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问题_第1页
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问题_第2页
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问题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问题 (一)人本社会发展理论 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都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自从 1995 年联合国组织在世界 发展首脑会议正式将“以人为中心”提升到“发展观”的高度以来,目前以人为本的 社会发展理论已经取得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认可。人本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从 人类自身要求出发,以人为中心,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素质与 才能得到全面发挥的过程,即人本性的社会发展观。从过去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 的发展观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 展观从理论上阐明了发展的本质问题,为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发展研究奠定了理论 基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和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动力,以人的参与为前提,以人的 素质为保证。 (二)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而全球化则大大强化了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尤其是 加入 WTO 之后,我国会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接受全球化的影响。城市,尤其是大城市, 不可能像一般农业地区那样完全依赖本地区的资源供给来支撑巨大的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 高速增长,供养和满足众多的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食物需求和资源 消耗需求。所以,城市也不可能像传统农业区那样画地为牢,过分拘泥于人口容量的时空 界定,而必须看到 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资源超越辖域空间的流动,从而在开放的系统中加以把握。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 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需求又不损 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 建立城市 必须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但是,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也不是单指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而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 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又必须依据系统工程理论,从多维结构的复合系 统出发来理解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看作是一个能动地调控系统,使人类在不超 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 (四)人力资本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人力资本是指用于对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最终决定 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是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本, 尤其是人的文化技术素质。认为丰裕的人力资本优势可以转化为资源优势或替代物质 资本。因而,对于实物资本匮乏的我国来说,充分理解和重视利用人力资本对我国经 济发展尤为重要。 与人力资本理论相联系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一 再证明,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使人口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自然障碍。只要 依靠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增强全社会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提高保护和节约资源的 水平,强化物质生产中资源的投入产出意识,就能够突破人与资源之间的僵局。总之, 与人力资本密切联系的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下,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产出水平会有很大差别,人口容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而提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定是人力资本要素和科技要素更加密集的地区。因 此,我们在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的因素。依据上述理论,我们在城市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上应该确立如下指导 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对建立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任何复杂的大系统都由众多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共同确保大系统的有机存在。建立城市 PREES 指标体系目的就是要求对城市发 展中的各个维度给予关注,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 二是人的需求原则。发展的目的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位的。城市 PREES 评价指标体系的 建构,无论在系统划分、指标遴选、权重配置等方面都要围绕着人的需求这个中心来进行 三是开放性原则。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对象是城市。依据市场经济理论和 全球化理论,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运行环境和条件不仅受到区 域内系统因素制约,而且也受到区域外系统因素变化制约的现实情况,充分体现开放项原 则。 四是生产力原则。生产力的不同水平决定着不同的资源利用率和资源对人口的不同的承载 力。依据人力资本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城市 PREES 评价指标体系应突 出强调和充分反映人力资本的增长和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源空间的转化和替代作用。 五是发展性原则。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诸因素相互关系中,发展是决定性因素,在城市 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中,要充分体现以“发展”为前提的指导思想。 “发展是硬道 理” ,协调不能只是静止中的协调,低水平中的协调,必须是发展中的协调,高水平的协调。 因此在指标体系设计中,需对发展速度指标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权重。 二 PREES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理论含义 任何指标体系的建立都必须先有一个具体指 标所赖以附着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实际上就是对应于特定对象而建立的一个解释统, 亦称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基本框架是指标体系的灵魂,没有基本框架,众多指标只能是 没有统领的“乌合之众” ,是不能形成“体系”的。所以,我们认为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设 计,是指标体系建立 最为关键环节。 如何进行城市 PREES 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通常的做法是依据制定该指标体系的理论 和原则,首先对城市系统进行“系统划分” ,并结合系统的划分构建评价城市发展的理论型 即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系统划分有多种方法,但大体上可分为结构划分法和功能划分法 两种。结构划分法按照组成系统的实体要素(如人口、资源、环境等)进行分割,功能划 分法则按功能的属性(如数量、质量、时间、空间等)进行分类,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独特 的适用性。我们认为城市 PREES 指标体系的设计宜采用结构划分和功能划分相结合的方法, 即二级子系统按结构划分,三级以下子系统有时按功能划分。 依据构建城市 PREES 指标 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所确立的指导原则,经过系统分析,我们认为人口、资源、环境、 经济、社会和域外影响是城市协调发展结构中最为重要的 6 个方面,因此城市 PREES 指标 体系的基本框架可由“人口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域外系统”6 大子系统和“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 个层次构成 上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理论含义如下: 社会系统:是一个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系统。主要反映人的生活质 量和社会对人民生活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子系统与其它诸子系统的关系为: 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主要指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 ,是其它诸子系统发展的根本目的, 社会子系统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又是以经济系统 的发展为支撑和以资源系统的消耗为代价的;同时还受到环境系统(质量)的影响和 人口系统(数量)的约束;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也要耗费经济成本。我们将社会子 系统的指标划分为两个相对应的方面:一是由反映居民直接生活质量的指标群构成的 “生活质量指数” ;二是由反映社会提供的生活质量的指标群构成的“社会保障指数” (每个指标群中的具体指标详见下文指标体系一览表,下同) 。 经济系统:主要反映城市经济增长状况和经济增长方式状况。经济子系统 和其它诸子系统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经济系统的发展为社会系统和人口系统 的运行和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 技术进步等途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增加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 传统的或不适当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以消耗 大量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以及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其增长具有“增长的极限” 。因 此,本指标体系特别引入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 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不依赖于稀缺自然资源,采用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生产 模式,绿色产品占主导地位,不再存在“增长的极限” 。我们为了恰当地反映经济系 统和其它诸系统之间关系的两重性,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经济子系统分为两 个相对应的方面:一是由反映经济增长水平的指标群构成的“经济增长指数” ;二是 由反映知识经济程度的指标群构成的“知识经济指数” 。 人口系统:主要反映城市人口的数量状态和质量状态。人口是消耗主体和 创造主体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人口作为消耗主体,其数量越多、增长越快,则对社会、 经济、资源、环境等系统造成的压力越大;另一方面,人口作为创造主体,其质量(素 质)越高,则不但能够减轻对资源、环境等系统压力,而且对促进社会、经济系统的 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替代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我们在人口子系统的 指标体系中特别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并将人口系统的指标分为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 一是由反映人口数量方面的指标群构成的“人口压力指数” ;二是由反映人口质量方 面的指标群构成的“人力资本指数” 资源系统:主要反映城市自然资源的存量状况和开发利用状况。资源子系 统与其他诸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为: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人口容量的承载体;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社会、经济、人口 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人口子系统的发展以自然资源的耗减为代 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以科技进步为重要前提的,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