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文学 作业一 班级 09 小教文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战国策 2、删诗说 3、神话 4、 春秋三传 二、判断正误,误者改正(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诗经在古时候又有叫诗三百 。 ( ) 2、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书。 ( ) 3、 诗经当中的“兴”就是比喻,所以后世又把它叫做“比兴” 。 ( ) 4、我国上古神话中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创始神话。 ( ) 5、 尚书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最早源头。 ( )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2、 春秋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中国神话主要有哪些民族特色? 五、标点古文并回答问题(标点 5 分,回答 5 分,共 10 分) 夸 父 与 日 逐 走 入 日 渴 欲 得 饮 饮 于 河 渭 河 渭 不 足 北 饮 大 泽 未 至 道 渴 而 死 弃 其 杖 化 为 邓 林 1、标点上面文章 2、该文出自何书?在内容上属于什么文学题材? 先秦文学作业一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战国策杂记西周、东周以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魏、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期,止于秦灭六国,约二百四十年。记载的是 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言论 和行为。 2、这种说法最早出于西汉的司马迁,他认为是孔子删定了诗经 , 史记孔子世家: “古者, 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与礼义,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 歌之。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 3、神话是上古初民以幻想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 学。神话的艺术特征是幻想与想象,创作基础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神话 以其神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了后代作家的想象力,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 术形象。 4、即左传 、 公羊传 、 榖梁传 。 左传 ,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 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富有文学性。 公羊传 、 榖梁传均作于 汉代,前者为齐人公羊高所作,后者为鲁人榖梁赤所作,主要阐述春秋的微言大义, 叙事很少,文学、历史价值不高。 二、判断正误,误者改正(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对 2、对 3、错。 “兴”有时候可以转化为比喻,有时候则不能,后世所说的“比兴” 就是“兴”而不是“比” 。 4、错。我国神话中的创始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 。 5、错。 我国叙事散文的最早源头是甲骨卜辞。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的。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 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大雅、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 春秋据说是孔子所著,孔子以严谨的笔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他尊王攘夷, 正名定分,维护统一等思想,言语准确而简明,但不明确表达爱憎,而是把情感暗含的记 叙之中,这种手法又叫“春秋笔法” 。 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 诗经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反映现实的广阔性。 诗经中的诗来自广大的地区和阶层,作者有奴隶、自由民、士兵、 流亡者、乞丐、思妇、弃妇,也有从统治者内部分化出来的受打击、排斥的贵族。他们从 不同的地位、遭遇和生活感受,从各个不同社会侧面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示 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的生活,时间跨度之长,背景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是 后来许多诗集都难以比拟的。 反映现实的深刻性。作者大多能站在被剥削者的立场上,揭露了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本质 和压迫人民的罪行,也反映了奴隶们的悲惨命运以及奴隶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反抗过程。 诗经通过这些描写,真实地勾勒出了周代怎样由全盛走向崩溃没落的历史。 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朴素自然的风格。诗人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概括而具体的描绘事物特征, 如实反映现实生活。 赋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诗经中的大量诗篇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来叙事、写景、抒 情,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形式特征 基本上是四言体诗歌。一句两拍,句式整齐,显示了一种韵律美。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 诗经也往往突破这种定格,运用富于变化的句式。因此,除四言外, 诗经也产生了 一字到九字的多种句型。 多重章叠句,反复回旋,使内容层层深化,感情步步加深。 用韵自然而富有变化。 语汇丰富,用词鲜明生动而富有形象性。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的源头。它与楚辞并称为“诗骚” ,代表了 北方文学的最高成就。 “风雅”成为后代进步文人创作的典范, “比兴”成为古代诗歌的基 本手法,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传统。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诗经特别是“国风”所表现出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 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是把文学看作是 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唐初陈子昂在诗歌革新运动中即以“风雅不作” 、 “兴寄都绝” 批判齐梁诗的“采丽竞繁” 。诗圣杜甫又以“别裁伪体亲风雅”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白居 易在新乐府运动中,也以“风雅” 、 “比兴”为标准,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提出 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对诗经现实主义精 神的进一步发扬。 2、中国神话表现出了强烈个性与特异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二点: 中国神话以“人”为本体,不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神话那样“神性” 不足,而充满了强烈的人间性与现实性。神与英雄都爱民,女娲、伏羲、大禹、后羿都不 惜牺牲自我而造福人类。而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与英雄却往往戏谑人类、捉弄人类,追求 个人的物质肉体和精神享受,表现出一种利己性(普罗米修斯一类的人物极少) 。 中国神话具有一种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一种悲壮博大的气势。例如在世界各国流传的 洪水神话中,强调的是上帝的神威和幸存者的侥幸。挪亚方舟、杜卡里翁方舟中的主角无 一例外地在神的暗示下建造方舟而逃脱滔天洪水。而中国神话系统中的鲧禹故事,虽然同 样有天帝用洪水惩罚下民的情节,但鲧禹父子俩并不屈从于命运,也不企图躲入什么“方 舟” ,而是领导民众以巨大的精神奋起与洪水斗争,显示出“人自助者天必助之”这一中国 文化基本思想的萌芽。 中国神话在恍恍惚惚中见沉着,在怪诞中见博大;它没有喜剧性,但却成就了它深刻的悲 剧性;它不活泼却愈见凝重,不诙谐却更觉宏大,从而奠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计师考试模拟测试技巧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健身房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法解析》教案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课件
- 2025年度租赁合同模板
- 政治经济学试题
- 2025年少数民族劳动合同新规定
- 山东管理学院《学科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 医院药品采购制度及流程
- 机械加工PFMEA案例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GB/T 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 《梅岭三章》教学实录
- 英国FBA超重标签
- DB50∕T 906-2019 殡葬服务标志和设置规范
- 安全生产管理和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讲义PPT通用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含答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单元练习试题(共六套).doc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