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创新能力_第1页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_第2页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_第3页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_第4页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葛兰素史克公司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 鲁白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鲁白简介:鲁白简介: 葛兰素史克公葛兰素史克公 司中国研发中司中国研发中 心副总裁,心副总裁,神神 经生物学家经生物学家。 曾任美国国立曾任美国国立 健康研究院健康研究院 (NIHNIH)儿童)儿童 健康与人类发健康与人类发 育研究所育研究所 (NICHDNICHD)神)神 经发育研究室主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经发育研究室主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 (NIHNIH)精神健康研究所()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NIMH)基因、)基因、 认知与精神项目认知与精神项目(GCAP)(GCAP)副主任。副主任。中国科学中国科学 院神经科学研究创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神经科学研究创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 海外评审专家。海外评审专家。 “创新”可谓这个时代最时髦的词了, 它从早期的经济学概念发展到涵盖众多领 域,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艺术等等的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那么, 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存在哪些误区和障 碍?怎样才能拥有非凡的创新能力呢? 何何谓谓创创新新 当我们谈及创新,总会联想到像爱迪 生、卓别林、爱因斯坦以及弗莱明这些有 着传奇色彩的发明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们, 他们的名字就是创造力和创新的代名词。 爱迪生,一生拥有近 2000 项专利, 20 岁就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公司,他把发明 转化为产品,促进了新产业的发展,为人 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 看来, “世界上没有无法可想的事情 ” ; 卓别林和爱因斯坦更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艺术和科学的舞台以超人的智慧迸发出 耀眼的光芒;弗莱明在偶然中发现了溶酶 菌和青霉素,很多人认为是幸运之神对他 特别青睐,然而在这看似偶然的背后如果 没有非凡的想象力,就只能与幸运之神擦 肩而过。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创新是一种用充 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 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 。爱因斯坦曾说, 想 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学之父奥斯 本更是把想象力当成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 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的。 创新的误区创新的误区 人们通常认为创新是天才和艺术家的 事情,跟普通人没有太多关系,而且,创 新需要经验的积累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对 创新的误读。那么,创新到底存在哪些误 区呢? 误区误区 1 1:创造力属于艺术家:创造力属于艺术家 在艺术世界,创造力总是首先被赞美。 罗丹,开创了全新的雕塑时代;毕加索的 一生都是与自由、探索和创造联系在一起 的。当你在“思想者”前驻足,定会感受 到作品深沉的美,艺术的创造力果然震撼 人心。 然而,对科 学来说,创造力 是如何体现的呢? 让我们来回顾 “生命旋梯”的 故事,沃森和克 里克于 1953 年 提出的 DNA 分子 结构模型可以与 达尔文的进化论, 孟德尔的遗传定 律相媲美。他们 提出,遗传的基本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DNA)具有一种双螺旋的结构。DNA 的双 链反向并行,碱基配对,其结构精美绝伦, 让人叹为观止。 两个年轻人,凭着有限的生化知识和 晶体结构数据,和非凡的想像力,洞察力, 提出了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模型。 这一重大发现被认为:为探讨遗传的化学 基础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引起了生物学的 一场伟大革命。此后不久,遗传密码问题 就被完全阐明。由于这一伟大科学成果, 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诺贝尔奖。看看 DNA 这一奇妙的螺旋结构,还有谁不叹服科学 同样需要创造力呢。 误区误区 2 2:创造力需要打好基础:创造力需要打好基础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句上世纪 80 年代的流行语,强调基础扎 实的重要性,似乎等到基础打好了,一切 都会迎刃而解。但是,知识经验基础的重 要性有可能被高估了。 梵高,这位极具个 性的画家,在 30 多岁时摒弃了一切原有 的知识和工作经验 ,拿起画笔开始画画, 他并不理睬学院派的种种 教条,用独到的 眼光看世界,用生命的热情作画,终于登 上艺术巅峰。因此,创造力不等于经验的 积累,不依赖基础的扎实,技能的完善。 误误区区 3 3:创创造造力力是是智智商商的的函函数数 研究显示,智商和创造力之间并不呈 正相关。高智商人群并没有体现出比常人 更高的创造力。而有些智商并不很高的人 却展示出出奇的创造力。 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 的新时代,他 在评价自己时 就说, “我既 没有突出的理 解力,也没有 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觉察那 些稍纵即逝的 事物并对其进 行精细观察的 能力上,我可 能在普通人之上。” 创新的心理障碍创新的心理障碍 如果说并非智商越高越有创造力,那 么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存在哪些障碍呢? 障碍障碍 1 1:缺乏勇气:缺乏勇气 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必须有冒险的勇 气,敢于承担失败风险是拥有创造力必备 的基本素质。独树一帜的好莱坞电影导演 3 伍迪艾伦曾经说,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 这样那样挫折,这表明你做事求稳求保险, 没有很大的创新性。因此,害怕犯错、干 傻事、遭遇挫折,都有碍创新。 马里奥卡佩奇,2007 年诺贝尔奖获 得者、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 生物学教授,获奖时,他对采访记者说: “我为什么成功?就因为我从来就不懂得 什么叫做放弃!”可以想象,这位战乱时 的流浪儿,从小历经坎坷,成年以后致力 于生物学研究,他所从事的“基因打靶” 研究,长期得不到 NIH 基金资助和同行的 支持和认可,但在这种环境下,他依然坚 持不懈,从未因失败而气馁,也未因困难 重重望而却步。 障碍障碍 2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会有从众的心理, 希望符合常规,不要出格,不要标新立异, 获得群体的认可。如果穿着不符合常规, 会被认为是奇装异服;说话不符合常规被 认为是奇谈怪论;行为不符合常规被认为 是罔顾公德;想法不符合常规被认为是精 神分裂。所谓枪打出头鸟,就是这种心理 的写照。然而,“符合规则的需求往往让 人缺乏创造力”。 理查德费曼是曼哈顿计划的主要参 与者,后来得了诺贝尔奖。他的许多观点 行为都与众不同。一般认为被选入美国科 学院是科学家进入精英群体的必经之路, 他却觉得没有必要去就范常规,拒绝加入 美国科学院。他说,被常规束缚,无异于固 步自封,会抑制你的创造力。 障碍障碍 3 3:批评倾向,过早下结论:批评倾向,过早下结论 在一个新的想法面前,人们倾向于使 用批评的态度,最常听到是:“这不可能”, “不对的”,“有人已经做过了”,“这 里有一个问题”,“是的,但是” 阿文卡生因发明用左旋多巴治疗巴 金森氏症而获得 2000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他曾开玩笑说,一般诺奖得主都会经历三 个阶段。其工作刚发表时,人们会说, “那绝不可能是对的”。过了很多年,很 多实验室都证明了其正确性。人们又会说, “那的确是没有错,但这个发现并不重要” 。又过了若干年,历史证明了其正确性和 重要性。有人又会说,“这个发现的确正 确也非常重要,但不是你第一个做出来的” 。我们需要把批评放在一边,学会容忍接 受新事物,新发现。当你为一个新的创意 而激动时,让你的想像力起飞吧。 其它的一些障碍,其它的一些障碍,像沉沦沮丧、缺乏 激情或激情泛滥、过多地讲究条理性以及 太执着钻牛角尖等等,这些负面的情绪一 旦弥漫开来,都将成为创新的大敌。 创新的文化障碍创新的文化障碍 创新不仅有个性心理上的障碍,在文 化传统上也存在障碍,比如过于讲求逻辑 和过早失去“游戏”的天性等。 障碍障碍 1 1:服从于逻辑:服从于逻辑 科学的逻辑性似乎与创新文化相悖。科 学非常讲究理性思维,而创新则有时要凭 感觉;科学研究讲究分析,归纳,而创新 则需要直觉;科学研究人员习惯于用线性 思维,而创新则常常要靠非线性思维。科学 一定是讲求逻辑的,但很多创新就是讲不 出太多的逻辑。过于服从逻辑就有可能墨 守成规,离成功一步之遥但终究没有成功。 我们再来看看“RNAiRNAi 的故事的故事”。2006 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 梅洛 (Craig Mello)和安德鲁法尔(Andrew Fire), 因发现了“RNA 干扰”机制被授予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评 价他们的研究成果时说:“他们的发现能 解释许多令人困惑、相互矛盾的实验观察 结果,并揭示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自然 机制。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未 来这种技术能用来直接从源头上让致病基 因“沉默”,更有效地治疗癌症甚至艾滋 病,在农业上也将大有可为。” 其实,在 1991 年,法尔就首次发现这 一现象,但 一直没有引 起人们的重 视。1995 年, 中国留学生 郭苏和他的 导师肯福士 用反向寡核 苷酸(antisense oligos)来抑制基因表达, 发现对照组正向寡核苷酸(sense oligos) 也有同样效果。他们勇敢地发表了这一结 果,却不能做出合理解释,认为不合逻辑, 没有意识到这就是 RNA 干扰机制。很多人 都有机会在这八年中揭示这一现象,但遗 憾的是,大多数人只是服从于逻辑,认为 这一现象只是意外,事实被忽视了。只有 安德鲁和克雷格认识到 RNA 干扰是一种普 遍且重要的现象,将其提高到理论的高度。 障碍障碍 2 2:玩耍属于小孩子:玩耍属于小孩子 创新常常始于玩耍,所以玩耍并不是小 孩的专利。谷歌的故事家喻户晓,当年, 二十出头的拉里佩奇和同窗好友谢 盖布林,各有其玩的嗜好。拉里喜欢将 多部 PC 机器连起来以增大其运算功能。布 林则爱好搜集各种各样的网站地址。拉里 后来开发出一种网站评估系统,两人将各 自的喜好凑在一起,就发展了搜索引擎。 于是,玩耍转化成创新,谷歌的开创性工 作,不仅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也改变了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在谷歌,员工普遍拥有高学历,但这里没 有大公司的百般禁忌,却有着宽松,玩耍 的文化氛围,以促进科技创新,开发员工 的创造能力。据说,员工们在公司可以打 乒乓球、游泳或者到冰淇淋“吧”里去小 憩一会儿,还可以免费吃到由大厨用有机 原料作的饭菜。不仅如此,公司鼓励员工 将其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自由探索的 研发活动。许多非常有创意的产品,如谷 5 歌地球,谷歌地图,等等,都是在这种 “玩耍”的环境中诞生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科技之本,经济可持续发展之 关键,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怎样 才能实现创新?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下面, 我们给出一些建议。 1 1、培养积极正面的心态培养积极正面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一半,它具有改 变人生的力量。创新,更需要积极的心态。 要有自信,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创新的能 力。 2 2、保持放松而认真的状态、保持放松而认真的状态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需要适度 的紧张,以承担责任,完成工作。但是, 过度的精神紧张以及由此导致的生理上的 诸多不平衡,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甚至有 损身体健康,对创造性思维则是致命的。 因此,不要在自己的心里种下太沉重的所 谓责任感的种子,放松身心,保持一种轻 盈但是认真的状态,才能更好地从事创造 性的工作。 3 3、接受新理念、接受新理念, ,柔性对待变化柔性对待变化 “柔性”在管理学上是为了适应快速 的市场需求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生产模 式。它有利于克服大规模生产的种种弊端, 提高企业效益。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 不断地更新知识,接受新理念。把大问题 切割细化,变成若干个小问题分别解决。 保持一种自适应的状态,可以更有利于创 新。 4 4、运用头脑风暴创新法、运用头脑风暴创新法 “头脑风暴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