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1_第1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1_第2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1_第3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1_第4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 -声声慢 教学设计 新化县上梅中学 谢迪光 教学设想 声声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李清照词两首中的一篇。 它是李清照身经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晚年所作。全词透过残秋景象 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 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 、 “绝世奇文” ,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 本教材第二单元主要学习宋词。学习这个单元要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 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 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 ,让 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 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 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 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 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 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 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可塑性极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 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学习本文拟通过多媒体和 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对联“一般愁字别样 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贯穿全教学设计,结合词人生平大事,比照李清照前期代表作醉 花阴中的愁,通过意象的解读领会声声慢词的“愁”的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了解声声慢的基本内容。 2、体会词中叠词运用的妙处,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声声慢 。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体会李清照词的意 境和思想感情,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2、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使学生更深入理解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2、跨越时空与李清照进行心灵交流,表达对李清照的独特认识,引领心灵走向美丽。 教学重点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通过抓住诗歌意象去体会李清照词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 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教 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新课改理念下的“五环教学法” (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总结、课堂 检测) 教学准备 课件、纸质导学案、朗读音频文件 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 自学导航 1、阅读学案资料显示屏,了解李清照及时代背景。 2、结合“校园诗词楹联文化建设研究”课题,以对联的形式评价李清照。 3、整体感知,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重要字词,用诗意的语言解说诗歌。 4、朗读并背诵声声慢 。 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先来让同学们展示我们给李清照的评价: 示例:(幻灯片 1) 1、词采秀千秋,看风雅流传,才情自古无男女; 生年交两宋,究悲欢转换,命运从来系国家。 2、红雨飞愁千秋绝唱消魂句, 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 3、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漱玉词集多年国恨离愁。 今天,让对联“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后期 的代表作声声慢 (幻灯片 2) ,看看词人表现的又是什么愁?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学 习的欲望。 一、朗读吟诵,感知词人别样愁情。 1. 一男生读, 一女生读, 全班齐读 2. 听录音:一同感受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 3. 自由品读一分钟,感受词的意境 出示幻灯片 5:品读提示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2).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设计意图:诗词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背诵下来。 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 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做示范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 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 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 3 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 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幻灯片 6) 课堂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小结。 (幻灯片 7) 二、赏读全词,细品词人别样愁情。 问题一:(幻灯片 8) 郑振铎在 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 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将哀婉凄凉之 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 自学导航: 1、可以从诗歌意象的选取进行分析。 2、可以抓关键词、关键句进行分析。 学程安排: 1、 独立思考,动笔鉴赏。 2、 合作探究。突出该词的教学重点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自己最有感 触的意象进行深入探究,形成书面报告。 3、 展示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鉴赏范例:(幻灯片 9-11) 意象:“梧桐、雨”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 子 )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是何等凄凉! 拓展预设,适时点拨: 1、 意象“酒” 。 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离愁)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离愁)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意象:“雁”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关于雁的诗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 湾次北固山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结论:过雁“乡愁、离愁”的象征 3、小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幻灯片 12) 寒风淡酒, 长天孤雁, 憔悴落花, 阶前雨滴,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情感 梧桐落叶, 昏黄孤灯。 4、抓关键词、关键句。 (1)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 教师引导:“眼” ,传神之所。 “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关键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关键词“愁” 。 (2)词人还用了一个形式特别的句子来抒写愁绪。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教师逐句引导: A、 寻寻觅觅 她想要找寻什么呢? 找回昔日的快乐生活; 找回那个年少时在藕花深处迷路的日暮,那里面藏着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无虑的 笑声; 找回那些与丈夫鸿雁传书的日日夜夜; 找回一个家,有人能理解她,支持她的家; 找回国家的前途; 找到作为女子的尊严、人格,自身的价值。 (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 B、 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 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应是轻读、降调。 ) C、 凄凄惨惨戚戚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这一特殊句式运用叠词增强音乐美,曲尽思妇之情,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学习小结:(幻灯片 13) (1)整首词以“愁”字为核心,贯穿全文。或借景(意象)表现“愁”情,或直接表 达“愁”情。 (2)归纳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知人论世 5 、找诗眼,悟主旨 、赏析诗中意象 、赏析语言(叠词 动词) 三、比较阅读,深悟词人别样愁情。 问题二: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的感情基调,完成下表。 (幻灯片 14 - 15) 自学导航: 阅读导学案的“李清照大事记” ,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学程安排: 1、独立思考,动笔鉴赏。 2、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成书面报告。 3、展示交流。选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比较点 醉花阴 声声慢 相同点 两首词共有的情感:“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感情基调 不同点 百无聊赖的闲愁 重阳独酌的清愁 刻骨相思的离愁 孀居之悲 年迈之叹 飘零之苦 亡国之痛 教师点拨: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使学生明白词人“愁” 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小结: (1)李清照的“愁” , (幻灯片 16) 公愁山河破碎、爱恨难寄的绝愁 私愁欲语泪流、失去亲人的哀愁 身陷囹圄、人格蒙羞的悲愁 事业不继、相知有谁的凄愁 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的相思离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 (2)从醉花阴到声声慢 ,相隔将近半个世纪。同半世漂泊感生平样写愁,内涵却 不尽相同。真是“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 (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 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 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 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她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 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世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课堂检测 6 用刚才归纳的方法鉴赏以下这首诗词。 (幻灯片 17)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结束语(幻灯片 18) 最后,让我们诵读郭沫若为李清照题的一副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 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教学反思 在教育界加快普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好形势下,语文课教育也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借课件的屏幕展示,创设情境,使语文课变得好看、直观、生动,大大提高了 阅读效率。但是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利也有弊,在有的语文课堂上,整堂课只看到眼花缭乱 的图文,听到充满耳鼓的鼠标点击声,课堂上缺少了交流,缺少了思维的碰撞,有的只是 被动地接受倾听,教师成了“放映员” ,以现成的音像束缚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以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归根到底是语文实践,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文活动为主 体,切不可本末倒置。 基于上述现象,我在声声慢的课件设计上本着高效、有用、经济的原则,根据学情、 文本内容和导学案 ,从实际出发,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 效能,扬长避短,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但在实际操作中,多媒体的占用时间还是多了 点,影响了学生对文本解读、运思动笔和充分的展示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改进。 资料补充 1、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 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 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 年: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 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 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 月 18 日去世,终年 49 岁。李清照时年 46 岁。 1130 年:李清照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奔波。 1131 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 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 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 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 11511156 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 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 1151 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国 家灭亡,失去丈夫,颠沛流离)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通过 /view/3066.htm 进一步了解李清照生平。 7 2、对联赏析 山东济南市趵突泉公园里,建有李清照纪念堂,郭沫若题有一副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 声声慢名家点评: 易安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黑”字不许第二 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张端义贵耳集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 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 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 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 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 “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 。 - 现代作家梁衡 *通过 / 看名家怎么阐释 声声慢 。 4、美文欣赏(高考满分作文)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 从来没有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 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 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 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 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