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年拼搏跨越发展十年拼搏跨越发展 妇儿事业成就辉煌妇儿事业成就辉煌 -石柱县妇女儿童事业十年发展回眸 县统计局 谭丙武 王克胜 2010 年是全面完成2001 年2010 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规 划纲要目标的终期年。十年来,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 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 为本”的发展理念,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强措施、添方法、 重落实。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发展,生存环 境和生活质量大为改观,基本圆满完成妇儿十年规划目标,为下 一个十年规划的顺利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外部环境翻天覆地 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石柱县 抢抓机遇,围绕“绿色经济生态强县”和“渝东枢纽门户”建设目标, 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切实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 引资力度。十年来,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得到了长足 发展,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和动力。 (一)地区(一)地区经济经济快速增快速增长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1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64.81 亿元,十年年均增长 15.7%,超过全市水平 2.0 个百分点以上;2010 年人均生产总值 15319 元,是 2000 年的 7.42 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14336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765 元,分别为 2000 年的 3.0 倍、3.6 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 54.35 亿元,是 2000 年的 6.6 倍,年均增速高达 20.7%。 (二)人口得到有效控制,(二)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资资源需求源需求压压力力缓缓解解 2010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 53.96 万,较 2000 年增加 3.74 万人,十年人口累计增长 7.45%,大大低于上一个十年的 10.96%水平;十年来,计划生育经费由 2000 年的 102 万元增加 至 2010 年的 2209 万元,增长 20 倍以上;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 效,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少生、优生已逐步成 为社会的共识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出生人口得到有效控制 并逐年下降,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 2000 年的 9.30 下降到 了 2010 年的 4.72 。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在一定 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有限资源的需求压力,为妇儿事业创造了 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社会事(三)社会事业业全面提升,和全面提升,和谐谐社会社会进进程加快程加快 石柱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大对各项社会 事业的投入力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大妇女儿童在医疗、 卫生保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保障质量得到明显 加强。2010 年,医疗卫生经费投入 12853 万元,是 2000 年的近 19 倍,十年来,全县医疗设施设备质升量增,医疗卫生机构覆盖 面扩大,村级卫生点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环境大幅改 观;我县狠抓妇女儿童保健与疾病控制 ,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加 大,其中妇幼保健经费由 2000 年的仅为 20 万元增长到 2010 年 3 的 394 万元,经费增加近 19 倍。疾病预防控制经费 2010 年为 210.6 万元,而 2000 年仅为 35 万元,增加超过 5 倍;教育方面, 特别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 2000 年 27.1%上升到了 2010 年的 80.2%,高中阶段学生由 2000 年的 3419 人增加至 2010 年的 13200 人,增加近 3 倍,我县教育已由初级教育正向中级教育快 速转变;城镇登记失业率由 2000 年的 6.8%下降到了 2010 年的 3.1%,城镇经济单位中女性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快于男性,城乡医 疗保险覆盖面超过 90.0%,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并加速推 进。 二、妇儿事业成效显著 十年来,按照重庆 2001-2010 年妇女发展规划和重庆 2001-2010 年儿童发展规划,我县认真组织开展事关妇女儿童 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将妇 女儿童规划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和 督促检查,逐级落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取得了可喜成绩。经 济、卫生保健、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妇女参政议政、法律保护 等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与之相关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指标稳步 提高,社会、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 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进一步 得到实现;在儿童健康、教育、法律护障、生存环境等全面优化了 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一)(一)妇妇女女发发展大展大为为改改观观 1.积积极投身极投身经济经济建建设设。 。运用各种积极手段,全面保障妇女平 4 等参与经济决策和建设权利。拓宽妇女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 促进妇女职业选择的多样化,保障多元化分配形式中的男女同 工同酬,减少贫困妇女数量。2010 年城镇单位就业女性人员 0.85 万人,较 2000 年增长 51.8 %,增速超过男性 8.1 个百分点。 2.平等参与政治管理。平等参与政治管理。我县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妇女民主参与 的渠道,注重妇女在基层民主参与中作用的发挥;倡导妇女提高 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保障了妇女与男子平等参与决 策和管理的权利。2010 年,我县的县人大女性代表人数为 32 人, 县政协女性委员为 44 人,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均有一名以上女 领导干部,县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女性比例达 30.2%,明显高于 重庆市 20.0%的目标。行政村女牧业技术人员配备率达 100%, 每个村上都配备至少一名以上的女性牧业技术人员,达到重庆 市目标。 3.教育教育层层次提升次提升较较快。快。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 年) 指出: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要体现男女平等原则,将妇女教育的 主要目标纳入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十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发展 良好,在校在园人数逐年增加。2000 年为 9532 人,2010 年为 16217 人,女性儿童同步增长;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小学女性适龄儿童受教育人数明 显增多;特别是高中教育发展迅猛,2000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 为 27.1%,2010 年达则达到 80.2%。高中阶段学生由 2000 年的 3419 人增加至 2010 年的 13200 人。女性占比由 2000 年的 33.3 %提 升到了 2010 年的 34.6 %。成人妇女识字水平稳步提高,文盲率 5 进一步降低。2010 年我县成人妇女识字率、青壮年妇女识字率分 别达到 99.3和 99.7以上,分别高出 2000 年 19.3、5.7 个百分 点。 4.社会保障日臻完善。社会保障日臻完善。十年来,通过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社会保障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并日臻完善。2010 年我县生 育保险覆盖率达 98.3,在 2000 年基础上提升了 27.2 个百分点。 2010 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职工人数为 19412 人,在 2000 年基础上净增了 9610 人,增长 98.0%,增速高出全部参保职工 11.2 个百分点;2010 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女性人数为 21.62 万 人,覆盖率超过 90.0%。 5.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和维护妇女健康 权利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医疗 保健服务。2010 年我县孕产妇产前检查率提高到了 95.2%;孕产 妇住院分娩率由 2000 年的 40.0%上升到了 2010 年的 89.0,非 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达到 95.2%;孕产妇营养补给加强,孕产 期中绝多大数孕产妇营养与健康得到有力保障,2010 年孕产期 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下降至 2.45%;农村妇幼保健水平和质量得 到了明显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 2000 年的 31.3%增加 到了 2010 年的 86.5,提升了 55.2 个百分点;2010 年农村高危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 100。 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保护妇女生殖健康并积极开展计 划生育服务,一是广泛宣传新型生育观,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6 对农村独生女户给予多方面的扶助;普及生殖保健知识,提倡男 女双方共同参与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一直 保持在 95.0%以上,2010 年为 96.2%,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由 2000 年的 85.0%上升到 2010 年 97.2%。二是开展计划生育和生 殖保健优质服务。开展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指导育龄群众选择以 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推广使用新 技术、新成果。2010 年,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达到 95.0%;加强计 划生育技术规范化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避孕节育技术 和方法,大力降低手术并发症。2000 年,节育手术中出现的并发 症 16 例,2006 年至今没有新发病例。 6.生存生存环环境加速改善。一是境加速改善。一是妇女人身权利保障有力。十年来, 我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妇女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保护 妇女免受一切形式的不法侵害,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为妇女发 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大力查处强奸拐卖妇女等犯 罪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自 2000 年来破获强奸案数累 计达 91 起,解救拐卖妇女儿童人数累计达 77 人;二是二是妇女脱贫 进程明显加快。加大对扶贫方面的财政投入,由 2000 年 841 万 元增加至 2010 年的 6028 元,完善低收入妇女群体的生活保障 制度,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至 49315 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不 断增长。2010 年启动的 16 个整村脱贫村共实施项目 25 个,其中 已完工验收 20 个,完工待验收 2 个,正在建设 3 个;仅 2010 年, 扶贫培训达 20856 人次;三是三是妇女居住质量加速改善。2010 年, 共投入资金 3740 万元改水改厕,是 2000 年的 12 倍;农村使用 7 卫生厕所户数由 2000 年仅仅的 300 户增加到 2010 年 45255 户, 增加了 44955 户。农村改水受益率、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 及率分别达到 97.0%、89.6%、34.8%,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 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精力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四是妇女 生存环境大为改观。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生存自然环境。 2010 年我县用于环境污染方面的财政投入为 17500 万元,为 2000 年的 13 倍。城镇污水处理率为 100%,做到不让一滴有害 污水影响干净清洁的生活环境;城市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2010 年新安装果皮箱 425 个,添置新式垃圾收运箱 70 个,配套车厢 可卸式垃圾收运车 10 辆,新增压缩式垃圾收运车 4 辆,新添置 1 辆环卫机械清扫车,1 台吸污车,新建垃圾中转站 8 座。城镇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4.0%; 市容环境进一步美化,成功取缔 人力三轮车运营,整治主干道临街面的晴雨棚、报亭电话亭、蜂 窝煤炉灶、乱排油烟等违规行为,拆除遮绿、破旧、有碍观瞻的 广告等;园林绿化上档升级,改造花台 96 个,新开工建设关门岩 和体育公园,实现鲜花上街。2010 年城镇绿化覆盖率为 44.3%。 (二)儿童事(二)儿童事业焕业焕然一新然一新 1.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一是 “优生”水平提升。加强孕产期医 疗检查,全程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医治胎儿病情, 新生婴儿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由 2000 年 的 17.1下降至了 2010 年的 2.42,下降了 14.68 个千分点;低 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由 2000 年 7.8%下降至 2010 年的 0.37%,下 降了 7.43 个百分点;2010 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 0;2010 年婴 8 儿死亡率下降至了 9.67。二是二是 “优育”质量提高。2010 年 5 岁 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 0.14%,仅为 2000 年的 1/10; 婴儿母乳喂养率 94.94%,高于“85%”的国家目标和“80%” 的重庆目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 98.1以上; 卡介苗、麻疹接种率均达到 100%;脊髓灰质炎、白百破疫苗,乙 肝疫苗接种率均在 99.0%左右,基本实现每个儿童得到预防疾病 接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为 90.5%。 2.教育教育质质量量显显著提升。著提升。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改善教学条件,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抓手, 完善了教育教学督导评估制度,从办学方向、学校管理、师资队 伍建设以及教学常规、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学校实现量化考核评 估,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十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发展良好,在校 在园人数逐年增加,由 2000 年的 9532 人快速上升至 2010 年的 16217 人;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 提高,中小学适龄儿童受教育人数明显增多。2010 年,我县小学 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 99.98;小学五年保留率为到达 95.53; 初中教育稳固发展,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99.6,初中三年保留率 达 94.0;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 2000 年的 27.1%提高到了 2010 年的 80.2%。高中阶段学生由 2000 年的 3419 人增加至了 2010 年的 13200 人,我县教育已经由初级阶段 过渡到了中级阶段。 3.儿童儿童权权益保障有力。益保障有力。我县政法部门在实施两规划工作中, 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一是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 9 治”的方针和打击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把侵害儿童人身安全、拐 卖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严打”惩治的重点,有效地遏制了 暴力侵害儿童和拐卖儿童犯罪的势头,维护了儿童成长的合法 权益。2008 年来,累计破获拐卖儿童案 10 起。二是建立、完善法 律援助机构,积极开展儿童法律援助,维护了儿童应有的合法权 益。 4.成成长环长环境不断改善。境不断改善。报刊、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加强了对 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辅 导,广泛传播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儿童 的健康成长。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大了对儿童食品、玩具、 用具和游乐设施的监管力度,有力地保护了儿童的安全;加强校 园周边环境及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净化儿童生存环境。 “儿童 优先”原则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 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业已形成。特别是我县对 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创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对儿童的健康成 长提供了有力平台。 三、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十年来,我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绩是可喜的,成效是明显 的,但由于我县发展基础差,区域区位优势仍相对较弱,在发展 进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 (一)女性就(一)女性就业压业压力仍然力仍然较较大大 女性就业层次相对较低,再就业压力大。妇女就业数量和就 业层次总体上低于男性,2010 年,我县城镇经济单位就业人员女 10 性比重为 34.6%,低于全国及重庆 40%的目标。即 3 个就业人员 中只有 1 个女性。女性就业多集中在相对技术含量较低,收入水 平不高的行业,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妇女经济社会地位形成一 定制约。 (二)女性婚前(二)女性婚前检查检查没有没有进进展展 新的婚姻法登记条例出台后,受经济条件和人们意识等原 因的影响,我县婚检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尚未开展此项 工作,远远低于重庆“60%”的目标。婚检工作不能得以落实,这 必然对婚姻生活质量和下一代优生优育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出 生人口质量。 (三)女性干部配(三)女性干部配备备仍然偏低仍然偏低 在县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性人数为 0 人,低于重庆目标“1” 人标准,乡镇领导班女干部配备率 81%,而重庆目标为 100%, 离“每个乡镇领导班子中至少有 1 名女性干部”的要求还有差距。 (四)留守儿童(四)留守儿童问题问题仍需重仍需重视视 据人口普查初步统计,2010 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口达十二万 人以上,大部份为农村人口,其中有小孩的青壮年约占 90%。留 守儿童保健、心理辅导、计划免疫、义务教育等应如何管理,仍 是全县儿童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问题。 (五)社会(五)社会问题问题影响儿童成影响儿童成长长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渠道虽然增多,但竞争也越来 越激烈,城镇待业、下岗失业人员绝对数并未明显减少,职工失 业必然使一部分家庭在一个时期内生活水平下降,给这些家庭 11 的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失业职工家庭贫 困,直接导致该地儿童的生活、学习、健康水平下降。此外,离婚 率的攀升使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儿童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儿童的 成长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六)(六)农农村居住村居住环环境有待提高境有待提高 传统农村厕所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滋生病菌苍蝇,影响身体 健康,容易引发疾病。我县农村改水、改厕仍处较低水平,农村 “脏乱差”的卫生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离干净、环保、卫生 的生活环境差距明显。2010 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 34.8%, 距离实现“40%”的目标还差 5.2 个百分点。 四、强措补漏再展辉煌 (一)加大两(一)加大两纲纲宣宣传传力度力度 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新“两纲”。 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实施新“两纲” 的意义和各项目标任务;宣传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国际公 约;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妇女儿童工作的方针政策。各妇儿工委组 织成员要将学习、宣传“两纲”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作出具体的 安排。为全社会都来了解、支持并积极投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 来。 (二)(二)调动妇调动妇儿主儿主动动参与参与 做好两纲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对一些起伏较大的指标,要 专题研究,分析原因,找准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 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妇女儿童是实施纲要受益的主体,也是参与 12 纲要实施的重要力量。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儿童挖掘自身潜 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参与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进步 与发展。 (三)(三)强强化女性就化女性就业业培培训训 有关部门应将女性就业问题纳入议事日程,鼓励社会团体 和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相关部门要实行联动工作机制, 组织实施女性创业免费培训,扩大女性创业免费培训的覆盖面, 根据知识女性、下岗创业女性、返乡创业女性等不同层次创业者 的需求,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女性培训,增强女 性创业能力。 (四)启(四)启动妇动妇女婚前女婚前检查检查 应将妇女婚前医学检查进行立项,多方筹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1 Unit 2 He's cool(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设备供货装合同范本
- 1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
- 绿化栽植劳务合同范本
-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Unit 1 My Classroom Part B. Lets talk. Lets play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3《学会反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外装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瓷砖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 2024年度影视制作服务承包合同3篇
- 《地图的发展》课件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答案解析
- JTS25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 名医诊所合作协议书
- 光伏雨季施工方案
-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招考聘用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2024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跌倒坠床公休座谈会课件
- 浙教版(2023)六上 第15课 人机对话的实现 教案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