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应注重诗歌形式美_第1页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应注重诗歌形式美_第2页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应注重诗歌形式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应注重诗歌形式美 从一道高考语文题谈起 内容摘要 2004 年的一道高考语文题很好地反映出了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着偏重于思想内容的 分析,而对诗歌形式美的 鉴赏有所忽略的 问题。 实际上,一首好的诗歌应是内容和形式俱佳的,在今后的诗 歌教学中应该内容和形式并重,不能偏 废。 关键词诗歌教学;对仗;形式美 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有这样一道题: 2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 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 分) 第一题 处处春光好, 一代园丁乐,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这两道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要求为: 第一题 例家家气象新 九州桃李荣 每联 2 分。形式相同,给 1 分;内容相对, 给 1 分(平仄不作要求)。两 联共 4 分。有错别字扣 1 分。 第二题 例: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4 分。形式相同,给 2 分;内容相对, 给 2 分(平仄不作要求)。有 错别 字扣 1 分。 很显然,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诗歌和对联的对仗能力,但从笔者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道题考 生的实际得分并不高,而且部分考生对此题束手无策,只好蒙混过关,答案令人啼笑皆非。如: 第一题 天气真晴朗;人间皆美景;江山分外娆;大地一片暖;牛羊满山跑 高考上线了;学生都成才;无数栋梁材;花儿成长快;下代更可爱 第二题 高考紧张考完师生脸色差;政府为民家家户户奔小康;西风送沙西北人民脸上脏 当然,考生中也不乏回答较佳者,如: 第一题 年年国力强;片片河山美;天天生活美;夜夜烟花媚;家家人丁兴;岁岁人间乐;时时心情好;年年生 意兴;户户生活美;家家笑意浓;代代江山美;年年开门红;样样事业新;家家喜事多;年年收成好 千秋桃李香;万年桃李芳;千秋科教兴;万世学子乐;百年国家兴;数园桃李芳;天下桃李芳;百年学子勤; 数辈人才兴 第二题 北雪吹寒长城内外新年喜;西雨回凉青山东西秋景妙;西部开发祖国上下欢声多;旭日东升全国上下 节日欢 考生此道题得分不高的情况,充分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古代诗歌和楹联对仗的知识生 疏。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对诸如对仗、平仄等构成诗歌形式美的因素重视不够。下面分别从 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对仗解读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在清代达到高峰,出现了“对 联热”。律诗和对联都要求对仗,其中律诗的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必须要对仗,首尾两联(即首联 和尾联)可不必对仗。对联是由格律诗演变而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对仗。 对仗一般要求做到“六相”,即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概括 起来,大致有三:一是对仗要严谨,上下联字数词性要工整对应。二是要声律和谐,平仄协调。三是上下 联意境要相关联。如上道题中: 上联:处 处(副词)/春 光(名词性词组)/好(形容词) 下联:家 家(副词)/气 象(名词性词组)/新(形容词) “处处”对“家家”,“春光”对“气象”,“好”对“新”,字数、词性、意境的对应都颇为工 整。考试中一般对声调的平仄对应不作过多要求。因此考生只要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当、意境相关,就 可以顺利地拿下这道题。 此外,根据对仗的宽严程度,对仗可分为工对、宽对、失对三种;根据上、下联的相互关系,又可 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根据对联的内容,又可分为言对与事对两种。在中学阶段,只要大致知道这 些分类即可,如若以后要进行相关研究,则可进一步深入了解。 二、古诗歌教学中应重视诗歌新式美的鉴赏及相关对策 上面所引的这道高考语文题,表面是考对仗能力,但它所依赖的深层语言背景却是对古代诗歌对仗 知识的了解和对古诗形式美的感悟和应用能力。此题得分偏低的实际也反映了中学诗歌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和疏漏:偏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和艺术特色的泛泛赏析,而对诗歌本身的具体形式特点(如对仗,押韵) 强调不足。换言之,就是重内容而轻形式。由此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多抽象而少具体, 这多少有悖于诗歌本身的接受特点。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墨 子公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见在接受方式上,诗在古代不是看的, 而是吟咏或歌唱的。只有通过这种对外在形式的强调,诗歌中内在的意蕴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古人常说: 诗贵在吟咏。即是这个意思。 古诗在形式方面最大的特点即是对仗和押韵,所以在古代,儿童学作诗主要是先从对对联即对仗开 始的。因此有一些专门指导学童们学习对仗的教材,如清车万育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 格律的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其文如: 云对雨,雪 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 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 间清暑殿, 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可见该书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让学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通过这种对仗 学习方式,使学童对律诗和对联的节奏和音乐等形式美有了更加直观感性的认识。 今天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由于新诗(即白话诗)的兴起和旧诗的衰弱,我们不可能再去 像古人一样专门去学习对仗,大量的写作古诗。但是,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注重古诗形式美, 重视形式美方面的鉴赏。在中学课本所选古诗中其实有很多对仗工整的好诗句,这些正是我们进行这方面 教学的很好的教材,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 维画 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 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 维山居秋暝 草枯鹰眼疾,雪尽 马蹄轻。 王维观猎 白也诗无敌,飘 然思不穷。 杜甫春日忆李白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 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江上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 鹦鹉 洲。 崔颢黄鹤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游子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