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到底是什么_第1页
传销到底是什么_第2页
传销到底是什么_第3页
传销到底是什么_第4页
传销到底是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销的另一种方式! 老鼠会 简介 1971 年, 美国贸易委员会有鉴于“老鼠会”在全美各地流窜发展,并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于是率先控 告“假日魔法公司”违反联邦贸易委员会会法。同年加州政府也检举“佳线产品公司”的非法行为。到此, “老鼠会”无法在美国 立足。于是开始跨国发展,在加拿大、欧洲、日本、中国等地都出现“老鼠会”的 足迹。由于他们在各国市场崛起,牟取暴利,并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相继被勒令停业。“老鼠会” 是“金字塔销售计划”的俗称,就是变质的“多层次传销”。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华尔街资料显示, “老鼠会”最早成立于 1964 年,由 美国人威廉-派屈克在加州所创,当时的公司名为“假日魔法公司”, 在短短的 8 年间其业绩从第一年的 52 万美元窜升至 1972 年的 2.5 亿美元。大约同时成立的“佳线产 品公司” 也是 “老鼠会 ”的杰作。 据世界直销协会联盟主席、美国安利公司前总裁狄克。狄维士介绍,美国每个州都有相关的法 律,此外还有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的第五款,被称为“欺诈交易行为处理法案”。联邦法律赋予政府打 击商业行为中任何欺诈行为的权力。狄维士坦承,金字塔诈骗行为在美国依然存在。但美联邦贸易 委员会一直在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他认为,虽然不能消除这种犯罪行为,但教育和觉悟的普遍提高 是防止这种欺诈行为的最有效途径。 老鼠会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 屯货- 新加入的人必须购买一批货品,且不能退回,而他们的推 荐人就从他们购货款中取得佣金;(二)猎人头奖金-新加入者必须支付一笔庞大的金钱方能成为营 销商,而推荐人就从这笔费用中获得佣金。只要是有这两者之一的公司,都足以认定它是“老鼠会”。 书名:老鼠会:我的传销江湖 作者:梅永远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总策划:北京拓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书号:978-7-5133-0744-4 出版时间:2012 年 9 月 开本:16 开 定价:28.00 内容简介 如果你是一个八零后,你能在这里找到似曾相识的回忆。如果你曾经深陷传销魔窟,你能在这 里寻觅别样风趣的经历。轻松搞笑的描述,缓缓写就一段难忘的时光。本文记录了一个懵懂的少年, 被骗入传销的曲折经历,同时穿插了大量令人怀念的八零后特色回忆。文笔幽默调侃,令人啼笑皆 非、忍俊不禁。没有一本正经的说教,生动有趣地披露传销内幕,深入浅出地揭示传销本质。 作者简介 梅永远,男,80 后自由撰稿人。代表作品奇门三道宴曾获得 2010 年中国最佳中篇故事奖。 另有作品一只黑色塑料袋被改编为电影剧本十万火急。老鼠会:我的传销江湖是作者 根据亲身经历改编的半纪实长篇小说,该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生动传神地披露了传销内幕。 编辑推荐 这两年披露传销内幕的资料、书籍也很多,对于传销原理、内幕的分析也很透彻,但大都忽略 了普通群众的接受能力,枯燥乏味的原理解析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单调类似的事件分享也很难触 动读者的情绪。我们需要的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我们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书特色 1.作者的亲身经历,是不可替代的素材; 2.文字通俗,更加方便读者了解传销的内幕,而不是用晦涩的理论来揭露传销; 3.文笔扎实,语言幽默。作者有着一定的文字功底,进入传销魔窟的人不少,但是有文笔的人、 能够讲透里面事情的人不多; 4.第一人称讲述搞笑的传销经历,第一视角展示真实的传销内幕。 20 世纪 60 年代 ,由于安利公司 直销模式在市场的取胜,一些美国的非法商人开始分析安利的行销 制度,并对其加以模仿、剽窃和篡改,设计出了一套类似安利的行销制度,命名为“金字塔销售计划” 来诈骗消费者。这就是“老鼠会”的由来。 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老鼠会”是由美国人威廉. 派屈克于 1964 年在加州创立的,当时的公司 名为“假日魔法公司”,8 年中业绩从 52 万美元窜至 1972 年的 2.5 亿美元。大约同时成立的“老鼠会” 还有“佳线产品公司”。 他们的行销模式都源于安利,但是,却是篡改了的变质的“金字塔式的多层次诈骗传销”。 1971 年,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宣布“假日魔法公司”为非法传销组织。同年,“佳线产品公司”的传销 方式也被宣布为非法行为。 但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聚敛起巨大利润的“老鼠会”的非法传销方式,吸引着众多的不法之徒,于是, “老鼠会”和“非法传销 ”很快就从美国扩张到了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接着,蔓延到全世界。 自 80 年代末,传销传入中国后,立即发生变异,成为非法传销。鉴于此,国务院 1998 年 4 月 发出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规定任何形式的传销行为均属违法 从 1999 年 3 月起,一度销声匿迹的非法传销活动改头换面,迅速在广东、广西、山西、海南等地出现回 潮,并向全国蔓延。据统计,各地已发生各种利用传销、变相传销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近 五百起 目前,非法传销活动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传销的商品价格严重背离商品的实际价值;二 是传销人所获得的收益是骗取他人加入传销时所交纳的费用 近日云南、江苏法院公开审理了一批非法传销犯罪案件,6 名被告人和 1 被告单位分别受 到法律严惩。 云南省楚雄市某单位原职工高某与其丈夫李某,自 1996 年 6 月起参加“爱波特”化妆品非 法传销活动,至 2000 年 5 月,二人以高额利润为诱饵,设立传销点 164 个,以收取产品押金和 返还工资的方式进行非法传销犯罪,骗得当地 2400 余名群众参与非法传销活动,共销售某品牌 化妆品报单量 3.2 万余套,收取“产品押金”1100 多万元,共计获取非法所得 19 余万元。楚 雄市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高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20 万元; 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10 万元。江苏省滨海县头曹乡政府原调研员吴俊生, 于 1999 年 9 月至 2000 年 8 月间,伙同他人以安徽永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商的名义,采取 “折让奖金”、“直复营销”并允诺高额回报发展多层次销售网络的方式,进行永青化妆品的 非法传销活动。共计非法传销化妆品 1.1 万余份,非法经营额达人民币 290 多万元。滨海县人 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吴俊生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但考虑到吴俊生羁押期间有检举揭发 和阻止他人犯罪的立功情节,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10 万元。 传销害人再敲警钟 近年来,人们从自己身边和报刊电视等媒体,见到听到有关传销害人害己和犯罪的事情多 了起来。下面是两例非法传销害人的事件: 事件一: 2001 年 1 月,来自贵州盘县的张跃一行 6 人,经老乡安清红、李贵前介绍到郑州,以每人 交 1860 元为条件加入“得利”传销公司,谁知几个月过去了,不但没赚一分钱,反而把他们每 人带来的几千元也赔了进去,此时,张跃等 6 人才明白传销公司只是一个骗子公司,于是他们 6 人就把这一切都归罪于他们的上线安清红、李贵前的身上,遂萌生了绑架二人索要钱财的念 头。 2001 年 8 月 7 日下午,张跃等 6 人来到汝河小区安清红、李贵前租房处,先对安李二人一 顿拳打脚踢,而后搭面的强行将二人带到郑州市南三环 81 路公交站牌一玉米地里索要钱财,之 后又于当晚将二人绑架到其汝河小区租房处,威逼二人通过电话让其家人送钱。直到 8 月 8 日 天亮后,这 6 名犯罪嫌疑人又将安李二人家中手机、充电器等财物席卷一空。为避免警方发现, 6 人将二人强行带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彩虹花园旁边一废置房内,威逼二人让家属将钱汇到 交通银行安清红的账户上,并于下午 2 时由张跃分两次到交通银行将该二人家属汇来的 14400 元人民币如数取回后分赃。而后继续将二人绑架至郑棉四厂招待所内准备再次向其二人家属索 要钱财。安李二人乘服务员开门时将写有字的纸条塞给服务员,服务员报警后,棉纺路派出所 刑侦人员将 6 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事件二: 三个中专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的年轻人,被朋友诱骗到广东云浮市做传销,严重的经济损失 与非法的人身禁锢,使他们经历了几个月恶梦般的生活,至今记忆犹新。这些自称从“传销网 络”里逃出来的年轻人,上当归来讲起了不堪回首的“传销”经历。 徐庆峰是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人,去年从淮南化工学校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他说, 今年春节刚过,一个同学告诉他,广东云浮市有份做计算机制图的工作可以去,当时想都没想 就去了,到了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其实是让我做“连锁加盟推销”,用发展下线的方式 推销“锦隆洋”西服、“登美璐”化妆品之类的东西,销售网类似金字塔,他们叫做“五阶三 级制”。 徐庆峰说:“到云浮后,朋友把我带到一个秘密会堂上课,听众很多。讲课者先是大谈什 么五个内忧一个外患,就是把国内外经济形势、就业难、企业三角债和不正当市场竞争等 大道理讲一遍,再拿这些和他们的连锁经营相比较,说这项工作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每 个人都是一个好机会,但如果想做,就必须买他们的产品,然后才能有产品代理权和经营权, 推销出去,可以提成。两种产品任选一份,总值在 3860 元以上,发展一个下线得 15,再发 展一个下下线,拿 5,加入的人数越多,提成越高,做到一定级别时,就能成为高级别的 人。他们还煞有介事地说,工资超过 800 元时,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徐庆峰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稀里糊涂地就做了”,都以工作押金的名义从家里要了 8000 块钱。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父母的血汗钱两个来月就血本无归。安徽亳州人王奇同样毕业 于淮南化工学校,谈起他的受骗经历时说,到这里后,先来的人便让我们抄写讲课内容(其实都 是早编好的“感人”故事),再让我们去给别人讲,发展下线。他们不光教我们怎么向家里要钱, 怎么抓住家里人的心,同时教我们怎么骗亲戚朋友,以工作为诱饵,让不愿出来的出来,把工 作说得好一点,能挣钱,按教材上的内容骗他。 王奇的同学朱旭峰说,在云浮的那段日子里,几乎没有人身自由,那些“高级别的人”根 本不让他们接触外界,报纸、电视都不让看。6 月初,在街上他看到一份南方都市报上登有处 理非法传销的新闻,便偷偷买了一份揣在怀里,回去到厕所或小房间里看,才觉得自己上当受 骗了,他们确实是在做传销。朱旭峰说,知道上当后,我们不想再骗别人,打算离开,被“高 级别的人”发现。6 月 13 日晚,一个“高级别的人”约我谈话,在他住的地方,陆续进来 6 个 人,审问我这些天都做了什么,然后暴打了我一顿,要我 30 分钟内离开云浮。我上了大客车后, 他们还一直打的在后面盯着。我到广州打传呼告诉王奇和徐庆峰,要他们一起揭穿这个黑幕并 离开云浮,他们第二天早上走时,许多人围攻他们,火气大的王奇拿了把菜刀护身,才上车走 掉。 不能轻信“老鼠会”鼓吹的“发财美梦” 8 月 19 日,有人在西安长城大厦用中山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产品搞非法传销宣传,台上的 “演讲者”口沫横飞,鼓吹着“发大财之道”;台下 400 余男女情绪亢奋,做着发财美梦 调查人员亲眼目睹了被群众称为“老鼠会”的非法传销宣传活动的“盛大场面”。 19 日中午 1 时,据有人反映,在西安友谊路上的长城大厦,一场传销大会将在这里召开。大厦门前聚着 不少人,手里都捏着类似入场券的纸片。调查人员小心靠近两位妇女打听票从哪儿买,她们热 情地说自己手头刚好多了几张票,可以一张票 2 元钱的价格让给记者。当她们得知是第一次来 且没有人带时,非常惊讶:“怎么上线没来下线自己来了?”说着又一个劲儿地追问是从哪里 得知此事的,有没有优惠卡。这位同志刚搪塞过去,一妇女又热情地大谈起传销产品的好处。 这个冠名为以“业务分享和产品推介活动”的会议在 3 楼一会议室召开,400 余座位座无 虚席。据“主持人”介绍,他们“推介”的产品是中山某日用品公司生产的系列日用品,有许 多“伙伴”是从河南、银川、兰州赶来的。然后,有七八个人轮番上台大吹“完美”的产品和 加入“完美”的体验,并大谈自己致力于“完美事业”的决心。台下听众或报以热烈的掌声, 或大声狂呼。 调查人员从一位上台讲述“业务”感受的老者口中听到了“传销”二字,尔后一男子上台 介绍公司奖金分配制度,更加证实了他们所搞的是已被国家明文禁止的传销。他们把传销者称 为“业务推广员”,“上线”叫做“上级业务指导”。该男子介绍说,如果发展的“下线”越 多,产品消费额越大,回报也就越多。据了解,这家公司已在西安开过好几次这样的会议,且 每次地点不同,一次比一次人多。 除西安外,深圳也有类似的“老鼠会”。8 月 5 日,有人反映说:“有一千多人聚集在深 圳西丽湖度假村搞非法传销活动。”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后,立即通知有关执法部门对有关 证据作先行登记保护处理。冠名为“西丽之夏安利产品研讨会”的组织者唐先生在接受执法人 员问话时承认,这次“研讨会”与广州安利公司无关。据知情人士介绍,这次研讨会是从 8 月 3 日开始的,与会人员分别来自山东、河南、四川、湖南等地,总数达 1000 余人。 据介绍,5 日上午 11 时 40 分,在西丽某酒店的“产品研讨会”会场,现场气氛十分狂热, 主持人在台上唾沫横飞。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主持人请出“蓝宝石”营业员左小姐上台讲解 如何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左小姐金口刚开,下面的听众便发狂地呼喊鼓掌。“看到台下 这么多的朋友和快乐的眼神,我感到非常地荣幸”左小姐以身说“法”,她每讲两至三句, 掌声便将整个会场淹没,音控师也不失时机地播放一段激昂奋进的进行曲左小姐的讲演持 续了 20 多分钟,上午的会议暂告一段落。 要识破非法传销骗人的伎俩 在国家三令五申禁止非法传销活动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被迷惑?从缴获的传销 组织者编写的一些讲义中,发现里面讲述了大量的传销骗人伎俩。传销者们将他们开展业务的 流程称为复制过程,具体环节如下: 第一步由亲到疏确定邀约名单。首先按由近到远、由亲到疏把所有的亲戚朋友的名字全列 出来,然后分为三类,A 类近亲或知心朋友;B 类远亲或普通朋友;C 类一面之交或久未谋面的 朋友。符合下列条件的优先选择:下岗职工、想转行的个体户、转业军人、初高中及大中专毕 业生、以前从事传销的传销商、离退休人员、怀才不遇的人、负债累累的人、有钱有闲的女人。 不适合邀约的人:在职党政干部、现役军人、太富有的人、太穷的人、在职而又自我感觉良好 的人、年龄过大的人等。其次,邀约前的准备。全面了解对方的家庭、职业、收入、休闲、性 格、爱好、兴趣、理想等,因人而异确定实战时具体的方法步骤。最后,正式邀约。分为信件、 电话、电报、面对面几种方式,以电话为主。电话邀约的要点:1.说话要有兴奋度,语气肯定、 激动,语调比平常高 8 度,语速要快、清晰,给对方以信任的感觉;2.不正面回答对方的提问, 切记“三不谈”:不谈公司、不谈产品、不谈制度;3.采用高姿态,想办法引起对方的好奇心, 不嗦,时间不超过三分钟,制造紧迫感;4.一次只约一个或一对,保证高成功率;5.尽量不 要说来“听课”或“开会”。 第二步接待。首先是准备工作:1.预先告诉其他成员新朋友的情况,做好周密安排;2.做 好暂时保密工作;3.其他成员必须积极配合好“家长”。其次,注意的问题:1.注意形象,给 新朋友一个改头换面的感觉;2.对自己充满信心,表面上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朋友,但心底里要 精心揣摩被邀约人的所思所想,精心安排他所接受的各种信息,让他感到热情而不造作,直至 他进入课堂加入公司。 第三步成交与扶持。首先,对新朋友要 72 小时跟进,不要让他在 34 天内打电话。其次, 给新朋友一些资料,带他听课、参加家庭会议、串网。最后,把握时机,当其犹豫不决时,要 趁热打铁,并制造紧迫感和坚定感,促使其加入。 以上就是他们传销骗人的伎俩,遇到类似的情节和情况,人们要小心上当,并提高警惕。 非法传销是“经济邪教”,要坚决打击 目前中国非法传销死灰复燃、迅速滋生和蔓延的严峻态势表明,这种传销组织正向“经济 邪教”发展演变,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直接威胁社会稳定。 公安部负责人指出,近一个时期以来,各种名目的非法传销活动在中国许多地方十分猖獗, 已经使数十万群众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经济秩序。 自八十年代末,传销传入中国后,立即发生异变,成为非法传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传销 进行非法经营、集资诈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鉴于此,国务院 1998 年 4 月发 出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规定任何形式的传销行为均属违法,全面禁止各 种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 但是,从 1999 年 3 月起,一度销声匿迹的非法传销活动改头换面,迅速在广东、广西、山 西、海南等地出现回潮,并向全国发展、蔓延。据统计,全国各地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