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布局系列之作文审题莫畏浮云遮 望眼 年年谈审题,年年有离题,这说明我们许多学生的审题能力并没有真正形成。道理我 们都懂,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审题不正确,整个作文就失败了。 “一夫当关,万夫 莫开” 。在作文考试中,第一关就是作文的审题。审题不准或不全以至完全失误,势必悖旨 走笔,劳而少功甚至劳而无功。应刻意在此重要环节上下功夫。对所给题目或所供材料的 深入理解,对具体要求细心推敲。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绳体现主旨的关键 事件、对象、语句。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命题的意图吃准,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材料,在写 作的时候才不会顾此失彼。 一、作文审题类型 1、命题作文完全式、填充式(半命题)、 倾向式(材料+题目) 2、材料作文(文字材料、图画材料) 3、话题作文(联想想象型、比喻象征型、定向暗示型、关系型) 二、审题应怎样切合题意呢 “切合题意”是作文命题都每一忠告.忠告考生务必准确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行 文的方向.面对话题作文,考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首要问题.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 那无论行进中如何经营都无济于事。 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切题具体要求: A、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 话题或材料有实际的本质 的联系和契合,而不貌合神离. B、明扣 :作文内容与作文 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明显的相似语句. C、全扣 :作文的 标题、开头、主体段落、过渡、结尾等处处都应体现作文题的命题寓意. 三、审题三忌: 一忌无视材料或话题,另起炉灶;二忌游离 话题,喧 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命题作文审题 一、关于“命题作文”审题的两原 则 (1)标题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这里说的“文字上” 的限制性原则实际也是“意义上” 的限制性 原则。因为文字总是要表达意 义的。例如以前北京的高考 题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我”限制 了人物, “一年”限制了时间。其 实除了“ 在”和“的”外,这道题每个实词都有限制作用。又如 08 年的重庆试题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安徽试题是“带着微笑出发”为题,广东试题以“不要轻 易说不”为题,湖北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均有很大程度上的限制性。 (2)标题意义上的内在性原则。一个作文题目拟出来,命题者常常不是要我们写表面的东西, 而是要求挖掘题目内在的含义。标题,通常由 词和短语组成,不可能很长,词有本义,引申义, 比喻义,看到标题后,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标题的含义一般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 含的。例如以前全国试题中有一 题“ 习惯”。 “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容易 改变的行为、倾向” ;或者是“因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的过程”。有一个考生开篇 这样写道:“雄鹰高飞,骏马奔驰;姑娘爱漂亮,小伙 爱潇洒,各人有各人的习惯。 ”这个开头的 前四句都不属于“习惯” 的范畴。前两句是写动物的本性或本领,后两句是写青年的爱好和特 点。如今08年浙江题“ 触摸城市”或“感受农村”,四川的“坚强”,山东的“春来草自青”,湖南是 以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诗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命题作文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辨识标 志法。题目中有“ 记 ”、“忆” 、“传” 、“录”、 “故事”等字眼,一般要求写记叙文。题目中 2 有“谈”、 “说”、 “评” 、“议” 、“感” 、“驳”、 “我见”等字眼,一般要求写议论文。题目中有“说明”、 “介绍”、 “提要”、 “构造”、 “形成” 等字眼,则一般要求写说明文。 还有一些记叙文(特别是抒情散文)的题 目,往往使用比喻(如“ 我心中的太阳”)、象征(如 “路”)、 拟 人(如“青春的脚步”)等修辞方法 就不要把它们写成了说明文或议论文。 分析 结构法。一般来说,题 目的内容和它的结构形式是有 对应关系的,通常是题目越 短,限制性越少,自由度越大,写作范围越广。而 题目越长 ,限制性就越大,它的写作范围就 越窄,需要兼顾的问题也越多,写作的难度相对就大一些。如“选择”和“ 心灵的选择”比较起 来,后者除了要写出“ 选择”外, 还要注意写出这种选择是“ 发自心灵深处”的。题目并列几个 概念,如“ 刺 与花”, “树木森林气候”,就要写出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紧扣 题眼法。题目中最能体题旨的词语就是“题眼” 。题目若是一个词,如 “尝试” ,这 个词本身当然就是题眼。题目若是一个短 语,它的 题眼往往就是在限制、修饰语上,如“心灵 的选择”中的“心灵的” 就是题 眼。 题目若是一句话,句中的谓语部分即是文眼,如“答案是丰 富多彩的”中的 “是丰富多彩的 ”即是题眼。 一、议论文审题 现在,先来看命题议论文的题 型, 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十一类: 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 庸人 的哲学勤能补拙。 2005 年(山东卷)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木匠责备小徒弟,小 徒弟心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而尺子等工具都是进贡的木材,这样木柱就短了 一块,木匠和徒弟都面临杀头 的局面。石匠想了 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 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 风格。 以“双赢的智慧” 为题,写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概念型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如 说习惯谈“穿着打扮“ 时髦“小议。 2006 年湖南:以“谈意气“ 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等。 关系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要 论证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个人和 集体人格与国格天才勤 奋 条件。 2005 年(全国卷 2)以位置与价值为题写一篇作文, 2006 年江苏人与路。 对比型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 论证两者的 对比或转化关系。如 自 卑与自负、 失败和成功、 电脑和人脑、2006 年浙江: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等。 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 喻 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如 清流与活源、 科学家和春蚕 、赏花育花 护花等。 象征型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 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 绿叶 “赞 、路 标、 小草的 风格等。 评议型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如鲁迅的精神、 论雷峰塔的倒 掉、 评“仓廪实 而知礼节“ 、2006 年北京:北京的符号等。 引申型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 题发挥 ,展开 议论。如从“ 萧何 追韩信“谈起, 从柔石的“ 损己利人“说开去、 熊猫废物箱的 联想、 2005 年(北京卷)以“说 安”为题材, “安” 字含有“ 安定 ”、“安全”、 “安宁”、 “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 写议论文。以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 800。2006 年辽宁:肩膀等。 考证型用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考证的形式命题,要求 查核并 发表议论。如 “一言堂“小 考、 赌博的由来。 “下笔如有神 “新解等。 感想型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要求 发表自己的感想并 进行议论。如 读拿来主 义有感、 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 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 批驳型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用反 诘或质疑的句式命 题,意在批 驳。如“ 知识越多 越反动“吗?、 斥“ 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忠于原著“ 质疑等。 尽管每种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有各自的 审题特点,但是作为命题作文,不管何种类型, 都有着共同的审题要求,这就是:要从 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确立论题,展开议论。要分清概 念型命题和关系型命题的异同, 虽然都由概念命题,但前者是阐述一个概念,后者要论证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要理解对比型、比 喻类 比型、象征型命 题的特点和要 求,特别是比喻类比型命题,要做到比喻贴切,紧扣“类比点 “,充分而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和 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共同属性;还要明白,抓住命 题中提供的自然 现象和自己熟悉的生活 现象两者之间的类比点,从中 类推出所蕴含的共同道理时 ,选择的生活现象越典型,蕴含的 道理就越带普遍性、议论就越具有深刻的 现实意义;要辨明 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 命题的细微差别,评议要求评 事议理,引申要求借 题发挥,考证要求查核证实,感想要求夹 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细微的差别,议论时就能精确地体 现命题意图;对批驳型命题,要 审视并明确对方的立论错在何处,讲究“针对性的批驳“,不可自说自话,言不及题;即使遇到 论点型的命题,似乎一看便知,也要逐字理解论点的含义,不可望文生意。 二、记叙文审题 A、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原则 (一)、符合题意 1、命题记叙文 以词、短语、句子直接命题的记叙类文题,往往具有寓意性,开放性,容量极为丰富,驰 骋想象的空间也极为广阔。审题 重在“咬文嚼字“,要咬准字眼想开去,通过具体的事件、生活 表象的概括,使得主题渐趋明朗,最终再把一度放开的思路收回来。词句不完全型记叙类文 题对所要写的内容带有定向的性质,只允 许在某一方面进 行选择。 选择时要斟酌酝酿,反复 筛选, 权衡而定,选择既定之后就要搜罗素材,设计内容,展开结构。 2、材料记叙文 材料记叙文是典型的“戴着镣铐跳舞”。尽管如此, “镣铐”要戴, “舞”也要跳好。考生主要掌 握想象描述类、续写类记叙文。想象描述类文题的写作要注意:一、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诸 如行动、心理、对话描写等;二、要精心揣摩要求,依照要求应节而舞,舞出水平,舞出 风格。 续写类文题的写作关键在于揣摩透彻文题所提供的情境,然后展开想象 创造与文题情境协 调一致的情境,通过情境表现 主题。 3、话题记叙文 近三年高考考察了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只要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写 记叙文热仍不失为 “避重就轻”的明智选择。因为文章的主题业已明确,考生所考虑的只是如何用生动曲折的事 件、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生动 具体的描述把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哲理性的 思索表现出来,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 题,因而 审题难度大大降低。 (二)、符合文体要求 1、写景记叙文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突出景物的个性。写景要从表达中心的需要出发,同人物的思想感 情相一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还要选好写景角度,最好能够由所见之景引发开去去描 绘出更广阔的图景。 2、叙事记叙文 应选择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事件,以事件的产生、发展、高潮、结局为贯穿全文的要素; 要把文中的人物置于从属地位,要巧妙安排线索,合理安排结构。 3、写人的记叙文 写人一要抓住人物的神采气质,二要 让你的理性的认识涂抹上至情至性的情感色彩,三 要找到表现这种神采与色彩的感性材料情节性的、道具性的、戏剧性的、情绪化了的种 种载体。 附: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手段,通 过写人、写事、写景来反映生活。记叙文写作训练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理 论学习和写作实践相结合 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学习记叙文 写作的六个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训练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把六要 素交待清楚。指导学生学习记 叙文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训练 学生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中心, 开掘主题并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材料,合理安排情节。指 导学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 4 顺序要求,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叙事的三种方法: 顺叙、倒叙、插叙。指导学生学习记叙文写作 的详略要求,训练学生在写作中能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确定详略,分清主次。指导学生学习 记叙文写作的人称知识,训练 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进行写作。指 导学生学 习记叙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要准确、生动、真 实的要求,训练学生学会多种表达方式的 运用。 B、审题 具体方法 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构思方法。 一、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 这 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 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 边防战士的 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二、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 体或象征体,就 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 暖流,本体可 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 红叶,不是写经霜的枫叶, 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粮神。也 就是说, 红叶就是写树老叶红 ,人老心 红。 另外既可作本体来理解,也可作喻体来理解的题目,如 一次不 寻常的考试,则可以写 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也可以写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一次考验。 珍 贵的礼物。可以写人情往来方面的 赠送的珍贵物品,也可以写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或 成果,还可以指父母、师长或上级领导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 。 三、添加因素法:如心事,可以在原题前面加上“我的”、 “老师的”、 “奶奶的”、 “班主任的” 等。 四、改造文字法:如(啊,新世纪, 这个题目抒情色彩很浓, 审题的关键在于对“啊”字 的感情色彩的理解, “啊”字很显然含有惊喜、 赞美之意,于是可将题目改造为我赞美新世纪、 新世纪畅想曲 五、扩大范围法:题目含意内容很窄,无法取材,可以扩大范围来写。如在今天的课堂 上,可以将发生在“ 今天的课 堂上的所见所闻“ 作为文章的线索,穿插回忆昔日课堂内外的 事;也可以把“今天 “作为广义 的今天来理解,写最近一个 时 期的课堂上的事。 六、 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 、机会、 勇气、 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 发生在一瞬间 的事情经过,结尾道目从中悟出的哲理。 七、变明关系法 三、命题作文审题单项训练: 题目:破例。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 700 字。 参考答案: 一、记叙文。 “破例”“,义为 打破常规。有的常规不能打破,如法律、纪律、乡规民约等。有的常 规则可 打破。根据题意,写“可打破的常规”。 “可打破常规的事”或“应打破常规的事”,如果出现了,即 为改本创新,即为新人新事。如某老实巴交农民,居然经商;某墨守成规的老先生跳起了迪斯 科;某学生迟到,班主任还表扬 了他;某厂长改革人事制度,辞退了他的舅子等等。 二、议论文。 可以正反两方面分析。有的“例” 不可破。如 领导干部要廉洁,老 师要为人师表。执法 者要带头维护法律尊严等。有的 “例”则应破,如 请客送礼等不好习俗, 陈旧的规定方法,束缚 生产力的操作规程等。 可以把 “改革就要大胆破例”(当然是存不合理的例破束缚生产力的例) 作为中心论点展开 论述。例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实行“ 科教兴国”的伟大战 略,小学生文化考试废除百分制,小学进初中废除升学考试 等。 材料作文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 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 审题。 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 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 、跑 题现象。 “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材料作文(一)、审题时要注意点。 整体性原 则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 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 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 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 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如 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 “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 ”雕塑家回答说:“ 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 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 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 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我们该怎样“审” 这则材料呢? 有的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 “我通过 多读书塑造自我”、 “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 “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等等。 有的同学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点错误。 ”这样行不 行呢?不行!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来立意,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 未免偏颇。既然是审题,就应该审得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分割蚕食,片 面立意。如我们把上面这则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除了“塑造自我”这个短语 以外, “去掉多余的 边边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 “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塑造完美的 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 围绕这一点立意选材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多角度原 则 。很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 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 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 25 个,然后找出一个 对 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如 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 选角度作文: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 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 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 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 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 导师说:“ 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 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 ”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 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 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 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 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 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 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 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 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 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 意,指出“苦笑 ”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 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 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 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 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 “反弹琵琶”,只会 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明限制原 则 。材料作文的限制性非常强,要明确写作要求。有时提供的是进行再创造 的材料,如缩写和改写;有时提供的是写 读后感的材料;有 时提供的是可作比较或类比的材 料等等。一定要按要求作文不能南辕北辙。此外,拟题与否,字数多少,写何种体裁等限制条 件,都要一一看清。又如这样 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 观地问院长:“ 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 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 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 钱,绝对不能卖。 ”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 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 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 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 场去卖这块石头, 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 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 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 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以 “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 “珍 6 惜幸福生活”、 “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 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 这 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材 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二)、材料作文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文字材料。 (事实性材料、理 论性材料、比喻性材料) 、对于事实性材料, 则要事实性材料的主旨; 、对于理 论性材料,就要抓住关键的词句。 、对 于比喻性材料,就要深入领会其寓意。 2漫画作文。提供漫画的作文,一般按以下四步审题:先看清画面内容;再看画中 语言,包括画面语言和画题;找画面与画题相统一的内涵,因为画题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看与 现实生活中哪些方面有联系,找准写作角度。P433核按钮P127黄冈资料 二、材料作文审题方法例谈 如何快速审准题意,是材料作文成功的关 键。下面就具体 谈谈 如何指导学生快速审题的。 1.抓关键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 ,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 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材料一: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 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 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 经天义,人 们尊奉了 2400 多年。18 世纪,瑞士巴赛尔城 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 ”,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 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 2400 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 清。 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 这些词 句往往能事半功倍。学生很容易找 出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 “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 “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 2400 多年的谬误”再加材料的标题鞋匠的好奇,而抓住 了关键词语的同学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 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材料二:洛伦兹的悲哀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 对论的核心之一洛 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 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 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 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 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 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 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学生一般能很快找出关键词句“不容置疑”、 “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似乎矛盾 的关键词语包含材料的主旨:适当的怀疑是智者的火炬。 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 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材料三: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 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 ;第四天,第五天 什么也没 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追 溯 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井 里 捞 鱼 原 因 结 果 鲤鱼 鲫鱼 米虾 空白 通过“这是为什么” 的分析,学生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 的收获。 材料四:古希腊神话中安泰是众所周知的英雄,地神盖姬是他的母 亲,安泰和 敌人格斗时,只 有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从大地汲取力量,因而能击败任何强大敌手,不幸的是,安泰的 奥秘被一个名叫赤赤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 弄到空中 失去了大地 安泰被扼死 母亲的力量源泉 - - (原因) (结果) 通过分析原因学生很快明白了材料的主旨:英雄离不开祖国,儿女离不开母亲。 3、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 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 材料五: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概;人 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犁 耕不止的精神。然而有的人总 感到不如意, 总想让“千里马 ”与“老黄牛”搞优势互补,从而派 生出“千里马”式的“ 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 千里马”。 这则材料谈的是人们对“千里马”与“ 老黄牛”的态度,如果将材料中的动物联系到人类社 会,学生自然容易找出材料的主旨:对人不能求全责备。 材料六: (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 (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 多少健康。 由蚂蟥、香烟联想到人类社会,学生容易想起“口蜜腹剑”这个成语, 这一组合材料的主旨也 就容易把握了 4、领会寓意。 材料七: 题目: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 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 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 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 3000 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 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 3000 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 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则寓言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讲一只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结果两次“宏伟”的 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最终流产;第二层讲这只蜗牛从此一蹶不振,最终死于草丛之中。 综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蜗牛悲 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立志不切 实际;二是不肯脚踏实地,不 肯从干好平凡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材料八: 仔细审察、分析、研究材料,选择角度,确定你的 观点。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 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 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 马没主意了,回去 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 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 刚好过膝盖。 A.独立思考类:1.正面概括:2. 反面概括: B.亲自实践类: C.小马的妈妈类: 答案:A、.独立思考类: 正面:1.独立思考是可贵的精神素质 2.正确的行为导向来源于独立思考 3.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走出盲从的迷谷 4.多分析,多比较,方能鉴别是非 反面:1.人云亦云,自陷困境。 2.缺乏独立精神的人只能扮演依附攀附的角色 3. 大脑长在别人头上的人是可悲的 4.盲从没有出路 B、亲自实践类 1.真知从实践出,真理从 实践来 2.个人的经验是有局限的 3.试一试是成功的开始,敢 试才会有成功 8 4.先试者可以为后来者探明道路 5.不能一朝被水淹,处处见水怕 C、小 马的妈妈 1.启发比训诫好 2.真正的爱护是热情指点,多加鼓励 5、多则材料的审题 材料作文,有时是一题多材。材料多,寓意广,提 炼中心时必须顾及各则材料中的“共性”, 否则便会顾此失彼,不能周全而偏离 题旨。 “共性”如何找?可先分析各则材料中蕴含的道理, 然后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由表及里,深入底 蕴,提 炼出各则材料共同的中心。 如下面三则材料: 1.夜莺正唱得欢的时候,一只 鹫猛扑下来, 说道:“鸣叫得这样 悦耳动听的鸟儿,吃起来 味道一定好极了。 ” 2.听说某地有一个大和尚,曾同友人一起登楼观江景。友人问:“ 江上的船究竟有多少?” 和尚闭目答道:“ 只有两条,一条装着名,一条装着利。 ” 3.有些青年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就心灰意冷,消极埋怨;碰上不 顺心的事,便 对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 动辄说道:“ 我算看透了。 ” 初看三个材料各自独立,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难以用一个中心 统摄三个材料;但细细想 来,异中也有相同的地方:鹫的猜想凭主 观臆断,和尚 为名利障目、武断下结论,有些青年更 是思想片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三个材料的“ 共性 ”是思想方法片面。多从哲学的角度 思考,往往容易找到“ 共性”,因 为哲学是最概括的。 有些材料表面上是对立的,但都 统一在一个共同的话题之中,找到统一点,也就找到了 聚合点,议论的中心就可确立了。如: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材料“1”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材料“2”说明人可以不被环境影响。两 则材料虽然对立,但都统一在 “人与环境”这个话题之上, “人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两则材料的 中心。 对于多则材料,关键是要找出它 们的最佳结合点,即 “共性 ”的东西, 综合考虑,这样才符合命 题者的意图。但最佳结合点未必就是立意,议论的角度可结 合论题的现实意义去考虑,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针对性强,有时 代气息,也会有一定的深度。 三、训练题 题目 1: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 说树龄有 400 多年。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 风霜雨雪的摧残,曾 14 次被闪电击 中,然而却 顽强地成了一棵巨 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小虫, 用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结束了大树的生命。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2)字数不少于 700 字。 题目:夏夜的星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 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请以“ 遥望星空”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1)注意景、情、理的结合;(2)700 字左右;(3)不要用诗歌形式。 题目 3: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在 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 总怕工匠偷工减料,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 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 长 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 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 常的事。左宗棠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 题目 1:首先要把这则寓言的信息进行整合。巨 树不惧雷电 ,却 毁于小虫,可见微小而不 停止的功击力量惊人,因为“ 小 ”,人 们通常重视程度不够,而一旦意识到问题出现,回天业已 无力。社会和人生中,不是有许多这样的道理吗?如此,核心观点也就提炼出来了。 题目:作文中要紧紧抓住“触景生情”四个字。 “景”是指宇宙无 穷,五彩斑 斓的夜空,可用 描写的方式想像,而“ 情”是文章的主调,假若一味写景 是不行的。 “情”是什么?就是材料给你 的四个字“人生有限” ,要紧紧抓住这四个字进一步想像,由天上想到人间,再想像到具体的 人,他们是在“ 人生有限”的时间内,超越自我,战胜自我,不让时间浪费,不让人生虚度, 执 著追求的。此文可以写成散文,可以选取典型人物来说明“人生苦短”, “不让年华付水流”的思 想观点。 题目 3:1.应该给子孙留下些什么 2.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3.教育儿孙自立自强 4.“造屋”不如“ 树人” 话题作文审题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一样讲究“题意”, “题意”是隐含在话题与话题材料中的一种“限”制, 旨在求得应试的公正、公平,所以审请话题作文“ 题意”尤为 重要。 话题作文经历了七年的发展完善, 试题结构己逐步定型为 四大板块材料语、提示 语、 话题语以及要求语。审准题意就是 对以上四个部分仔细审读 揣摩,全面准确地理解文 题所蕴 含的含义。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指导和写作话题 作文的关键, “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一般来 说, “材料语” 起个由 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 现象,或虚拟一个 情景,或进述一个故事,或描绘一幅画面等。意在吸引考生注意,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 提供的境界。 “提示 语”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补充介绍,帮助考生理解材料,扩充思维,引发 联想想像。 “话题语 ”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 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 “写作范 围”。因此对话题对 材料关系的分析把握,是写好 话题作文的重要一 环。 “要求语” 基本是关于“ 三自”的说明,以及作文字数等的要求。 怎样才能正确、准确地分析题 意呢?首先我们应弄清话题类 型,然后有 针对性地寻找审 题对策。 一、单一话题与多头话题(关系型)。 A、单一话题 所谓单一话题就是话题语中只有一个概念。 审题对策: 判明范围 话题作文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条件、意义、有明确的,也有暗含的,弄清它所给的论题 及限制条件是非常必要的,2001 年高考作文要求“ 以 诚信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所写内容必 须在 诚 信 范围 内,但不少考生将上述要求抛置 脑后。 如我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大谈自已怎样经受失败而不气馁的故事。这样就超出了话 题范围,认为沾上文题或有这类 字限即可, 错误理解了“话题 本意”。 我们首先把目光锁评议定在单一话题“诚信”上,因为它规定了作文的内容范围。那么什 么是“诚信”呢?应为“ 诚实、守信”,只能视为把握了部分内涵,但如果将“诚”理解为“诚恳、 忠诚”,把“信”理解 为“ 自信、相信、信任”等都属于理解有误 ,或者有的由 “诚信” 游离开去,大 谈良知,大谈“ 做人道理”,则 完全偏离了写作话题范围。 其次,再看寓言材料,作者的感情色彩的思想倾向明显, 让考生认识到“诚信”在某些人心中 处于“首舍”的地位,从而引出主旨“诚信”不可抛。从这个角度说,这道题回旋的余地比较小, 只能在肯定诚信,维护诚信上做文章而不能超出 这条道德底 线。如立意 “成信不如奸伪吃香” 那么审题立意就跑题了。 B、多头话题 。 所谓多头话题就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题,它包括相对、相容、相加、 相并等几种关系的话题。 1、相对话题:即指关系型话题 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 有所取舍选择。如“ 偏见与关爱 ”,我 们就可以这样立意:要消除偏见,勇于关 爱。若作其他理 解则是不科学的。 2、相加话题:即指构成话题的 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条件关系,也有可能几个要素间互 为条件。 “人文素养与 发展”这个命题就是条件关系,可以 这样 立意:只有人文素养提高了才能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国家 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10 庄子带领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见伐木工,正在伐树。弟子问为什么那颗长得很歪的树 不伐?答;伐了无用。至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欲杀鹅相待,家仆问杀哪只,主人 说;杀那只 不会叫的。 树有用而被伐,无用而被保全性命,鹅因不成器而被杀之,成器而得以延留。倘若伐木 工要专寻特型树呢?那么直树反而不中意。 鹅主人若是喜静而怕噪呢?当下砧板伺候的,只 怕是会报警的鹅了。其实这样 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总 之,条件不同, 环境不同, 结局也 就不同。 请以“环境、条件与 结局”为话题,以自己的 经历、体 验、见闻、认识为内容范围,写一篇 不少于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3、相容话题: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 对立矛盾的,但 实质上它 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和谐统一。如“ 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就可以 这样立意:没有 “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 律”也就没有“自由” ;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 纪律约束。 又如:梵文百喻经里有个故事, 说一个愚人要住三层楼,又不让匠人造底下两层。钱钟 书先生曾引用这个故事,说明学 术 研究不能一味追求那种 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但在文学世 界里,空中楼阁又确乎是不可缺少的。我 们高一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就叫做我的空中 楼阁。 请以上面的话题为范围,自所 题目,写一篇字以上的文章。不要写 剧本和诗歌。 4、相并话题是话题有许多个,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只须就其中一个或两个作为话题即 可 福建 2004 年高考语文作文题: 选择下面所列的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 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 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 亚哥 注意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不得抄袭。 审题对策 辨明关系 例 1、2003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 丢失了很多 东西。富人 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 们在认识事物和 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 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 的认知”这个话题 写一篇文章。 如 2003 年高考作文话题,就可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理解: 从正面看,感情的 亲疏有助于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谈 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 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 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 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 乌及屋等。全面地看,感情有 亲 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 亲疏而左右。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 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 维, 审慎解读。而要准确把握话题内部辩证关系,就需考生在 平常多体悟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如能 联系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看 问题)、能一分 为二 地看问题(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能用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而不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等。 并最终能理论联系实际,准确 审题,深刻立意。 例 2: 雪山是江河的源泉,生活是 艺术的源泉,生命是力量的源泉, 怀疑是创造的源 泉你找到了生活中的源泉吗? 请以“源泉”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文题自拟。 读完这则话题作文材料语、话题语 、不 难发现这篇作文话题 “源泉”还蕴含着一个道理就 是:源与流的关系,雪山是源,那么江河是流;生活是源,艺术是流;生命是源,力量是流;怀 疑是源,创造是流。所以我们审题时阐明源与流的关系:“清流 ”必须要有活源,有活源才能生 “清流”。 “文学作品 ”与生活的关系正如“ 流”与“源”的关系,有生活才能创造好的作品,好的文 艺作品离不开作家的生活,辨明了关系,引申拓展,说理就更透彻。 二、显意话题与隐意话题(比 喻象征型) A、显意话题 所谓“显意话题”就是作文试题所提供的话题完全可以作为行文写作的 主旨,考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作,实际上是在证明,演译这个“话题”,所以此类作文题往往 把某个观点,某种认识,某一结论作为话题,比如 2000 年高考话题“答案是丰富多采的”, 2002 年“心灵的 选择” ,就是此类话题。 审题对策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 题眼就是题目的核心,抓住了题眼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 确定题目的起眼,一般从题目 语法结构去把握,在偏正短 语 的话题中,题眼多在偏的成分, 如“心灵的选择 ” 在“ 心灵”,如果话题是动宾或主谓短语,其题眼一般是动词,如“家乡巨变” 、“咏菊”题眼分别为“变” 、“咏”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题眼为“丰富多彩的”。 再以“心灵的选择” 为例,这个偏正短语显示的信息非常明显:写作范围是“选择”,但写 作的重点应该“ 心灵的” 上。具体而言,凡是触动心灵需要作出 选择的。必然是面对着矛盾冲 突的,没有矛盾冲突,也就不需要选择。因此, “心灵的”矛盾的冲突 应该在文中占有相当的分 量。 、隐意 话题 所谓“隐意话题”,就是:作文 试题把某个对 象某种现象,某一件事情作 为话题,并不曾点明其中蕴含的意 义。 这种题型的写作比“显意题型”相对更为自由,因为考生可以根据话题自定主题,写出来 的文章只要不脱离话题就大功告成。如 1988 全国卷习惯 、2003 年上海卷杂、2004 年上 海卷忙、2005 年北京卷安 、江西卷 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软件项目介绍服务协议范本版
- 食堂采购定合同模板
- 楼房买卖合同模板
- 水泥砂浆粉刷工程合同模板
- 2024商业秘密保护协议范例版
- 2024年工业车间承包经营标准合同
- 销售高粱种子合同模板
- 购销订单合同模板
- 还款计划合同模板
- 私贷购销合同模板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市场调查》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中医康复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 三年级口算3课件
- DZT023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 MOOC 中国文化概论-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风能发电的电网接入技术
- 初中语文作文专项突破课讲义
- 医疗风险防范培训
- 初中语文大单元汇报课件1
- 患者走失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