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自自我我养养心心 王幸福(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 中华文化古远丰富,许多古代文学思想理论至今对文学创作者和喜好者,甚至是普通的 学习者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就引起许多人的学习批判,讨论研究,为中国文学的进一步提升和 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国民素质的提 高。而我们在学习这些思想理论时也不忘从自身考虑,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各方面素养, 促进自我发展,从而开拓自己人生的新天地。知言养气,自我养心。 关键词: 文论 知言 养气 人格 素养 致良知 大学生 自我 中国古代文化深邃丰富,许多大家给我们留下了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容,影响 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的探索及研究发展,对我们做人和处事都起着较大的影响,许多都起 着积极的影响促进作用。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当然也是对中国人世代影响都比较大的! 自古以来,许多人对其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有各自不同的解释和批判,不同的争 辩和发展等。但大多都继承其积极的影响,用以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自己的活动,或者 在批判争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观点和思想。这些都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中 华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国民素质的提高。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提出了“知言养气” 说。孟子认为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钟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 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抓住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格蕴涵,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 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 响。孟子认为,知言与养气是必须一起完成的自我生命开展的两个面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 依存,构成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什么是“知言”:孟子解释为“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 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也就是辨别言辞的能力,在文学批评上,即指鉴 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 2 能“知言” ,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通过“养气”培育起一个不同于自然的“自我”的 道德自我,这个道德自我具有一以贯之的完整的价值评价体系,一切言辞都可以在这个评 价体系中得到体验。 ”1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 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 “浩然之气”是指精神上的气,这种“气” ,用孟子的解释就是: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 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这见它是一种由“义”与“道”凝聚而成的凛 然正气。是“集义”所生孟子思想中的气兼具良种不同性格,它一方面是宇宙论或存有论的 概念,另一方面又是伦理学的概念.它一方面是超验的原则,一方面又是经验的事实.它既是内 在于自我之中,又超越于自我之外.它一方面是指生理学的事实(气,体之虫也),另一方面又指 道德论的原则。(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 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 入手去指导创作。总的说来,孟子“养气”说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追求意志和 思想的涵养,因为作家才思修养的高下被认为直接与作家的创作能力、鉴赏能力的高下有 着密切的关联。对如此种种,历代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朱熹把“知言”解释为了解各种言论中的客观之“理” ,基本上属于知识活动的范畴, 并在与学生交流和进一步讨论中明确地说:“知言,知理也。 ”2这表明朱熹对孟子“知言 养气”章的重视,并且提出“格物致知”之论:“知言正是格物、致知。苟不知言,则不 能辨天下许多淫、邪、诐、遁。 ”3进而将“知言”解释为“穷理” 。其实际含义是:孟子所 谓的“知言” ,被朱子解释为探索出渗透并潜藏于万事万物中的,既是“规范”又是“规 律”的“理” 。4他非常重视“知言”在“养气”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养气”过程中, “知言”是本,只有“知言”才有可能“集义” ,如果不“知言” ,就不能辨别仁与非仁, 义与非义的不同,不可能实现“集义”养气。 王阳明则将“知言养气”中的“集义”解释为“致良知” ,说“夫必有事焉,只是集 义。集义只是致良知,说集义则一时未见头脑,说致良知即当下便有实地步可用工。故区 区专说致良知。随事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 1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 李春青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55 页 2 朱子语类 朱熹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第四册卷 52 第 1241 页 3 朱子语类 朱熹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第四册卷 52 第 1261 页 4 中国孟学诠释史论 黄俊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 201 页 3 知”5“王阳的“致良知”这个概念使得孟子原典的潜在含义为之豁然彰显,明白晓畅。 ”6 而黄宗羲坚定“理气心性统一论”的思想立场,认为孟子所谓“养气”不外就是建立 自己的主体性也就是“心”的觉醒,认为“养气即是养心” , “天地间只有一气充周, 生人生物。人禀是气以生,心即气之灵处,所谓知气在上也。养气即是养心,然言养 心犹觉难把捉,言养气则动作威仪,旦昼呼吸,实可持循也。 ”7 如此种种观点解释还有很多,让人读来觉着受益匪浅,而大多都是针对“知言养气” 中“气”而论的,以“气”为核心内容的文论发展。在孟子后像这样的文论是层出不穷的, 对中国的古代文学理论发展产生了积极较好的影响。下面例举两个代表加以论证。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是典型的代表,这是他在评论建安七子创作成就时拈出一个 “气”字来,分别描述各人在创作上的特点,在精当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此 所谓气”是指作家创作的个人特点和独创性,亦即风格。8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文气”主要指作家的气质、个性,以及作家 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作品风格。 “文以气为主”正确地概括了作品 与作家之间的一般关系,确立了一条较为科学的批评标准。 而另一位著名的大家便是刘勰了,在他的文心雕龙中有六十多处对“气”的论述, 且遍布多数篇章。总的概括起来有这么些意蕴:生理血气(可引申为作家的创作才气、才 力) 、心理志气(作家的精神世界) 、作家及作品风格、人物的气概、音节生气、自然气候 气象等。其所谓的“气”是一个较为虚的概念,在养气中专谈了气的涵养,他认为有 了良好的气质和修养,则是非分明,感情充沛,思考周密,作品就会产生深沉的强大的感 染力,而且这些“气”是可以培养训练的。 当然对“气”的论述还有很多的观点,在此不必一一列出。对历代大家对“知言养气” 的一些陈述就谈论到此。下面我们抛开一切先人的看法观点,对“知言养气”的内容及相 应的标准做一定的解释。 知,从字面意义上讲无疑可以理解为“认知” 、 “知晓”之意。即对“言”的相关内涵 的东西的了解,甚至是掌握,作为社会存在的人不断开拓和学习新“知识” 。而“言”字, 5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陈荣捷 台湾学生书局出版 1983答聂文蔚第 187 条第 268 页 6 中国孟学诠释史论 黄俊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王阳明思想中的孟学第 235 页 7 黄宗羲全集 黄宗羲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一册孟子师说第 60 页 8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李壮鹰 李春青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130 页 4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也就是“言语” 、 “言论”之意,这里的“言”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 以是日常性的,既可以是从“大家”的口里说出来的,也可以是从黎民百姓口里说出来的。 总而言之是一切可闻之言,能晓之言。如此, “知言”就可以理解成通晓知识言论,明确 一定的道理和道德准则。也就是说,在社会中要不断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增长自己的 阅历,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而“养”字固然就是“培养”和“坚持”之意了。只是这 “养”做“培养”讲时,需要主体对所养之物要慎重选择,以免培养的东西最后不是自己 想要的,甚或于主体没有任何帮助和意义。当“养”做“坚持”讲时,也要注意所坚持的 与客观实在的相统一和协调,不能本本主义或经验主义了!最后是关于“气”的内容就不 怎么好说了。众所周知“气”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深的内涵意蕴,许多文人对其也有不同 的认识和看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气”呢?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气”是一种抽象的 东西,是一种来自骨子里深刻的体验,是一种精神上达到的境界。有的人可以达到,而有 的人却是永远都无法企及的,这也是“知言养气”中最为主要的部分。 综上,就“知言养气”我认为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和运用。知言养气,也就是在社会生 活中,作为社会人或创作主体,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素养,完善自身 的人格修养。在生活和创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富内涵,或者使自己的 创作更精彩,更容易被接受。如此, “知言” 、 “养气”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和先后顺序 了。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知言养气” 、时时都可以“知言养气” 。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知言养气”呢?又怎样去做到“知言养气”呢?下面我从与我们 个人的需求和发展的相关角度谈谈我的想法吧。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知言养气”自然作为一种文论思想,应该关注其对我们自身 的文学创作或为人处事的作用,以及我们自身的一种素养。至于对其批评或开拓新的境界, 把它留给别人,我们不是研究者,不是专家,作为学生、学习者,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阶 段,只要掌握其内涵,把握相应的标准,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就算不是立志作为一 个专业的创作者,也能提高自己的修养素养,有益于自己人生的发展。就我们当前所处的 这个时期,许多人都很迷茫,不知自己的人生下一站会是在什么地方落脚。所以在很多情 况下不知道怎样去抉择,也无法静下心来去认真地考虑一切!而这时,我们就需要提升自 己的思想人格修养了,以一种平常心态去对待一切无疑是大家最需要的,而恰恰许多人都 无法做到,这就是“知言养气”的本领不佳所致了。然而退一步想,就像许多东西一样, 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现在拥有,过去美好不等于现在美好,现在幸福不等于以后也幸福, 5 现在发达不等于以后也发达。正所谓世界无时不刻都在变化发展着一样,我们的思维修养 和素质也要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迈向明天!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恰当的“知言养气” , 善于自我养心,有一定的素养和能力,以便更好的开创人生新天地! 其实,当代大学生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作为社会成员都需要“知言养气” 。作为学 生就应该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各方面知识技能,不断地给自己的心灵 添加“防腐剂” ,使自己身心健康良好地发展。我们要有最起码的人格修养和道德修养, 就算不对社会做贡献也至少不要危害社会,争取以积极健康良好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 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素养;二是要加强自 己的道德素养、政治素养、人格修养等各方面的素质训练和学习;三是要树立一种科学的 人生观、价值观,包括以后的择业就业观和工作中的需求素养;四是要在坚持客观与主观 情况统一后,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些就是我对“知言养气”于我们自身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