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传统文化与教育 1、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中的缺失造成的价值取向紊乱 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 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 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和行 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被轻微式忽略。 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曾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在 205 份调查问卷中,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认为缺失应有的文化、历史知识 的竞多达 138 人。认为在中小学应设立“国学”教育专门课程的有 165 人,占 80,认为中小学需要专门设立写字和书法课的有 180 人,占 88。可见,无 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老师都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反映强烈。传统 的历史、文化修养的培养,被分解到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之中,导 致了中小学长期缺失“国学”内涵。电脑及电子传媒进入中小学领域以后,一 方面带来新知识和新的传播优势,另一方面又削弱着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载体的 掌握。 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 口,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劳动习惯;自私自利,不太合群, 集体观念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的意识。在任 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这 样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时代的学生是一批没有自己正确价值取向的人。这 样的人于国、于社会又有何益处呢? 2、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挤占传统优秀文化的地位,市场经济以商品的价值与 使用价值作为判断经济效益的标准。市场经济的所有权明晰,商品或货币持有 者必然在经济运行中以谋取利益为目的。市场经济将人们的价值观的航标摆向 了追求利益与物质的第一方向上,对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教育一概看轻。 实用主义更是市场经济趋利性的“标榜品牌” ,这就使它与传统文化站在了一 个矛盾的对立面。许多人越来越觉得传统文化教育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反而阻 碍了自己实用的目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现时代节奏的加快,同时造成了“快餐文化”的现象。 所谓“快餐文化”就是只学当前能用得着的,能马上消化的、立竿见影的文化。 但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决不是以“快餐文化”来衡量的。 (2)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使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心目中有 越来越严重的淡化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外的文化交流和交往 不断增加,外来文化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致使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逐渐下降,越来 越多的年轻人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将自己国家的博大精深文化抛之 脑后。 同时由于我们传播手段的滞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现代传播 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上舆论导向作用不明显,导致青少年对 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因而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弘扬。 (3)许多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未能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灌输和有效 的引导。 现在有不少家长认为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 度上存在着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认为语文、历史这些科目没有太大的用处, 只有外语才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尤其是优秀的传 统文化教育。 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家庭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 上许多名人的家庭,其家教都是非常严格的,而过去作为孩子启蒙的传统文化 教育,现在被许多家庭放置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由于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 中的缺位,给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 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也许会有更多的孩子喜欢传统文化,因而,中小学生对传 统文化的态度与家长的认识和引导有很大的关系。 (4)尽管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很多,但教育作为基础有着不可推脱的责 任。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 地把传统文化作为己任,甚至自身传统文化的涵养就很缺乏,因此,他们在教 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施加较大的影响。同时,绝大多数青少年接受正规、统一 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在于学校开设的语文、历史课,其内容也局限在古诗的、 朝代简史,而授课内容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 少。另外,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学校的办学方向也要不断加以调整 以迎合社会的需要,这样学校更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如何再次将传统文化与教育契合 既然传统文化缺失达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我想我们不能再一味的去追求文 化缺失的原因,而应该去思索如何再次将传统文化与教育重新契合,以下几点 是我的个人观点: 1、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 “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 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 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 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欠缺,由于过早的接受“理、化、数”的禁锢,除 了在少数时间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以外,较少受到有关人文学科多方面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使现代学生正义感、责任感淡 化,道德修养不足。当前不少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 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 欠佳。 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 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 确价值观,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精髓,全面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 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一系列对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驱邪,扬善惩恶的风气,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 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 等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当然,人文素养的塑造不仅仅只是靠单纯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 要在一定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风气中慢慢熏陶中养成,这就对我们的社会 教育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课题。 2、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宽以待人、富有同情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等, 我认为当今小学生应加强仁爱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这是立不容缓的。 (1)仁爱教育 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道德教育史上张良曾因桥下为老叟拾鞋而得兵书,孔 融曾因让梨而流芳千古,这些故事所蕴含的尊老爱幼、俭良谦让的美德,却在 当今某些“小皇帝”的身上淡化了、失落了。如何让学生们再次学会中国传统 美德,这就是学校仁爱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通过“感恩教育” 、 “知荣明 耻”教育,或在班会、集会上讲述尊老爱幼的典型来带动大家。 (2)礼貌教育 不少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品行,同学之间不懂得温和谦 让,缺乏谦恭友爱。为此我们要从学生们的礼貌问题着手。开展礼仪讲座、比 赛、表演,让学生们在学校的大课堂中学会基本的礼貌,养成同学友爱、尊师 重道,经常使用“谢谢” “对不起” “请”等字眼的习惯。 (3)善心教育 现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成为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 ,受着周围家 人的加倍呵护,沐浴着全家人的温暖。但是这却带来了不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钢管加工定制合同
- 委托居间房屋买卖合同
- 《财政与金融(第2版)》 课件汇 赵立华 第8-16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宏观调控
- 2025年度个人留置车辆借款合同(二手车留置权解除与还款)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产业财产赠与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销售员聘用协议书含销售数据分析服务3篇
- 高科技装备与新型材料在体育产业的应用探索
- 二零二五年度新材料研发与应用股权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数据分析师个人雇佣劳动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诚意金支付及教育资源共享合作协议4篇
- 介入科围手术期护理
- 体检科运营可行性报告
- 青光眼术后护理课件
- 设立工程公司组建方案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退款协议书范本(通用版)docx
- 薪酬战略与实践
- 焊锡膏技术培训教材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 答案之书(解答之书)-电子版精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