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1页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2页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3页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4页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专题复习导航】 考情分析: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比重不如政治、经济史主题,2009 年山 东、海南、广东、宁夏等地高考对思想文化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集中考 查了儒家主流思想和书法、文学等主干知识。但“一定的文化是政治、经济的 反映”,在当今政治、经济两大板块频繁考查之际,文化史的内容也应引起重 视。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可能会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考查基本思想主张、抓住 思想主张的特征加以对比分析、古今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比较,及书法、绘画、 文学等主干知识,选择题仍为主要方式。 考纲诠释:(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3)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 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 就。 【专题复习建议】 1.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学习,不仅应当注意思想家的论著,也应当注意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思想的其 他资料。对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有重要地位的名家名著,应当有基本的了解。同学们可以读一些古代思想 家的经典名篇,在阅读时应当注重真正理解原文。现在刊行的一些白话译本只能作为参考。 2.认识中国古代思想的特征,应当看到各家思想在不同的时代,都曾经发生过相应的历史变化。要考 察思想史的脉络,必须注意各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 3.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总结,比如简要说明孔子思想的要点,简要说明老子思想的要点等。 4.在有关古代文学艺术内容的学习方法方面,重视浏览课外读物,增加感性认识,将课外阅读收获与 课堂讲授的内容相结合,进行较深层次的思索。 5.将对艺术的品味和欣赏与对艺术史的总结和分析结合起来,感受古代艺术的文化内涵,也是值得肯 定的学习方法。 【新知自主探究】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墨、道、法等思想流派,“争 鸣”指诸子百家针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见解。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创始人老子: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 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朴素的辩 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 法。庄子:提出“齐物”的观点和“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 胜”,人应顺从自然;在文学、美学方面建树颇多。 (3)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用”等,代表了下层 劳动群众的利益 (4)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主张变法革新。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 础。 3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哲学思想大发展。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础。 (3)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 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 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1儒家思想的形成 (1)创始人孔子 “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谐人际关系。 “礼”:即“克己复礼”按周礼矫正等级名分以求贵贱有序(保守的一 面)。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要求爱惜民力,包含了民本思想。 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教育方面贡献巨大, 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孔子也被尊崇为“圣人”。 (2)奠基人孟子 提出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伦理道德观上,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的人格精神。孟 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 (3)集大成者荀子 继承儒家思想,主张以礼教治国,但又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 一致。 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教育。 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及其新儒学 地位: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关键人物。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了阴阳家、法家、黄老之学对孔 孟儒学加以改造而形成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内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大一统”思想。 (2)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 儒学思想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君主专制集权,因此汉武帝接受了其“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采纳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由此,儒学在政治上占 据了统治地位,并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儒学也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主流地位。 3宋明理学 理学的兴起: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宋代儒学从佛、道中 吸取有益内容,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它是儒、佛、 道三家融合的产物,使儒学更为理论化、思辨化,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 (2)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主张:“理”是世界本原,表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即“三纲五 常”,表现在人身上是人性,即要“存天理,灭人欲”;认识把握“理”的方 法是“格物致知”。 地位:明成祖时确立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3)陆王心学 指以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 主张: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的方法是 进行内心的反省。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天理, 主张克服私欲回复良知以求理。 (4)影响 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 命,凸现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4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1)李贽及其思想:自称“异端”,力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强烈的 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基本主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 私,主张个性自由;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存在的理论基础。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的设想。 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为学要 务实,关乎国计民生。 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主要科技成就 (1)天文: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其中石氏星表 是世界最早的星表;唐代僧一行在世界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元代郭守 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2)数学:春秋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发明了度量衡,出现了算筹计数法; 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方法,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 的形成;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年。 (3)农学: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了各种生产工具的改 革;明代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 (4)医学: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学的经典;东汉华佗发明了世界最早 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代表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 最高成就。 2.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贡献 (1)造纸术:西汉已发明,东汉蔡伦改进,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 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传 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3)火药:唐代发明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 义时产生了巨大作用。 (4)指南针:战国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 海,13 世纪传入欧洲,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四、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汉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 (1)汉字: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按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演变,由繁到简。 (2)书法:篆书和隶书具有书法的美感,但仍为实用性汉字;魏晋南北朝 时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唐代楷书步入盛 世,以“颜筋柳骨”闻名,草书有张旭、怀素等;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 意无法;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2绘画艺术 (1)发展脉络: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彩陶画等,自然、质朴又不 失浪漫。战国至汉代的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魏晋时期形成凸显 个性的文人画,以顾恺之为代表,注重“以形写神”。唐代以吴道子为代表, 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宋代: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画家更加注 重意境;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亮点,以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最著名。 明清:流派纷呈,文人画、宫廷画、表现民间风情的年画、木刻版画、剪纸 画、布贴画等各具特色。 (2)基本特点:写实与写意两大风格。文人画主写意,融诗、书、画、 印为一体。不求形似,注重抒发个人主观性情,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文学成就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 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其中国风是精华部分。诗经以四言体为主, 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 代诗歌的基本创作方法。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吸收南方民歌精华,创作出的一 种新的诗歌形式。又称“骚体”,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较为活泼自由。代表 作离骚。 (3)汉赋:是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一种带韵散文,表现手法 夸张,词藻华丽。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等。 (4)唐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作品极为丰富。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词:又称“长短句”,可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宋 代最为流行,且流派甚多,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岳飞等。 (6)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是在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加工而形成的 新诗体。表达了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的愁闷情怀。 (7)明清小说:唐代就有小说,叫“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已渐趋成熟; “话本”是宋元小说的形式;明清通俗文学大发展,小说创作进入繁盛期,出 现了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我国古 典文学的瑰宝。 4.戏曲艺术 (1)南戏:两宋之际,在商品经济较为繁荣的闽浙一带流行的一种戏剧。 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创作,贴近百姓生活,主要流行于民间。 (2)元杂剧:元代在北方兴起的融诗词、歌唱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一种 戏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代表人物 有关汉卿等“四大家”。 (3)京剧: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 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徽剧、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等唱腔, 形成了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出现了第一个繁盛期,涌现了号称“同光 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京剧成为国粹。 【重难核心突破】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的局面,是中国两千多 年封建社会中罕见的现象。这段时期也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究其 原因: (1)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时新旧社会制度交替变革是思 想界动荡活跃的根本原因。面对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 自己的主张、学说,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由于当时社会处于剧变及战争动荡的局面,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 来钳制思想争鸣,这是百家争鸣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3)战国时代“士”阶层空前活跃,各国统治者对士的重视及对学术思想 活动的赞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列国纷争的政治局面客观上有利于百家并存。 (4)教育的兴起和学术中心的形成是百家争鸣中社会变革、社会经济迅速 发展与阶级关系变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1)形成背景: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修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增强,汉初的“无为”思想 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土地兼并、王国问题、边境不宁困扰着西汉统治者,强盛的西汉需要有一种 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于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2)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新儒学的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即天是有意志、有 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君权神授”即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人受命于天子”。 (3)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 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4)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5)影响:对当时:对维护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对后世:提出的封建伦理 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把儒家思想神学化,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 供了意识形态上的支持,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1)同: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 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2)异:对“理”的具体认识不同,求理的途径也不同: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主张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 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 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有哪些?早期启蒙思想为什么不完善? (1)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严苛;一方面封建 体制日益腐败,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 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 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 性质的进步思潮。 (2)明清之际产生的民主思想还处于启蒙状态,与西方相比还有一定缺陷。原因有:资本主义萌 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空间程度上看, 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缝隙中挣扎,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发育不健全。中国传 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 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5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 障。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各朝代都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修道路、开运河、设驿站不但巩固了国家 的统一,而且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续不断,使科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土壤。 (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5)在明清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内,统治者对外政策开明,对外交流广泛,也推动了中国科技文化的 发展。 (6)中国古代科学家刻苦、奉献的精神有利于科技发展。 6魏晋、隋唐、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1)魏晋以来的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 舞台上碰壁,却不愿与流俗为伍,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 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2)唐代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 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宋代,“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 养。这种时代特点也影响到绘画作品中,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北 宋的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南宋偏安,画家绘画的对 象变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讲究对称。他们的绘画被称为“残山剩水”;另外,这时不仅出现了许多文人描 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百姓自己的绘画艺术也发展起来,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 明上河图。 (4)明清时期,由于政治思想上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不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和文 化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 ;伴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为小说作插图的木版画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百姓自己创作的富有实 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出现。如年画、寺庙中的壁画、布贴画和剪贴画等。 【高考真题体验】 1.(2009 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 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B C D 解析:此届书博会的主题为“齐鲁文脉,华夏书香”,与这一主题相一致 的应是;是激人奋进的警语,而体现的是孔子“仁者爱人”的政治思 想。 答案:D 2(2009 海南单科,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 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 君舟 解析:A、C、D 三项仅是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提出“人性本恶”,主张 通过学习礼义,通过法治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而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 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故二者存有相通之处。 答案:B 3(2009 海南单科,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 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解析: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由此可以推断,他的思想基础应源自春秋。 答案:A 4(2009 安徽文综,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解析: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 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故 C 项正确。 答案:C 5(2009 江苏单科,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 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解析: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 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正确答案为 D 项。 答案:D 6. (2009 广东理基,62)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 共同点是( ) 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 解析: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的学说。 答案:A 7.(2009 山东基能,4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 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 解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毕升发明的,用于印刷的活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