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无为县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1页
芜湖市无为县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2页
芜湖市无为县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3页
芜湖市无为县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4页
芜湖市无为县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芜湖市无为县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经济加快发展、产 业结构加速转型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攻坚时期。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是 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城乡建设“十二五” 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关系着无为城乡建设的长远发展,对实现城乡建设转型发展、创 新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包括五个部分内容:一、 “十一五”城乡建设发展回顾与评价;二、 “十二五”城乡建设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 “十二五”城乡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四、 “十二五”城乡建设的主要 任务;五、 “十二五”城乡建设重点项目;六、 “十二五”城乡建设的保障机制与措施。 一、 “十一五”城乡建设发展回顾与评价 “十一五”的五年是无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是无为城乡建设创新发展理念、抢 抓机遇的五年,是以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为出发点加快建设的五年,这一时期,城 乡建设突出市容环境提升、突出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努力开创了城乡建设跨越发展的新格局, 五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 “十一五”城乡建设总体评价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无为城乡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获得了安徽科学发展 先进县、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强县、全省首届“文明县城”和 “园林县城”、 省知识产权强县 试点县、安徽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县等一 系列荣誉称号。 “十一五”时期,无为县城乡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构建县城“一心两翼”组团布局结构,加快推进“一主两次”县域中心城市建 设,紧紧围绕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和谐,增强了城市 综合服务、设施支撑能力。 (二) “十一五”城乡建设的成就 1、规划引领作用不断加强,规划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无为县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城乡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全力推进城 乡规划全覆盖。在无为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指导下,编制完成无为县城近期 建设规划(2007-2010) ;推进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于 2008 年编制完成了无为 县西北片、东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无为城南新区城市设计 。加大乡镇规划力度,实现了 23 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全覆盖,福渡工业区等园区编制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二坝滨江新 城和高沟经济开发区规划编制,完成泥汊、石涧等 5 个乡镇近期控制性规划编制。突出城市空 间特色和沿江特点,编制完成了安徽无为县绿地系统规划 2007-2020) 、 无为县旅游发展 规划 、 环城河景区规划 、 无为县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 绣溪公园等相关规 划。加快支撑系统规划,编制完成城市道路、给排水、园林、环卫和消防等 5 个专项规划编制。 在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无为县于 2009 年启动了 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新一轮规划延续了县域“一主两次”的总体空间布局思想,而且更 加注重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理念,县域城乡空间、功能、产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统筹发展, 规划编制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给规划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新区建设取得突破,城市布局结构更趋优化 “十一五”期间县城城市建设用地由 11 平方千米拓展到 14 平方千米,年均增长 0.6 平方 千米。在发展新区的战略指引下,按照 “一心两翼”的空间格局,县城用地布局初步跳出老城, 分别向西北和东南延伸,新区建设加快。西北新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初具规模,东南片区经 过前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开发蓄势待发。县城建设用地沿东门外大街、北门外大 街、巢无路、无开路、繁昌路等五条主干道放射型发展,总体呈现中部逐步调优、西北成片建 设、东南沿轴发展的态势。 3、交通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交通效能有所提高 “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并加快推进了京福高铁无为客运综合枢纽的建设;加快完善干线 公路建设,主要以改造升级为主,基本形成了连通县城镇村的道路体系。县城新建了东门 外大街、凤河北路、新力大道、府苑路、滨湖北路、东二环路、西大街、北大街、无仓路、东 一环、锁埂路、襄安北路、同心路、凤凰山路等十八条道路,继续增密城市路网,优化路网结 构。 “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重大交通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2009 年京福 高铁长江大桥即将施工,芜湖长江二桥已经立项,商阜杭、庐铜铁路正在编制可研。农村交通 条件日益完善,塔江路基本建成通车;投入 8500 万元,完成县乡道路改建 50 千米、油路大 修 16 千米、渡口改建 55 道,建成“村村通”水泥路 376 千米。 4、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十一五”期间,县城区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步伐加快,环城景区“植物观赏区”建设扎 实推进。获得并继续巩固安徽省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大力实施绿化、亮化、净化工 程,2009 年新增亮化里程 8 千米、绿化面积 5 万平方米。 控制和查处违章建筑力度加大,县城违法建设蔓延势头得到遏制。扎实开展环境卫生专项 整治,高新大道等沿路文明创建取得成效,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 年县财政以奖代补投入 1680 万元;开工建设了大型排涝泵站技改、小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等一批重点工程, 启动实施上下九连圩堤防达标工程。 5、公用设施建设适度加强,城市保供能力日益增强 “十一五”期间,无为加大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 2009 年无城 39 项城建重点 工程进展顺利,城市道路、管网、绿化等 10 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增城区道路 5 千米、 污水管道 13 千米、天燃气管道 11 千米。新中医院、新汽车站、职教特教中心、四星级宾馆、 建材大市场、四中扩建等 12 项城市配套工程全面启动,绣溪公园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植 物观赏园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总投资 7000 万元的无城城防工程基本竣工,排 涝工程正按计划推进,城市防洪保安能力明显增强。电网建设完成投资 6200 万元,新改建供 电线路 238 千米。 6、中心城、次中心城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中心城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城南新城的全面启动和城东高铁站点的潜在影响,中等规模 城市的框架已初步拉开。二坝、高沟两座滨江新城加快发展,二坝、高沟扩权镇与无为经济技 术开发区和高沟经济技术开发融合较好,已经初步形成“产城一体”的城市发展态势。小城镇建 设力度进一步加大,2009 年完成城镇建设投入 25 亿元,襄安、牛埠、泥汊、白茆、石涧、 开城、蜀山等镇发育态势较好,其他一般镇也有一定发育。 7、保障住房持续健康发展,住房供应体系逐步优化 西北片区、城南新城安置房同步建设,2009 年共开工建设安置房 13 万平方米、廉租房 1 万平方米,有效缓和了拆迁安置矛盾。融城绿景、水岸怡景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新开工 商品房 65 万平方米。按照“联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思路,自 8 月份全面启动城南新城开发建 设,已完成 2 平方千米核心区征地拆迁任务,共拆除房屋约 10 万平方米、征用土地 3000 亩, 为城市大建设、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8、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城镇管理逐步加强。成立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建立城市管理新机制,执法水平明 显提高。实行违法建设巡查网格管理,不断加大查处力度,2009 年年共拆除违法建筑 3.6 万 平方米,违法建设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巩固省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大力实 施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全年新增亮化里程 8 千米、绿化面积 5 万平方米。扎实开展环境卫 生专项整治,高新大道等沿路文明创建取得成效,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三) “十一五”城乡建设的不足 1、规划调控与执行引导尚存不足,建设发展模式仍显粗放 城市规划在快速拉开城市框架,引领城乡建设发展的同时,对发展空间的规划控制有待进 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趋紧的现实情况下,无为县空间扩展的方式仍显粗放, 土地利用效率仍然不高。 规划对城市建筑色彩、里面以及特色的引领上仍需提高,中心城、次中心城以及其他沿江 城镇的城镇轮廓线仍不明显。目前无为仍处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阶段,城市特色塑造、 品质提升、环境优化的建设内容还有待增加。 2、县城新区综合功能与配套尚显薄弱,疏散老城人口仍有压力 “十一五”期间,无为实现了由老城向城西北片和东南片的跨越,并且加大了新区的建设力 度,但是大量的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仍然集中分布在老城,新区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 设步伐仍然偏慢,道路结构还不尽合理,再加上职住的不匹配,疏散老城人口和功能仍然存在 较大压力。 3、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仍然不平衡,统筹发展任务仍然艰巨 总体来看,无为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城乡之间差距依然较大。2004 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 入 627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571 元,城乡收入差距约 2.4 倍;2008 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 入 1212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68 元,有了较明显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约 2.5 倍,城乡 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城乡建设过于注重城区建设,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向乡镇延伸和拓展不够,倾斜和反哺不 够,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艰巨。 4、城市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待创新,拓展融资渠道仍需努力 “建管并重、更重管理”是近年来倡导的城乡建设理念,但在现实中,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 仍未根本改观。现阶段无为县是建设发展的快速期,双轮驱动、创新转型、沿江开发、开放合 作、区域协调等五大战略将要实施,港口和桥头经济、园区经济、新型城市经济、战略性新兴 产业等四个经济同时发展,国家煤基多联产基地、特种电缆基地等四大基地建设,中心城、二 坝、高沟三座城市同时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也在发展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县域都是城乡 建设的重点,全县域范围都应纳入全县统一建设范畴,但现实情况是建设与管理的错位和缺失, 建设与管理的矛盾比比皆是,城市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人力不足,长效管理机制尚待增强。 当前,无为仍处于政府直接投资为主的建设阶段,城乡综合建设综合效益不高,良性互动、 开发互补的机制没有形成,融资手段单一,主要依赖贷款,其他资金来源较少。 5、村镇规划管理缺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乡镇和村庄靠自然发展为主,村镇规划工作起步较晚,加之管理不到位,使村镇建设发展 不平衡,特色不鲜明,用地布局随意性大,功能混乱,相互干扰,建筑布局缺乏体系,居民生 活条件不便,居住环境不优,集镇和中心村的功能发挥不及。因建设资金问题,基础设施和公 共设施年代久、标准低、设施陈旧,不能满足运行功能的要求。村镇建设监督体系和工程质量 与安全保障体系虽初步建立,但仍较脆弱。村镇建设管理力量急待加强,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 高。 二、 “十二五”城乡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十二五”城乡建设面临的主要机遇 1、国际经济变革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和金融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十二五”期间,无为能不能以开发的心态、抓住国际上这些产业机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 能源结构的变化,为我所用、顺势而为、顺势而变、顺势而上,对无为至关重要。以欧美为主 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危机以后,受到的打击很大,如何把一些生产要素和国际上变革时 期溢出的一些效用,融入到中国,融入到无为,是无为必须抢抓的机遇。 2、长三角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泛长三角区域的提出 2008 年 8 月 6 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长 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 200830 号 ) ;2010 年 5 月 24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提出了泛长三角区域。无为应借助长三角国际化 平台,抓住长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以及区域协调和泛长 三角带动中西部发展的历史机遇,调整空间结构,为产业转移和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3、中部崛起战略得到深入实施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东部开放、 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 2009 年 09 月 2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 部地区崛起规划 ,指出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 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无为应紧跟国家战略,巩固自身 的粮食生产基地优势,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 4、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 继 2009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 2010 年元月由国家发展 与改革委员会牵头编制的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是我国首 个获批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使安徽开发皖江从地方性战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 略,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规划明确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 范区定位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 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实现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有重 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无为应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以二坝、高沟和无城为极点的“金三角”地区为载体,积 极创造条件,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和先行区。 5、重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机遇 为加快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行发展,京福客运专线 2009 年底开工 建设,预计 2014 年初建成通车。京福客运专线连接合肥、福州两省会城市,经过巢湖、铜 陵、芜湖、宣城、黄山、上饶和南平七个地级市,将大大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打造皖赣闽 三省间快速客运通道。 庐江至铜陵铁路是“十一五”期间由省部合资建设的重要铁路项目,是沿江电力、冶金、化 工、水泥等工业的煤炭、原材料供应通道和产品输出通道,也是沿线大型金属矿区的开发通道, 同时又是一条跨江客运通道,对支撑沿线特别是沿江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合巢芜城际铁路、商阜杭铁路,北沿江高速、巢湖繁昌高速公路,芜湖长江二桥等过江 通道的建设,也将给无为带来重要的机会,国家和安徽省在无为所建设的重大交通设施,对无 为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6、无为经济内生性增长机制基本形成 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等主要 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综合发展指数和动态指数位于全省前列,特别是华谊煤化工、淮北盐化配 套等重大项目进入生产阶段,全县经济总量将有一个新的飞跃。极具潜力的产业基础,形成了 电线电缆、羽毛羽绒、船舶制造、煤化工等支柱产业。海纳各方的投资环境,载体建设得到加 强、发展环境得到优化,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 “十二五”城乡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 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4 年 12 月(国发200428 号) 国务院关于 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2006 年 8 月(国发200631 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 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相继出台,国家实行越来越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 供应总量将成为我国土地政策的一项重要战略。国务院发布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明确 了 2010 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对地方既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选择提出 了较大考验。特别是目前巢湖市规划及政策的颁布,土地及相关政策相对向市区倾斜,给无为 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同质性发展给无为带来困境 国务院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批复,以及相关规划的编制实施,给安徽 特别是皖江城市带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城市、区县都借助此品牌,大力发展承接 产业示范区,甚至集中区,同质化发展、激烈竞争给无为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同为巢湖 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区的和县工业集中区进程加快,如何在此挑战下获得先机,是无为 应该面对的最大问题。 3、皖江南北差距依然存在,城乡统筹压力巨大 江南江北的差距历来存在,即使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今天,这个差距依然需要面 对。如何更好的对接江南、赶超江南,是此次规划必须思考的问题。无为县作为农业大县,存 在大量的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同时县城辐射能力偏弱,给城乡统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无为自身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模式仍需调整 无为目前一产比重较大,二产中电缆产业一支独大,三产发展相对落后,在此背景下,如 何更好的整合自身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无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挑战。 三、 “十二五”城乡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皖江城市带次中心城市”城乡建设目标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加快发 展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只有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无为的城乡建设才会跃 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脱颖而出,实现无为的跨越式发 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遵循“包容性增长”的发展理念,紧 扣全县“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城乡统筹”等工作主线,牢固把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 范区”的历史机遇,用国内一流的眼光和标准,全力抓好“十二五”期间的城乡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建设转型升级,解决城乡差距和不平衡发展问题,突出科学规划、集约发展、 统筹协调,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以提高城乡建设质量为重点,以百 姓满意为目标,加快提升城乡环境和人居质量,促进城乡发展良性互动。加快无为与皖江城市 带中心城的联系通道建设和县域内干线公路网架的建设,提升和支撑无为区域次中心城市地位, 力争通过五年城乡建设,全面开创无为城乡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巩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全面推进无为城乡建设发展。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速、巢湖 繁昌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构筑县域高速公路骨架,推进以京福高铁无为站重大项目建设,强 化皖江北岸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整治老城环境、塑造新区环境,继承和发扬无为滨水特色, 将无为打造成为皖江明珠,水绿交融的秀丽之城;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多层次、多功能 的复合型、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网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一步突出政策性住 房建设,建立结构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构筑高起点的 供水、供气、防灾抗灾等城市保供安全防护体系,支撑和保障城市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 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力争通过五年城乡建设,不断增强“皖江城市带次中心城市”、 “合肥经济圈沿江产业基地”、 “滨水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的无为城市地位,提升城市综合宜居水平,为把无为建设成为“经济 活力凸显,人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安定的现代化皖江中心城市”和“总量省内争第一,综合中 部争十强”的城市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预期指标 城市发展指标。2015 年城乡总人口规模达到 150 万,城镇人口 75 万,城镇化水平 达到 50%左右。 城市规划指标。2015 年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 100%。 交通现代化指标。2015 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13 平方米;县域内省道基本改造 为一级公路,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 城乡住宅建设指标。2015 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 30 平方米,农村人均住宅 建筑面积达到 45 平方米,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鼓 励限房价、限套型商品房建设,单套建筑面积在 90 平方米以内的商品住房总建筑面积必须达 到新建商品住房总建筑面积的 70%左右。 公共服务指标。2015 年中心城区公交对居民出行分担率达到 20%以上;实施区域供 水工程,扩大城市公共供水服务范围,使乡镇居民使用城市区域供水普及率超过 60%,基本 实现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 园林绿化指标。到 2015 年,县域森林覆盖率达到 23%,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2%,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 12 平方米,各项绿地指标均达到国 家规定的园林城市标准。 环境保护指标。2015 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到 90%以上,中心城区绿色人居 环境社区逐步提高。 市政环卫指标。2015 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稳定保持在 100%水平;城 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8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8%。 综合管理和发展指标。2011-2015 年保持“安徽省园林县城” “安徽科学发展先进县” “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强县” 、全省首届“文明县城”、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安徽投资环境 十佳县等城市称号;2015 年达到国家规定的园林城市标准。 (四)发展战略 1、沿江开发战略 注重岸线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利用,抢抓国家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时 机,发挥示范区政策和省级开发区平台优势,优化沿江产业和城镇功能布局,实现沿江的整体 最优开发。 2、工业兴县战略 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努力培育支柱产业和企业集群,促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增强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3、城镇化战略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化中心城功能,加快推进二坝、高沟滨江新城建设,加快人口向镇 和规划居民点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配置。 4、品质提升战略 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保护,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彰显无为滨水、绿色特质,显著 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四、 “十二五”城乡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县城乡建设将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和高效能管理,全面提 升城乡发展环境和人居质量。 (一)中心城建设 按照无为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确定的“一核一带一区三片”的组团式城市布 局结构,推进城市发展空间由老城区、西北片区向城南片区、城东片区和城东开发区拓展,推 动形成新城老城、居住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1、打造城市核心,有效疏解老城功能 引导老城区东跨环城河建设,加强城市级商贸、金融、文化等设施建设,营造城市新中心, 与老城商业中心共同组成城市核心,有效疏散老城功能和人口。完善环城河公园建设,塑造滨 河景观特色,打造滨河两岸的新城老城协调一体化风貌。 2、建设高铁枢纽,启动城东片区开发 借助京福高铁无为站的建设机遇,强化站场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居住、商业功能 为主,启动城东片区建设。同时加大县城其他片区与高铁枢纽快速联系通道建设,放大高铁枢 纽带动效应,努力实现无为从一般县城向区域次中心城市的转变。 3、配套公共设施,完善西北片区功能 配套完善行政办公和中小学设施建设,启动县级体育中心建设;加大区内工业用地整合力 度,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完善片区主导功能,形成行政、居住、产业为主的综合性生活 片区。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南片区发展 顺应东南片自然基底,结合城南片迅速发展需求,加快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引领城南片区空间和功能有序布局,同时加快文教体卫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力度,结合城市发 展重点打造西河风光带,提高现有产业准入门槛,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加 快形成以居住、高端产业为主的功能片区。 5、加快整合工业园区,适时启动城东开发区建设 加快城西北工业和城南工业用地的整合力度,适时启动建设城东开发区。城东开发区是新 一轮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结合高铁无为枢纽的建设、比亚迪大 桥和站前路的修建,应进一步加快城东开发区内部道路和市政市政设施的建设力度,分时序启 动城东开发区的建设,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环保节能产业、现代物流、商业商贸为主的 城市现代产业组团。 (二)次中心城建设 按照无为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次中心城是无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 和现代制造业的主要承载区,重点发展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1、二坝次中心城 二坝次中心城是港口重工业城市,引导发展化工、机电、造船、纺织、现代物流以及临港 先进制造业。 (1)依托现有镇区,打造二坝滨江城市 适当依托二坝镇区现有的城镇功能,集中安排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新兴滨江城市用 地,建设滨江新城城市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集聚人气的滨江新城服务核。 (2)利用沿江岸线资源,构筑滨江城市景观带 充分利用二坝滨江岸线资源优势,构筑无为滨江城市景观带。二坝滨江新城中心片区发展 生态旅游功能,新城西部和北部形成现代产业景观岸线,同时利用和控制好长江大桥、过江通 道岸线资源。 (3)基于煤化工基地条件,打好承接产业示范区品牌 以上海华谊安徽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为依托,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以煤直接气 化为龙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基地,同时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化工企业,进一步延伸 煤化工后续产品,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新型煤化工基地,打好承接产业示范区品牌。同时,重点 建设二坝综合性港区,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 能物流基地。 2、高沟次中心城 高沟次中心城是港口工业城市,引导发展电线电缆、机电、电子信息及临港先进制造业。 (1)整合高沟、姚沟现状基础,建设高沟新城中心 起步整合高沟、姚沟资源,合力打造高沟新城,建设新城中心。按照新城标准,集中选址 布局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建设现代服务核,形成无为县南部重要的辐射中心和城镇化集中区 域。 (2)继续建设全国电缆制造业基地,做强高沟产业延伸区 以全国特种电线电缆基地和安徽省重要的产业集群示范延伸区为依托,借助高沟经济技术 开发区省级平台优势,继续做强产业集群延伸优势。同时借助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国家平台优势,做强机电、电子信息及临港先进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次中心城建设过程 中,发展多种产业。 (三)城乡统筹建设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激活乡镇内生动力,按照“分类引导、重点培育、强化特色、均 等服务”的原则,统筹中心城、次中心城与乡镇,乡镇与农村的关系,规划形成功能互补的城镇 体系。积极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以示范村建设为先导,推动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 社区集中,促进镇村建设的内生型持续发展,提高镇村基础设施水平。 1、有序培育、推进重点镇建设 重点镇是建制镇的集中建设地区,是“一主两次”中心城外非农产业和城镇人口的重要集聚 地,是服务和带动广大乡村地区发展的基地,是重点培育的县域片区服务中心。 (1)襄安为历史古镇和综合型服务城镇,借助中国四大席草基地之一优势,继续强化传 统种植优势,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功能,同时借助刘渡港口发展港口物流和先进制 造业。 (2)牛埠为综合型城镇,借助土桥港区重点发展港口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兼顾发展房 地产、商业等。 (3)泥汊为产业型城镇,引导发展电子、电缆和机械加工产业。 (4)白茆为重要的综合型城镇,要在保护好生态绿地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自身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港口先进制造业。 (5)石涧为产业型城镇,适时更新采矿业和水泥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发展先进制造业。 (6)开城为农业型城镇,引导发展高效农业和旅游服务业。 (7)蜀山为旅游型城镇,引导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分类引导一般镇建设 一般镇是建制镇的集中建设地区,是服务和带动广大乡村地区发展的基地,以农业和旅游 服务为主,不鼓励工业发展。 (1)严桥、昆山为旅游型城镇,引导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和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先进制造 业。 (2)汤沟、陡沟、红庙、洪巷、鹤毛、泉塘、赫店、十里墩为农业型城镇,以发展商贸 与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四)综合交通建设 构筑区域交通、县域交通、城镇交通有机衔接的现代化交通发展格局。通过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为城市新区建设提供保障;通过交通引领优化城乡布局和城乡结构;同时推动公交建设, 引导城乡交通向大众、高效、低耗、可持续方向转变,提高交通承载力。 1、加快区域交通枢纽建设 重点完成京福高速铁路无为站及其换乘系统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打造皖江北岸重要的铁路 枢纽;同时利用综合交通枢纽带动城东新区开发,巩固皖江北岸次中心城市地位。 2、推进高速公路网及一级公路网建设 推进北沿江高速公路和巢湖繁昌高速公路(联络线)的建设,解决县域城镇与巢湖市、 铜陵市、芜湖市的快速联系通道问题。 提升现状省道的技术等级,改善无为与周边县市的区域性联系通道。将现状省道 319(二 坝冯拐段)改线为现状通江大道,并提升至一级公路,提升县域东西向联系水平;提升原省 道 208 即巢无路与无繁路为一级公路,加强县域南北向联系;将现状省道 226(塔江路)改 造升级为一级路,并向南延伸至通江大道,增强东南部乡镇与中心城及沿江地区的联系;新建 沿江公路(二坝高沟段) ,增强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金三角”的联系。 3、构建长江、内河联运系统 (1)响应沿江发展战略,加快港口建设 加快 50 万吨级,泥汊港、襄安港、蜀山港、开城港等港口建设;50100 万吨级,江坝 (白茆)港港口建设;100300 万吨级二坝公用港、高沟港、西河港、黄龙港等港口建设; 300 万吨以上级,土桥港、 刘渡港、 二坝煤焦化港等港口建设。 (2)疏通改造内河航道,打通内外联系 改造提升裕溪河航道,达到三级航道标准,正常通航 1000 吨级,打通合肥巢湖长 江水上运输通道,真正发挥这一黄金水道的作用。 提升西河航道等级,以凤襄河为界,凤襄河以西提升至三级航道标准,凤襄河以东提升至 四级航道标准。 正常通航 1000 吨,为庐南矿区矿产外运创造便利,同时打造合肥、六安等 皖中地区近江入海的“第二通道”,进一步发挥无为在内河航运中的地位。 4、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水平 着力提升城东片区、城南片区、城东开发区与城中片区、城西北片区的联系通道,提升干 道系统,加密支路网络,改造关键节点,结合道路改造,强化交通组织管理,营造快捷舒适的 城市交通出行环境。 加快西河南路建设,着力解决城西北片区、城中片区与城东片区的联系通道;推进福南路 建设,加快城南片区与城东片区、开发区组团联系;贯通襄安路与姚庄路,加强城西北片与城 南片区的联系。同时建设城东客运站,完善区域交通体系。 5、推进公共交通系统建设 响应皖江北岸次中心城市和中等城市规模的建设要求,应大力推行公交优先策略,构建以 路面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客运交通体系。重视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 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面与竞争优势。2015 年,公共交通承担城区 20%以上的客运机动化出行, 城市万人拥有 5 标辆公交车辆。 公交线网结合城市用地布局设置串联各居住区的环线和经居住区连接客运站、商业中心、 工业区的直达线路;结合各类客运站、商业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社区中心设置公交枢纽站, 为城市内客流提供集散与换乘服务,并提供部分停车及调度管理功能。 (五)生态环境建设 1、绿地生态系统建设 (1)抓好县域生态绿地建设 形成以城市、乡镇、村庄绿化建设为“点” ,以公路、铁路和江河渠道林带建设为线,以天 井山森林公园、国家林场、高效经济林与商品用材林基地和生态防护林建设为“面”,结构完整、 功能完备的县域生态绿地网络体系。规划至 2015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23.0%。 (2)完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 继续保持和巩固“安徽省园林县城”称号,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和丰富的水系自然特征, 完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着力将无为建设成为“生态功能完善、环境舒适优美、滨水特色鲜 明”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到 2015 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2%,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35%,人均公共绿地 面积大于 12 平方米,各项绿地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园林城市标准。 继续加强沿环城河绿地建设,构筑最具特色的城市内环绿化骨架。适时启动建设西河滨河 景观带,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紧密结合,打造精致典雅、尺度宜人、内涵丰厚的城市滨 河绿化长廊。注重城市主导风向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尊重,保护和适当利用 城市西南、东北楔入城市的块状绿地,并将其开辟为湿地公园,形成城市的两片“绿肺” ,起到 调节城市生态功能的作用。提升现状城市公园景观品质,利用规划标志性节点、河道和保留水 塘等设置公园、街头绿地和绿化广场,丰富绿化层次,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绿色宜居 的城市。 2、城市市容市貌整治 对城中片区,特别是老城实施以道路为主体,突出重点地区、街道的市容市貌整治规划方 案,扎实推进中心城市容市貌整治,实现市容市貌的新一轮提升。 推动街巷(支路)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实施环境整治中心向小区的延伸。集中解决清扫保 洁、垃圾转运等难点问题。并对设置临时摊区进行规范,拆除两侧违章建筑。改造街巷绿化设 施,提升街巷绿化标准。 推进城市亮化工程,着重提升重点片区的量化档次和水平,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片区。精心 设计、实施干道沿线及重要建(构)筑物景观照明,展现风格、体现特色,对沿线行道树进行 照明设置,提升沿线景观量化观感,形成夜间特色量化风景线。 3、城市综合环保整治 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为主线,以低碳化和生态化为路径,重点加强空气、 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的检测和整治,进一步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量,优化城乡环境质量,提高 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和生活的幸福感。 (六)公用事业建设 以增强城市保供水平和整体防护能力、提高设施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深入推进市政公 用事业进程,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覆盖面,形成适度超前、持续发展、保障 有力、全省领先的城乡公用服务设施体系。 1、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逐步实施以长江为水源的区域供水,改善城镇和乡村供水水质。建设无为水厂水源地水质 实时自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对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实行严格的管理。 2015 年区域供水管网覆盖率达到 60%,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100%,生活饮用水普及率 为 100%。 2、加大雨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力度 实施雨污分流体制,2015 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 85%。对工业污水实行点源处理, 达标排放。控制和消减区域农业生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统筹考虑城市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按节水型城市要求积极建设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污水再 生利用率不低于 10%。在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同时,综合考虑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城 市污水再生水可作为绿化、河湖景观、道路浇洒、建筑冲厕、工业用水等水源。 3、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试点,试点范围内每个收 集点不少于三个垃圾桶。 采用“小型转运站收集、大中型转运站集中转运”收运体系,实行分类袋装化,建设垃圾收 集房,发展垃圾压缩运输。设置 2 座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在居住区内,按每 23 平方千米 设置 1 座的原则设置小型转运站,垃圾转运站外形应美观,操作应封闭,设备力求先进。其 飘尘、噪音、臭气、排水等指标应符合环境监测标准,其中绿化面积为 1030。启动建设 位于县域西部开城、赫店山区的垃圾处理场。 4、加快防洪排涝系统建设 继续实施城防工程,特别是城南片区和城中片区,通过整治河道、加固堤防、消除束水节 点、改造排水管网、建立排涝泵站等工作,逐步建成现代化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有力的城市防 洪系统。 5、建设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按照国家减灾战略和无为城市发展要求,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建 立全县灾害预测、监控、预报、通讯警报网,加强防灾应急管理,建设全县统一的救灾应急预 警机制和应急指挥系统;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形成综合防灾空间体系;加 强城市消防站建设与改造,逐步形成覆盖率高的消防扑救体系;加强城乡抗震设防建设的管理 和监督。 6、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加快建设人防应急组织指挥和通信警报体系,构筑功能相对齐全、布局比较合理、设施相 对完善、平战转换迅速的城市防护体系,提高人防整体能力;实施启动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 利用。 (七)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确保规划、资金、政策和监管到位, 住房保障将基本覆盖城市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以改善中低收入居住状况和坚持和谐拆迁 为重点,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住房建设结构,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 1、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房地产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通过市场手段调控住房 产品结构,稳定住房市场价格;依据相关政策法规,严厉打击开发商“非法囤地”现象,维护土 地市场秩序,保障通过土地杠杆调控住房市场政策目标的有效实施,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在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重点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 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坚持新增供应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积极促进闲 置土地盘活,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益,坚持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进一步促进房地产重心 向老城区外转移。 2、完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 为确保土地供应,结合相关城市经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用地应占年度住宅建设用地总 量的 20%以上,并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采取 划拨方式,保障优先供应。 单套建筑面积在 90 平方米以内商品住房总建筑面积应达到新建商品住房总建筑面积 70%以 上,经济适用住房控制在 60 平方米左右,廉租住房控制在 50 平方米以内,比例按不少于 住房建设总量的 20%。实行总量控制、区域平衡、远近结合的原则。 3、加强住房空间布局引导 按照住房建设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加强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明确住房建设用地布局。原则上安排在交通、就业相对方便的新区 规划居住用地内,不得安排在生态空间和无基础设施配套地区。将城南片区、城东片区作为新 增城市住房建设重点发展的地区,继续对这些地区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建设资 金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重点布局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此外,结合老城危旧片区以 及城中村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可适当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建设。 4、提高小区设计水平和居住环境质量 大力推进与居住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一批社区邻里中心、社 区卫生服务设施;加强小区管理,大力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全面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建设 较为完善的小区公建配套设施。 (八)服务民生建设 逐步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皖江北岸次中心城市功能要求相匹配、与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衔接的民生建设工程体系,不断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促进全民共享 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1、加强居民休闲广场建设 按照服务城市居民相对合理的半径范围,加强休闲广场建设,倾力打造城市“客厅”。市民 休闲广场设计以人性化、特色化为宗旨,为市民提供休闲、体育、交流的场所,弥补城市居民 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 2、完善老龄设施和特殊人群服务设施等保障性设施 适应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要求,加快建设老年社会福利机构,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 建设老年公寓、老年福利院等养老设施;保证每个乡镇配备一所敬老院,结合社区中心适当建 设专业化的养老护理机构。 继续加强特殊教育建设,保障所有具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100%;建设专门化的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九)低碳节能建设 加快推进低碳城乡建设,引导城市紧凑、组团式布局,适当控制建成区规模,构建绿色交 通体系,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广泛应用低碳技术和节能技术。 1、推进低碳宜居的城市形态建设 建设紧凑型、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倡导精明增长,鼓励土地集约利用,减少不必要的 交通出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城市碳汇功能,2015 年县域森林覆盖率达到 23%。 2、加快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构建覆盖面广、运营效率相对较高的公交系统;充分重视“慢行交通”,制定慢行交通规划, 加强慢行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推广新能源和替代能源车辆等环保交通工具,实施国家 机动车环保标志,强制淘汰老旧污染车辆,提高新增车辆的环保标准。 3、切实抓好建设项目的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工作 围绕国家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示范城市的建设要求,制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使用低碳建 材,改进施工工艺。 (十)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建设 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经验,引入科学技术,丰富管理方法,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建设, 构建基于现代化、信息化的队伍,支持现代化大城管体系。提高综合管理、长效管理和公共服 务水平,以管理促进建设和城市发展。 1、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调动各方积极性 逐步建立政府同意领导、部门各付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体制,切实形成以县为 主导、乡镇为重点、社区为配合的责权分明、务实高效的城市管理格局,把城市管理工作拓展 到社区、落实到基层,实现城市管理中心下移、充分调动各级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 加强规划编制队伍建设,增强规划编制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大局观念、规划理念和方法的 创新能力;规范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加强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完善规划的公众参与 方法,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形成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3、加强土地和重大项目管理 贯彻节约集约用地,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农民住宅建 设按照规划有计划地向社区集中;正确引导、依法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积极 探索多种方式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根据上级下达的供地政策和无为经 济社会发展要求,合理制定供地计划;严格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严格执行经行政批准的征地补 偿安置方案,切实维护被征地人民的合法权益。 重视项目的统筹安排,加强项目前期储备研究,根据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项目时序;规范 项目审批、实施程序,严格管理设计变更;加强城建项目动态监管,组建城建项目数据库,对 城建项目进行实时跟踪。 4、加强施工现场和建筑节能管理 全面加强、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行政执法力度和水平,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注重质量管 理,同时重视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减少工程建设给市民带来的影响。 以新建建筑和既有机关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为重点,加大建筑节能监管力度,严格建 筑节能施工图审查制度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制度;完善建筑节能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撑体系; 加大建筑节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节能意识,积极营造建筑节能的社会氛围。 5、加强市场和资金管理 加强建设市场管理。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