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话瓷枕_第1页
穿越时空话瓷枕_第2页
穿越时空话瓷枕_第3页
穿越时空话瓷枕_第4页
穿越时空话瓷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穿越时空话瓷枕 一、关于陶瓷枕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05590.htm 作为一种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 生活用具,瓷枕具有重要的艺术审美价 值和社会文化功能。早在春秋时期, 诗经陈风泽陂中就有“辗转伏 枕”的记载, 礼记内则 中也载有 “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父 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 传”等句。此外,在考古发掘中,湖北 荆门包山楚墓、河南信阳楚墓中也都有 春秋时期枕的实物出土,这足以说明古 人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枕。 就其质地而言,枕有木、皮革、 玉、石、漆、竹、布、陶瓷和铜等多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材质。从现存传世和出土枕来看,陶瓷 枕是众多枕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其制作 工艺相对简单,且可塑性较强,成本也 较低廉。 从枕的历史发展来看,陶瓷枕始 烧于隋代,流行于唐宋时期。河南安阳 隋开皇十五年(595 年)张盛夫妇合葬 墓中出土的瓷枕,是目前年代最早的瓷 枕实物。最初,陶瓷枕用作随葬的冥器, 后又成为居家生活的寝具和医用诊脉的 器具,其功能和实用性在不断变化中得 到发展和充分发挥。 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可知,陶瓷 枕的主要品种有低温釉陶和高温釉瓷两 大类。造型最初有箱形枕和兽形枕,进 而发展有建筑枕和人形枕、案形枕等。 这一时期的枕体中间是空心,为防止烧 造变形,一般在后壁或底部留有气孔。 而从瓷枕的分布区域来看,主要在北至 内蒙古,南到广东,东至山东、江苏、 浙江等沿海一带,就目前考古发现来看, 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区,我国 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瓷枕的尺寸也不 断由小到大,其中以隋代最小,长度不 超过 5 厘米,到了唐代增大到 15 厘米 左右。元代的一些瓷枕长度可达 40 厘 米左右。它经历了“ 唐代瓷枕小,宋代 瓷枕大,金、 (南宋)元瓷枕千变万化” 的过程。 陶瓷枕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三种: 一是泥板镶接成形,二是模制成形,三 是雕塑成形。有时是采用一种制法制作 完成,有时是采用两种制法综合运用完 成。在瓷枕的制作过程中,其装饰工艺 同样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主要是通过对瓷枕器胎体本身的刻、剔、 贴、划、镶嵌、绞胎、塑等工艺来完成 胎体装饰。另外还有通过釉彩的运用来 完成陶瓷器的装饰的工艺,比如单色釉、 三彩釉、红绿彩釉、粉彩等装饰工艺。 尤其宋金以后的瓷枕,其胎体装饰和釉 彩工艺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工艺 同时使用。而就陶瓷枕的纹饰装饰来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 诗词、格言、曲赋等,有绘画、雕塑等, 大多表现为神话历史故事、名人典故、 民俗风情、生活场景、体育娱乐活动、 自然山水、飞禽走兽、人文花鸟、植物 花卉、除魔镇妖、镇宅、祈福、辟邪。 从而表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艺 术追求。 陶瓷枕历经唐、五代、北宋、南 宋、辽、金、元时期盛行阶段以后,到 了明、清,瓷枕虽然继续烧造,但无论 是造型还是纹饰装饰上都趋于衰落,生 产的数量逐渐减少。 陶瓷枕以唐、宋、金、元时期最 为兴盛,造型、纹饰、装饰以及色彩丰 富多彩,做工精致,釉色绚丽,在我国 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南博物院 馆藏的唐宋时期陶瓷枕,造型别致,做 工精细,纹饰精美,釉色纯正,窑口不 一,不失为唐宋时期的精品,为研究当 时瓷枕的发展、演变以及烧造工艺提供 了极其丰富的实物资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二、华丽精美的唐瓷枕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时期, 国盛富强,社会稳定,唐代不断融合、 演进中的多元文化促使了陶瓷的制作向 着丰富化、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的瓷 枕基本沿用隋的形体,较小精美,在烧 造工艺上则是通过三彩、绘彩、绞胎以 及单色的青黄釉、黑釉作为装饰。三彩, 即在同一器物上,用黄、绿、白或黄、 绿、蓝、黑等几种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 用,经窑变形成了釉色斑斓的唐三彩。 绞胎工艺是将双色陶泥搅拌制作成胎体, 施透明釉,充分表现出绞胎舒展流畅的 韵味。造型为箱形枕和兽形枕,纹饰以 花鸟图案、几何形纹样为主,珍珠地刻、 划花是瓷枕的主要品种。窑场有河南的 巩县窑、密县窑、登封窑,湖南的长沙 窑,安徽的寿州窑为生产基地。 1.三彩象形脉枕 枕长 15 厘米,宽 9.3 厘米,高 8 厘米。枕面橥衷残危以一头站立于 长方形平座上的大象作枕座。象长鼻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垂贴于平板之上。通体施褐、绿、黄等 色釉,底部无釉(见图 1) 。唐代初期瓷 枕制作基本沿袭了隋代的瓷枕造型,体 积较小,造型规整,枕面平直,不适合 作为日常生活的寝具。很有可能是医生 用于垫在病人的手腕下诊脉用,出诊时 也便于携带。 2.绞胎瓷枕 瓷枕高 6 厘米,横 12.5 厘米,纵 10 厘米。整体呈长方形,两端微翘,中 竟内凹,棱角分明,檐面不突出,通体 施黄、褐色釉,该枕枕面和侧壁用 2) 。 此枕造型规整,色彩亮丽,图案精美, 纹理犹如行云流水,富有亦真亦幻的艺 术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 3.刻花如意头脉枕 枕长 17 厘米,宽 10 厘米,高 9.5 厘米。呈如意头形,通体施青釉, 枕面平直,枕面内一周和枕上部刻有稀 疏的缠枝花纹,枕下端中间有一圆形透 气孔(见图 3) 。枕造型别致,釉色晶莹, 是越窑的代表作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三、富于变化多彩的宋瓷枕 宋、金时期是瓷枕发展的兴盛时 期,这阶段瓷枕出土数量最多,像定窑、 磁州窑、耀州窑、黄冶窑、汝窑、登封 窑、巩县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众多 窑系都有瓷枕生产。而北方著名的民窑 体系是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磁县,故 而得名。最能代表磁州窑艺术特色的是 瓷枕。 北宋以后,瓷枕的形体随造型的 变化而增大,最大的大约有五六十厘米, 其功能从最初的观赏性、把玩性,进而 发展到实用性。 瓷枕在造型上变化多样,有长方 形枕、扇子形枕、八角形枕、腰圆形枕、 元宝形枕、虎形枕、猫形枕、如意头形 枕、卧婴形枕等。而瓷枕真正的艺术魅 力在于装饰上。瓷枕的表面绘有人物、 山水、动物、花鸟、诗词、鱼虫等各种 图案,既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又有丰富 的文化内涵,多变的造型与多样的纹饰 互映,使之成为磁州窑制品中的上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瓷枕的烧造方法有两种:一种为 高温一次烧成。具体做法是待坯子干后, 先施一层化妆土,然后用毛笔、竹签之 类的工具,采用绘、写、刻、剔、划等 方法进行图案装饰,有的还在底部压印 窑戳,最后施一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 另一种则是采用高、低温两次烧成的方 法。具体做法是在坯子半干时,用竹签、 篦子刻画上图案,待干后入窑高温素烧; 在此基础上再施黄釉、绿釉和透明釉, 二次入窑烧成,此为低温枕。 此时制作瓷枕的纹饰技法仍然采用白地 黑花、模印、三彩、印纹、刻画纹、剔 刻纹等。装饰内容丰富,题材繁多。花 纹类装饰有卷草纹、水波纹、梅花纹、 莲花纹。梅花表示品行高洁,莲花象征 圣洁,卷草、水波纹则表示旺盛的生命 力。图案装饰有古代典故、神话故事, 如“西游记”“陈桥兵变”“李逵负荆”;有 表现儿童题材的,如“ 放风筝 ”“钓鱼”“背 荷戏鸭”等;还有表现体育运动的:“ 踢 足球”“马上倒立”。有描绘山川人物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禽走兽,有把字和植物结合起来,表示 吉祥如意、喜庆长寿。磁州窑瓷枕的图 案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民 族色彩和生活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外,瓷枕生产有一个奇特的商 品广告现象,即在枕的底部压印戳记。 烧造瓷枕的窑户有“ 张家”“王家”“李家” “赵家”“刘家”“常家”等。张家的窑戳有 “张大家造”“张家记”“张家枕”“张家窑” “张大家枕”“古相张家造”等;王家的窑 戳有“王氏寿明 ”“滏源王家造”等。此外 还有“刘家造 ”“李家造”“釜源常吉造”等。 张家窑在磁州诸窑中,由于声誉最高, 烧制时间最长,所以“ 张家造 ”印记为最 多。这一个个戳印标记也成了磁州窑瓷 枕生产的一种特色。 1.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 枕长 20.5 厘米,宽 19.5 厘米, 高 10.5 厘米。瓷枕整体为长八角形,周 边出檐,两端翘起,中间下凹,周壁直 立,底部平整。釉色乳白,胎质灰浅, 黑花绘于釉下。四壁绘黑彩缠枝花叶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周,枕面绘童子头梳双丫辫。童子上身 穿左衽领窄袖花衣,腰系缎带,下着肥 大长裤。双臂抬起,手藏袖内,上身前 躬,左脚着地,右脚抬起,正全神贯注 地将球踢起(见图 4) 。底部有“张家造” 印款。 “蹴”即用脚踢, “鞠”系皮制的球,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 老的体育运动,类似现在的足球。它的 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古 都临淄, 史记和战国策均有记 载,唐宋最为繁荣。蹴鞠开始多用作军 营训练手段,以此锻炼士兵的体魄,后 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盛行的体育和 娱乐活动项目。该蹴鞠图瓷枕,图案生 动逼真,充分展示当时民间制瓷艺人再 现生活的高超技艺。这为研究宋代瓷枕 的发展和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 料。 2.白釉黑花瓷枕 枕长 22.2 厘米,宽 1 8.5 厘米, 高 11.5 厘米。枕体呈腰圆形。枕面前低 后高,面边缘较高,中间微凹,凹处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黑彩折枝牡丹纹。周边刻有弧形边饰。 通身施白釉,底部露胎。画工借鉴中国 传统水墨画技法,将陶瓷制造工艺结合 起来,使花卉纹饰流畅自然(见图 5) 。 此枕是磁州窑系产品,充分体现画者以 “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 的意境。 3.白釉黑彩鹰逐兔纹瓷枕 枕纵 24.7 厘米,横 17.0 厘米, 高 9.7 厘米。枕体呈椭圆形,前低后高, 枕面微凹。施白釉,底部露胎,印楷书 “张家造”三字。枕面以枕形外画复线开 光,内绘黑彩鹰逐兔纹,四周绘黑彩花 叶纹(见图 6) 。此枕为磁州窑典型之作 品,制作工艺精湛,绘画水平甚高。特 别是雄鹰逐兔的场面,小兔急速奔跑, 飞鹰奋力追逐的形象刻画得写实生动, 惟妙惟肖,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系不 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印有张家造作坊标 志,为研究该窑系的发展历史和绘画艺 术提供了实物例证。 4.白釉划花牡丹纹花瓣瓷枕 瓷枕长 29.5 厘米,宽 28.5 厘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高 17.8 厘米。整体呈花瓣形,周边高高 翘起,枕面下凹,枕面中间细刻大朵牡 丹纹,周围衬托牡丹花叶,篦划纹作为 衬底,下有高台枕身。通体施白釉,底 部及枕前部露胎(见图 7) 。此枕造型别 致,纹饰精美,是瓷枕中的上品。 5.白釉黑彩芦雁图枕 瓷枕长 20 厘米,宽 13.3 厘米, 高 6.5 厘米,呈腰圆形。枕面前低后高, 中间微凹,枕面中间施黑彩,绘画出一 只大雁双翅展开,头扬起,喙噙芦苇, 欲于飞向空中(见图 8) 。外边缘饰黑彩 一周,内边缘饰黑彩如意纹。四壁无纹 饰。通体施白釉黑彩,底部露胎。芦雁 是一种信鸟,据说它最先为人们报知四 季变化的信息。此枕画面有较强的层次 感和空间感,生动地营造出大雁展翅欲 飞的自然景象,情趣盎然。 6.白釉黑彩虎纹枕 瓷枕高 15.8 厘米,纵 27 厘米, 横 37.80 厘米。整体呈腰圆形,前低后 高。枕面中间饰黑彩,绘出一只凶猛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老虎正在探视行进。此虎头扬起左顾, 张嘴露齿,眼睛圆睁注视左方,虎背弓 起,尾巴上扬呈 S 形,四爪用力抓地。 虎的上面与下方绘画三朵花卉。边缘饰 黑彩两周(见图 9) 。四壁饰黑彩卷草纹。 虎被视为“神兽 ”“百兽之王”,应劭风 俗通义中说:“ 画虎于户,可辟邪恶。 ”可见,民间将虎纹饰品置于家室用品, 则是用来镇宅、辟邪,以求平安吉祥。 7.白釉黑彩牡丹枕 瓷枕高 11.9 厘米,宽 19 厘米, 长 23 厘米,呈八方形,前低后高。枕 面中间开光,中央处有一朵牡丹花卉, 花周围有三处花叶。开光外缘饰一周黑 彩,其中间用白釉绘一周水波纹映衬。 侧壁一周上下两端饰黑彩,侧壁中间绘 一周卷草纹作衬托。瓷枕造型精美,白 底黑花色调鲜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见图 10) 。花卉、草纹行P 舒畅流 利,生动多姿,整个构图装饰严谨古朴 典雅,造型与装饰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 统一,表现了当时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8.白釉剔花枕 瓷枕高 14.6 厘米,宽 24.7 厘米, 长 30.2 厘米。呈腰圆形,前低后高,边 缘多有残缺。枕面中间微凹,施白釉剔 刻出牡丹花卉,四壁无釉露胎。剔花是 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其工艺经 常被用在瓷枕的制作中,是在施釉的坯 体上剔出露胎的纹饰。剔刻后的花卉图 案立体感十分强,犹如浅浮雕(见图 11) 。 综上所述,瓷枕早在唐、宋时期 就已经非常流行。最初只是用于陪葬, 唐代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