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选择题及答案(全)_第1页
人力选择题及答案(全)_第2页
人力选择题及答案(全)_第3页
人力选择题及答案(全)_第4页
人力选择题及答案(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1.下面的( B)选项对“人力资源总量”的表述是正确的。 A、即人力资源的数量 B、即人力资源数量质量 C、即总人口非就业人口 D、即国内人力资源驻外人员海外 留学生 2.“现实人力资源”=(A )。 A、在业人口与求业人口总和 B、在业人口与军队服役人口 C、求业人口与老年就业人口 D、家务劳动人口与在业人口 3.中国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是(A ) A、16 岁 B、18 岁 C、15 岁 D、14 岁 4.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包括有( C) A、生物性和智能性 B、智能性和社会性 C、生物性和社会性 D、动力性和社会性 5.人力资源的主体特点有动力性、自我选择性和(C ) A、时效性 B、个体差异性 C、非经济性 D、社会性 6.人力资源的社会结构包括人力资源的职业结构和(A ) A、人力资源的教育结构 B、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 C、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 D、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 7.人力资源的自然结构包括( C) A、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和质量结构 B、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和城乡 结构 C、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D、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和地区 结构 8.人力资源存在于两种不同条件之下, 即为( B) A、现实人力资源和经济活动人口 B、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 C、在业人口和求业人口 D、潜在人力资源和在业人口 9.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是(C ) A、个人 B、跨国公司 C、组织 D、企业 第二章 人力资源个体分析 1. 在人力资源总体能力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B ) A、智力 B、体力 C、知识 D、技能 2. 阿尔波特将人格的特性分为( C) A、主要特性和中心特性 B、主要特性和次要特性 C、共同特性和个人特性 D、共同特性和中心特性 3. 卡特尔发展了阿尔波特的理论,提出了把人格特性分为表面特性 与根源特性,其中根源特性包括有( D)种 A、14 B、13 C、15 D、16 4. 在“五大人格”中,除了有亲和性、可靠性、情绪稳定性、经验 开放性,还有(C ) A、合作性 B、责任感 C、外向性 D、创新性 5. 人的需要按其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D )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生理需要 D、社会需要 6. 在成就需要理论中认为,决定一个人成就需要水平的因素有两个, 一为直接环境,二为( B) A、 愿望 B、 个性 C、 理想 D、 动机 7. 人的动机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分为 B A、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B、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C、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D、真实动机和虚假动机 8. 在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中,属于现实型的职业是(A ) A、鱼类和野生动物专家 B、药剂师 C、室内装饰专家 D、计算机操作者 9. 在智力四要素中,(C )是智力的初始环节。 A、记忆力 B、思维力 C、感知力 D、想象力 10. 人的智商水平呈现正态分布状态,在( B)分之间属于正常智 力。 A、80-100 B、90-109 C、100-110 D、85-109 11. 按照日本学者田崎人的划分,人的职业价值观有(B )种 A、8 B、9 C、14 D、16 第三章 1. 我国现行的劳动年龄规定为,男子( B) A、15-55 B、16-60 C、16-55 D、18-60 2. 我国现行的劳动年龄规定为,女子(B ) A、15-55 B、16-55 C、16-60 D、18-55 3. 人力资源能力质量中最主要、最为人们所关心的是(C ) A、知识水平 B、技能水平 C、知识与技能水平 D、技能与适应能力 4. 所谓劳动参与率,是指参与劳动活动的(A )与总人口的比例。 A、经济活动人口 B、就业人口 C、失业人口 D、非经济活动人口 5. 对于人力资源市场,从市场内容分层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C ) A、固定机构性市场和临时集中市场 B、普通市场和各种专业、职 业市场 C、普通市场和人才市场 D、正式的市场和非正式的市场 6. 以下(C )可以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中介 A、求业者个人 B、用人单位 C、报纸 D、政府 7. 马歇尔把教育看做( B),认为它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 A、人力投资 B、国民投资 C、生产投资 D、教育投资 8. 人力资源需求根源于(A ) A、社会消费 B、用人单位 C、经济体制 D、市场类型 第五章 1.所谓人口,是指一定时间内,在特定区域的具有一定( C)的人 的总称 A、数量 B、质量 C、数量和质量 D、特征 2. 影响社会人口再生产的最根本的因素是(C ) A、自然地理条件 B、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C、社会经济状况 D、人口政策及其他社会、经济政策 3. 在一定时期内某个国家或地区出生的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是 (C ) A、人口死亡率 B、自然增长率 C、人口出生率 D、妇女生育率 4. 反映人口再生产运动的最为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是指(D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妇女生育率 D、人口自然增长率 5. 个人生活消费的来源,即个人对于社会上存在( C)的经济支 配权的获得。 A、产品 B、劳务 C、产品和劳务 D、资本 6. 生产某一类别的人力资源的教育,从事的是各种社会职业活动 所需要的专门性技能方面的教育是指(B ) A、基础教育 B、专项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专业教育 第六章 1.人力资源经济运动的核心是(C ) A、人力资源生产 B、人力资源开发 C、人力资源配置 D、人力资源 投资 2.人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包括(A ) A、部门配置和地区配置 B、部门配置和个体配置 C、地区配置和微观配置 D、市场配置和地区配置 3.人力资源配置状态可以分为(D ) A、增量配置与市场配置 B、市场配置与自然配置 C、自然配置与存量配置 D、增量配置与存量配置 4.人力资本的投入取得了经济效益叫做(B ) A、无效劳动 B、有效劳动 C、高效劳动 D、低效劳动 5.人力资源流动的结果是人力资源实现了(B ) A、收益 B、再配置 C、配置 D、开发 6.对于每个人力资源个体来说,在进行流动是都要进行(A )比较, 这种个人决策行为,是人力资源流动的理性基础。 A、成本和收益 B、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 C、经济成本和收益 D、货币收益和非经成本 7.人力资源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 ) A、经济发展不平衡 B、社会的体制类型 C、产业结构变动 D、个人对收益和发展机会的追求 第七章 1.失业率指的是(C) A.失业人数/总人口数 B.失业人数/在业人数 C.失业人数/ 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D.失业人数/符合劳动年龄人口数 2.下列人员中哪个属于失业人口(C) A.学生 B.农民 C.正在积极寻找工作 18 岁以上的青年 D.钟点工 3.“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这种状况是属于哪种失业类 型(B) A.总量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技术性失业 4.小张由于不满于原来的工作,辞职寻找新的工作的过程中处于无 工作状态,这属于( B) A.总量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技术性失业 5.海外学成归来的小王不满于现有可得工作的待遇,等待更合适的 工作而处于无工作状态,这种情况属于哪种失业类型(B) A.总量性失业 B.选择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技术性失业 6.按照经济学家的经验数据估算,达到了充分就业,失业率一般控 制在(C) A.2-3% B.3-4% C.4-5% D.10-15% 7.(C)是为了“人”,也就是为了广大公民、广大工人阶级的福利, 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进行各项改革、追求经济效益和讲求 政治效益的终极目的。 A.就业的经济效益 B.就业的政治效益 C.就业的社会效益 D.就业的 文化效益 第八章 1.人力资源自然保护的对象,是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A )。 A各种劳动者 B蓝领人员 C白领人员 D正式职工 2.职业安全卫生是社会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际劳工组织自 (B )年成立后就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A.1910 B.1919 C.1920 D1950 E1960 3.在我国的有关管理制度中,被列入劳动保护的有种职业病 C A.25 B.26 C.18 D.22 E.20 4.社会保障制度是具有(B )的范畴,是各用人单位进行人力资源 管理时必须执行的内容。 A.自觉性 B.强制性 C.选择性 D.任意性 E.阶段性 5.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社会保障主要是社会保险。在缴费时一般 实行“( D)”的办法。 A.单项投保 B.选择投保 C.个人投保 D.五保合一 E.集体投保 6.医疗保险通常是由(E )建立基金制度,强制实施,我国的保险费 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A.个人 B.集体 C.他人 D.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 E. 国家 7.失业保险金在费用筹集方面,实行国家、用人单位、职 工本人,三方负担的筹集原则。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 额的 (A )、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 ( ) 缴纳失业保险费。 A.2%,1% B.3%,4% C.5%,6% D.7%,8% E.9%,10% 8.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 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长短不同,享受失业保险的上限分别为 (B ) 个月、 ( ) 个月和 ( ) 个月。 A.6,12,24 B.12,18,24 C.3,6,12 D.6,12,18 E.12,18,24 9.我国养老保险保险费用的征收实行(D )结合的方法,并且根据不 同的经济组织实现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A.国家、社会、个人 B.企业支付与个人支付 C.社会与企业 D. 国家 统筹与个人帐户相 E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 10.2000 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这明确了企 业缴费在工资总额(C ) 以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中列支,并确立了 基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的原则。 A.5% B.10% C.4% D.6% E.8% 第九章 1.对于组织来说,( B)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A.人力资源规划 B.职业岗位 C.绩效管理 D.组织结构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 C)原理,是指同样数量的人处于不同 的组织模式,形成不同的结构和协作关系,其组织效力的发挥就会 大不相同。 A.能岗匹配 B.激励强化 C.同素异构 D.协调优化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评价职能中,( A)是其核心内容。 A.绩效考核 B.工作评价 C.满意度调查 D.奖惩 4.( C)是在组织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确定后,具 体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组织配备足够的 人力资源。 A.组织设计 B.工作分析 C.人力资源规划 D.人力资源供需分析 5.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事务性的工作,与企业战略没有 多大关系”的说法怎样看?( B) A. 对 B.错 C.要区分大企业还是小企业 D.要区分国企还是外企 6.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使得人力资源管理 部门的地位(C )。 A.逐渐下降 B.没有变化 C.逐渐上升 D.不一定 第十章 1.组织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个基本类型?(c ) A.集团公司组织 B.矩阵制组织 C.职能制组织 D.事业部组织 2.直线制组织的优点不包括(c ) A.结构简单 B.权责明确 C.专业化管理分工 D.管理效率高 3.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a ),并使之平衡的过程。 A.人力资源供需预测 B.制订人事政策 C.为员工制订职业生涯计划 D.教育培训计划 4.人力资源规划过程的起点是(b ) A.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企业的战略规划 C.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D.人 力资源计划 5.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不包括以下哪些原则?( d) A.目标性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兼顾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6.德尔菲法属于( c) A. 统计法 B.趋势分析法 C. 推断法 D.回归分析法 7.人力资源过剩的处理不包括( c) A.裁员 B.降低员工待遇 C.部门机构调整 D.变相裁员 8.现代组织的变化方向有( d) A.虚拟化 B.灵活化 C.扁平化 D.以上皆是 9.下列选项(a )的表述是错误的。 A.事业部组织由职能部门系列和项目小组系列纵横两个管理系列交 叉构成。B.扁平化是指组织的阶层减少和管理跨度加大。C. 狭义的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D. 人力资 源规划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10.不设专门职能结构,管理系统形同直线的组织模式是( a) A.直线制组织 B.直线职能制组织 C.事业部组织 D.矩阵制组织 11.集团公司不包括下列哪个形式?( b) A.托拉斯 B.科层组织 C.联合公司 D.跨国公司 第十一章 1.工作丰富化是指从( b)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 A.横向 B.纵向 C.交叉 D.其他 2.自主性工作团队是在(a )团体上的应用。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满负荷 C.横向扩大工作 D.纵向扩大工作 3.将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 同负责几道工序,这样的工作设计措施属于( c) 。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满负荷 C.横向扩大工作 D.纵向扩大工作 4.工种轮换是让员工在(a )相似的工作之间不断调换,以减少枯 燥单调感。 A.能力要求 B.技术要求 C.经验要求 D.个性要求 5.工作日志法就是按照( a)记录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整理、 提炼,取出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种职务信息提取方法。 A.时间的顺序 B.工作的顺序 C.事件的顺序 D.部门的顺序 6.典型事例法是对实际工作中具有(d )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 行描述。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权威性 D.代表性 7.应用观察法获取职务分析信息,一般只适用于(a )较强的职务,或者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A.工作重复性 B.工作特殊性 C.工作持续性 D.工作实用性 第十二章 1.工作丰富化是指从( B)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 A.横向 B.纵向 C.交叉 D.其他 2.自主性工作团队是在( A)团体上的应用。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满负荷 C.横向扩大工作 D.纵向扩大工作 3.将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 同负责几道工序,这样的工作设计措施属于( C) 。 A.工作丰富化 B.工作满负荷 C.横向扩大工作 D.纵向扩大工作 4.工种轮换是让员工在(A )相似的工作之间不断调换,以减少枯 燥单调感。 A.能力要求 B.技术要求 C.经验要求 D.个性要求 5.工作日志法就是按照( A)记录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整理、 提炼,取出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种职务信息提取方法。 A.时间的顺序 B.工作的顺序 C.事件的顺序 D.部门的顺序 6.典型事例法是对实际工作中具有( D)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 行描述。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权威性 D.代表性 7.应用观察法获取职务分析信息,一般只适用于( A)较强的职务, 或者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A.工作重复性 B.工作特殊性 C.工作持续性 D.工作实用性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测评 即时练习 1.( a)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A、心理测验 B、面试 C、评价中心 D、履历分析法 2. d )是借助一定的量表,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的素质进行评价的 一种测评活动。 A、申请表法 B、民意测验法 C、评价中心 D、观察评定法 3.(c )是指根据档案记载的事实,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工作 业绩,从而对其素质状况进行推测的一种评价方法。 A、申请表法 B、民意测验法 C、履历分析法 D、观察评定法 4.(c )是指采用多种方法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测评的一系列活 动。 A、心理测验 B、面试 C、评价中心 D、履历分析法 5.( a)是对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情绪、气质、性格等方面的 测验。 A、人格测验 B、面试 C、能力倾向测验 D、评价中心 6.(c )在企业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用到。 A、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 C、知识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7.( a)对敬业精神、合作意识、工作态度、领导方式等素质项目 的测评具有较好的效果。 A、民意测验法 B、申请表法 C、观察评定法 D、履历分析法 8.( d)一般包括记忆、理解及应用三个方面的内容。 A、能力倾向测验 B、人格测验 C、智力测验 D、知识测验 9. 评价中心对管理人员的评价是在团体中进行的,每个小组的管理 人员一般为( c)。 A、3-5 人 B、6-9 C、6-12 D、10-15 第十四章 培训与发展 1. 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多的情况是把培训作为一种d。 A、管理手段 B、控制手段 C、组织手段 D、激励手段 2. 在培训中应为员工提供d的机会,使员工尽快达到工作要求, 避免由于技能达不到要求而导致的工作失误。 A、学习 B、培训 C、指导 D、实践 3. a是员工在企业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 A、职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脱产培训 D、发展培训 4. 每个受训者的成本包括餐费、材料费及受训者参加培训而损失的 生产率或因岗位补员发生的b。 A、机会成本 B、替代成本 C、直接成本 D、间接成本 5. 培训费用预算草案是指通过会计方法决定培训项目的各项c A、收支预算 B、资金分配 C、费用支出 D、成本使用 6. 培训时应注意所选择的b是否有助于受训人员接受培训的内 容,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 A、培训计划 B、培训方式 C、培训内容 D、培训过程 7. 用 d的方式向受训人员了解培训信息更直接、更无约束、更 能了解受训人的感受。 A、问卷 B、提问 C、考试 D、评估 8. 明确而具体的a为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考题类型 以及进行员工考评都提供了参考标准。 A、培训目标 B、培训质量 C、培训效果 D、培训评估 9. 当培训目标是为了训练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b由于 其分析具有针对性列第一位。 A、角色扮演 B、案例分析 C、网络培训 D、课堂讲授 10. 培训评估意义的体现来自于对培训过程的c。 A、整体评估 B、分类评估 C、全程评估 D、阶段评估 第十五章 职业生涯规划 1.(b )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条件,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有 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为实现职业自己所作的种种努力活动。 A.发展性 B.独特性 C.阶段性 D.终生性 2.( c)是人的职业生涯的主体,从时间上看也占据职业生活期的 绝大部分,一般是在人的成年、壮年时期。 A.职业选择期 B.职业适应期 C.职业稳定期 D.职业衰退期 3. 薛恩指出,企业内职工个人职位等级的升降是( c)。 A.三维结构道路 B.向心发展道路 C.纵向发展道路 D.横向发展道路 4. 下列内容中,( a)不属于中期职业生涯的工作把握。 A. 要做出改变职业和调换工作单位的决定 B. 选择专业和决定承 担义务的程度 C. 确定生涯发展的行程和目标等 D. 确定从事的专 业,并落实到工作单位 5.根据薛恩的职业生涯系留点理论,“追求自己擅长的技术能力和 职能方面的工作能力的发挥”是指( c)。 A. 自主性 B. 管理能力 C. 技术性能力 D. 创造力 6. 下列不属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视角的是(c)。 A. 确认个人的能力与兴趣 B. 评估组织内外可供选择的路径 C. 确 定组织未来的人员需要 D. 关注随着职业与生命阶段的变化,在兴 趣和目标方面的变化 7.( a)不属于职业适应活动。 A. 进入职业 B. 完成职业岗位的适应 C. 完成组织文化的适应 D. 职业心理的转换 8.在任何组织中,员工都有技术专家和管理者两条不同的职业生涯 发展道路,以下( b)项不属于管理专家的任务。 A. 预算、分析和控制成本费用 B. 评价数据系统或方法 C. 根据不 充足的材料做出决策 D. 传达上级意图,实施组织政策 9.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近期能够快速成长的单位,能够给员工提供较 多的发展机会,“短命公司”在这方面则不能够有所作为,基于此, 组织在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发展渠道方面应注意( b)方面。 A. 职业路径的明晰 B. 组织的前途 C. 工作与职业的弹性化 D. 日 常的职业生涯工作 10.(a )不属于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生涯成功”的自我评价范畴。 A. 职位是否有了提升,职权范围是否扩大 B. 自己的才能是否得到 充分的发挥 C. 对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以致在社会中所做的贡献 是否满意 D. 对处理职业生涯发展与其他人生活动关系的结果是否 满意 第十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1.通过产业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措施,促使无工会劳动关系 出现的劳动关系策略是(b )。 A产业关系策略 B工会回避策略 C劳资合作策略 D一元论 2.(a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求职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 法律凭证,它成为我国劳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A劳动合同 B集体合同 C企业规章 D工资条 3.所谓(b ),是以同一单位的员工集体为一方,根据法律、法规 的规定,就劳动的权利义务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签订的书面协议。 A劳动合同 B集体合同 C企业规章 D裁决书 4.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d)日内向劳 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A15 B30 C45 D60 5.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 a)天内,可向人 民法院起诉。 A15 B30 C45 D60 6.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适用我国( b)规定的程序。 A劳动法 B民事诉讼法 C刑事诉讼法 D行政 诉讼法 第十七章 人力资源使用 1.组织是人力资源存在和发挥作用的(a )。 A、场所 B、形式 C、机构 D、环境 2.员工归属感是组织中的员工对所在工作组织有所“归属”的( b)。 A、组织形式 B、心理状态 C、内在需求 D、实际态度 3.个人将自己的投入-报酬关系与他人进行比较得到一定的感受, 这种感受的反馈会影响下一步的努力。这一观点概括的是( c)。 A、激励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成就理论 4.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组织的需要时,通过奖励的方式来鼓励这种 行为,以达到保持这种行为的目的 a。 A、正激励 B、负激励 C、内激励 D、外激励 5.大型生产机构需形成(a )的组织网络,各部门均由精于其部门 业务的经理担任领导。 A、专业化分工 B、标准化分工 C、智能化分工 D、结构化分工 6.(a ) 是一种应用行为科学知识、旨在提高组织效率和组织健康 的、从组织内部高级管理层开始实施的有计划的努力。 A、组织发展 B、组织设计 C、组织诊断 D、组织更新 7.内激励源于人员对工作活动本身及任务完成所带来的( b)。它 使人们的工作热情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以发挥出内在的潜力。 A、满意度 B、满足感 C、稀缺性 D、迫切性 8.(c )是做好激励工作的一个前提条件。 A、激励对象的选择 B、激励内容的选择 C、激励类型的选择 D、激 励水平的确定 9.( b)通常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 及其有关方面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A、工作认知度 B、工作满意度 C、工作负荷度 D、工作可离度 10.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企业( b)的组织平台上,在从事组 织的日常人力资源业务具有明显的优势。 A、现代化 B、网络化 C、标准化 D、结构化 第十八章 考核与绩效管理 1. 定量考核的特征是(d) A、主观性 B、随意性 C、简单易行 D、标准性 2. 对完成工作的速度进行考核是对哪一考核项目的考核(b) A、德 B、勤 C、能 D、绩 3. 考核销售人员的业绩要考虑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收入水平,这是 贯彻什么原则(c) A、公平公正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敏感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4.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d) A、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 B、淘汰不合格的员工 C、作为制定薪酬的 依据 D、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5. 销售部门员工只有 5 人,适用于该部门内部考核的方法是(a) A、简单排序法 B、强制分配法 C、工作记录法 D、要素评定法 6. 对员工的日常表现进行考核,通常最好的考核人员是(b) A、高层管理者 B、直接主管 C、同事 D、下级人员 7. 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的第一步是(a) A、确定单项的等级 B、确定单项的分值 C、综合同一项目不同来源 的考核结果 D、综合不同项目的考核结果 8. 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的依据,我们应该对哪一考核项目赋予最大的 权数(c) A、德 B、勤 C、能 D、绩 9. 强制分配法是为了避免考核中的哪一问题 b A、晕轮效应 B、平均倾向 C、个人好恶 D、近因效应 10. 为了避免个人好恶、成见效应等考核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 选择哪一种考核方法 c A、要素评定法 B、行为锚定法 C、360 度考核法 D、目标管理法 11. 行为锚定法主要侧重考核(b) A、要素指标 B、关键事件 C、目标完成 D、工作态度 12. 与企业战略相联系的考核方法是(d) A、要素评定法 B、行为锚定法 C、目标管理法 D、关键业绩指标法 第十九章 薪酬与福利 1. 从广义薪酬的角度看,下列属于内在薪酬是(d) A、月薪 B、交通补贴 C、奖金 D、参与决策 2. 为了鼓励在艰苦的条件下劳动,必要的工资形式是(d)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奖金 D、津贴 3. 企业采用利益分享制的目的是(c) A、让员工得到企业利润 B、利益分享制比工资制更好 C、提高企业 利润水平 D、平均分配企业利润 4. 下列哪种观点符合公平理论的公平观点(d) A、自己所得和他人所得相等 B、自己付出和他人付出相等 C、自己 所得和自己付出相等 D、自己所得与自己付出的比等于他人所得与 他人付出的比 5. 对薪酬福利进行分配所依据的劳动形态是(c) A、潜在劳动 B、流动劳动 C、凝固劳动 D、抽象劳动 6. 福利属于(b) A、直接薪酬 B、间接薪酬 C、非财务薪酬 D、内在薪酬 7. (b)适用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分工较细、技术单一、工作对象比 较固定的产业、工种 A.职能等级工资制 B.岗位技能工资制 C.结构工资制 D.岗位等级工 资制 8. 我国公务员所采取的是哪种薪酬制度(a) A、职务等级工资制 B、岗位技能工资制 C、资历工资制 D、结构工 资制 9. 下面哪种工资制度不符合薪酬的透明性原则(c) A、等级工资制 B、提成工资制 C、谈判工资制 D、岗位薪点工资制 10. 在确定薪酬制度时,下列哪一种需要进行岗位工作评价(a) A、岗位等级工资制 B、提成工资制 C、谈判工资制 D、经营者股票 期权 11. 制定年功序列工资制度的基础是(c) A、绩效 B、技能 C、资历 D、谈判力 12. ( a)是让员工参与分享超过常规收益的那部分额外收益。 A.收益分享 B.利润分享 C.股权激励计划 D.员工持股计划 第二十章 人力资源会计 1. 研究如何计量在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 计量目前雇用人员的重置成本的是( a) A、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B、人力资源投资会计 C、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D、人力资源权益会计 2. 研究人作为经济资源价值的计量的是(c ) A、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B、人力资源投资会计 C、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D、人力资源权益会计 3. 当人力资源数额较大,涉及多个会计期间时,应遵循( b)对其 价值进行合理摊销。 A、历史成本原则 B、配比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效益成本原则 4. 下列人力资源会计帐户中,属于成本计算性质的过渡账户的是( c) A、“人力资产”账户 B、“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 C、“人力 资产取得成本”账户 D、“人力资本”账户 5. 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的是(d ) A、历史成本法 B、重置成本法 C、机会成本法 D、估计成本法 第二十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 1. 制度的(a )是指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当包含选人、育人、 用人、留人及人员流动这一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 A、完整 B、配套 C、合理 D、实事求是 2. 人力资源调整制度的主要功能是(c ) A、开发员工潜能,培养适应组织需求的技能、品质 B、规范员工行 为增强员工战斗力 C、保持组织活力,优化组织内人力资源配置, 增强组织效率。 D、化解矛盾,降低冲突,维持组织运行秩序。 3.( b)是指上级组织对下属组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诊断,通过 诊断对下级部门进行检查、督导,这是一种经常性的活动。 A、程序性诊断 B、制度性诊断 C、自发性诊断 D、规范诊断 4. 下列选项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方法的是(d ) A、实地观察法 B、面谈法 C、问卷调查法 D、工作日志法 5.(a )是使用一种标准化的等级量表,通过组织测评、群众测评、 自我测评等多种途径,对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的方法。 A、量表调查法 B、功能测评法 C、层次分析法 D、问卷调查法 第二十二章 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 1.( c)是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及其发展,进行总 体上的规划和调节。 A. 人力资源开发 B. 人力资源管理 C. 人力资源战略 D. 人力资源 规划 2. 在主题为“变革世界中的政府”的1997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 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担负着解决( a)的作用。 A. 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与促进社会公平 B. 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与保 护穷人 C. 解决外部效应与提供社会保障 D. 协助私人活动与再分 配 3.( d),我国从宏观层次上开始关注人力资源问题,人力资源战略 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次。 A.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B.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C. 改革开放后 D. 20 世纪的最后几年 4.据预测,本世纪 30 年代,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 a)的高水平。 A、27% B、10% C、5% D、40% 5.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大大增加财政支出,尽快达到国民教育开支占 GNP( a)的目标。 A、4% B、8% C、10% D、12% 6. 市场经济规范观念主要包括(a )。 A. 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 B. 法制观念和竞争观念 C. 道德观念和创 业观念 D. 竞争观念和创业观念 7. 舒尔茨人力资源理论中的“放弃收入”是指(b ): A. 是一种生产成本 B. 是一种机会成本 C. 是一种经济投入 D. 是一种人力投资 8. 一般意义上看,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