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工业发展前景的研究分析报告_第1页
关于化学工业发展前景的研究分析报告_第2页
关于化学工业发展前景的研究分析报告_第3页
关于化学工业发展前景的研究分析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化工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 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日常生活中从洗发水到电脑外壳,从医 药产品到装修涂料,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中国石油(8.70 ,- 0.03, -0.34%)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说,近 10 年来我国化工工艺、 技术创新突飞猛进,行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化工行业正朝着“环境友好”和“低 碳经济”的方向,努力实现由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的转变。 结构调整迈大步 10 年间,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加快,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 增长中的比重下降,产品结构正逐渐趋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化学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基 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在内的约 45 个重要子行业, 可生产 6 万多个(种)产品,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我国化学工业已成为基础完善、门类齐全、大 中小企业配套、技术管理水平先进、主要产品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的战略基 础产业,在国际化工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10 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2011 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 业达 2.41 万家,从业人数约 508 万人,实现总产值 6.62 万亿元,跃居世界 第一。“这 10 年间,化工行业产值、利润、投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都在 20%以上,是历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赵俊贵告诉记者。我国主要化学 品的消费量从 2005 年的 2.32 亿吨增长到 2011 年的 3.97 亿吨,年均增长 9.5%;主要化学品的产量从 2001 年的 1.53 亿吨增长到 2011 年的 4.18 亿 吨,年均增长 10.6%;有 20 多种大宗化工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氮 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等排名世界第 一。 10 年间,化工行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加快。首 先,化工行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明显优化,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 下降,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比重上升。2010 年,无机化工原料产值占化工 行业比重的 4.4%,比 2005 年下降两个百分点;化肥行业产值比重为 11%, 下降 3 个百分点。2010 年,专用化学品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达 25.5%,比 2005 年大 幅提高 7 个百分点。其次,化工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0 年, 我国离子膜烧碱比重达到 59.7%,比 2005 年提高 30.2 个百分点;轮胎子午 化率 46.8%,比 2005 年提高 2 个百分点;高浓度磷复肥比重达到 76.6%, 比 2005 年提高 16.2 个百分点;产品结构正逐渐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 方向发展。 在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化工行业的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2011 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行业投资增速同比分别达 34.0%和 24.1%,均快 于东部地区增速,中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总投资的比重达 51.8%。中西部地区 主要化工和石化产品比重稳步提高。2011 年,中西部地区硫酸产量占全国比 重达 76.6%,较 2005 年上升 8.7 个百分点;纯碱和烧碱产量比重分别达 49.8%和 47.2%,较 2005 年上升 11.9 和 9.8 个百分点;化肥产量占比达 78.5%,较 2005 年上升 8.2 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增后劲 化工行业加强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研发,提高了科技创新对产业 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预计到 2015 年行业科技投入将达到销售收入的 1% 以上 “化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告诉记者,技术创新作为实施结构调整 的主要手段,已经越来越被企业重视。过去的 10 年中,全行业共获得国家技 术发明奖 42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80 项;取得行业技术发明奖 116 项,科技 进步奖 1160 项,MDI 制造技术与装备、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 设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 10 年,是行业科技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特别是在新型煤化工技 术、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纳米技 术、新型环保与节能技术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淮安市唯圣工贸 化学工业的发展 淮安市唯圣工贸 化学工业的发展 赵俊贵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首套 HT-L 粉煤加压气化炉和多喷嘴对置式水 煤浆气化等技术开发成功,打破了国外煤制气技术的垄断;生物技术处理高浓 度有机废水、生物法脱除炼油化工生产废水氨氮等技术的突破,把我国污水治 理推向新的高度;一批循环经济技术、低碳经济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十一五” 节能减排任务的提前完成,作出重要贡献。此外,我国化工行业大型装备自主 化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国乙烯关键设备自主化水平大幅提高,百万吨级乙 烯装置自主化率达 85%以上,30 万吨合成氨、50 万吨尿素装置自主化率达 94%以上。 与此同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 合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0 年前,化工行业各技术机构没有一家承担 ISO 国际标准秘书处工作,也没有提交过国际标准提案。如今,化工行业相关标委 会已相继承担了 4 家 ISO 标委会国际标准秘书处的工作并得到 ISO 相关成员 国的认可。近年来,提交 ISO 标准提案 7 项(5 项已获批立项),参与制修订 ISO 标准 11 项,其中由全国塑料标委会负责起草的聚烯烃材料稀溶液黏数 测定国际标准已正式出版。 节能减排显成效 我国扎实推进化学工业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果显著,2010 年化学工 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 2005 年累计降低 35.8% “化工行业节能工作不仅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更提高 了全行业节能意识,遏制了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上升的势头,成为全行业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亮点。”赵俊贵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化工行业以 较低的能源消耗增长率支撑了行业较高的增速,能耗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 2000 年开始,化工行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 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快采用新技术,从 2001 年到 2010 年的 10 年间,全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了 8.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下降了 7.8%,氨氮排放量下降了 61.2%,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行业特征污 染物排放量均大幅度下降,为“十二五” 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行业减排工作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同时,全行业废水、废气达 标排放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 率、工业用水重复用水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率、烟尘 排放达标率、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