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南曲文词的美学风貌_第1页
长阳南曲文词的美学风貌_第2页
长阳南曲文词的美学风貌_第3页
长阳南曲文词的美学风貌_第4页
长阳南曲文词的美学风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长阳南曲文词的美学风貌 摘要:以“ 丝弦雅乐 ”著称的长阳 南曲,其文词的美学风貌不仅仅局限于 单纯的“雅化 ”,而是雅俗并存互渗的多 元存在,概括表现为以雅言咏雅怀的崇 雅、以俗语表俗趣的尚俗和以雅言道俗 情的雅俗共融。其多样性审美特征的成 因可从内部的文体构成、外部的社会历 史文化变迁以及民族融合的高度等方面 来考察。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33097.htm 关键词:长阳南曲;雅俗二重性; 美学风貌 中图分类号:I106.7 文献标识码: A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4.02.0 08 在众多泥土芬芳、豪放彪悍的巴 土民间艺术形式中,以“ 丝弦雅乐 ”闻名 于世的长阳南曲之所以能独标一帜,在 于它背离了人们对民间曲艺粗糙鄙俚的 惯常思维,呈现出一种曲高和寡的“雅 乐”之“雅”的审美特征:“唱词文雅,曲 调优美,自弹自唱” 。撇开其音乐性不 谈,南曲之雅,雅在文词!文词是戏曲 的基本构成要素,它的美学风貌决定了 戏曲的艺术美感。而“ 雅”作为一个美学 概念,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永远与“俗” 相对而生。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也 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从审美特征上看, 南曲虽以“雅 ”著称于世,但民间戏曲本 质上是民俗的艺术,又同时与通俗化、 大众化保持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审美内 涵丰富复杂,故不能简单地对长阳南曲 下或俗或雅的艺术论断,需作更为细致 的分析与观照。 一、长阳南曲文词的审美特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雅俗并存 据统计,长阳南曲迄今共存有 150 多个传统曲目,在它的历史坐标上, 纵向是作为戏曲艺术自身发展轨迹的滥 觞、兴起、发展、嬗变的吐故纳新,横 向是汉族文明与巴渝土家文化兼收并蓄 的融合交流,纵横交错,构成丰富的历 史维度,其戏曲文词自然呈现出复杂的 美学风貌。从雅与俗的角度而言,我们 可将这 150 多个曲目加以概括,分为如 下三类: (一)以雅言咏雅怀:文人雅士 对高情逸趣的抒发 史载南曲演奏时,具有一种“古 曲独弹,字句铿锵,章节清雅,听之能 使妇孺怡然欢,肃然静” 1的表演效果, 在南曲众多传统曲目中,具有如此艺术 感染力的,应是那类最能体现南曲“丝 弦雅乐”之“雅”特色的文词作品了,较 著名的有渔家乐 (又名春去夏来 ) 悲秋 渔樵耕读 高人雅士 春 夏 秋 冬 风 花 雪 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渔樵自乐等篇目。 雅文学与俗文学从社会阶层来讲, 其分别应为:雅文学具有主流性、精英 性;俗文学则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等特 征。中国古代,雅文学的承载者历来对 应的是上层知识阶层,魏晋以前即为士 族阶层,唐宋以降,则为所谓文人阶层。 南曲之雅,从艺术形式到精神情趣,都 鲜明体现出一种文人阶层的审美追求。 从语言形式上来讲,小曲作为一 种民间艺术,审美传统本该浅显俗白, 但这部分南曲却以文人特有的典雅抒情 代替了这种长期积淀的平民审美,表现 为语言的诗性雅致和对意境美的追求, 试以二首为例: 但只见波浪滔天忙解缆,柳林之 中去藏舟。左边下起青丝网,右边垂下 钓鱼钩。钓得鲜鱼沽美酒,一无烦恼二 无忧。清风不用银钱买,月在江中任自 由。闲来简板敲明月,醉后渔歌云春秋。 渔家乐(又名春去夏来 ) 梧桐叶落金风送,丹桂飘香海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红,是谁家,夜静更深把瑶琴抚弄,猛 听得,檐前铁马响叮咚。平沙落雁,静 夜闻钟。这凄凉,想来更比相思重,卧 牙床,好比做一场孤单梦。悲秋 (寄生) 山野民歌,言劳动之乐重在热闹 活跳,抒男女相思,多直白热烈。这二 首曲目,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 蓄蕴藉,意在言外。前者以雅致超逸的 语言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古朴淡远的水墨 画:烟波浩渺,江水悠悠,渔父之隐, 诗意栖居。后者将梧桐、金风、丹桂、 海棠、琴声、夜雨、明月、钟声各种象 征秋季的意象进行了排列组合,全篇无 一“悲”也无一“秋”字,却为我们描绘出 了凄清的秋景与孤寂的相思,字面之外, 自有悲凉的意境。 艺术创作都是创作者审美情趣的 体现,南曲雅化的语言风格也是南曲作 家们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的外化。总的 说来,这类曲目,体现出的是一种文人 趣味,一种有别于大众平民的,文人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层特有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如“牧 童横笛归家转,溪边渔翁把钩收。庵堂 古寺钟声响,一轮明月照沙洲”(游 江 ) 。再如, “桌案上,压尺锦囊书万卷, 玉砚银瓶花几枝。流水溪边问渔老,茂 林修竹好呤诗。贪花爱柳朝早起,吟风 弄月夜眼迟。良朋好友常聚首,各自分 韵各留题”( 高人雅士 ) 。 或隐逸山林,领略山川之美、自 然之趣;或躬耕田园,安享读书之乐、 书斋之雅;时而品茗抚琴、挥洒笔墨, 追求文之美、艺之趣;时而聚友吟诗, 享君子之交、友朋之乐。在这些曲子里, 我们能看到陶渊明的那种躬耕自资、冲 任平淡,谢灵运的踏遍丘壑、遨游山水, 王维、孟浩然遁世悠远、退守田园,以 及古代文人们那种于凡俗生活中追求书 趣、墨趣、琴趣、吟趣、曲趣等各种艺 术趣味,将生活艺术化的人生审美追求。 凡此种种,其时可以理解为知识分子在 面对世事纷扰、道路坎坷、运程乖舛之 后,在出世与入世,趋世与遗世间作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的选择:自隐自乐的人生道路,心逸心 安的生存境界。 (二)以俗语表俗趣:闾巷田间 对俗情俗趣的展示 南曲本质上是民间小曲,其文词 从文学上讲是民间文学,在大的范畴上 属俗文学范畴。而俗文学之“俗” ,则是 指它蕴含着民间性、世俗性、大众性或 草根性,与文人化的雅文学相比,它更 多地面向现实、贴进生活,靠平民大众 而生存,也更自觉地去迎合平民阶层的 审美期待,以俗语、俗言去表现俗情、 俗事、俗人。南曲号称“ 雅乐 ”,本质上 却是俗曲,南曲之俗,具体而言,是通 过内容之俗与用语之俗共同完成的。 内容之俗,体现为部分南曲揉合 进了一些民众生活的影像,展现了大量 原生态的民风民俗与民情。巴土长阳地 区的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婚俗、民间 崇拜等蕴藏着土汉两个民族的丰厚文化 元素,南曲中多有展现。如有长阳一带 婚庆嫁娶的贺新婚 弄璋曲 贺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寿 贺女寿之类的曲目,多在婚嫁、 生日、祝寿、生子等级场合演唱,除了 迎合市井村民们避灾祈祷、图热闹的民 俗心理外,客观上也为我们展现了其礼 俗文化。 还有表现巴土一带山 水风光、俗人野趣、娱乐休闲活动的 数灯 数塔 螳螂娶亲等曲目, 也从侧面展示了长阳清江一带物产人情、 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的地域特点,充分 表达了劳动大众对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普天同庆的向往,也充满了节日的欢腾 与喜悦。总之,是一幅清江流域具巴土 地域风情的生产、宗教、礼俗、休闲、 娱乐活动的立体画卷。 用语之俗是部分曲目对方言俗语 的大量应用,原汁原味的地方语言是民 间艺术保持地域性、民间性的基质,南 曲虽起源于汉族文明,却在长期的流传 演唱过程中日渐“ 本地化”,凸显出了鲜 明的长阳地方特色。还有一些曲目使用 了一些极具长阳乡土味的口语词,如著 名曲目皮金顶灯中的“我的女儿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大,自幼不怕爹妈,你娶回去休要婆婆 喳喳”, “喜她,爱她,偷眼看她,卡喳 挨了两个嘴巴” 。又如“ 野猫子 ”、 “管他娘” 、 “小老儿”(赶潘 ) ;“老东家,好福 光,女婿个个都不穰” , “凤凰盒子装公 鸡,驴屎蛋子外面光” ( 幺女婿出丑 ) 等。再如长阳方言“ 栖慌”一词,在长阳 地域语境中它有凄惨、悲伤之意,在多 段唱词中它也反复出现,如“夫受荣华 妇栖慌”( 伯喈思乡 ) , “必正妙常, 闷沉栖慌”( 赶潘 ) ,这些方言土语 的运用,为某些南曲曲目凭添了几许生 动幽默的乡土味。 民间小曲使用俗语能增加戏曲演 出的趣味性,但俗语也有通俗、粗俗、 恶俗之分,得体的俗语运用应是“常谈 口语而不涉粗俗”2南曲用语之俗其特 点应是浅显通俗,与格调低下的粗俗、 恶俗有天壤之别,应是俗而不俚,俗而 不鄙。 (三)以文言道俗情:民间文艺 对文人雅言的模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阿诺德豪泽尔曾说过:“精英 艺术、民间艺术和通俗艺术的概念都是 理想化的概念,其实,它们很少以纯粹 的形式出现,艺术史上出现的艺术样式 几乎都是混杂形式的。 ”3雅与俗的关系 也不是简单二元对立的机械存在,它们 没有一个绝对的界线,相反,二者之间 往往有一个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 里,雅与俗并存互容,我中有你,你中 有我,谁也离不开谁。 南曲各曲目的雅俗归类也不是楚 河汉界、泾渭分明的简单分布,实际上, 有相当数量的曲目也恰如一个中间地带 一样存在,具有非雅非俗,雅俗共赏的 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精神实质的外雅 内俗与语言风格的似雅实俗。 1. 精神实质的外雅内俗。长阳南 曲现已掌握的 150 多个曲目中,按题材 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类:第 一类是取材于小说戏本的段子,第二类 是应酬劝诫的段子,第三类是取材于民 间故事和传说的段子,第四类是咏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抒怀的段子。其中取材于小说戏本类的 曲目,大多取自历史章回小说三国演 义 水浒传和元杂剧西厢记及 明清传奇剧荆钗记 破窑记等。 虽数量繁多,但概括起来无非为历史演 义、才子佳人和家庭婚姻的题材。 自古以来,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 最大的区别在于精英文学继承“文以载 道”的文学传统,以天下为已任,以经 世致用为目的,立足于发挥文学的社会 供用,去追求一种关怀人伦、渡人济世 的人文精神,审美要求上趋于理想化、 崇高化。而通俗文学则多站在民间的立 场,去关注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世俗生 活的一面,强调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 不追求社会终极关怀,而崇尚普通人的 基本欲望,以“ 食色” 等人性的基本欲求 为文学表达的基本母题。而南曲的这些 曲目,虽有如长板救主 关公辞曹 取材于三国演义 ;打渔杀家 武 松杀嫂取材于水浒传 ;红娘递 柬 莺莺求方取材于西厢记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伯喈思乡 赵五娘饯行取材于 荆钗记 ,但其文学精神却根本不能 与渗入了文人意识的明清小说与戏剧相 比。其既缺乏文人知识分子揭示的历史 更替、国家兴亡的政治伦理,也无站在 情欲人性的解放、爱情婚姻的理想这些 角度的社会理性思考。而是普通百姓站 在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的故 事表层,去说故事、听故事,满足于热 闹的赏心悦目,作纯粹的娱乐休闲,表 面上像文人一样讲史话情,但骨子里却 没有文人作品的“ 雅趣” 与 “怀抱”,其精 神实质是民间文学的“ 俗”。 2. 语言风格的似雅实俗。这类南 曲曲目的语言多能做到明白晓畅,生动 形象甚至朗朗上口,但中国文学真正语 言的典雅讲究的是含意深远、神韵流长, 不在词采表面的刻意雕绘,而重作品内 韵的味美方回。若以这种标准去衡量这 部分南曲曲目,其文词只能评价为似雅 实俗了。 譬如夏日炎天中对红颜佳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的描绘:“乌云叠翠,美貌千般。十指 尖尖,斜倚栏杆,罗裙摆动,露出金莲。 十指尖尖如嫩笋,好似嫦娥下九天。鼻 如悬胆牙似玉,樱桃小口朱唇鲜。三寸 金莲站不稳,腰似杨柳美人肩。 ”其纯粹 只是停于表面的描绘,只有外形而无神 韵,很难说是雅的言辞。还有那些劝诫 类的“人生在世要学好,切记不可犯律 条,琴棋书画皆上品,风花雪月无下梢” “世间上,争名夺利能值几毫?”“自古 道,好人多从苦中来” ,这些语言明白 晓畅,但雅化程度顶多如普及读物三 字经 弟子规 神童诗之类的国文 启蒙教材等同相似。应该说,这些曲目 的语言是民间说唱艺术对于真正文人雅 言的有意模仿,在民间可能认为是“雅” , 但实际上体卑格弱,似雅实俗,又或者 说,由于时代的久远,时间的隔离,在 当时是俗的,但在以白话为主的今天, 却觉得是雅的了。 二、长阳南曲文词雅俗并存美学 风貌产生的原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雅俗并存是南曲文词的美学特征, 但任何艺术形式的美学风貌只是其艺术 追求的外在显现,它并非凭虚蹈空而来, 而是有着深层的文化动因,我们可从其 内在的文体功能的二重性、创作主体的 复杂性以及文化构成的民族融合等三个 方面加以考察。 (一)案头之作与场上之曲:南 曲自身文体功能的二重性 长阳南曲本身是一种民间小曲, 关于它真正的起源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长阳南曲 来源于容美土司时期,司主田舜年、田 丙如对昆曲桃花扇的移植与扶持”4二 是“昆山腔的水磨调是长阳南曲的雏形” 5王国维先生定义“ 戏曲”时,曾定义明 清散曲、明清传奇、元明传奇、宋元杂 剧皆属大的戏曲范畴。 桃花扇来源 于明清传奇,昆山腔水磨调的源头则是 宋元南戏,所以虽两种说法都缺乏更充 足的支撑论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即长阳南曲一路溯源而上应是从“戏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这一母体中脱胎而出的。 在中 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曾出现过“案头 之作”与“场上之曲”的说法。所谓“案头 之作”,指戏曲在宋元杂剧阶段多是供 戏台之上和勾栏之中的演出所用,等到 了明代,这种鲜活的民间艺术进入了文 人的视野,文人曲家开始介入戏曲文词 的创作,戏曲作品已不再是专为市民演 出而作,最后发展为文人借助诗性语言 咏怀抒情的“ 自娱,而着力追求文词典 雅绮丽的雅致化语言风格。而“场上之 曲”则是指戏曲艺术本身乃是大众化、 群众性的观赏艺术,是演员借助服装道 具面对观众而“ 娱人” ,其审美需求应是 就低不就高,应适应舞台演出和观众欣 赏的需要,戏剧语言应是通俗浅显,以 体现其娱乐平民的功能。故戏曲艺术兼 具文章与戏剧的双重性质,而其指向的 审美趋向即崇雅观与尚俗。 长阳南曲的形式主要是坐唱,可 以一人自弹自唱,也可以多人自弹自唱, 或一人弹奏,一人打简板演唱,但有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量道白,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舞台艺术, 但闲敲云板醉拉弦,以音乐的形式讲故 事,也兼具文章与戏剧的二重性。历史 上南曲的创作主体具有集体性特点,身 价各异,而传播流传从起初的在士族富 户到后来流行于寻常百姓中,欣赏群体 也是土汉结合、贫富错杂,文野并存, 如此复杂的创作主体与审美受众,势必 使得南曲既有供文人士大夫浅唱低吟的 抒情之作,也有适应平民听众审美需求 的通俗篇章,其结果当然是艺术风貌的 雅俗并存,雅俗共赏了。 (二)儒绅文士与商贾骚人:南 曲创作主体身份的复杂性 长阳南曲目前虽有学者收集的流 传于民间的手抄唱本和工尺读本,但其 传承历来采用的还是口传心授的方法, 或子从父学,或挚友相教,或世代相袭, 应属民间口传文学。而口传文学的最大 特点是在于创作主体的群体性与集体性, 即作品是在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中分工 合作地创作、传播,在长期的辗转流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中,流传者又对它不断地作着补充、修 改、加工的再创作,直至定型,因而它 反映的是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的美学理 想、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从这一角度 而言,长阳南曲也是在不断地创作与再 创作的循环中最后定型的,其创作文体 具有身份上的复杂性。综合长阳一带的 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其创作者身份应 有如下几种类型: 1. 仰慕、学习、传播汉文化的土 著精英。长阳历来隶属容美土司管辖。 容美田氏家族统治容美时期,历代都崇 爱汉文化,乐与汉族文人交往。田氏土 司从田九龄开始延引域外汉族艺人,组 建家庭戏班,在所司境内推广戏曲创作 和演出。至 19 代司主田舜年时期,曾 邀请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挚友顾彩旅 居容美半年之久,在顾彩指导下,全本 昆曲桃花扇曾在司内上演,是土汉 民族交流史上的一大佳话。 田氏家族宗室子弟皆以饱读汉书、 能诗善文为荣,田舜年本人亦具有深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的汉学造诣,工诗善词,且从事戏剧创 作。据记载,南曲产生之初多在贵族富 户家中上演,它应是容美贵族推广戏曲 文化的衍生产品,这些精通汉诗元曲的 土著精英们在兴趣之下,参与南曲唱词 的创作,介入南曲的加工、润色的再创 作,亦在情理之中。 2.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汉族迁客骚 人。南曲并非土生土长的土家族文化, 而是土汉融合的外来艺术形式,它的引 进是社会变迁、人口流动的结果。综合 历史,与南曲有关的人群为如下两类: 一是土汉两族文化交流中的汉族 文贤。随着“ 改土归流” 后 “蛮不出境, 汉不入峒”禁令的废除和容美田氏土司 历来乐于与汉族著名文人进行文化交流 的双重原因,大量乐于游历的汉族著名 文贤都对容美土家族地区远近来归。据 载,司主田舜年时期,除与顾彩进行戏 曲艺术交流外,还曾与当时的汉族名流 如孔尚任、严首升、毛会健、蒋玉渊等 人都有诗文来往或文学唱和。南明相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文安之在朱明王朝覆灭之后隐居容美长 达三年之久,与田氏诗人有大量的唱答 之作,这些高层次的汉族文武时贤,给 南曲文词带去的是典雅精致的汉文化气 息。 二是避难经商的商贾骚人。明清 交替之际, “四方烽烟如炽” ,而容美一 带却“处中原鼎沸之外 ”,总体的环境是 安宁宜居之地。据悉南曲流传最盛的地 区乃是长阳资丘镇,民生富庶,经济发 达,被誉为清江边上的“ 小汉口 ”,数百 年间都是长阳西部五峰、巴东、鹤峰一 带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汉族人口纷纷前 来安营扎寨,一为避难,二是经商。故 资丘一带历来安居着大量的汉族人群: 商贾骚人、民间艺人、南明遗老、落魄 文人,他们身份各异、形态混杂,但大 都带着汉文学的功底在长阳这块土地上 与南曲艺术家交流碰撞。 3. 自成群体的下层小知识分子。 在南曲的流传过程中,早期演唱南曲的 艺人们也是南曲进行再创作的主要群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民间对南曲演唱者尊为“ 高人雅士 ”,他 们多是一些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却又淡 泊名利,以“ 琴棋书画为上品 ”的民间艺 术家,往往兴之所至, 闲拔丝弦,醉 敲云板,三五相约,知音共赏。 南曲艺人对南曲演唱环境与演唱 内容有“三不 ”的讲究,即 “夜不静不唱、 有风声不唱、办丧事不唱”。长阳南曲 对环境内容要求的“ 三不唱 ”,都在维护 南曲艺人的独特个性,强化南曲充当南 曲艺人群体标志的作用。6“传统南曲 才艺人或出生于富庶家庭或文化修养较 高,他们身为商人、富家、医生、手艺 人、教师等,不受生活所累,读过书有 文化水平。 ”7因此,这一特殊的群体应 是一群有独立价值取向,接受过一定文 化教育的不同于普通农民的小知识分子。 由此可知,从事南曲的创作与再 创作的人群应当是来自社会各阶层,上 至贵族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亦官亦 儒,且贵且贱,如此复杂的创作群体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然会带上各阶层自己传统的审美需求、 审美趣味。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其文 词雅俗形态必然各异。 (三)汉族文明与巴土文化:文 化构成的民族融合 凡是灿烂的艺术,没有不是多源 的。长阳南曲一直被视为土家文化与汉 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 “民族融合对于中 国古代文学来说具有双重的功能,它既 是推进通俗化的强大功力,又是实现典 雅化的实际步骤,两种相反的倾向相互 补充,形成一种特殊的运行机制”8对 于南曲来说,文词的雅俗,也体现了民 族融合的这种功能。 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看,华夏 民族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农 耕经济,优先进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而历来实行土地司制的巴土长阳,却地 处偏远深山,交通阻塞,文化上处于原 始封闭阶段。随着清雍正年间“改土归 流”政策的实施,巴土文化才由封闭走 向开放,大规模与汉文化交流融合。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文化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的汉文化,其 价值观念、文化模式具有相对优越性, 故仰慕式的自愿吸纳是容美土家民族的 必然选择。 各少数民族在推动 自身文明化的进程中,全都毫无例外地 尊崇儒学,重用儒生。容美土司王朝从 明代开始就有意识地大力推行最能代表 汉文化精髓的儒学思想。 “诸土司皆立儒 学”,以期用正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