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思考_第1页
印江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思考_第2页
印江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思考_第3页
印江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思考_第4页
印江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江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思考 黄继生 摘 要:文物古建筑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 护、合理开发利用文物古建筑是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途 径,同时也是促进城镇经济和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 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 点,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了印江城镇经济和文 化旅游经济发展。 一、印江文物古建筑现状及重要影响 (一)印江自治县特别是县城的文物资源丰富,品位高、价值大, 提升了印江的文化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文物以其独特的内涵,反 映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反映着一个地方的文化优势。印江自治 县目前经各级政府批准,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列入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3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8 处。大部分文物集中分 布在县城、木黄镇、梵净山三大区域,其中文物古建筑主要集中在 县城。文物“ 三普” 工作从 2008 年 7 月至 10 月,用 4 个月的时间, 对县城区的文物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实地调查,除了已经列 保的以外,发现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文物古建筑有 68 个。城区文物 2 类型齐全,有衙署、祠坛庙寺、名人故居、封火桶子和宗祠建筑等。 目前文物“三普” 工作才 刚刚开始,县城区尚未完成,就已 发现了这 么多珍贵的文物古建筑,充分说明县城的文物古建筑资源十分丰 富,保留了印江的文化个性。这些文化遗产充分显现了印江的文化 底蕴和文化实力,提升了印江的文化品位,丰富了印江的人文景观, 彰显了印江的文化魅力,成为构成印江地域人文环境的主要因素, 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综合效益提升了印江的文化影响力和核心竞 争力。 (二)文物古建筑对提取土家族文化元素,打造我县民族特色县 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印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丰富 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这些宝贵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无疑对今 后城镇建设的发展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整 体布局、文物资源是城市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精美的传统建筑是 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把挖掘传统历史特色与创造 现代城市个性 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完美统一, 也才能有效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持城市永恒的价值。印江历史 文化深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 化遗产,县城保存的土家族古建筑极多,具有土家族特色的古建筑 主要是衙署、寺观、庙坛、民居、古塔、封火桶子、宗祠、吊脚楼等 以及依附于这些古建筑的石刻、雕塑、壁画等艺术构件,几乎遍布 全县。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充分地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特色,为 我们研究印江建筑史、建筑美学、建筑结构、宗教艺术、风土人情 以及印江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历史文化托起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一个地方 3 的古建筑遗迹作为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如能始终保持“唯我 独有”的魅力,必将成为世人向往的地方。 (三)文化遗产拓宽了房地产业的升值空间,能有力拉动城镇经 济发展。自 2008 年下半年开始,由美国房地产业引发的次贷危机, 发展为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大幅度下滑,都在积极寻找刺 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作为城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如 何继续刺激经济增长,也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在,人们对 住房的选择,不仅关注它的结构造型和价格,而且关注周围的换届。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研究表明,文化遗产对地价增值有着较大的 影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带动了周边环境的改造,所营造 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使得周边的地价不断提升,带动人居环境改善, 民众越来越愿意住在文化遗产点附近。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调查,文化遗产对房地产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房地产业的带动 作用的比例从 5 年前的 0 增加到现在的 2.2%。文化遗产的景观效 应、形象效应、环境效应使得民众在选择居住地时越来越多地考虑 文化遗产因素,由此带动附近地价增值并导致附近的房价上扬。 (四)印江文物是体现印江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旅游经济的发展最高境界乃是与文化的交融。不论是人文景观的 游览,还是自然景观的亲近,都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旅游活动从本 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 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对于那些只强调自然资源的风景区而言,不 充分挖掘出其潜在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就不具备吸引旅游者的 魅力。游客来到某一旅游地,不仅是观看和欣赏当地美丽的自然风 光,更是吸取游览地的文化精髓。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 4 游的根和魂。旅游要结缘文化才有“魂” 。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 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发展旅游业是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县城保存的具有土家族特色的古建筑主要 是衙署、寺观、庙坛、民居、古塔、封火桶子、宗祠、吊脚楼等以及 依附于这些古建筑的石刻、雕塑、壁画等,蕴涵了深厚的宗教艺术、 风土人情等文化内涵。要充分凭借旅游业文化涵量高、文化渗透力 强、宣传辐射面大、社会关联广,便于文化传承、发展以及社会各 业互动、互助等特点,加强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与合作,努力挖掘、 提升文化旅游内涵,打造具有印江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印江自治县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部门和绝大部分干部群众对我县的文物资源不了解, 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在视察过程中,委员们被许多古建筑独特的建 筑风格、高超的建筑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都说没想到自 己长期在县城工作和生活,身边有这么多珍贵的文物竟然从不知 晓。由于广大干部群众对文物的认识不够,有关部门和干部群众的 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使部分文物已经或正在遭到损害,大量传世文 物流失。 我们在打造文化旅游经济品牌,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县城,人人 是文化宣传员,个个是旅游形象。如果连我们生在这片土地、长在 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不了解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又怎么向外 人宣传推介我们的文化旅游资源,又怎么来打造我们的文旅游品 牌。 (二)文物保护经费没有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文物保护资金不足。 有限的投入仅仅是为匹配国保、省保文物的维修,县级文物保护单 5 位则基本没有投入经费,使大部分文物得不到保护维修,许多流散 文物得不到征集。 (三)文物普查工作进度较慢,跟不上形势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 需要。按照省、地、县各级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工作要 求,文物“ 三普” 工作 时间为 2007 年 10 月至 2011 年 12 月结束。由 于普查经费不足,组建的普查队伍只是文管所的人员,没有抽调相 关人员增强力量,开展的普查培训对象只是各乡镇的文广站站长 和分管领导,而且很多乡镇文广站都把精力放在发展有线电视经 济收入上,对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文化重视不够,所以普查工 作只有文管所的 5 个人在野外开展实地调查工作。按这样的情况, 要确保全县境内文物实地调查、管理、建设工作非常困难。 (四)文物古建筑开发利用率很低,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的 矛盾十分突出,造成许多建设性的破坏。全县现有文物古建筑,以 文物保护单位形式在保护中加以利用的,只有木黄会师纪念碑、会 师纪念馆和严氏宗祠,但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大,没 有为我县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发挥明显作用。目前我县的文物古建 筑建设性破坏主要有:一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很多文物古 建筑被拆除或遮,如惜字所(塔)一部分已被农户扩建房屋时遮盖; 二是在维修过程中,没有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改变了它原来的建 筑建构和建筑工艺;三是在维修中改变了它原有的环境风貌,使它 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大大降低。如依仁书院在维修中被改变原 貌。走进依仁书院,已经感受不到我们印江文风昌盛的气息,走进 着座印江文化、教育史上的殿堂,没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内 涵,看到的只是印江民族中学的发展史和印江民族中学近几年来 6 的成就展,大大降低了这座殿堂在我县文化史、教育史上的历史价 值和现实教育意义。 三、印江自治县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按照全县经济社会“六个新跨越” 的发展目 标,围绕“强化城镇 规划,凸显城市特色,提升人气指数,努力实现特色城镇建设的新 跨越” 和“ 依托梵 净佛山,突出土家 风情,彰 显地域文化,努力实现 文化旅游经济的新跨越”,挖掘印江土家族的文化风格和建筑风格, 提炼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土家族文化元素,实施文化旅游 经济“ 精品 战略、特色 战略和文化战略 ”的目标,为此建议: (一)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文物抢救和保护的 紧迫感,加大全县文物资源和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我县的文 物古建筑是珍贵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电视、 报纸、图片展等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宣传我县的历史文物遗产,增 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以此推动乡土建筑等农村地区文化遗产 的保护工作。2002 年 9 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顺应我国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针对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中 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确定了各项原则和规定。 文物保护法 实施条例是将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使其更具可操作 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主 管部门,应当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把深入学习、宣传、 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文物工作的重 点,把文物保护法纳入到政府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 (二)进一步加大对文物所涉及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加大印江 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宣传力度。从目前发现的文物,特别是文物古 建筑来看,大多是明清以来各个时期印江在外做官告老还乡的府 7 邸、富商的宅院、各大姓氏的宗祠、寺庙和一些与民族宗教图腾、 民族风俗、教育等有关的文物,属于乡村文物古建筑。这些建筑, 不仅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审美艺术价值,而且结合各自的地形环 境,依山傍水,因地就势,珍惜有限的土地资源,非常实用,是审美 和功用得到有机结合的典范。特别是大部分文物古建筑的背后,都 有一些历史当事人的求学、做官为民、土司制度、经商经历、手工 业、教育的特殊历史背景。这些文物古建筑既是凝固的音符,也客 观真实的记录了印江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史, 内容丰富,很有教育意义。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渊源、民族特征、民 族文化、宗法制度不可或缺的宝贵史料。需要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 尽快加以研究挖掘整理,加大宣传力度,为发展文化旅游经济丰富 文化内涵。 (三)认真清理文物产权,根据产权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在对 各文物点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文物古建筑的所有权和使用 权分属于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都将面临着拆毁、倒塌 和改建的濒危境地。因此,建议在城镇建设规划中应制定相应的措 施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原划归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的 国有资产文物古建筑立即冻结房产交易,划归文物部门管理,便于 文物部门申报维修经费,及时进行抢救维修。如公安局使用的涂家 祠堂、邓公馆,供销社使用的魏经略故居(魏宇平旧居)、政府办使 用的关帝庙。对集体和私人所有的文物古建筑,进行挂牌保护,通 过宣传教育引导,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方式,鼓励进行抢救维修。 (四)认真做好相关文物古建筑中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单位的申 报工作。文物主管部门要深入挖掘、整理一批原貌保留较好、品位 高、价值大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价值资料,特别是研究诸如文昌阁、 8 严氏宗祠、依仁书院、惜字所(塔)、戴氏宗祠、刘氏宗祠之间的历 史渊源及关联性,精心准备资料,打捆包装,申报一批国家级、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开始着手筹备甲山历史文化村(街区)申报规划工作。上个 世纪 90 年代,在申报民族、民俗文化村时,我县申报的是合水镇 杨家寨,但因其缺少如民族文物古建筑等人文景观而被淘汰。而同 期申报的雷山县郎德民族文化村却成为贵州省现在的著名的旅游 景区。从视察的情况来看,甲山村是我县现存文物古建筑数量最多、 分布最集中、品位极高、价值极大、形制齐全的村庄(或街区),具 备申报历史文化街区(村)的硬件条件。因为印江的历史文化名人, 绝大多数都是峨岭镇籍人,其中最集中的又要数甲山村,如明代河 南治水县驿丞,修造穿城大堰的陈友儒;清光绪留学日本学采矿冶 金专业,后出任国民党贵州省矿务厅厅长等职的张少伯;清光绪参 与公车上书的举人,后任安徽芜湖县知县的柳元翘;同盟会会员, 后被袁世凯杀害于北京的民主革命家陈天星;印江妇女教育的创 始人徐玉琳;抗美援朝英雄,金日成主席亲自颁发荣誉勋章的张德 成等。这些名人的故居都还保留着,甲山现存保护基本完好的文物 古建筑有 40 多处,基本囊括了我县民族建筑的所有特征,是不可 多得的宝贵人文资源,虽然有的已遭到损坏,但可以进行抢救维修, 开发利用。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着手筹备甲山历史文化街区(村)的 申报工作,如能申报成功,那么甲山今后就可以作为我县打造文化 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景区进行保护包装建设。 (六)及时公布我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县是 1981 年 公布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 年公布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 单位后的,之后的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