713.63 0 5 10 15 20 肥胖率超重率 2002年9月 2002年12月 2003年3月 2003年6月 2003年9月 2003年12月 2004年3月 2004年6月 2004年9月 2004年12月 2005年3月 2005年6月 2005年9月 2005年12月 2006年3月 2006年6月 2006年9月 2006年12月 从以上的柱形图可以明显看出肥胖儿、超重儿童发生的基本规律呈波浪式,说明 入园新生中肥胖儿童的发生率逐年递增,我园对在园肥胖儿的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在园肥胖儿童追踪观察记录:、在园肥胖儿童追踪观察记录:在每年 4 次的体格检查中,纵向观测肥胖儿童肥胖度的 变化情况。 表表 6:02 年年 9 月月03 年年 6 月在园肥胖儿童一年追踪变化情况月在园肥胖儿童一年追踪变化情况 观测 02 年 9 月03 年 6 月一个学年,4 次幼儿体检中肥胖儿童的好转率分别为 38.46、27.27、40.00;新发病人数为 4 人、1 人、3 人,加重人数为 1 人,肥胖度 不变的比率分别为 61.65、72.72、50.00。 表表 7:03 年年 9 月月04 年年 6 月在园肥胖儿童一年追踪变化情况月在园肥胖儿童一年追踪变化情况 时间 肥胖 人数 好转 人数 好转率新发病 人数 加重 人数 肥胖度 不变人数 不变 比率% 02 年 9 月14 02 年 12 月13538.464861.54 03 年 3 月11327.271872.72 03 年 6 月10440.0031550.00 观测 03 年 9 月04 年 6 月一个学年,4 次幼儿体检中肥胖儿童的好转率分别为 46.15、16.67、27.27;新发病人数分别为 1 人、1 人、2 人,加重人数为 0 ,肥胖 度不变的比率分别为 53.84、83.33、72.72。 表表 8:04 年年 9 月月05 年年 6 月在园肥胖儿童一年追踪变化情况月在园肥胖儿童一年追踪变化情况 观测 04 年 9 月05 年 6 月一个学年,4 次幼儿体检中肥胖儿童的好转率分别为 40.00、30.00、37.50;新发病人数分别为 1 人、1 人、1 人,加重人数为 0 ,肥胖 度不变的比率分别为 60.00、70.00、62.50。 表表 9:05 年年 9 月月06 年年 6 月在园肥胖儿童一年追踪变化情况月在园肥胖儿童一年追踪变化情况 观测 05 年 9 月06 年 6 月一个学年,4 次幼儿体检中肥胖儿童的好转率分别为 50.00、16.67、36.36;新发病人数分别为 1 人、2 人、1 人,加重人数为 0 ,肥胖 度不变的比率分别为 50.00、66.67、63.64。 时间 肥胖 人数 好转 人数 好转率新发病 人数 加重 人数 肥胖度 不变人数 不变 比率% 03 年 9 月169 03 年 12 月13646.151753.84 04 年 3 月12216.6711083.33 04 年 6 月11327.272872.72 时间 肥胖 人数 好转 人数 好转率新发病 人数 加重 人数 肥胖度 不变人数 不变 比率% 04 年 9 月149 04 年 12 月10440.001660.00 05 年 3 月10330.001770.00 05 年 6 月8337.501562.50 时间 肥胖 人数 好转 人数 好转率新发病 人数 加重 人数 肥胖度 不变人数 不变 比率% 05 年 9 月1368 05 年 12 月10550.001550.00 06 年 3 月12216.672866.67 06 年 6 月11436.361763.64 表表 10:06 年年 9 月月06 年年 12 月在园肥胖儿童半年追踪变化情况月在园肥胖儿童半年追踪变化情况 观测 06 年 9 月06 年 12 月一个学期,2 次幼儿体检中肥胖儿童的好转率为 30.00,新发病人数分别为 2 人,加重人数为 0 ,肥胖度不变的比率为 70.00。 3、结论:、结论: 肥胖儿童发生比例仍在逐年上升。肥胖儿童发生比例仍在逐年上升。我们发现,每年的九月新生入园是肥胖儿童的高峰 期。4 年中新的肥胖儿童人数在增加。另外,整个暑假肥胖儿童在家中休息容易引起反 弹。 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成效显著: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成效显著: 以每年度 6 月体检的数据为准,好转的标准为肥胖儿童肥胖程度的减轻,03 年 6 月06 年 6 月我园肥胖儿童的好转率分别为 40.00、27.27、37.50、36.36平均好 转率达到了 35.28。 在这 4 年中,对于肥胖儿童的介入管理,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