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建构的女性的读书笔记 第二章 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 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我们要追究的 目标。第一章已经讨论过社会性别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跟性别差异 与性别平等关系密切。社会性别理论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妇女为什么 要受到压迫以及这种压迫是如何开始跟延续的?这一章就试图回答 这些问题。 性别歧视的存在 社会性别理论的前提就是认为女性在现存的社会性别体制下一 直处于从属地位,是被压迫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有人认为,现在妇女已经不再是被压迫的一方。所以本届首先 要描述的是性别歧视还存在。目前的性别歧视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显性歧视 就是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感受到的性别不平等。 一般来说,现行歧视有两种表现形式:把女性视为低于男性的第二 性和把女性看作是“负面” 。把女性视为第二性观点的代表是波伏娃, 她指出男人是作为绝对的主题而存在,女人是作为男人的对立面和 附属体存在,是男人的客体和他者(the Other) 。这种歧视认为女 人天生比男人低下,女人的价值不如男人。第二中把女性视为“负 面” ,就是将女性视为“不祥”的、坏的,甚至是万恶之首,罪魁祸 首。 二、隐性歧视 即对所有的人都施以相同划一的要求和标准, 而这个划一实际上是把男人看作是客观的和标准的。也就是说,男 性不但比女性占优势,而且成了人的一般性,这样产生的结果是男 性在这种标准体系下的收益被掩盖了。在现实生活中,中性的法律、 传统、历史等都打伤了男权的烙印,因此,消除隐性歧视任重而道 远。 三、反向歧视 是一种隐藏的更深的歧视,即通过赞美女性的 特征和功能,而把女性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领域,给女性的发展带来 制约性因素。对女性三个角度的赞美造成了对女性的歧视。首先, 歌颂女性的一些表现和她们的传统角色,并且把这些表现和角色视 为是女性天生就有或自然擅长的,使得女性想要跳出原来的社会定 位和性别气质变得非常困难,从而不利于女性的多元化发展。其次, 礼让女士的绅士风度实际上也把女性置于弱者地位。再次,夸大女 性的能力和作用,甚至杜撰女性的能力,从而使得女性不得不承受 沉重的生活负担。尤其是关于哺乳的问题。这种对女性的过度赞美 表面上看是尊重女性,实际上破坏了现实中女性的生活平衡。这种 歧视对女性心理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和伤害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性别差异论 这种理论认为性别不平等产生的根源是男性在生 理上优越于女性。两性生理的差异被大众所接受,直到今天还被作 为性别歧视的借口。这一观点遭到了女性主义者的批判,她们认为 生理的差异仅仅是个起因,随之而来的文化建构才是两性不平等产 生的真正原因。不管是说明男性的优势根本不存在,还是崇尚女性 的特质,重点放在“性别差异”上的平等论归根结底指的是女人不 同于男人或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地方。社会性别的概念对两性差异论 进行了建设性的批评。首先,社会性别理论证明生物特征是在与社 会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其次,质疑差异与歧视间的因果关系(可 能要倒过来) 。最后,后现代主义理论对这种基于性别差异的观点进 行了颠覆。 社会分工论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是两性不平 等的起源。许多人认为两性的分工和两性扮演不同的性别角色是一 种自然的选择。米德队三个原始部落的研究打破了这种偏见。马克 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最常用这种社会分工的角 度。 三、 “交换女人” 盖尔鲁宾采用了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施 关于亲属制度交换妇女的见解,从制度层面来论述性别不平等的起 源,认为亲属制度是妇女受压迫的起源。她指出亲属制度不仅利用 了性别差异,还通过交换女人的结构创造了性别差异。这一论述开 创了从文化层面来寻找妇女被压迫根源的先河。鲁宾强调,排他的 社会性别认同远非自然差异的一种表现,而是对自然相似之处的压 制。两性区分的后果压抑每个人都有的性别特点,包括男人和女人。 按照鲁宾的结论,亲属制度通过交换女人产生了性/性别制度,引出 的结论是:并不是男人的统治产生了女人的交换,而是交换女人产 生了男人的统治和女人的屈从关系。很多学者也对她的观点提出了 质疑。 四、优势积累论 把默顿的优势积累理论用到分析两性不平等 上也有指导意义。凯特米利特认为当女性成为被压迫者以后,在 妇女身上就存在少数族群地位的特征:群体自我憎恨,对自己和对 同伴的鄙视。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是对女性卑下观点的反复宣扬, 并且女性对此也信以为真。这是一个劣势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也 是女性文化建构性别观念的过程;而男性则不断的膨胀其良好的自 我感觉,不断的积累优势。女性主义理论家珍妮特查夫茨对性别 不平等以及改变这种性别不平等制度也有深入地分析。 第三节 性别平等理论 女性主义是一个实践性和政治性都非常强的学派,它一方面认 识到性别歧视的存在,对妇女被压迫根源的产生进行理论探索,另 一方面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追求性别间的平等和发展。但是关于什 么是性别平等,在女性主义阵营中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主要有两派, 一被称为本质论,一被称为构成论。 一、本质论 本质论将男性和女性看作两个对立的范畴。本质论又分为等同 取向和分化取向 (1)等同取向倡导男女都一样,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情。波伏 娃就是这样认为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是这一趋向的积极拥护 和实践者。 (2)分化取向强调男女差异,认为应该各司其职,尤其是女性应 该发挥母性的天职。这种趋向认为两性不同的分工对社会而言是一 种资源优化组合的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两性平等。部分激进女性主 义者赞美女性特质,进一步肯定并加剧了分化取向的发展。 本质论因为其明显的实践效果和直观的理念得到了大多数人的 认同,也为女性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由于本质论 明显的基于两性差异的理论之上,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遭到了代 表美国黑人女性为主体的有色人种或称第三世界女性的女性主义者,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批评,其二元对立的方法也遭到了质疑。本质论 还经常带来“男性恐慌” ,因此对它的批判不断涌现。 2、构成论 构成论认为,真理、理性以及人的观念都是男权社会派生出来 的,因此,我们要颠覆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体系和话语,而并非 改变一半和另一半的关系。构成论受到后现代理论的影响,这种影 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后现代主义否定宏大叙事,它质疑妇女作为一个普遍范畴 的存在。 (2)后现代主义强调界限的模糊性,也就是说不存在非黑即白, 非对即错的界限,同样也不存在非男即女的二元对立。 (3)后现代主义解构了权力的概念。 受后现代理论的影响,构成论认为,性别间的平等并非是简单 的男女之间的平等问题。男性与女性一样,也受到了文化的影响, 也被现有的性别文化所压迫,而“妇女”作为一个普遍化的范畴是 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代表不了所有人,甚至,它代表不了任何人, 女性之间也有许多差异性,不同阶层的女性受到的压迫和歧视是不 同的,追求性别间的平等,不仅仅要追求政治权利的平等,而且要 追求生活方方面面的平等。 构成论比本质论更有说服力,更全面,但它或多或少的削弱了 女性主义的政治性和实践性,在生活中失去了可见的“敌人” 。 三、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的通俗解释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通过一些普遍观察的范例来强调性别差异, 事实上,两性之间绝对的差异是很少的,人们头脑中的大部分性别 差异是一种平均值的理念。一方面,平均值的格式化会导致对个体 的歧视,另一方面,差异本身是没有歧视和不平等的,只是当我们 赋予差异以不同的价值时,不平等才出现了。 关于如何实现平等,一种观点认为性别平等实际上是机会平等, 另一种观点认为结果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第三种观点认为真正的 平等只能来源于解决情境不平衡的努力和机会平等的共同作用。另 外作者还赞同李小江教授的观点,即真正的性别平等还应该包括 “选择权的给予” 。 性别平等的实现应该是一个模糊性别的过程,或者说是超越性 别界限的过程。性别平等实际上就是人的平等,它与性别无关,它 指涉的其实是“人”的权利。 第四节 中国的性别平等历程 一、中国因为特殊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是妇女解放跟西方经历了不 同的历程。 解放前 二、建国和改革开放前 三、改革开放以来 四、1995 年世界妇女大会以来 总的来说,本章的写作思路是:现实生活中的确是存在性别歧 视现象的,即社会性别理论并不是空穴来风。这种歧视有三种表现 形式:显性歧视、隐性歧视和反向歧视。由于性别歧视是性别不平 等的表现,所以接着就在第二节讨论了性别不平等为什么会存在。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四种理论解释:性别差异论、社会分工论、 “交换女人”和优势积累论,这四种解释分别从生理、社会生产、 亲属制度和优势积累的角度,对我们认识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很有意 义。女性主义不仅要解释这种不平等,更要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性别 关系。对于什么是性别平等,女性主义内部又有本质论和构成论之 分,前者基于性别差异,后者给予文化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于 两性不平等即如何实现性别平等也有很多看法,文中也作了分析。 最后,结合中国的情况,论述了中国的性别平等历程。 被建构的女性读书笔记之五 理论之源:女性主义 第三章 理论之源:女性主义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和理论是在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被挖 掘和制造出来的,它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普及而被社会所认识和发 展,并由于近年来后现代理论的兴起而流行。因此,在前面介绍了 社会性别理论的基本视角后,本章通过回顾女性主义来介绍社会性 别的缘起。 第一节 女性主义实践 一、什么是女性主义 关于女性主义没有统一的界定,一方面西方学术权威机构认为 这个词条还没有被记录和解释的普遍影响力,另一方面女性主义者 自己也避免定义使自身的创造受到限制。中国学术界的学者对女性 主义有各种界定,但也没有统一。但是,女性主义在以下几点上的 认识却是一致的:(1)西方女性主义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理论, 它在批判中诞生、在探索中前进;(2)西方女性主义从来就不是一 个统一体,它是作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空间存在;(3)西方女性主义 是在西方特定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背景中产生和发 展起来的;(4)西方女性主义的本土性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它不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5)西方女性主义的局限性,并不排斥它 的可借鉴性。 女性主义有三种重要的精神传统: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后 现代主义。 实践角度看,女性主义是一种政治。 “权力”是一个关键的词, 女性主义思考的不仅是谁拥有权力,还思考产生权力的场所。20 世 纪 60 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提出“Personas Is Political”的口 号,把争取权力的运动从政治领域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2、西方女性主义运动 在大规模的妇女运动出现前,就有零星的女性主义思想和代表 人物出现。 受启蒙思想影响,第一次妇女运动在欧洲大陆发起。它进一步 受到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思潮的深刻影响,并随之扩展到美洲大陆。 第一次妇女运动中,有三个焦点:第一个焦点是争取妇女选举权的 问题;第二个焦点是妇女的教育权利问题;第三个焦点是女性就业 问题,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就业问题。第一次妇女运动成绩斐然,从 政治和法律上深刻的改变了妇女的地位,提高了妇女的权利。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妇女运动的基调是消除两性差别, 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因此,第二次 妇女运动针对的不仅是政治和法律,还有文化、习俗等。他直指性 别制度的本质,妇女权力的争取实际上是改变整个社会性别制度的 过程。这种目标的扩展,一方面打开了妇女运动的新局面,另一方 面对女性主义政治运动的力量则有所削弱。第二次妇女运动带来了 人们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妇女的生活也随之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变。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女性主义运动的涉及面更为广泛,有时直 指语言和知识本身。理论上这是一种进步,但大大削弱了女性主义 的政治性和力量。 三、美国的新女性 选举权新女性出现,就业与服装的改变性解放,婚姻 观念的变化,对生育的控制 各类妇女组织的发展 第二节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要研究理性与感情的问题,心理分析女 性主义主要研究主体与客体的问题,文化女性主义主要研究心灵与 肉体的问题” (女性权力的崛起) 1、激进女性主义 “父权制”是激进女性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建树。它的基本观点 有:把对妇女的压迫视为男性统治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而这样 做的目的在于理解和结束这一统治;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同男性利益 相对立,这一利益使女性在姐妹情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超越了阶 级和种族的界限,所有女性都应该为女性的解放而共同斗争;男性 统治不仅限于政治和有报酬的工作这类公共领域,而且存在于私人 生活领域。激进主义还有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中,交换价值先于使用价值;第二,在父权制体系中,交换价值 是由男性来定义的。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 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最有力但受到的批评也最多,尤其是对两性 关系绝对的二元对分,把男性看作女性的敌人,把提高女性的地位 和贬低男性结合在一起,使得激进女性主义理论被主流文化所排斥, 给女性主义运动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根基主要是个人权利、公正和自由的 思想,认为妇女只要给与平等的民权、教育和就业机会,就可以获 得与男性平等的发展和地位,因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通过法 律和教育的途径来改变社会的性别不平等,具体是要改变社会对两 性的差异对待。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个理性的、有责任 心的女性形象:只要给她机会,她就能照顾好自己,挖掘出自身的 潜能。 但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严格的自由 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从未触及私人领域。其次,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 可对妇女和自然的贬低。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将妇女受压迫与资本主义对劳动力的剥削 形式联系起来,将妇女的有酬与无酬的劳动与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的作用联系起来,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妇女受压迫起源于私有制的 经济结构,妇女受压迫与资本剥削劳动具有相同的形式,大多数妇 女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是受压迫的,因此阶级压迫是更基本的压迫形 式,妇女的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相联系。妇女只有参与到劳工市 场,参与到阶级斗争中去,才能实现社会的解放,从而解放自身。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有共同点也有些不同 之处。 4、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一、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grand theories) 。 第二、关于话语及权力的理论。 第三、批判“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其他女性主义流派 生态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 一、 “妇女”一个普遍化的范畴和“铁板一块的主体” 莫汉蒂主义到在西方女性主义“假定妇女是一个组织起来,具 有同样的利益和愿望,不问阶级、种族或人种属性或矛盾如何的一 致团体,这就暗示了一种性别差异或者甚至可以跨文化的普遍使用 的家长制概念” 。西方女性主义者虽然视角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描写 第三世界妇女的效果却是一样的:妇女总是被说成是男性暴力的牺 牲品、殖民化过程中的牺牲品、阿拉伯家庭制度的牺牲品、经济发 展进程中的牺牲品等等,也就是说,第三世界的妇女被看作是被动 的存在,而不是行动力量。 如果总是把妇女看作是整体,是男人的对立面,没有内部矛盾, 不考虑妇女之间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二元对立 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安装窗帘合同样本
- 个人之间购房合同样本
- 产品控价合同样本
- 借款中介合同样本
- 乐队酒吧兼职合同样本
- 调酒师行业协会考题试题及答案指导
- 中央空调安装合同样本
- 买房解约合同样本
- 公寓期房合同样本
- 便宜工厂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电子商务师真题试题及答案
- 撬装式承压设备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绪论-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实训
- 2025-2030中国免洗护发素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优化算法解析》 课件 第6章-基于群智能的智能优化算法
- 《红岩》中考试题(截至2024年)
- 华为IAD132E(T)开局指导书
- (2025)二十大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华北电力大学辅导员及其他岗位招考聘用5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2《信访工作条例》学习课件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重难点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