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矿井建设情况矿井建设情况 一、一、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基本情况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位于瓮安县玉华乡北斗山,是白岩矿区穿岩洞矿 段的一部分,其矿区范围为 TC63 以东,17 线+150M 至 16 线+260M,东西 长 350450M,南北宽 190M,面积 0.086 平方公里。矿区内有运输公路通 往瓮安县城和福泉市牛场镇,矿山距瓮安县城 17KM,距瓮福磷矿驻地(牛 场)21KM,从牛场到福泉为 28km,从福泉到马场坪为 15km,从马场坪到 贵阳的公路里程为 119km,铁路里程为 114km。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最初由海南大信集团投资所建,以“大道行,诚 信行于天下”的寓意于 1998 年成立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年设计开采能 力 15 万吨。2004 年 6 月,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 收购了海南大信集团在矿山的全部股权,从此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成为宏 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进入了一个全 新的发展阶段。 接管后的大信矿山进行了较大的安全整改,使安全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根据矿山的实际需要,设置了南堡分矿、 财务部、综合部、营销部、技术部、安全部等公司二级机构。公司现有员 工 54 人。 矿山开采许可证的范围详见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采矿权证书。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采矿权证书 许可证号 c5200002010026120056312 采矿权人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地址瓮安县雍阳镇文峰大道小康村 矿山名称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生产规模 15 万吨/年 有效期起 2010 年 2 月 有效期止 2020 年 2 月 矿区范围 拐点坐标 1,8,1,2989377.00,36439187.00,2,2989201.00,36439111 .00,3,2989358.00,36438800.00,4,2989577.00,36438784 .00,5,2989477.00,36438984.00,6,2989566.00,36439077 2 .00,7,2989540.00,36439130.00,8,2989452.00,36439039 .00,1265,900,1, 采深上限 1265 采深下限 900 签发时间 2010 年 2 月 二、矿井设计简介二、矿井设计简介 (一)2007 年 11 月委托中蓝连海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2008 年 9 月 15 日,公司向瓮安县经贸局呈报了“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15 万吨/年采矿 技改工程立项备案报告” 。2008 年 11 月 19 日,瓮安县经贸局以“瓮经 200850 号瓮安县经贸局关于转报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15 万吨/年 采矿技改工程项目立项备案报告的报告”同意立项。2009 年 3 月 23 日, 黔南州经贸局以“黔南经贸技进200910 号黔南州技术改造投资项目 备案确认书”同意立项。 矿井为平硐斜坡道开拓方式,设计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年,设计服务 年限为 年。 (二)主要生产系统布置与设计 1、主要开拓系统 主平硐硐口布置在盘山公路一侧,标高为 1119m,平硐长度为 670m。平硐通过斜坡道到 1080m 中段运输巷道,并且斜坡道利用横向分 支巷道与每个分段运输巷道联通。 1)主要开拓工程布置 主平硐 主平硐口坐标为:X = 2989971.8386,Y =36438843.9410,Z = 1115.8000。方位角:172.0。 主平硐长 670m(含错车道) ,净断面 15.43m2,主要采用锚喷网支护, 支护厚度 100mm,局部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 300mm。每隔 200m 左右设一错车道或调车硐室,主平硐主要肩负矿石,废石和人员材料的运 3 输任务,同时兼作进风、供风、供水、供电、排水和安全出口的通道。 斜坡道 主平硐端部开凿盲斜坡道,其道口中心坐标为 X=2989483.084;Y=438909.945;Z=1121m; 坡度为 10%,净断面为 15.43m2,弯道处设平坡,每隔 200m 左右设一错车道或调车硐室,基建掘 进至 1080m 中段,以石门与中段分段联接,其功能同主平硐。 回风平硐 回风平硐硐口坐标:X=2989897.0487,Y=36438823.9676,Z= 1148.9990,方位角:175.0。 回风平硐长 330m,净断面 15.43m2,主要采用锚喷网支护,支护厚度 100mm,局部采用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 300mm。硐口设通风机房主要 肩负通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2)中段运输巷道布置及联接 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和采用的采矿方法,中段运输巷道采用脉外布置, 中段巷道的位置布置在靠近矿体底板处。单车运输平巷净断面 15.43m2, 采用混凝土、锚喷网混凝土等支护型式;主要巷道断面及支护型式详见图 井下汽车调车场采用尽头式布置,1080m 中段平面图详见图 LHCS-B1597A- 01-3(A) 。 3)中段运输 爆破后的矿石由 2m3铲运机在矿块装矿巷道装矿后经出矿巷道卸入溜 井,由振动放矿机放矿装入 25t 井下汽车,汽车通过联络巷道、石门平巷 至中段运输巷道。中段石门经斜坡道到达主平硐最后通过主平硐运到地表 矿石堆场。 掘进废石石直接由 2m3铲运机装入 25t 的井下汽车,通过各中段巷道、 斜坡道、主平硐运送至硐口的废石场。人员、材料、设备由井下运人车或 材料车通过主平硐斜坡道运至各工作面,井下运人车配置 2 台。 在运输巷道中,易产生扬尘处,应及时洒水。 4 在各井巷设置监视系统和信号标志,所有车辆运行,严格遵守信号指 挥。 4)通风系统和排水方式 矿井主通风系统采用单翼对角抽出式机械通风。主通风系统的新鲜风 流从地表经 1119m 主平硐斜坡道石门装矿联络巷道装矿 巷道进入采场,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回风天井上中段回风巷道 (第一中段 1140m 为回风巷道)回风联络道回风平硐,由通风机 抽至地表。 井下涌水由 1119m 主平硐排出,1119m 以上的涌水可通过自流方式 排水,1119m 以下采用分段接力排水。在每个中段设水仓水泵房,逐段接 力排水。 5)主要硐室布置 根据需要在 1080m 中段设置水泵房硐室,柴油发电机硐室,中央变电 硐室、油水分离器硐室、凿岩机修理硐室等。 6)废石场及其防洪排水 基建总废石量 4.7 万 m3,生产废石量:4000m3/a。把废石排到主平硐 口附近的废石场。废石场需修筑废石拦砂坝,截洪沟等设施,防止泥石流 的产生。 2、采矿方法 根据矿石赋存条件,采用 a 层矿、b 层矿和 G1 夹层混合开采方案。 矿体总厚度达 47m,倾角为 70,属于急倾斜的厚大矿体,且矿岩稳固 性都较好,经与同类型矿山类比,推荐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方法。但目前矿 山 1240m 以上的矿体采用的分段出矿的分段崩落采矿法,由于崩落贫化率 高,通风效果差,放矿管理复杂,建议 1140m 以下逐渐过度到分段空场采 矿方法。采矿方法详见附图 LHCS-B1597A-01-6(A)。 1)回采工艺及设备选择 (1)采场结构参数 5 矿块垂直走向布置,隔两个矿块留与矿块相同宽度的矿柱。 阶段高度: 60m; 分段高度: 1015m; 矿块宽度: 30m; 矿块长度: 矿体厚度; 间柱宽度: 30m 底柱高度: 20m 矿块构成要素可根生产实践中监测的地压活动规律资料进行调整。 (2)采准切割巷道布置 在中段运输巷道上面 10m 高度布置一条垂直走向的装矿巷道,装矿巷 道与矿体顶板的回风联络道相通。各矿块的装矿巷道通过沿走向的装矿联 络巷道相互连通,在装矿联络巷道一侧每两个矿块开凿一条矿块溜井通到 中段运输巷道。回风联络道中间掘进回风天井与上个中段回风联络巷道连 通。矿房下面开凿集矿沟,装矿巷道通过均匀分布的四个装矿进路连通集 矿沟。装矿巷道向上每 10m 设一条沿走向的分段巷道,从分段巷道垂直走 向开凿凿岩巷道,每个矿房布置两条凿岩巷道,每条分段巷道经石门通往 斜坡道。在凿岩巷道端部靠近矿体顶板向上开凿切割天井、向水平方向开 凿切割平巷,用以凿岩、爆破形成切割槽。 采掘设备,每年的采掘工程量约为 1500m,掘进主要配置 4 台 YT27 浅孔凿岩机和 2 台 YSP45 上向式凿岩机,凿岩出碴量约为 4140m3,用 1 台 2m3铲运机完成。 (3)回采工艺 当矿房完成切割工作后便进行回采。回采顺序是自上而下,矿块内可 从顶板向底板方向后退式回采,矿房内是自下而上回采。在凿岩巷道内用 凿岩机 YSP45 凿上向扇形孔或用 YGZ-90 中深孔凿岩台车凿下向扇形孔,最 小抵抗线 1.5m、孔间距控制在 1.51.8m,孔径 5565mm,炸药采用 2#岩 石炸药,各分段每次爆破一排孔。 6 用 BQ-50A 装药器装药,非电雷管起爆。爆破后通风 30 分钟,矿石用 2m3 的铲运机从集矿沟装矿卸入溜井,通过震动放矿机装入 25t 井下汽车,再 由汽车运通过斜坡道、主平硐运到地表。 (4)顶板管理及采空区处理 矿体顶板采用自然崩落上盘围岩的方法处理采空区,下一个中段开 采结束后,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采空区检测,及时分析研究,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预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在顶板围岩崩落前撤出井 下工作人员和设备,必要时采取强制爆破的办法崩落顶板围岩。 3、矿井通风 (1)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 根据确定的开拓系统和矿体赋存条件,全矿的通风系统采用单翼对角 式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主通风系统的新鲜风流从地表经 1119m 主平硐斜坡道石门 中段运输巷道(分段运输巷道)分段联络巷道凿岩巷道进 入采场,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回风天井上中段回风巷道(第一中段 1140 为专门的回风巷道)回风联络道1170m 回风平硐,由通风机 抽至地表。矿井通风采用连续工作制度,与矿山生产同步,通风工作制度 为:年工作 330d,每天 3 班,每班 8t。 4、井下排水 井下涌水由 1119m 主平硐排出,1119m 以上的涌水可通过自流方式排 水,1119m 以下采用分段接力排水。在每个中段设水仓水泵房,逐段接力 排水。第一排水中段标高 1080m,预测涌水量:正常涌水量 2064m3/d,最 大涌水量:4756 m3/d。第二中段排水中段标高 1020m,预测涌水量:正常 涌水量 2765m3/d,最大涌水量:5829 m3/d。最终排水标高 900m,预测涌 水量:正常涌水量 2517m3/d,最大涌水量:5829 m3/d。 掘进时遇断层或溶洞时有突然涌水的可能,应先探后掘。对已明确的 断层或溶洞,掘进时要打超前孔进行探水或放水,以保证人员设备安全。 7 5、辅助设施 (1)爆破材料设施 采矿爆破材料主要有炸药、非电雷管、导爆索等,井下爆破炸药使用 2#岩石炸药,炸药消耗量约为 201kg/d。爆破器材全部外购,地面炸药库 和雷管库利用原有系统。在井下不设置爆破器材发放硐室,需要时从地面 炸药库领取,专人管理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工作地点。 (2)支护材料设施 井下支护材料主要有锚杆、钢筋网等,成套锚杆采用外购,由材料车 直接运至井下,供支护使用。 6、井下消防 根据地质报告,本矿矿石没有自燃性。因此,井下可能发生的火灾为 外因火灾。井下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主要有:中段变电硐室、凿岩机修理 硐室及燃油、用电设备。在上述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设防火门和消防器材, 并利用井下供水管路,每隔 50m 设支管和供水接头。此外,矿井主通风机 具有有反风功能,需要时可反风。矿山井下不设专职消防组织机构,井上、 井下消防工作由矿山救护队兼任。 (三)工程量及工程量设计与完成情况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15 万吨/年采矿技改工程实际完成井巷工程 3571.9 米,土建工程 5161.52m3,建筑物 501.97m2。 (四)竣工时间 矿井自 2008 年开工建设,于 2012 年 12 月 30 日竣工。完成提升运输 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等主要生产系统的设备 安装、紧急避险硐室、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 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等安全设施的建设。 矿井自 2008 年开工建设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及地方各相关部门 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筹建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矿井建设工程基本完 成。 8 三、主要生产系统建设三、主要生产系统建设 1.提升、运输系统 (1)矿石运输 首采中段为 1080m 中段,1 个中段达产,中段运输巷道长约 200m,中 段矿石运量 15 万 t/a;脉外开拓,分段采矿法采矿。各中段采出的矿石由 15 吨汽车通过中段运输巷道主斜坡道主平硐运输到硐口矿石堆场。 再通过汽车外运,由社会运力解决。 (2)废石运输 各中段废石,均采用无轨运输,废石运输车型与矿石运输车型相同, 废石由井下汽车,通过各中段运输巷道主斜坡道主平硐运输到硐 口废石场排弃。 (3)材料、设备运输 入坑材料、设备,均由汽车运输至各工作面或生产平巷内,再由人工 搬运至使用地点。 (4)人员运输 入井人员均由井下运人车运送至坑内各工作地点。 2.通风系统 (1)矿井通风方式 根据矿床开拓系统,确定采用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连续正常通风工 作制。通风机房位于 1170m 回风平硐外,通风机房地坪标高为 1148m。 新鲜风流通过 1119m 主平硐、斜坡道进入各中段工作面,清洗工作面的污 风通过通风排水天井及回风斜坡道、1140m、1160 回风平巷,由设在 1160m 回风平硐外的通风机房内的通风机抽出。反风方式:采用风机叶轮 反转反风。 (2)井下掘进工作面采用 5.5-11kw 型对旋式局扇进行供风,并且每个工 作面都做到一备一用,风量满足掘进作业规程要求。 3.供电系统 9 全矿电源引自本矿区原有 6kV 电源,为了满足供电压降的要求,将原 有的架空导线截面更换为 150mm2 ,此时供电末端的压降约为 4.8%,满足 国家规定的 6kV 线路允许的电压损失不超过 5%的要求。设计考虑在本矿区 设两座 6/0.4kV 变电所,即在空压机站内设一座 6kV 变电所,在井下水泵 房旁设一座井下 6kV 中央变电所。空压机站变电所主要为空压机、主通风 机、综合修理间、水泵房等供电。井下 6kV 中央变电所主要为井下排水泵、 井下采场等供电。另在井下 6kV 中央变电所旁设一座容量为 160kW 的低压 柴油发电机房,以满足井下一、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4.供风系统 本矿山使用的压缩空气采用集中供气方式,空压机房设置于 1119m 主 平硐硐口附近的工业场地内。压气管道由空压机站引出,沿地表敷设至 +1119m 主平硐入井,后经斜坡道送至生产中段,再从中段供风主干管引出 的支管至采场生产用风点。 5.防灭火系统 井下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主要有井下变电硐室、用电设备等。在上述 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设置消防器材,并利用井下供水管路,每隔 50100m 设之管和供水接头。此外,矿井主通风机具有有反风功能,需要时可反风。 6.供水、消防灭尘系统 采用集中供水系统。井下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由标高为 1170m 的地 面高位水池(100m3)引出主供水管,沿地表敷设至 1119m 主平硐至通风排 水天井的管子间,引向 1080m 生产中段,再经运输巷道,引支管去采场用 水点。 7.排水系统 根据开拓方式、中段涌水量及中段服务年限,采用的是集中排水。 1119m 主平硐以上的涌水可通过自流方式排水,1119m 以下至 1080 以 上的涌水由泄水井下放至 1080m 中 10 段。在 1080m 中段施工有主排水泵房和水仓,由排水设备经安装于通风排 水天井井筒内的排水管道排至 1119m 平硐的排水沟中,自流至平硐外的集 水坑中,沉淀后由水泵扬至 1170m 的高位水池中,供井下生产用水。 8、地面设施建设 地面设施有:办公楼、员工澡堂和宿舍、机修车间、库房、空压机房、 变电所、高位水池、沉砂池等。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安全系统设备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完成情况安全系统设备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完成情况 一、安全系统及设备设施建设及完成情况 1、 2、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1)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采用 KJ91N 型监控系统,安装位置如下: 1116 南巷分别安装 1 个风速传感器和 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1116 北巷分别安装 1 个风速传感器和 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1176 掘进分别安装 1 个风速传感器、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和 1 个设备开停 传感器; 1105 掘进分别安装 1 个风速传感器和 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1092 南巷分别安装 1 个风速传感器和 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1092 北巷分别安装 1 个风速传感器和 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1080 掘进分别安装 1 个风速传感器和 1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工业视频监控摄像头安装位置如下: 11 工业广场安装 1 个摄像头; 路口安装 1 个摄像头; 井口安装 1 个摄像头; 1116 掘进安装 1 个摄像头; 1176 竖井安装 1 个摄像头; 1092 一号榴井安装 1 个摄像头、1092 二号榴井安装 1 个摄像头; 1080 机电硐室安装 1 个摄像头; 1080 一号榴井安装 1 个摄像头、1080 二号榴井安装 1 个摄像头; 1080 避灾硐室安装 1 个摄像头 (2)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 KJ378 型人员定位系统,设十二个分站,公 司及施工队所有下井人员都配备了定位终端,能够做到对下井人员监控到 位,KJ378 型人员定位系统读卡分站安装位置如下: 主井分别安装 1 个 A 站和 1 个 B 站; 1116 掘进南北巷分别安装 1 个 A 站和 1 个 B 站; 1176 掘进安装 1 个 A 站和 1 个 B 站; 1105 掘进安装 1 个 A 站和 1 个 B 站; 1092 南北巷分别安装 1 个 A 站和 1 个 B 站; 1080 掘进安装 1 个 A 站和 1 个 B 站; (3)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已安装完成,地面接至自来水管,从主井接至各回 采、掘进工作面迎头。该工程已于 2013 年 3 月建成。 (4)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压缩空气采用集中供气方式,空压机房设置于 1119m 主平硐硐口附近 的工业场地内。压气管道由空压机站引出,沿地表敷设至+1119m 主平硐入 坑,后经斜坡道设至生产中段,再从中段供气干管引出的支管至采场生产 用气点。该工程已于 2013 年 3 月建成。 12 (5)矿井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首采中段在 1080 中段布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该工程已于 2013 年 3 月建成。其参数及配置见下表 序序 号号 名称名称规格和型号规格和型号数量数量 单位单位单价单价金额金额 1防护密闭门16008002扇 2密闭门16008002扇 3直通弹簧单向阀24个 4球阀24个 5加工件26个 6喷淋管 不锈钢材质,自加 工 2个 7压缩气瓶60L/15MPa6个 8减压器YQK-3526个 9气瓶用汇流排 不锈钢材质,自加 工 2组 10高压连接软管不锈钢,0.6m6根 11流量计LZT-10A08M-V2件 12流量计LZT-10A24M-V2件 13空气幕管不锈钢材质2件 14二位五通控制阀JMJ-042件 15 气幕/喷淋控制 盒 /2件 16连接管件自加工1宗 17减压器QTY-501套 18三级过滤装置QSC1套 19 三通、弯头、闸 阀 1套 20消声器 3个 21流量计LZB-1001件 22流量计固定架自加工2宗 23流量计LZT-10A04M-V2件 24 自备压缩氧供气控 制盒 /2台 25医用氧气瓶60L/15MPa15瓶 26氧气减压器YQK-1215个 27气瓶用汇流排自加工2套 28高压连接软管不锈钢,0.6m15根 29 压缩氧气供气管 路 /1宗 13 30空气净化一体机HRJH-12台 31 矿用隔爆型电动风 扇 ZFB40/24 32 矿用隔爆型调速 开关 KBT1.7/24-F 2套 33二氧化碳吸收剂Ca(OH)2500Kg 34一氧化碳吸收剂霍加拉特30Kg 35净化系统管路/1套 36机械式温湿度表TH-600B1个 37机械式压差计0-1.5kpa1台 38双金属温度计WSS-4011台 39矿用电缆 MY-0.38 3*1.5+1*1.5 200米 40 矿用直流电源变 换器 1个 41 矿用隔爆型电池 箱 24V/120AH3组 42水比例减压器1 寸1个 43过滤器1 寸1个 44单向排水阀1 寸1个 45供水池/1个 46球阀1 寸2个 47供排水管 1套 48 隔绝式压缩氧自 救器 ZYX-4530台 49打包式积便器ZDJ-301套 50 手提式干粉灭火 器 MFZABC8(带箱)2个 51急救箱外科用1套 52工具箱/1套 53担架 1个 54 隔爆型 LED 巷道 灯 DGS18/127L(A)6台 55荧光棒30个 56标志标示 1个 57本安电缆MHYV 1*4*7/0.43300米 58本安接线盒4 通30个 59本安接线盒6 通2个 60 矿用隔爆低压接线 盒 BHD2-25/380-4T6个 61 矿用隔爆型转换 开关 KBH-6/1274个 14 (6)矿井通讯联络系统 采用 SW2000 型通讯系统,保证井上下通信畅通,满足了矿井通讯需 要。该工程已于 2013 年 3 月建成。SW2000 型通讯系统电话机安装位置如 下: 1116 掘进南巷安装 1 门电话机; 1116 掘进北巷安装 1 门电话机; 1176 掘进安装 2 门电话机; 1105 安装 1 门电话机; 1092 掘进南巷安装 1 门电话机; 1092 掘进北巷安装 1 门电话机; 1080 安装门电话机; 地面值班井口安装主机一套。 二、安全管理机构、队伍建设 (一) 、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安全第一”是矿山生产的根本方针,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相关法 律、法规、规章,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贵州省安 全生产管理条例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和贵州省落实企业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要求,矿井设置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适应 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管理及执行人员,同时接受上一级安全管理机构的指示。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由总经理全面负责,下设 主管安全的矿级领导 1 名、技术负责人 1 名及矿安全检查人员 1 名。负责 对矿山设计、施工、生产中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瓮 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瓮福磷矿及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的安全规章制 度及规程等进行监督检查;开展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检查矿井安全 技术措施工程的完成情况和安全技 15 术措施经费的使用情况;检查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对违反贵州省安全生 产监管条例和危害职工安全健康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要求他们限期改 正或限期解决;参加事故调查,监督事故的处理;对严重违反贵州省安 全生产监管条例的有关工作人员,有权处以罚款。 南堡分矿安全生产机构,设分矿矿长 1 名、安全管理及检查人员 7 名。 矿井设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有监测监控和调度人员,计算机及 安全监测维修维护人员负责硬件、软件的维修和维护,井下配备 1 名人员 负责井下传感器等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巡视及电缆维护等工作。矿 井配备 2 人专门负责井下爆炸材料库及火药、雷管的发放、搬运。矿工的 医疗保健、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等工作,主要由瓮福磷矿职工医院负责。 (二) 、安全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1、安全培训 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人字(2002)123 号文执行。 (1) 、安全培训机构和任务: 矿井设有矿长、安全副矿长和安监科 安全机构。矿长对全矿井安全工作负责,安全副矿长主管安全工作,安监 科负责矿井安全业务管理和监督。安全培训机构任务:、宣传安全生产 方针和劳动保护的政策、法规,监督矿山安全条例的贯彻执行。、 负责开展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对矿井安全生产定期或不定期巡 回检查,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工程的完成情况和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和使用情 况。、参加事故调查,统计和分析事故,及时研究事故趋势,提出改进 安全工作的建议,检查事故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负责一般工种及新 入矿工人的安全培训。 (2) 、安全培训内容 、对干部、职工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 策、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定等培训。 、对干部 进行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及经验、矿井灾害发生规律、 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等的培训。 16 、对职工进行矿井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 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关的事故发生预兆、事故 预防和应急措施,相关工种的操作规程和有关设备、仪器、仪表的操作和 故障排除方法等的培训。、对干部、职工进行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 救的基本知识培训。 (3) 、安全培训要求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必须确立终身教育和全 员安全培训的目标。日常安全培训工作由矿井负责,每日的班前教育和定 期安全讲座相结合。从业人员初始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 学时; 危险性较大的岗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48 学时,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 安全资格证书后才准上岗。 安全管理人员和安检工、爆破工、电钳工、 瓦检工、提升运输司机五大特殊工种,针对性安全教育也应定期进行,特 种作业人员和矿山救护队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 监人(2002)124 号文要求进行。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一、矿井地质情况一、矿井地质情况 1.地质概况 1.1 矿段所处位置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位于穿岩洞矿段北部,背斜东翼 16+26017+150 线之间,走向长 190m。 1.1.1 矿床地质特征 1.1.1.1 含磷岩组 区内震旦系上统洋水组是一套磷块岩、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组成的含 磷岩组,主要由两层磷块岩(即 a 层矿和 b 层矿)和含磷或含硅的白云岩、 炭质泥岩、细砂岩组成。全组厚 34.0239.35m,总的变化趋势自北向南 随洋水组厚度加大,相应磷块岩沉积厚度也增大。 洋水组岩(矿)石组合层序自下而上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Z2y 1):底部为灰绿色含砾粘土岩,厚 02.53m, ;中部为 17 浅灰色厚层含磷泥晶白云岩;上部为灰绿色薄层磷质细砂岩,厚 02.92m,该岩性段局部地带尖灭;顶部为灰、浅灰色含磷质、粉砂质条 带粉晶白云岩,a 层矿为底板,厚 1.542.53m。 第二段(Z2y 2):由深灰色薄板状砂泥质磷块岩(a 层矿)组成。含 粉砂质、泥质及少量云母碎片、粒状海绿石,顶、底均含有少量砾屑,与 上、下白云岩间有明显的冲刷间断,含星点状黄铁矿,厚 1.0936.90m。 第三段(Z2y 3):分隔 a、b 两矿层,是 b 层矿的底板,a 层矿的顶板。 下部为灰、深灰色厚层磷质粉晶白云岩,上部为黑色含磷炭质泥岩,深灰 色中厚层含磷硅质白云岩。厚 3.505.00m。 第四段(Z2y4):为黑、灰黑色致密状磷块岩、泥质磷块岩和砂屑状 白云质磷块岩(b 层矿) ,厚 3.3927.05m。 1.1.1.2 矿段矿层特征 矿体产状总体上受白岩背斜形态控制。 b 层矿 b 层矿赋存于洋水组上部,与下伏的 a 矿层以一稳定夹层(Z2y1-3)相 隔。全矿区矿层走向长 1650m ,矿层厚度 3.3927.05m,平均厚度 15.54m,受 F15、F28、F51 等断层影响,矿层有增厚变薄等现象,总体上 看,以 19 线为界,矿层变化趋势呈现北厚南薄。矿石中 P2O5含量 19.1233.59,平均 27.12。b 层矿划分为 b1 、b2-4两个分层,其中 b1分层为致密块状磷块岩,b2-4分层为宽条带碎屑状白云质磷块岩。b 矿层 储量占矿段总储量的 45。 该矿层在大信北斗山磷矿范围内走向长 190m,矿层厚度 3.505.00m,矿石中 P2O5含量 19.1233.59,平均 27.12。 a 层矿 a 层矿赋存于洋水组中部,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石为薄板状砂 泥质磷块岩,顶、底均含有少量砾屑,单工程矿石中 P2O5含量 16.5130.64,平均品位 18 25.65,矿段内矿层走向长 1650m,矿层厚度 1.0936.90m,平均厚度 18.17m 。仅顶、底部出现 0.51m 的条带状白云质磷块岩。a 矿层储量占 矿段总储量的 55。 1.1.1.3 矿石质量特征 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矿物组成 矿区工业磷块岩矿石矿物单一,为碳氟磷灰石。其中绝大部分是非晶 质磷灰石(胶磷矿) ,隐晶质、细晶质磷灰石含量甚少。 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次为石英、玉髓、微量水云母粘土矿 物、外碎屑矿物(碎屑石英、电气石、锆石等) 。白云石、石英、玉髓等 脉石矿物在不同自然类型矿石中含量变化较大,白云石含量变化范围约在 560%,石英、玉髓含量变化约在 020%。 矿石化学组份及含量 矿区矿石化学组份及含量见表 1.1.3.1。 矿石结构、构造 19 表 1.1.3.1 穿岩洞矿段磷矿石及围岩化学组分平均含量统计结果表 P2O5HPAl2O3Fe2O3SiO2MgOCaOCO2R2O3Cl-FI 矿段 名称 层位 % 顶板 8.934.400.240.385.1216.1733.9635.080.600.87 b 层 27.124.910.570.514.775.5644.8213.581.080.0252.290.0021 夹层 6.9316.360.641.0916.4713.0129.4727.271.730.0120.62 a 层 25.7818.082.661.7316.372.3738.235.874.392.17 穿 岩 洞 底板 2.86 20 矿石结构:矿石具凝胶状结构、假鲕状结构(b2 b4、b1分层上 部) ,内碎屑状结构(a 矿层、b1分层的下部) 。 矿石构造:矿石具有条带(条纹)状、团块状、致密块状、薄 板状、层纹状或厚层状构造。 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 a 层矿矿石以薄板状砂泥质磷块岩为主。 碎屑状白云质磷块岩、致密块状磷矿岩(b1) 、团块状磷块岩(b 矿 层为主)等多个自然类型。 矿石工业类型:分为碳酸盐型(b 矿层矿石)和混合型(a 矿层 矿石)两类。 1.1.1.4 矿体顶底板围岩及夹层(石) 顶、底板围岩 矿层的直接顶板围岩为白云岩、或含磷白云岩、含磷块岩团块 白云岩和硅质团块白云岩,其次是硅质岩,围岩与矿层界面平直, 易于区分。 矿层直接底板围岩,穿岩洞矿段为白云岩夹粘土岩、泥质白云 岩。 矿层顶底板围岩化学组分及平均含量见表 3.1.2.3。 夹层(石)情况 穿岩洞矿段 a、b 矿层之间夹层岩性主要为含磷白云岩,局部为 不稳定的硅质团块磷块岩小透镜体。该层厚度 0.6213.86m,平均 34m。当 a 层矿尖灭时,夹层与底板混为一体,层位难以划分。 2.采区布置 21 2.1 开采顺序及首采地段 开采顺序从上往下、从两端向中央开采,首采中段为 1080m 中 段的矿体。 2.2 开采方式 由于设计开采范围内的矿体最低埋藏深度较大,且开采规模较 小,不适宜大规模露天开采,故采用地下开采方式。 2.3 开采技术条件 设计范围内矿体分 a 层矿、b 层矿;其中 b 层矿赋存于洋水组 上部,与下伏的 a 矿层以一稳定夹层(G1)相隔。设计范围内 b 层 矿划分为 b1 、b2-b4 两个分层,其中 b1 分层为致密块状磷块岩, b2-b4 分层为宽条带碎屑状白云质磷块岩。b 矿层储量占矿段总储量 的 64,平均厚度 26m,平均品位为 24.79%。a 层矿赋存于洋水组 中部,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石为薄板状砂泥质磷块岩,顶、 底均含有少量砾屑。a 矿层储量占矿段总储量的 36,平均厚度 17.3m。夹层(G1)地平均厚度为 3.8m。a 层矿均属级品,b 层矿 底部能成片划分出级品分布区。矿体在 1140 以上由于断层影响倾 角较小,1140m 以下矿体为急倾斜矿体,平均倾角为 70。 矿层直接顶板为薄层状含磷白云岩或含磷质条带白云岩,夹不 稳定的条带状白云质磷块岩,厚 010.29 米,平均厚 5.43 米,矿 层直接底板及 a、b 矿层间的夹层 G1 属坚硬岩石,直接顶板属半坚 硬岩石,f 系数 1014。矿段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偏简单类型。矿段工 程地质简单类型。 22 2.4 夹石层处理 a、b 矿层间的夹层 G1 为中厚层状含磷微粒白云岩,含不稳定 的硅质团块或硅质团块白云岩,厚 0.6213.86 米,平均 3.8 米, 其走向、倾角、倾向与 a、b 矿层一致。设计范围内 G1夹石量约为 61.5 万 t,约为设计范围内矿体资源储量的 8.9%,品位 7.55%;a 层矿 446.62 万 t,品位 24.54%;b 层矿 251.65 万 t,品位 24.79%。按照剔除夹石方案地质储量为 698.27 万 t,平均品位 24.63%;如果不剔除夹石总地质储量为 759.72 万 t,平均品位 23.25。可见不剔除夹石矿石贫化不大,但是混采可以多回收 61.45 万 t 的矿石,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同时混采比剔除夹石的采矿工 艺更简单,采准工程量少,便于选用高效率的采矿设备和高强度的 采矿方法。由于目前磷化工作业市场不紧气,因此,推荐剔除夹石 采矿方案。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矿井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及职责矿井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矿井在联合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生产,经公司研究决定,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成立 15 万吨/年采矿技改工程试生产领导小组, 并在南堡分矿成立矿井试生产现场工作组。矿井领导小组下设机电、 运输组,通风、排水组,采掘组及后勤组。 1、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15 万吨/年采矿技改工程试生产领导 小组 组长:周玉华 23 副组长:文德恩、陈筑勋、陈余丽、 成员:王飞、刘军、董文萍、朱清泽 2、南堡分矿矿井联合试运转现场工作组 组长:文德恩 副组长:王飞、胡孙情 成员:刘军、杨林方、田应华、吴勇、贺旌铭、赵光万、廖观 忠、向远清 3、各小组 (1)现场安全生产技术组 组长:王飞 副组长:刘军、胡孙情 成员:杨林方、田应华、吴勇、贺旌铭、赵光万、廖观忠、向 远清 (2)采掘组 组长:田应华 副组长:杨林方 成员:陈煦、赵光万、廖观忠、向远清 (3)机电、运输组 组长:胡孙情 副组长:吴勇、田应华、杨林方 成员:、赵光万、廖观忠、向远清 (4)通风、排水组 24 组长:胡孙情 副组长:吴勇、田应华、杨林方 成员:、赵光万、廖观忠、向远清 (5)后勤组 组长:陈筑勋 副组长:董文萍 成员:夏锦琴、令孤倩、黄波、尹怀恩、华飞 二、各机构职责 1、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15 万吨/年采矿技改工程试生产领导 小组职责: (1)负责对 15 万吨/年采矿技改工程试生产期间安全情况的 日常监督、监察工作; (2)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关系及联系相关中介机构对试生产成 果进行评估; (3)负责试生产期间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4)负责试生产期间相关规程的审批; (5)负责试生产期间矿井上报有关问题的协调解决。 2、南堡分矿矿井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职责: (1)在上级相关部门及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 15 万吨/年采矿 技改工程试生产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 组长负责制; (2)专职负责矿井在试生产期间各项工作的具体事项组织、 25 协调和指挥工作; (3)具体负责矿井在试生产期间的所需人员、物质的组织和 投入; (4)具体负责矿井在试生产期间的安全生产管理; (5)负责试生产期间相关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 (6)负责试生产期间相关规程的制定、修改和上报: 3、各小组工作职责: (1)现场安全生产技术组:负责矿井试生产期间方案、措施 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安全生产技术现场落实、各系统测试数据收集、 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2)机电、运输组:负责试生产期间矿井机电、运输的日常 维修、维护和保养;负责本小组相关数据的收集; (3)通风、排水组:负责矿井试生产期间各通风、排水设备 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正常使用;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 (4)采掘组:负责试生产期间所使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并 确保正常使用;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 (5)后勤组:负责矿井试生产期间所需后勤物资、资金的及 时供应。 三、三、 矿井试生产期间时间安排矿井试生产期间时间安排 根据矿井目前的实际情况,考虑矿井标准化建设及矿井“六大 系统”建设时间,暂定试运转期限为 3 个月,时间从 2013 年 5 月 1 日至 2013 年 7 月 31 日。 26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联合试运转方案联合试运转方案 一、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1.矿井联合试运转的系统有:提升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 排水系统、通信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压风系统、供水系统、防灭 火系统。 2.联合试运转的范围:包括井上变电所、工业广场、地面车场 等位置,井下各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所有开拓巷道及硐室, 各系统线路、管路及机电设备摆放位置。 3.联合试运转期限为:2013 年 5 月至 2013 年 7 月,合计 3 个 月。 二、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1.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包括上述井下九大系统及地面排矸、 运输系统的测试。 2.联合试运站的测试方法:采取专人负责、连续监测、及时记 录、整体整改的方法,即要对试运转系统配备专人负责组织连续监 测,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对问题系统进行整体整改,保证排除试运 转中出现的隐患和问题。 3.测试机构和人员 采取以矿井为主,各部门分工协作配合的方式组建测试机构 和人员: 组长:文德恩 副组长:王飞 杨林方 田应华 27 成员:矿井所有成员,施工队所有成员,各部门所有成员 机电部负责供电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通信系统; 生产安全技术部负责提升运输系统、压风系统、供水系统、 排水系统、防灭尘系统; 三、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通过联合试运转,发现井下六大系统、地面排矸运输系统运行 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完善,使各系统达到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四、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1.联合试运转期间的产量计划:预计月度生产矿石 1.2 万吨。 2.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试运转期间矿井应急救援预案 、 瓮安大 信北斗山磷矿试运转期间防治水措施 、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试运 转期间防灭火措施 、 瓮安大信北斗山磷矿试运转期间防治顶板事 故措施 ,已于 2013 年 3 月通过审批,并按预案规定配备人员、购 置设备、准备材料。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一、矿井供电系统为单回路、单电源供电系统; 我公司双回路电源暂时不能按期建设及投入使用,因此我矿自 备一台 500KW 柴油发电机组及一台 135KW 柴油发电机组,并配有专 门值班人员,在出现以外停电事故时,供电系统能够自动进行切换, 一台 500KW 柴油发电机组能够在一分钟内启动,满足矿井主扇的运 行(功率 320KW) 、排水设备的运行(功率 110KW) ,经过实际演习, 28 发电机组启动后也能够满足副井绞车提升的运行(功率 280KW) ,并 运送人员升井。 该项目由机电副总文德恩负责。 二、排水系统 井下涌水由 1119m 主平硐排出,1119m 以上的涌水可通过自流 方式排水,1119m 以下采用分段接力排水。在每个中段设水仓水泵 房,逐段接力排水。第一排水中段标高 1080m,预测涌水量:正常 涌水量 2064m3/d,最大涌水量:4756 m3/d。第二中段排水中段标高 1020m,预测涌水量:正常涌水量 2765m3/d,最大涌水量:5829 m3/d。最终排水标高 900m,预测涌水量:正常涌水量 2517m3/d,最 大涌水量:5829 m3/d。 掘进时遇断层或溶洞时有突然涌水的可能,应先探后掘。但涌 水能自流排出硐外,对已明确的断层或溶洞,掘进时要打超前孔进 行探水或放水,以保证人员设备安全。 1119m 主平硐以上的涌水可通过自流方式排水,1119m 以下至 1080 以上的涌水由泄水井下放至 1080m 中段。在 1080m 中段设主排 水泵房和水仓,由排水设备经安装于通风排水天井井筒内的排水管 道排至 1119m 平硐的排水沟中,自流至平硐外的集水坑中,沉淀后 由水泵扬至 1170m 的高位水池中,供井下生产用水。 矿井主排水泵未采购安装,该项由生产副总文德恩负责。 三、矿井通风系统 因项目建设超概算,矿井主通风机无资金购买,需尽快完成调 29 整概算,以便落实资金购买。先采用 75KW 主通风机解决试生产需要。 该项工作由文德恩负责。 第八部分第八部分 采矿工艺及各系统安全技术措施采矿工艺及各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一、采矿工艺 1、采矿方法:矿井设计采用浅孔锚顶房柱法进行试验性回采, 采矿遵循从高到低,从上至下,从里之外的原则。即从高分段水平 想低分段水平顺序回采,同分段回采时从矿体边界逐步向平硐入口 或分段联络石门入口处后退式回采。矿井试运转起劲,先在 1140 分 段布置矿井首采面,从北向南并逐步向石门方向推进, 1030 分段 滞后于 1140 分段约 20 米,依次从北向南退采。 2、矿房结构参数:矿房长轴沿矿体走抽方向布置。矿块分段 斜长 22m,矿块沿矿层走向布置,矿房跨度 810,房间矿柱宽 5m, 长 68m,矿柱间距 810m,阶段矿柱(顶住)斜长 58m。 3、矿房最大跨度不得超过 10m,矿柱尺寸长宽均不得小于 5m,矿柱间距不得大于 10m。采场高度不得超过 15m。在试运转过程 中,应根据狂言的实际赋存情况,对相关参数及时进行调整,以确 保联合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生产,进行参数调整时必须按相关规定报 相关部门审批备案。 4、采准、切割和回采:在中段运输巷道上面 10m 高度布置一条 垂直走向的装矿巷道,装矿巷道与矿体顶板的回风联络道相通。各 矿块的装矿巷道通过沿走向的装矿联络巷道相互连通,在装矿联络 巷道一侧每两个矿块开凿一条矿块溜井通到中段运输巷道。回风联 30 络道中间掘进回风天井与上个中段回风联络巷道连通。矿房下面开 凿集矿沟,装矿巷道通过均匀分布的四个装矿进路连通集矿沟。装 矿巷道向上每 10m 设一条沿走向的分段巷道,从分段巷道垂直走向 开凿凿岩巷道,每个矿房布置两条凿岩巷道,每条分段巷道经石门 通往斜坡道。在凿岩巷道端部靠近矿体顶板向上开凿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做路基合同标准文本
- 共享库房装修合同标准文本
- 专升本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合作社股制合同样本
- 产品订货返利合同标准文本
- 两个乙方合同标准文本
- 关于合同样本通知
- 书店搬运合同样本
- ktv股权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低层房产转让合同样本
- 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 2024版儿科教学查房教案模板()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扩张性心肌病研究报告
- 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课件
- 202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计划(五篇)
- GB/T 14233.3-2024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3部分:微生物学试验方法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QC课题提高金刚砂地面施工一次合格率
- 《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2022年修订版(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