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_第1页
大连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_第2页
大连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_第3页
大连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_第4页
大连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大连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拉树房村西侧,距大连市中心区 33km,北临 渤海,南临拉树房至土革路。项目总占地面积 7.62 万 m2,建筑物占地面积 21960m2,绿化系数 30%。采用 3 台 500t/d 的机械炉排炉型垃圾焚烧炉,总焚 烧量可适应在 10501650t/d 范围,工程内容参见表 1。 表表 1 项目工程内容项目工程内容 项目技术指标 垃圾收集及运输1500 t/d 规模及台数500 t/d3 焚烧炉 总规模1500 t/d 规模及台数15MW2 发电机组 总规模30MW 灰渣清运及贮存 炉渣 212 t/d,飞灰 37.584t/d(稳定化后 1.9608 万 t/a) 全厂职工共 64 人,其中:焚烧发电生产技术人员 54 人,管理人员 10 人。 焚烧发电为连续工作制,年有效工作日 333 天,每天 3 班,每班 8 小时。辅助 生产岗位和管理人员根据工作性质采用间断或连续工作制,年工作 250 天。 工程拟于 2010 年 3 月开工建设,2011 年 10 月 1 日竣工投产,2011 年底投 入商业运营。发电量预计可达 17206.8104kWh/a。 2 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采取引用历史数据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因项目周边近三年内无新增污染源,故本次引用了周边区域 6 个监测点 位的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数据,该数据由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于 2006 年 3 月 (采暖期)监测;同时,本次环评又在上述 6 个点位中选取了位于项目评价区 域内的 4 个典型点位进行了大气现状监测。 通过引用历史数据和本次大气现状监测数据可以看出: 采暖期,评价区域所有点位 SO2、NO2小时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PM10 日均值除 5#点位未超标外,其余各点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分析其超 标原因,由大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报告中 PM10季(月)变化曲线可看出,春季 可吸入颗粒物均值最高,尤以 3 月份(引用数据监测月份)月均值最高,主要 受沙尘影响。故在本项目区域采暖期的历史监测数据中 PM10日均值偏高,出现 超标现象。 非采暖期,评价区域内所有点位的常规污染物任何一次值均无超标现象, 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中,HCL 的检出率为 40.6%,NH3的检出率为 18.75%,Hg 的检出率为 100%,Pb 和 H2S 均未检出, 所有点位除 HCL 日均值出现一次超标外,其余各污染物测值均未超标。 分析 HCL 超标原因:该超标值出现在 1#点位(拉树房居民区) ,此点位邻 近项目北侧海域,受大连地区三面环海的地理特征和海洋气候的影响,使得环 境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氯离子,促使了该监测点位处空气本底中的 HCL 浓度 偏高。 2.2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情况,本次评价在项目东、南两个厂界和 拉树房村分别设置 1 个监测点位,共 3 个噪声监测点。 从声环境监测结果看,各监测点位昼夜间噪声均超过 1 类标准要求,项目 区域的声环境本底质量一般。分析原因,本项目南侧毗邻土革路,交通噪声对 周边环境噪声有一定的贡献值,同时,因土羊高速施工作业,使得土革路来往 的大型载重车辆较多,造成 2#点位(南厂界)噪声显著超标。1#(东厂界)和 3#点位(拉树房居民区)噪声略有超标,其影响因素主要为自然和社会噪声。 2.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地下水现状监测设置 1 个采样点,选取了项目附近拉树房村中的一口 民用水井,坐标为 N390405.9,E1213632.0。 本次地下水水质现状的监测项目为:pH、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六价铬、 铅、铜、砷、镉、汞、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共 18 种。监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 求,该区域地下水水质优良。 2.4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以拟建厂址做为一个采样单元,用梅花形布点法布设 5 个采样点。监测项 目为:pH 值、铬、铜、镉、汞、铅、锌、砷、镍、六六六、DDT 共 11 项。 监测结果表明拟建厂址内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监测指标均无超标现象,符合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中的二级土壤标准,即为保障农业生产, 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2.5 二恶英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本项目的行业特点,本次现状调查委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对项目评价 区域内大气和土壤中的二噁英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设置了两个大气点位 和两个土壤点位。 大气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分别为 0.088 pg TEQ /Nm3和 0.081 pg TEQ /Nm3,土壤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分别为 0.313 ng TEQ /kg 和 0.322 ng TEQ /kg。 该区域大气和土壤中二噁英类物质的含量均很低。 3 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1 正常工况 (1)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各关心点 SO2、NO2、HCL 小时浓度均未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NO2 在项目南侧的山体附近共有 137 个小时出现超标现象,占全年 8760 小时的 1.56%。 超标面积 20.16 万 m2。HCL 在山体附近共有 42 个小时出现超标现象,占全年 8760 小时的 0.48%。超标面积 6 万 m2。超标区域没有珍稀的动植物物种出现过。 (2)日均浓度预测结果 PM10在关心点处及最大环境落地浓度处均出现了明显的超标现象,其主要 原因是现状背景值超标,而本项目对关心点最大贡献值为 0.00047mg/m3,仅占 标准的 0.31%,对最大环境落地浓度点贡献值为 0.0035mg/m3,占标准的 2.33%,对环境影响不大。其余污染物在敏感目标处均可达标。 (3)年均浓度预测结果 各污染物在关心点处及最大环境落地浓度处年均浓度均可满足评价标准的 要求。 3.2 非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下,各关心点 SO2、NO2、HCL 小时浓度均未超标,而项目排 放的 NO2、SO2、HCL 最大环境地面浓度都有超标现象,其中 HCL 更是占标准 的 2254.6%之多。事故状态对空气环境影响很大,因此需加强设备检修,制定 事故防范措施,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小事故对环境影响程度。 3.3 环境质量达标方案 报告在将烟囱高度提高到 120m 情况下进行预测,项目排放的 NO2、HCL 在地面环境最大浓度处叠加背景值后可以满足标准的要求,但占标率仍然较高, 其中 NO2占标准的 99.65%,HCL 占标准的 81.2%。 4 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 项目的主要设备噪声声源包括焚烧炉、汽轮发电机组及各类辅助设备如泵、 空压机等产生的动力机械噪声和各类管道介质的流动和排汽等产生的综合性噪 声。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地处噪声昼间 59dB,夜间 57.9dB,均出现超标现 象,超标原因主要是由道路交通噪声引起。评价将厂界最大值与监测本底值比 较分析,得出项目昼间贡献值为 0.4dB,夜间贡献值 0.5dB,对现有声环境影响 不大。经预测,项目噪声源在最近的国际舞蹈学校和拉树房村,预测值均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项目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案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案 本项目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包括炉渣、飞灰及少量生活垃圾。 炉渣为一般固体废物,本项目中,将炉渣收集后运至城建局指定的生活垃 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炉渣含有活性组分,能够吸附臭气,可作为填埋覆盖 土。所以,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炉渣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飞灰属于危险废物,根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要求,本项目配备 了飞灰固化处理系统,可以对飞灰进行水泥螯合剂固化稳定化处置。稳定化后 的飞灰固化体满足下列要求:含水率小于 30%;二噁英含量低于 3gTEQ/kg;按照 HJ/T300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 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中表 1 规定的限值。企业投产后,应定期对固化后飞灰进行溶出实验,达到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后,运送到城建局指定的 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若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送有资质的危险固废填埋场处 置。 本项目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直接送到垃圾仓,进行焚烧处理。 6 垃圾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垃圾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6.1 生活垃圾运输 本项目焚烧的垃圾主要来源于大连城市中心区的生活垃圾。本项目建成前, 各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辖区内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工作,由封闭的垃圾运 输车运至填埋场进行简易垃圾填埋处理。 本项目建成后,本项目生活垃圾的收集仍然由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管理负 责,沿用原有的收集运输路线(或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升级) 。大连市目前所使 用的收集车辆部分仍为普通式垃圾收集车,大部分车辆为压缩式密闭垃圾车,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压缩式密闭垃圾车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本项目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拉树房村西侧,距大连市中心区 33km,北临渤 海,南临土革路。为减少对运输沿线的环境影响,运往本项目厂址的生活垃圾 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垃圾车,做到运输过程无垃圾洒落、无臭气排放, 对垃圾运输沿线的环境影响较小。 6.2 飞灰运输 飞灰在焚烧厂内经过水泥固化,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后,运送到城建局指定的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由于飞灰已 经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重金属析出影响沿途环境的可能性和风险极小。 7 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 项目主要废水包括:垃圾仓产生的渗沥液、锅炉的排污水、化学处理水站 排水、冲洗废水(包括垃圾卸料区、锅炉区和灰渣区的冲洗)以及生活污水等。 本项目循环系统排水和纯水再生装置排水较清洁,均直接回用,回用于飞 灰稳定化、冲洗等,生活污水和冲洗水水质较差,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主要回用于捞渣用水。渗沥液处理后的浓水回喷至焚烧炉焚烧处理。最终排放 的污水为处理后的渗沥液和锅炉排污水,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后,由罐车 运至距项目 10 公里的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泉水污水处理厂。所以本项目对地表 水的影响不大。 8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和应急预案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价是分析和预测本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 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 , 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 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 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本项目的主要风险为事故状态下二噁英和恶臭的无组织排放。 由预测结果可知,项目事故状态下二噁英在环境保护目标处的最大小时预 测浓度为 0.11205pgTEQ/m3,则位于此处的人一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二噁英 为 0.005pgTEQ/kg,占标准的 1.26%,远低于评价标准的要求。 事故状态下,由预测结果可知,垃圾仓排放的臭气不会在敏感目标形成嗅 阈值。排放的 NH3在敏感目标处的最大浓度是 0.0126mg/m3,占标准的 6.32%;H2S 在敏感目标处的最大浓度是 0.000043mg/m3,占标准的 0.43%。 建设单位正在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 安全措施的配备和落实,最大可能地降低事故风险性。 9 工程环保措施分析工程环保措施分析 9.1 废气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1)酸性气体 垃圾燃烧产生酸性废气有 SO2、HCL。其中,氯化氢(HCL)是垃圾中有 机氯化物燃烧产生,如 PVC 塑料及漂白纸张为垃圾中含氯最高之物质,为 HCL 主要来源,HCL 炉内生成量约为 1050mg/Nm3。SO2来自垃圾无机硫化物 还原和含硫化物的燃烧生成,炉内生成量约为 550mg/Nm3。酸性气体的脱除, 采用半干法酸性气体脱除反应器,二氧化硫的去除效率可达到 85,氯化氢去 除效率可达到 97。本项目 HCL 的产生量为2352.77t/a,经烟气净化处理后排 放量为89.63t/a。SO2的产生量为1232.4t/a,经烟气净化处理后排放量为 336.11t/a。 (2)烟尘 垃圾中的灰分和无机物组分在燃烧时产生灰尘,部分随烟气流排出焚烧炉。 此外,烟气净化中喷入的石灰、活性炭粉末,在烟气高温干燥下形成粉尘。在垃 圾焚烧过程中灰分的较大部分以底灰形式排出, 少量以烟气中烟尘排出,其产生 量和粒径分布与炉体设计、焚烧技术有关。本项目焚烧炉内生成量约为 2.28g/m3。布袋除尘器去除效率可达到 99.9。本项目烟尘产生量为 5108.88t/a,经半干塔及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大颗粒的烟尘被除去,外排烟尘主要 为 PM10,排放量为56.02t/a。 (3)重金属 垃圾焚烧后的烟气中含有的重金属组分为铅、汞、镉等。金属不凝汽组分 可用急冷烟气的方法脱除。重金属一般附着在粉尘表面,活性炭吸附及布袋除 尘器对其有良好的脱除效果,烟气经处理后,重金属的排放浓度可达到 Pb1.6mg/Nm3,Hg0.1mg/Nm3,Cd0.1mg/Nm3。 (4)一氧化碳 在燃烧过程中,不完全燃烧条件会产生 CO,其产生量与燃烧效率有关。 本设计采用多处送入二次风,垃圾与空气混合良好,有助于降低 CO 生成,控 制排放浓度低于 100 mg/Nm3。 (5)氮氧化物 高温燃烧生成 NOx,生成条件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区氧含量和火焰的温 度是 NOx 的生成的重要因素。当温度恒定时,NOx 的生成率和氧的含量成正 比。在有氧条件下,NOx 生成量随着温度升高迅速增加,至 1150以上,NOx 的产生与滞留时间成线性比例关系。本项目同时设 SNCR 系统,可将 NOx 的 排放浓度控制在 200mg/Nm3。 (6)二噁英类 二噁英类化合物是指那些能与芳香烃受体 Ah-R 结合并能导致一系列生物 化学效应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 75 种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 (PCDDs)和 135 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 。其中,PCDDs 和 PCDFs 统 称为二噁英。此外还包括多氯联苯(PCBs)和氯代二苯醚等。目前已知所有二 噁英类化合物中,毒性最为明显的是 7 种 PCDDs,10 种 PCDFs 和 12 种 PCBs,其中以 2,3,7,8-TCDD 的毒性最大。二噁英类由于难溶于水却很容 易溶解于脂肪而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难以排出,生物降解能力差;具有很低的 蒸汽压,使该物质在一般环境温度下不容易从表面挥发;在 700下具有热稳 定性,高于此温度即开始分解。这三种特性决定了二噁英在环境中的去向。二 噁英进入生物体,并经过食物链积累,而造成传递性、累积性中毒。 生活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相当复杂,至今为止国内外的 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完全说明问题,已知的生成途径可能有: A、生活垃圾中本身含有微量的二噁英,由于二噁英具有热稳定性,尽管 大部分在高温燃烧时得以分解,但仍会有一部分在燃烧以后排放出来; B、在燃烧过程中由含氯前体物生成二噁英,前体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代 苯、五氯苯酚等,在燃烧中前体物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他分 子反应等过程会生成二噁英,这部分二噁英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大部分也会被分 解; C、当因燃烧不充分而在烟气中产生过多的未燃烬物质,并遇适量的触媒 物质(主要为重金属,特别是铜等)及 300500的温度环境,那么在高温燃 烧中已经分解的二噁英将会重新生成。 影响二噁英类物质产生的因素较为复杂,本项目二噁英产生浓度约为 5ngTEQ/Nm3,产生量约 11.2gTEQ/a。类比天津双港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平 均排放浓度为 0.038ngTEQ/Nm3,预测本项目采取活性炭吸附等一系列污染防治 措施,可使外排烟气中二噁英类物质的浓度达到欧美标准 0.1ngTEQ/m3的水平。 (7)粉尘排放控制措施 本项目的灰仓、水泥仓、石灰仓、活性炭仓均设置座仓式布袋除尘,以减 少粉尘的排放。 (8)臭气控制措施 设计中对卸料区及垃圾仓等主要臭气源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利用焚烧炉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抽取垃圾仓、渗沥液处理池、渗沥液储存 池、卸料区、锅炉间内的空气,作为焚烧炉助燃空气,所抽取空气经预热器加 热后送入炉内燃烧,恶臭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氧化。垃圾仓、渗沥液处理池、 渗沥液储存池、锅炉间等均为密闭负压状态,防止臭气外溢。 为将臭气及灰尘封闭在垃圾池中,在卸料区垃圾投入口与垃圾池之间设置 可迅速开启的投入门,平时保持密闭以将臭气封闭在垃圾池内,大厅的出入口 设置空气幕,减少卸料过程恶臭气体散发到室外。 通过对垃圾池的规范操作管理,可降低臭气产生,利用抓斗对垃圾进行不 停的搅拌翻动,不仅可使进炉垃圾热值均匀,且可避免垃圾的厌氧发酵,减少 恶臭的发生。 设置活性炭吸附防臭系统,在全厂大修机组全部停运时使用,消除垃圾仓 和渗沥液处理站产生的臭气。 垃圾卸料区及垃圾运输路段及时清除遗洒,每日冲洗消毒。 9.2 废水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1)渗沥液处理站 本项目采用维尔利环境工程(常州)有限公司的渗沥液处理工艺,设计处 理量 400t/d。工艺流程为:除渣预处理+UBF 厌氧+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纳滤 的组合工艺。出水水质应达到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21/1627-2008) 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规定并同时满足泉水污水 处理厂的进水指标。 (2)污水处理站 处理厂区生活污水、垃圾车输送道路冲洗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污水量 为 77m3/d,设计规模 5.0m3/h,工艺为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达到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CJ25.1-89)回用。工艺为接触氧化法。 9.3 设备噪声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1)设备选型时,要考虑选用低噪设备。 (2) 在一次、二次风机的进口、点火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风机的进口均 安装消声器;余热锅炉汽包点火排汽管道上设置排汽消声器。 (3)在烟道、风道与设备连接的部位均采用软连接,振动输渣机等设备基 础装有弹簧减振装置以减少振动噪声。 (4) 噪声强度较高的引风机单独设置风机房,利用墙体隔声;将空压机 站单独设置空压机房,布置在卸车平台下面的空间,一次风机置于焚烧炉前底 层,由于卸车平台、焚烧主厂房高大,因此设备噪声衰减较快。 (5)中央控制室设置双层隔音窗,双层门,室顶棚装吸音材料; (6)焚烧炉引风机装设隔音保温层。 (7)厂区内布局要合理,噪声大的设备/设施要与办公楼等受影响对象保 持一定距离,并利用绿色植物吸声降噪。 采用上述方式降噪后,厂界噪声值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 (GB12348-2008)1 类区标准(昼间 55dB(A) 、夜间 45dB(A) ) 。 9.4 固体废弃物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1)炉渣处置方案 本项目平均每天产生炉渣约 212 吨,炉渣为一般固体废物,送至城建局指 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发200882 号文, 关 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焚烧炉渣为一 般工业固体废物,工程应设置相应的磁选设备,对金属进行分离回收,然后进 行综合利用,或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要求进行贮存、处置。本评价认为该方案是可行的。但应进 一步考虑炉渣的综合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目的。 (2)飞灰处置方案 本项目配备了飞灰固化处理系统,可以对飞灰进行水泥螯合剂固化稳定化 处置。企业投产后,应定期对固化后飞灰进行溶出实验,达到生活垃圾填埋 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后,运送到城建局指定的填埋场进行填埋 处置。若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送有资质的危险固废填埋场处置。 10 项目合理性分析项目合理性分析 10.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40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 年本) 中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属于鼓励类,同时拟建项目与环境保护部、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环发200882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 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相符合。因此本项目实际情况与产 业政策相符。 10.2 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第九十七条生活垃圾的收运、 处置方式中指出,垃圾收运采用分类收集、压缩中转运输的方式。垃圾处理采 用焚烧、制肥、资源化回收、填埋四种方式相结合的处理体系,处理比例分别 为 57%、14.2%、15%、13.8%。第九十八条环卫设施中指出,建设日处理能力 为 1900 吨的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厂。本项目采用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因此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